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高学生实践性的途径
2022-02-24李白
李白
摘要:根据小学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所包含的内容进行分析,阅读部分无疑是其中较为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以往的教学方法在应用时会对小学生思维发展形成约束力,基于全国范围来看,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统一性,主要是让学生掌握阅读材料中作者想要表达的主要情感。当采取这种固定不变的教学方法时,虽然也能取得一定的阅读教学效果,但是会对于小学生今后成长与个性塑造产生限制。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小学语文阅读课程教学中,应该保证所采取的教学模式可以满足一定的个性化标准,每一位学生都有与其相对应的个性特点,只有将这些不同的性格特点进行掌握之后,才能有针对性的采取教学模式,而更多情况下,教师只是对学生的行为与思想进行引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途径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2-
引言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局限在课堂之中,而是以学校、社会生活为大课堂,不断地让学生开阔视野,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之中,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使得语文阅读教学真正有效且高效。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实践性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有利于理解课堂知识
实施语文学科教学活动时,针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便是促使学生依据自己对文字的理解,来综合把握文章的词句、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基调,形成具有个性化的认知体验。对阅读理解能力进行培养可作为学科教学的重点任务,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教师需持续提升学生对文字的理解能力,促使学生尽量对学习内容进行牢固的掌握,从而能够准确理解学习的内容。可见,学生掌握必要的理解能力可作为参与学习活动的必要前提。
(二)引导探究学习,激发个性思维
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由浅入深进行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其具备语文的应用能力以及探究能力、审美能力,从而为其终身的个性发展奠定扎实基础。在素质教育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提升其语文素养成为着眼点,探究性学习并不是简单识记知识,而是引发学生主动进入整个探索知识的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则成为发现者、探索者,而教师则创设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开放式情境以及提供有效途径,使得学生围绕某一主题发挥自我能动性,主动搜索、处理、整合信息,利用已有知识不断创新信息。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在符合自身特点以及发展水平的探索活动之中情绪高涨,兴趣盎然,利用所学知识认识新知以及提高创新知识的效率。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实践性的策略
(一)构建和谐的语文阅读课堂氛围
无论是在社会生活中还是在课堂学习中,通过构建和谐民主的环境,都有利于人的生存与发展。因此,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活动开展,课堂氛围构建是教学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鼓励每一位孩子在课堂互动环节中,将自己的所想充分表达给学生与老师,为了更好的提升趣味性,可以让几位学生之间进行讨论,这样在不断交流的同时,可以帮助孩子充分展现出自己的个性,在个性得到释放以后,才能更好的对阅读材料进行探索。
(二)立足课本,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教材的课文是教育部许多专家经过甄别筛选才决定的,是做好语文教学的基础,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做到“依纲靠本”。可以说,小学语文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经典,不论是童话、故事、诗词、文言文、描写景色的课文或描写动物的课文,都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美好的感受。所以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为学生能够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课文所体现的乐趣,由此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最终享受学习后的喜悦。例如,在课后练笔时要做到目标明确,写作题目制定必须要讲究一定的策略性,要能夠让学生感受到有话可写、有感而发、有情可说,这样才能够切实达到水到渠成的写作目标,最终实现语文教学与人文教学的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能够融读书与写作于一体,以此激发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融入具体的教学活动之中,体现出教的智慧与学的智慧。写作过程教学还需要注重对优美段落的仿写或改变,以此激发学生创造性写作的兴趣,最终形成吸收、内化、积累的过程,切实做到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不断提升写作能力与阅读能力。
(三)组织课堂实践活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教师在规划具体的阅读教学活动时,需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部分进行明确,积极组织学生开展阅读实践活动,从而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阅读实践意识。在学生能够自主调动相关资源开展阅读活动时,便可结合阅读内容进行更为准确地表达。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作为交流能力形成的基础,因此教师需明确学生的具体培养目标,为学生形成综合性的学科技能奠定基础。因此教师需先在表达和阅读技能之间形成清晰的认识。学生具备一定的表达能力是参与实践活动的基础,这样学生便可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个人的能力,有效应用储备的学科知识对文章进行理解。此后学生还可结合实践体验对文本进行再认知,形成积极的情感观念,实现个人阶段性能力的锻炼和提高。教师需为学生设计更为有效的课堂实践活动,为学生搭建锻炼阅读能力的平台,让学生得以在实践中充分发展自身的学科技能,最终实现综合素养的优化提升。
结束语
小学语文与写作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注重科学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实践性原则。具体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立足课本,激发兴趣;拓展阅读,广泛积累;手眼结合,固化习惯;读书百遍,注意细节;读写结合,互促互进。通过多措并举,才能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孙秀梅.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实践性内容的渗透[J].山西青年,2019(23):174.
[2]高巧玲.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增强实践性对策探索[J].小学生作文辅导(上旬),2019(06):66.
[3]陶莉.增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践性的几点思考[J].基础教育研究,2014(20):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