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写景类古诗词的创新阅读策略
2022-02-24叶艳霞
叶艳霞
摘要:小学高年级阶段的写景类古诗词普遍运用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能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现特定时期的历史风貌和作者的思想与情感。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刻落实深度学习的理念,引导学生将作品的意境与思想主旨进行充分结合,展开以诗成画、以诗成文、以诗成曲等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获得深刻的思想感悟,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本文就主要从这些方面谈一谈小学高年级写景类古诗词的创新阅读策略。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写景类;古诗词;创新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2-
写景类古诗词在小学古诗词中占据着重要的比重。而高年级阶段的写景类古诗词在意境上更具有丰富性、在思想上更具有深刻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引导学生通过美术、写作、音乐等活动,对作品的意境和思想主旨进行全面深入的感受,以此帮助学生广泛学习传统文化,提升古诗词的理解深度。
一、以诗成画,增强意境理解的具体性
写景类古诗词具有着画面美的特点。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普遍只是对作品的意境进行大体的想象,难以提高理解的具体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发挥绘画能力,根据诗句内容描绘出相应的自然景象,以此对诗歌的意境进行具体的感受,并产生出相应的情感,获得丰富的学习趣味。
例如,在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时,教师可以运用以诗成画的理念,帮助学生生动感受作品意境。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描绘了怎样的自然景象呢?我们可以把这些景象具体展现出来吗?”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具体结合诗句内容进行绘画。比如,对于“黑云翻墨未遮山”一句,学生可以立足于“黑”字,使用黑色的颜料描绘出浓云翻滚的图画,以此体现大雨来临前应云密布的景象。对于“白雨跳珠乱入船”一句,学生可以从“乱”字入手,描绘出很多圆形的水珠交织在一起的图案,从而对猛烈的雨势进行生动展现。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换创作的图画,运用相关的诗句进行描述,帮助学生对作品的意境形成多元性的感受。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美术智能对写景类古诗词的意境进行生动体验,培養丰富的想象力。
二、以师成文,增强意境理解的丰富性
写景类古诗词能够使用简练的语言描写丰富的景象。因此,在体会意境的过程中,学生不能够仅局限于字面意思,还要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对作品的意境进行合理的扩充。对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展开读写结合活动,使用大量的形容词和多种修辞手法展开写作,以此提高意境理解的丰富性。
例如,在学习《浪淘沙》时,教师可以运用以诗成文的方法提高学生意境理解的丰富性。比如,在阅读“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两句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交流“黄河除了有巨浪和泥沙之外,还有哪些景象呢?”学生可以结合生活经历写作出“汹涌的巨浪从连绵的大山中奔涌而出,两岸上苍翠的树木在黄河的滋润下茂盛生长”等内容。又比如,在阅读“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两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银河是怎样的景象?牛郎和织女是怎样生活的呢?”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写作出“璀璨的星光铺展在天河之中,织女伸展着长袖缓缓飞来”等内容。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写作能力,将古诗词的意境扩充成优美的散文,获得丰富的阅读体验。
三、以诗成曲,增强意境理解的深刻性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很多的古诗词与音乐文化进行了充分交融,创编成了著名的乐曲。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发挥学生的音乐智能,引导学生选取与作品意境相契合的乐曲,展开有感情的诵读和歌唱活动,以此让学生进行充沛的情感抒发,有力熏陶学生的精神品质。
例如,在学习《江南春》时,教师可以运用以诗成曲的方法,帮助学生提升意境理解的深刻性。首先,学生通过整体阅读诗歌,能够了解到作者通过对江南美丽风景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惆怅感叹。因此,在阅读“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等写景诗句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江南的风景十分美丽,但作者在欣赏风景时是一种快乐的情感吗?”学生能够立足于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播放具有生成惆怅旋律的传统音乐对诗句进行诵读,表现诗人复杂的心境。又比如,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索出本首诗歌的音乐版,让学生结合音乐对歌曲进行演唱。学生能够运用惆怅舒缓的语气进行演唱,表现出诗歌的朦胧意境,培养深厚的人文情怀。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够将音乐文化融入到写景类古诗词教学中,帮助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
综上所述:写景类古诗词具有意境丰富、情感深刻的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分别采用以诗成画、以诗成文、以诗成曲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意境感受的具体性、丰富性与深刻性,鼓励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全面提升写景类古诗词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崔胜男. 小学古诗词情境式教学的课例研究[D].江苏师范大学,2018.
[2]童慧丹. 小学古诗词诵读的审美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