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德育养成教育策略

2022-02-24罗炯之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2期
关键词:德育环境教材

罗炯之

摘要:德育养成在当今学校教育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同学科的教学都承载着德育教育的重要使命。地理学是研究地理环境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涵盖丰富的德育养成教育素材,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有其独特的学科优势。运用文献法和教材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分析出高中地理教材中体现的主要德育因素以及提出了针对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实施德育的策略。

关键词:地理信息素养  德育养成  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2-

一、德育教育的基本内涵

德育教育,即教育者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它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个体需要及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主动的内化和外化,促进其养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1]。通常以为,德育就是道德教育的简称。但在我国的教育实践中,除了智育、体育和美育外,其余诸如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等统统归入德育教育的范畴。

二、高中地理教材中体现的德育因素

1、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国家和民族的最基本情况,譬如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方面,向学生传授并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并树立其建设祖国的信心和坚定信念,这就是国情教育[3]。地理学科中人文与自然地理中反映出来的客观存在的地理信息,使学生能深刻的认识自己的家乡、祖国、世界,认识我们要与之和谐相处的自然环境以及人类塑造的社会环境。通过获取这些地理信息,使我们产生对祖国江河的情感和更好建设祖国的意识和决心。

二、可持续发展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要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使当代中学生明确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严峻环境形势及可持续发展的紧迫性和必然性[4]。地理学科与自然环境是紧密联系、密不可分的,地理教材中涉及诸多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知识信息和案例分析,例如全球气候异常、荒山开发、流域综合治理等。

3、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是研究自然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它也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5]。地理学特别是自然地理学本身普遍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相关内容,包括科学的物质观,例如地球上大气的运动和大气热量收支平衡的原理。联系发展观,例如生命现象的发生和维持需要一定的条件,即要有适宜的温度、适于生物呼吸的大气,所需的液态水等。地球上具备了这些条件,生命就在这里孕育和发展。要推测其他天体上是否有生命,首先就要研究那里是否具有生命存在的条件。

对立统一观。辩证认识观,例如我国夏季普遍高温、雨热同期,对农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但干旱和高寒地区广,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迟早会造成旱涝灾害。

4、环境伦理教育

环境伦理是我们满足环境本身的存在要求或存在价值的问题。环境问题就是环境在满足了人的生存需要之后,人类如何去满足环境的存在要求或存在价值,而同时人类满足自身的较高层次的文明需要。地理这门学科对地区发展,城市规划、水资源、气象预报,环境保护、以及宇宙空间的开发和研究等都是专门性的一种学科。与地理有关的各种问题,人们都会在人生当中遇到,这时就需要运用我们所学的地理知识,技能,以及我们己所具备价值观去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作出正确的抉择。

四、地理课堂教学中落实德育的途径

一、充分挖掘教材中德育因素

地理课堂是对高中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场所,教材是地理教学的根本,为了在高中地理教学中顺利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应注重在教材中挖掘德育因素,潜移默化地对高中生进行德育教育。用好教材对于地理课程质量的提高和德育的实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活动”内容中,呈现了2010年英国石油公司租赁的钻井平台在墨西哥湾发生爆炸后对海洋环境造成巨大污染的新闻材料。再如,高中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三节海洋与人类中,需要同学们议一议提出海洋环境保护的建设性意见。教材当中进行德育的素材和内容的充分利用,将使得德育教育与地理教学巧妙融合。

2、组织开展考察、实验等实践活动

考察与地理调查是学生获得第一手资料的有效途径。地理问题源于实际,地理知识无处不在,我们所处的地理位置,本地区的气候、地形、土壤、植被、河流、工农业布局、交通、商业网点等都可以是学生考察与调查的目标。为了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面,地理教学应该“融入大自然”[6]。地理实践活动,学生从中了解自身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自然环境,体会到家乡、祖国大好河山的伟大,产生对国家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形成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感,同时也从身边的环境中感受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生态环境的脆弱,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环保意识,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地球表面形态中,设置了考察家乡地貌的活动。还可以让学生针对考察、调查中发现的地理问题和地理现象,利用自身所积累的地理原理、地理规律去分析实际地理问题,进一步加深地理知识信息的实际运用和提升辩证唯物主义思维,例如,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中安排了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貌模拟实验,让同学们通过实验的方式,理解流水地貌形成的原理。

3、利用信息媒体,引入时事德育素材

“大众媒体具有信息教育的作用”种类繁多,覆盖面较为广泛,并且非常容易理解,是广大学生学习地理信息重要的课外信息来源[7]。地理教师要运用好大众信息媒体,充分利用时事热点德育素材进行地理信息素养的培养,让学生针对热点道德问题进行探究学习,例如,新湘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生态脆弱区综合治理部分内容,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库布齐沙漠综合治理时事德育素材,對学生进行德育指导,使得学生认识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将可持续发展观念扎根于内心深处。

4、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营造地理德育环境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繁荣发展,教师可以用多种不同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地理教学,也为德育的实施提供了全新方法[2]。例如可以播放相关德育视频,直观展现山川河流等,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和国家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地理信息技术相关内容,涉及到遥感技术的学习,例如,新湘教版地理必修一中,第二章第一节流水地貌中江心洲的相关知识,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身边的长沙橘子洲历年的遥感图像,让学生利用卫星图像判断相关情况获取相关信息,使学生认识到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信息获取中的重要性,同时也让学生为祖国的科技发展感到骄傲和自豪。现代教学技术的运用,为地理教学中德育的实施提供了全新方法和营造了崭新的德育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7.

[2]耿建峰.高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德育思想的培养[J].吉林教育,2020(04):29-30.

猜你喜欢

德育环境教材
《中国德育》
教材精读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环境清洁工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漫观环境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论环境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