APP下载

信息技术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赋能

2022-02-24徐建利但小梅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2期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徐建利 但小梅

摘要:基于信息技术的数学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学生兴趣浓厚,教学效果良好,一直受到广大师生的青睐。笔者结合教学实践,从学情分析、导入、重难点突破、练习、评价等方面浅谈信息技术对数学教学的助推作用,以期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度融合提供方向。

关键词: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2-

一、运用信息技术“精准化”学情,立足学生生长点,学生学得有效。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1]。也有研究表明:以学情分析为起点的数学教学,才能让学生在原有基础水平上得到发展,使数学教学真正做到“以学定教”,真正体现“学生为中心”[2]。可见,精准化的学情分析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也是学生获得发展的关键。就目前来看,学情分析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教师经验、观察、调查或个别访谈,信息获取片面化或不及时。而基于信息技术的学情分析有赖于后台数据收集、统计与分析,反馈及时、分析精准,既全面获取学生学情的一手资料,又能减轻教师负担,为高效学习奠定基础。如教学《三角形内角和》,课前利用“问卷星”设计问卷,考察学生对三角形的认知、喜欢的学习方式等,并鼓励学生将探究成果录制小视频进行分享,收集数据、观察分析,把握学生认知基础、水平及存在问题,为教学重难点的确定指明方向。课后通过智能作业系统布置任务,借助后台统计、分析学生学习情况,为后续进一步学习提供方向与依据。

二、运用信息技术“情景化”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学得积极。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真实情景下的学习有助于激发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实现高效的“意义建构”。对于小学生而言,“情景化”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为整堂课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运用信息技术创设情景化导入,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分数王国”与“小数王国”》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呈现争吵画面,学生身临其境观察思考后产生问题“为什么争吵?”,通过这一冲突产生“分小互化”的必要性,自然而然导入课题,整堂课学生自主探索,兴趣浓厚,交流活跃,学生在“帮忙”过程中潜移默化习得新知,问题意识也得到发展。

三、运用信息技术“化难为易”,再现知识形成过程,学生学得轻松。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些知识,特别是图形与几何领域,单靠传统教学方法很难讲清,实践操作起来又费时费力,不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而集文字、动画、声音、图像等于一体的信息技术,具有丰富的表现力,能生动再现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一系列丰富的图像、形象生动的动画能降低学生思维的难度,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让学生轻松自如地掌握新知识。如教学《圆的面积》时,我制作圆的切拼动画,待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并与汇报交流之后呈现,通过动画演示,再次展示圆面积的转化过程,既帮助学生验证猜测,又带给学生直观深刻的体验,学生很容易就能建立起圆与切割后拼成长方形之间的联系,从而为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运用信息技术“趣味化”练习,丰富教学形式,学生学得快乐。

有效的课堂教学离不开知识的检测与反馈,数学教育的目的也旨在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传统的练习流程是:学生尝试——个别板演——同伴交流——集体订正,形式相对单一,展示面较少,难以调动学生积极主动性,尤其是练习课。此时,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融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练习题,既突出练习的层次性,又提升学生参与度,激起学生探究欲,从而使学生乐学。如《运白菜》练习课,我创设了“去森林王国”的故事情境,播放动画带学生坐飞机出发,途中三颗星星(链接三个问题,即“森林医生”、“森林超市”、“森林书屋”)挡住去路。孩子们被生动的画面吸引,毫不犹豫的充满了迎接挑战的激情。整个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在轻松愉悦氛围中解决问题,高效实现教学目标。

五、运用信息技术“及时化”评价,优化教学方式,学生学得主动。

课堂教学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鼓励学生探究,高效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也是对教师教学的一种反馈,是改进教学的重要抓手。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的课堂表现为参照来评价教学质量[3]。即评价要关注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情感与态度,更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传统的评价往往通过练习或作业反馈,评价滞后,针对性不强。信息技术的运用,尤其是智慧课堂等先进技术的介入,课堂评价及时有效,针对性强,有助于实现个性化学习,大大提升教学效率。如教学《图形的运动》一课时,我利用计算机在课堂练习中融入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学生每一步操作都得到及时反馈,学生明晰掌握自己的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总之,精准化的学情分析、情景化的导入、趣味化的练习、及时化的评价,很大程度上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学得轻松快乐,教学效果也得到增强。在实践应用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育优势,多研究、敢实践,积极探索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模式,让信息技术发挥最大的教育价值,更好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为智慧课堂、智慧教育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奥苏伯尔.教育心理学:一种认知观[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7)。

[2]何丹.浅谈小学生数学学情分析[J].读与写(上.下旬),2016(20):211-212。

[3]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学出版社,2012。

本文系汉中市2021年度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课题《微课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课题编号:HZJYXXH-2021051;西乡县2021年度基础教育科研课题《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研究》,课题编号:XJY2021-23.

猜你喜欢

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