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路径与实践

2022-02-24苑大勇刘全

世界教育信息 2022年1期
关键词:中国方案

苑大勇 刘全

摘   要:为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国际教育事业创新发展,加强国际教育研究与学术交流,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北外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论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顺利举办。会议紧紧围绕“新时代全球教育治理的理念与实践”的主题,对国际教育领域的理念、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以及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通过本次学术年会,专家学者共同为国际教育发展进程中的重要议题、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了真知灼见,为推动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等重要问题贡献了智慧。

关键词:全球教育治理 国际教育 中国方案

2021年10月23—24日,由中国教育学会、北京外国语大学主办,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承办,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集团协办的“2021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北外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论坛”在京成功举办,亚太地区教育创新文晖奖的颁奖仪式也同期举办。会议紧密围绕“新时代全球教育治理的理念与实践”的主题,设置5场主旨演讲以及6个分论坛,60多位教育学者、国际教育研究者、实践者、从业者、外交官等做了论坛发言。会议内容涵盖了全球教育治理、复合型人才培养、国际教育课程开发等国际教育领域的热点议题,来自全国的300余位教育工作者参与了线下会议,线上会议的参与人数超过8000人。

一、推进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势在必行

世界正在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应始终做多边主义的践行者,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本次年会对全球教育治理的理念发展、价值内涵、实践路径等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一)参与全球教育治理需要人才支撑

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北京外国语大学党委书记、中国教育学会国际教育分会理事长王定华教授在主旨报告环节指出,党中央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国际化人才应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例如,外语能力、中文能力、专业能力、沟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进程中,中国在国际组织中任职的人员比例不足,急需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国际化人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教育助理总干事唐虔先生结合自身在教科文组织15年的工作经历,针对中国日益提高的国际地位与国际组织中中国籍国际职员数量不匹配问题,从国际组织的人才需求出发,指出国际组织需要的国际化人才离不开两项硬性指标:一是专业教育背景与实际工作经验,二是语言、文字与沟通能力。与此同时,要重视软实力培养,如全球视野与国际知识、熟悉中国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当代的中国政治、国情和国家利益,拥有一定的跨文化能力、领导力以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等。

(二)全球教育治理的概念与内涵

本次大会围绕全球教育治理的概念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多个视角对全球教育治理的理念进行了讨论与分析。上海师范大学张民选教授在主旨报告中对全球教育治理的历史脉络进行了梳理,通过剖析“治理”一词的历史脉络,认为全球治理的主体仍是国家和政府,但要求世界各方参与其中,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也有一个态度转变的过程:一是完成好自己的使命;二是从受益者转变为贡献者;三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张教授还分享了他主持中国参与PISA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成立的渊源和经历,用亲身经历对全球教育治理的本质进行了剖析。

教育作为基本的人权,全球教育可以推进多主体治理的模式。清华大学谢喆平副研究员从“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的视角,阐释了当前进行全球教育治理的必要性和正当性。她认为,当今社会面临的教育的多边主义、跨境教育问题以及PISA反映的教育问题,都提示着教育应该成为全球治理中的一项重要议题,同时《人权宣言》中对教育是一项基本人权的强调,给予了国际社会足够的合法性去干涉或干预国际社会成员内部的教育事务,因此全球教育治理具有一定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她进一步强调,全球治理并不是否定国家主权这一概念,而是强调多主体共同治理,在坚持国家主权原则的基础上,有限度地超越国家的传统政策,有助于提高全球公共性教育问题的治理效能。

全球教育治理概念内涵十分复杂,需要全新的理论解释框架。北京师范大學丁瑞常博士认为,全球治理体系中,除了现实主义强调强制性权力,还包括结构性权力和生产性权力,全球教育治理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全球教育善治。他认为全球教育治理不仅有向度,也存在一定的限度,教育的单边主义、孤立主义的不信任问题、国家内的人民反抗力量以及国际舞台中的话语权让渡等问题都限制着全球教育治理的边界。

