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治骨质疏松的四种手段

2022-02-24刘祖春

家庭医学 2022年1期
关键词:钙剂成骨细胞骨质疏松症

刘祖春

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很多人都认为只要补充足够的矿物质原料就可以了,也就是钙、磷多种微量元素。其实这是远远不够的!有研究显示,单纯给骨质疏松症患者补充钙剂并不能提高骨密度,减少骨折的风险。这就像一个工厂要生产出优质产品,只有充分的原材料是不行的,关键还要依靠技术娴熟的工人和设计合理的流水线,对原材料进行精准的加工。而在骨质疏松症的治疗过程中,技术娴熟的工人——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需要通过一些特殊的治疗药物,将他们不怎么正常的工作状态调整恢复到正常;而流水线是否合理,则需通过监测骨密度和骨代谢指标来评估。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有哪些有效手段呢?目前临床上采取的有效手段归纳起来有四种:一是调整生活方式;二是使用骨健康基本补充剂——钙剂与维生素D;三是合理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四是定期监测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

调整生活方式

1.均衡膳食,多吃富含钙、维生素D的低盐食物,改变不利于骨健康的生活方式。

2.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日照及有助于骨健康的体育锻炼和康复治疗。

3.限制酒精及咖啡的摄入量。过量饮酒会对骨健康有不利影响,增加跌倒风险;咖啡增加尿钙排泄,限制咖啡摄入有助于骨健康。

4.避免嗜烟、酗酒,慎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避免吸烟或戒烟对骨健康非常重要,因为吸烟是骨质疏松症引发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

5.采取防止跌倒的各种措施,注意是否有增加跌倒的疾病和药物。应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服用可增加跌倒风险的药物,如苯二氮革类药物、抗焦虑药物、镇静剂、催眠剂、抗抑郁药物、抗精神病剂以及阿片类药物,及时行视力检查并加强自身和环境的保护措施(各种关节保护器)等,这些都是预防骨质疏松症患者骨折的重要措施。

钙剂的作用是补充矿物质,促进骨矿化,有利于骨的形成。维生素D能增加小肠吸收饮食中的钙,它如同“搬运工”,能够把摄入的钙“搬运”到骨骼中。同时能增加老年人肌肉力量和平衡能力,降低跌倒的危险,对骨骼健康和降低骨折风险有益。由此可见,钙和维生素D缺一不可。补钙没有维生素D的参与,人体对膳食中钙的吸收还达不到10%。维生素D合并钙剂,是目前预防骨质疏松的良方。

钙剂我国营养学会制定成人每日钙摄入推荐量为800毫克,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日钙摄入量为1000毫克。目前的膳食营养调查显示,我国居民平均每日从饮食中获得的钙约为400毫克,也就是说,还有600毫克左右的钙要从钙剂补充中摄入。

钙剂选择要考虑其安全性和有效性。过量服用钙剂且活动减少,可使尿钙上升,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维生素D经常会听到患者家属说:“为什么一直注重补钙,家里的老人还是容易骨折?”是补钙的力度还不够吗?非也!很多时候补钙效果不佳,往往是缺乏了另外一项重要的物质:促进钙吸收的物质——维生素D。

人获取维生素D有两个途径。一是通过日常饮食摄取少部分,如食用海鱼、肝脏、蛋黄等动物性食品及服用牛奶。二是晒太阳。皮肤组织中的类固醇,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转变维生素D。此维生素又被称为日晒维生素,它占身体维生素D供給的90%。但这两种途径获取的维生素D,都是没有生物活性的普通维生素D。而普通维生素D只有在肝脏经过羟化作用转变成a-骨化醇(25-羟基维生素D3),再在肾脏进一步羟化转变为骨化三醇(1,25-二羟基维生素D5)后,才具有生物效应。因此,a-骨化醇和骨化三醇又被称为活性维生素D。

老年人容易导致维生素D缺乏的原因,一是老年人活动能力下降,暴露在阳光下的时间减少;二是老年人肠道功能下降,往往引发维生素D摄入和吸收障碍;三是有肝肾疾患老年人,由普通维生素D转换为活性维生素D的能力不足,致使体内活性维生素D量达不到生理需求(可通过检测血清中25-羟基维生素D[25-(0H)2D]浓度得以了解)。因此,老年人和绝经后的女性,往往需要额外补充。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建议老年人血清25-羟基维生素D水平≥30纳克/毫升(75纳摩尔升),以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风险。

根据中华医学会2011版《原发性骨质疏松治疗指南》,如果发生过脆性骨折或骨密度测定确诊为骨质疏松症患者,应考虑药物治疗;而各种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案均须以钙和维生素D的充足摄入作为基础治疗措施。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有很多种,这些药物总体上来说,分为抑制骨吸收类药物与促进骨形成类药物两大类。抑制骨吸收药物有双膦酸盐、降钙素、雌激素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依普拉芬和类黄酮类药物等,以减少破骨细胞活性、数量及寿命;促进骨形成药物有甲状旁腺激素类似物(特立帕肽),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促进骨形成。其他机制类药物包括活性维生素D和维生素K2制剂。目前,临床上最为常用的有双膦酸盐、活性维生素D、降钙素和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这四大类。

除执行上述预防和治疗策略外,我们还不能忘了定期监测。作为一种慢性疾病,骨质疏松症与糖尿病一样,监测在诊治中同样扮演着重要角色。骨质疏松症的监测,常用的有骨密度与骨代谢指标。

1.骨密度。主要是检测骨骼内的无机矿物质盐的含量,这反映了骨强度的一个方面。一般推荐骨质疏松症患者每年监测一次骨密度。

2.骨代谢。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骨代谢指标有碱性磷酸酶、骨钙素、I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I型胶原C端肽等,其反映的是骨骼内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这一对矛盾共同体相对的作用强弱。治疗骨质疏松症,希望达到的效果是“抑制过度活跃的破骨细胞功能,改善成骨细胞功能”,这样的效果可以通过检测骨代谢指标来判断。一般推荐骨质疏松症患者每3-6个月监测一次骨代谢指标。

猜你喜欢

钙剂成骨细胞骨质疏松症
健康老龄化十年,聚焦骨质疏松症
阿司匹林配合钙剂和叶酸预防子痫前期的效果观察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钙剂联合阿法骨化醇治疗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的临床分析
淫羊藿次苷Ⅱ通过p38MAPK调控成骨细胞护骨素表达的体外研究
土家传统药刺老苞总皂苷对2O2诱导的MC3T3-E1成骨细胞损伤改善
Bim在激素诱导成骨细胞凋亡中的表达及意义
卡前列甲酯栓联合钙剂预防及治疗产后出血的效果观察
从治未病悟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滋肝补肾法治疗肝肾亏虚型骨质疏松症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