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教育渗透方法
2022-02-24次仁旺加
次仁旺加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发展基础上,教师对学生的管理模式正在不断改善,但还是存在较多的问题。因此,教师要灵活运用德育教育理念,通过班级的各项活动,展示基础的德育工作,逐步提升管理质量,形成班级良好的班风,继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增强学生的思想品质。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2-
一、德育教育渗透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符合素质教育发展需要
素质教育强调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才,班主任作为育人工作的执行人,必须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要求。可以说,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之中是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践行该措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推动素质教育发展,满足现代化教育要求。
(二)符合班级管理工作要求
德育教育本身就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组成,班主任的工作责任之一就是开展德育教育。但在过去的班级管理工作中部分班主任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过分注重管束,顾此失彼的班级管理导致工作效率不高。新时期,班主任能够积极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渗透德育教育,能够打破原本班级管理存在的局限性,提高班就管理的工作效率。能够有效发挥管理与德育之间的关系,在有效推进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达成班主任工作目的,进一步实现有效班级管理。
二、将德育教育渗透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对策
(一)以身立教,树立榜样
在现阶段的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德育意识是否强烈对学生的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为贯彻国家教育部门对学生的要求,学校管理工作者应重视对教师队伍的构建,加强教师的德育意识,让教师通过正确的政治学习认识到自身的责任与义务,提升教师的知识水平,增强教师的集体荣誉感,不断加强教师的师德,给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并且教师还应按照学校的制度引导学生清扫班级,保持卫生,有效形成班级的风气,从而引领学生以积极阳光的心态不断成长,进一步实现班级的管理质量。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需要不断的规范、审视自己的行为,以自己良好的、积极的行为来引导学生形成正向的心态和思想。
(二)提高学生的组织建设,加强学生的自我约束
为实现班级管理的德育理念,小学班主任要认识到班级干部的重要性,采取公平公正的方法带领班干部共同建设幸福和谐的班级生活,班干部的合理选取能够有效地减轻班主任的管理负担,使班主任能够将更大的精力放在如何将德育理念进行有效的渗透方面。所以,班主任在选举班干部时,应挑选责任心强、能力比较好的学生,从课堂表现到学生的生活行为,班主任要让班干部不断检查其余学生的模式,加強学生认真的态度,不断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继而逐步形成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提高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班主任要积极发挥学生干部的团体力量,引领学生不断向前发展,以此促进班级风气的形成。并且在这一过程中,班主任有必要将正确的管理理念和思想传达给班干部,使班干部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带头作用,采用合理、公正的方式对班级进行有效管理。
(三)不断表扬学生
班主任对学生的鼓励与批评对学生比较容易产生作用,影响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因此,班主任要在班级中加强学生的行为习惯,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从而有效开展班级的管理活动。而且,在学校每周举行升旗仪式后,教师可在班级中引入典型的事例,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表扬,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促进班级的管理效率,逐步带领学生向榜样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且小学生他们自身很渴望得到外界的认可和尊重,他们自身特点鲜明。
(四)采取全方位的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素质
1. 合理安排班会时间,发挥主题的作用
在每个新学期的开始,学校管理者就会有秩序地让小学班主任带领学生进行主题班会活动,加强学生的德育思维。但班主任仅是在课前时间召开班会,应付学校的检查,无法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习惯。为此,教师要认识到班会的作用,不断召开主题班会引领学生认识到班级管理的实质,以此促进学生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学生的道德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实现班级管理的意义。像是周一时间有一节班会,班主任就要合理运用,避免浪费,通过在课堂上对学生近些时期的错误说明,有效推动学生的反思意识,从而保持班级管理的有效性。在开展班会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的总结学生过去的行为和态度,促使学生能够在进行班会的过程中有效的反思、自省,在教师指出的错误行为和思想过程中总结经验、感悟道理。通过教师对学生的优秀行为进行表彰,使其他同学能够以此作为榜样,进而使班会的作用能够得到有效地实现。
2. 创新德育工作方法,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为有效实现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师应在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与错误行为,制定某一时间段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加强学生对错误行为的改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带领学生共同建设班集体,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行为与学习习惯,推动班级管理的实质性意义。如班主任可以定期开展“自我评价”活动,让学生们以审视和反思的眼光看待这一阶段自己在学习、生活、成长过程中的行为得与失,这样能够加强学生的主体意识,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的层面,深化学生自身道德认知。
3. 设立监督岗位,发挥班干部的作用
班级的管理工作不仅体现在教师的身上,班干部也要发挥作用,辅助教师共同治理班级,形成良好的班风。为此,教师要给予班干部一定的权利,约束学生的行为,加强学生对班级的建设,不断指引班干部更好地为班级服务,继而提升学生的奉献精神。而后,班主任还要检查班级管理情况,积极听取其他学生的建议,以此有效促进班级的管理质量,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
结语
著名人物说的教育的实质是培养学生的习惯。因此,为实现班级管理质量,加强学生在班级中的参与度。班主任应发挥榜样的作用,不断引领学生建设班集体,合理安排班会的活动时间,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利用中国的节日促进学生的思想情感,进而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培养学生优秀的品质,实现班级管理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杜等弟.德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渗透[J].西部素质教育,2019,(5).48.
[2] 郭丽.高职工程制图课程网络化教学模式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9).196-197.
[3] 邓红颜.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德育渗透[J].教书育人,2019,(13).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