(三)全球教育治理参与者的经历分享

在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过程中,各国教育参赞是其派驻国家教育的亲历者,能够较真实地把握全球教育治理的现实需求。本次论坛专门为教育参赞设置分论坛,他们结合真实的驻外教育情境,扩充和丰富了国际教育的价值内涵,从更加多元的视角拓展了全球教育治理的视野。例如,国家体育总局对外体育交流中心原副主任、中国驻美国芝加哥总领事馆原教育领事公冶民先生,分享了关于国际体育教育的业余原则,并以此构建和引导中国的学校体育教育,即让学校将体育锻炼大众化,既不影响学生的专业发展,又让学生在业余生活中进行体育锻炼,以体教融合的理念来引导我国体育教育的发展,实现体育与教育的现代化融合。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辑、中国驻休斯敦总领馆原教育参赞龙杰博士运用比较视角,介绍了美国社会育人机制中的家校协同理念,她指出要构建一个“跳出教育来看育人”、由“政府主导、学校主体、家庭配合、社会参与”的协同育人机制。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原秘书长、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原教育参赞邵巍博士结合自己驻旧金山的教育参赞经历,认为实现“五育”和“五育并举”,关键在于将学生作为主体,除了外界多方因素的协同配合,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塑造和发现学生兴趣爱好,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和奋斗的精神才是“五育”的内核推动力。

二、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制度设计

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过程中,除了有理念的引导,政策和制度上的持续推进和有效保障也必不可少。与会专家从不同视角对政策实践进行分析,为全球教育治理的政策制定与制度设计等提供了诸多新观点与新思想。

(一)“一带一路”倡议成为政策着力点

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议题中,中国与他国之间的文化与教育交流是主要着力点。通过打造与“一带一路”国家间的教育合作平台,中国在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进程中迈出了重要一步。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袁利平教授對中国与智利的教育交流合作问题进行了分析,他指出,中智两国持续的教育合作建交主要以构建教育合作机制、增加学生流动、建设孔子学院、开展校际交流为主,在较大程度上提升了教育协同合作水平。在中智双方教育交流实践中,教育交流合作以中智双边关系发展为基石,以政府政策支持为保障,以人文交流互鉴为纽带,以国际多边合作为依托。中智教育交流合作不仅得到两国双边合作机制的支持,也受到中拉合作、亚太经合组织等区域性机制的影响。人民教育出版社石筠弢编审从中国与泰国学生留学、合作办学、职业联盟、校企联盟、孔子学院等方面介绍了中国与泰国的教育合作与交流现状。他指出,中泰之间的教育合作与交流首先要以人为本,在尊重双方社会文化背景的前提下进行教育交流,其次依赖于政府的政策支持以及民间的积极共振,最后要擅长发挥泰国多样化教育平台的作用,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时期,保证教育合作与交流的稳定推进。

(二)充足的人才储备是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基础

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需要有充分的人才储备。与会专家一致认为,要使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应着力培养满足时代需求的国际化人才。外交学院外交系梁晓君副教授从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实践出发,指出国际化人才的培养需要做到四点:掌握语言、理解制度、熟悉法律法规、遵守国际“游戏规则”。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蒲俜教授同样分享了对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思考,她首先对全球化人才、国际化人才以及国际组织人才这几个相关概念进行了区分,指出我们当今需要培养的便是国际组织中最尖端的国际公务员。蒲俜教授结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介绍了国际组织人才培养的三种模式以及详细的课程培养体系。她强调,在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方面最应该关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国际组织人才培养机制,二是国际组织人才的目标定位,三是国际组织人才的情怀。

北京外国语大学北外学院副院长刘铁娃副教授指出,北外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是培养复语复合型全球教育治理人才,其中复语是指英语精通、法语熟练,专业复合是指政治经济和新闻传播宽口径、多学科培养,同时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基于北外学院国际化人才培养方面相对完善的顶层设计,强大的师资团队,与国际接轨的实习平台,丰富紧凑的课程体系,以及与国内院校、国际组织的联合培养,北外学院在高水平国际化全球治理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对外教育援助是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重要途径

