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2022-02-24王豪

家庭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浙贝母郁金口渴

王豪

肺炎属于中医“风温”“肺热病”“咳嗽”等范畴,多系温热之邪袭肺所致,病变部位在肺,传交规律及辨证治疗多遵循温病的卫气营血理论。应结合热型分辨病因和病变的脏腑、有无气阴耗伤等。风热与痰热是本病的中心环节,故疏风清热化痰是基本治疗大法,祛除外邪,邪去则正安。若邪入营分血分形成不同的证候,当采取清热凉血、清热止血、清热活血、清營开窍、清热息风等治法。若热毒内陷、阴竭阳脱,亟当回阳救阴,益气固脱。

发病急骤,发热恶寒,头身疼痛,无汗或少汗,咳嗽,痰白或黄,口渴,或口干咽痛,或身重脘闷,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治宜辛凉解表、宣肺化痰。方药选桑菊饮合银翘散加减。金银花、连翘、芦根各15克,杏仁12克,牛蒡子、桑叶、菊花、桔梗各10克,薄荷(后下)、甘草各5克。

内热盛者,加黄芩10克,鱼腥草15克,可清肺泄热;口渴咽干者,加沙参、天花粉各15克,可清热生津;痰黄黏稠者,加浙贝母15克,天竺黄10克,可清热化痰;咽痛明显者,加板蓝根、山豆根各10克,可清热利咽。

发热、咳嗽、痰多痰鸣。痰黄黏或痰中带血,胸痛气促,烦躁,口干口苦,小便黄赤,大便干燥,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

治宜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方药选麻杏石甘汤合苇茎汤加减。麻黄9克,生石膏、薏苡仁各30克,苇茎20克,杏仁、桃仁各10克,冬瓜仁25克,甘草5克,虎杖、全瓜蒌各15克。

痰热盛者,加鱼腥草、浙贝母各15克,黄芩10克,可加强清热化爽之功;咳血者,加侧柏叶15克,白茅根15克,可凉血止血;胸痛者,加郁金、延胡索各10克,丝瓜络15克,可活络止痛:便秘者,加大黄、芒硝各10克,可通腑泄热。

高热,口渴引饮喜冷,气促,咳嗽胸痛,痰黄黏难略,小便黄赤,大便秘结或热结旁流,烦躁,或伴有神昏谵语,舌红苔黄燥有芒刺,或舌干灰黑,脉沉实有力。

治宜通腑泄热、清肺化痰。方药选泻肺通腑汤。生大黄(后下)、杏仁各10克,生石膏(先煎)、鱼腥草、败酱草各30克,全瓜蒌、黄芩、浙贝母各15克,枳实、桃仁、知母各12克。

热盛烦躁者重用石膏,加金银花、连翘各10克,芦根15克,可清热解毒;热结液亏、燥屎不行者,加生地黄、玄参、麦冬各15克,可增液润燥;伴有神昏者,加安宫牛黄丸1丸,可清热解毒、开窍醒神。

高热,夜间为甚,烦躁,神昏,谵语,气促痰鸣,四肢厥冷,舌红绛,少苔,脉弦滑数。

治宜清心泄热、豁痰开窍。方药选清营汤合菖蒲郁金汤加减。水牛角(先煎)、金银花、生地黄各30克,玄参、连翘各20克,牡丹皮、黄连、石菖蒲各10克,郁金、浙贝母各15克,鲜竹沥(冲服)50毫升,人工牛黄粉(冲服)1克。

高热烦躁者、神昏谵语为主者,加安宫牛黄丸1丸化开冲服,可清心解毒、开窍安神;高热惊厥者,加服紫雪丹1.5~3克以镇痉开窍,可清热解毒;兼腑实便秘者,加大黄(后下)、芒硝(冲服)各10克,可通腑醒神。

体温骤降,额出冷汗,面色苍白,口唇青紫,呼吸短促,脉细欲绝。

治宜回阳救逆,益气养阴。方药选参附汤合生脉散。高丽参(另炖)、五味子各10克,熟附子(先煎30分钟)、麦冬各15克。

大汗淋漓者,加煅龙骨、煅牡蛎各30克,山茱萸10克,可敛汗固脱;临床上可用参附注射液或参附芪注射液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生理盐水20毫升,静脉推注。

低热不退,咳嗽减而未止,痰少黏稠不爽,神疲乏力,气短懒言,或口渴烦躁,舌红而裂,少苔,或舌淡而少津,脉细数或无力。

治宜益气养阴、润肺化痰。方药选麦门冬汤合泻白救加减。太子参30克,生地黄20克,党参、沙参、麦冬、石魁、桑白皮、地骨皮各15克,杏仁、川贝母、大枣各10克,甘草6克。

低热不退者,加白薇、银柴胡各10克,可清虚热;纳呆者,加生谷芽、生麦芽各20克,鸡内金15克,可消导开胃;痰黏难咯者,加瓜蒌皮、浙贝母各15克,可清化爽热;腹胀者,加佛手、厚朴各10克,可行气消胀。

猜你喜欢

浙贝母郁金口渴
多基原郁金的性状、显微及气味差异性研究
“一指禅”爸爸
浙贝母花总生物碱微波提取工艺的优化
浙贝母花与宁海白枇杷花配伍的抗炎及抗菌作用
浙贝母花配伍宁海白枇杷花的止咳化痰作用
浙贝母超微粉、粗粉和饮片中3 种生物碱体外溶出度的比较
郁金的品种规格与鉴别
李天王
不同方法提取郁金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