在各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过程中,教育援助是搭建沟通与合作、扩大本国影响力的一条重要途径。西南大学徐辉教授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体现了中国进行对外教育援助的基本逻辑,遵循反对霸权主义、保障国家主权和安全、履行国际责任、尊重受援国的平等意愿。徐辉教授指出,我国教育援助的基本经验一是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发展理念;二是坚持平等互信,共同发展的原则;三是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同时要建立健全评估体系,提高援助效益。

北京外国语大学张笑一副教授从女性主义的视角分析了加拿大对外教育援助政策,她指出加拿大在提供教育援助项目中,十分重视对女性的教育与培训,政府设置专门的机构开展女性教育、培训、就业、创业相关工作,并且制定指标开展女性援助项目的效果评估。

三、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

在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方面,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与输送高水平国际化人才的重要任务,而从基础教育阶段开始逐渐培养学生的全球知识、全球能力与全球态度是具有全球胜任力的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基础。

(一)对全球胜任力的理论思考

北京师范大学腾珺教授强调,中国在地国际化的趋势愈发明显,这就要求在地的每一个人都必须具备一定的国际素养;不论是从人口的流动情况来看,还是从国家在全球的投资来看,全球胜任力不是精英阶层的奢侈品,而是未来每一位学生的必需品。她进一步强调,在中国开展的全球胜任力教育应建立在民族文化身份认同的基础之上,同时其内容应是“立德树人”内涵的延伸和拓展。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王素研究员认为,中国学生未来面临的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王素研究员通过大数据和图片等一些可视化手段展示全球化数字时代的相关背景信息,认为全方位培养学生的全球胜任力势在必行,而学生全球胜任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进而在一个更大的国际背景下探索全球胜任力的培养途径。

杭州外国语学校夏谷鸣副校长结合当下的社会变革,从教材改革的角度分析了如何基于本土开展面向全球的国际化教育,真正做到从国际化(globalization)到在地国际化(glocalization)的转变。基于此,夏谷鸣副校长绍了线上线下融合的深度学习模式(OMO-CTO),对基于中国经验的全球胜任力培养方法进行了讨论。

(二)培养全球胜任力的课程设计

全球胜任力的培养不仅需要国际化人才培养理念的引领,相关政策对其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还需要将其落实到具体的课程与教学中去。与会的多位专家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与研究领域,对国际化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建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诸多新观点与新理念。

华东师范大学王涛副教授分享了自己于2019年参与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修订的工作经历,指出在国家和地方课程开发和课程方案建设过程中,应该基于不同的维度与视角,尝试构建因材施教、跨学科、形式多样的国际化特色课程。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陈晓英校长以学校课程融创体系建设实践为具体案例,指出课程融创一方面要从教学的内容开始进行融合,另一方面要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和融合。

南京外国语学校林沁副校长从国际课程与民族意识的融合与养正两个方面分享了她对国际课程的理解。她指出,国际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中民族意识的探索与构建既有助于不断完善和丰富现有的国际课程体系,也有利于国际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她认为,国际课程应该关注民族意识,在国际课程开发过程中注重民族意识的构建,应充分挖掘国际课程体系中母语课程的独特价值,重视母语课程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元素。

四、结语

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正如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孟繁华教授强调的,教育的治理和发展都要牢牢抓住教育最本质的三种功能,即教育要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启迪学生的精神世界、建构学生的生命方式,新时期教育范式的转型要加注重创新,并且要建立一种教育生态观。新时代背景下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需要更新理念、创新实践,注重方向上的调整和转变,不仅要突破传统,更加要突破创新。此次会议积极响应国家战略要求,在国际教育领域着力,汇集各方学术力量,为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提供思路与方案,也为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提供了诸多新的视角。

编辑 娜迪拉·阿不拉江   校对 吕伊雯

猜你喜欢

中国方案
G20峰会: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聚焦“中国方案”探索报道创新
传播“中国方案”, 讲好“中共故事”
以建设者的姿态贡献“中国方案”
全球经济治理的“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