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及发展路径分析

2022-02-24王海慧

全球化 2022年1期
关键词:服务贸易

摘要:自加入WTO以来,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取得了突出成就,然而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巨大,进出口发展不平衡。本文将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在不同供应模式下的竞争力与世界主要教育服务贸易大国做了对比分析。从国际竞争力指数上看,中国教育服务出口在总体上和不同供应模式下均缺乏竞争力,但在跨境交付方式上正在积累竞争力。尽管发展教育服务贸易受到国内外不同因素的制约,但是凭借庞大的教育体系,在数字经济上的优势,以及良好的经济发展预期,中国教育服务贸易未来有着广阔前景。发展教育服务贸易应对营利性教育和公益性教育加以区分,以营利性教育为发展重点。具体措施包括:提高教育服务的数字化水平;将来华留学逐步转向市场化;同步推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来”和中国教育服务“走出去”;建设“一带一路”学术劳动力市场。

关键词:教育服務 服务贸易 贸易竞争力 供应模式 服务贸易壁垒

作者简介:王海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投资经济系博士研究生。

过去20年以来,全球教育服务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00—2019年,全球留学生人数由209万人增至606万人,

数据来源: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数据库,http://data.uis.unesco.org/index.aspx?queryid=3804#。预计2025年全球留学生人数将达到750万人。

唐海涛:《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准入问题研究》,中国财富出版社,2016年,第2页。据世界贸易组织(WTO)的数据,2005年全球教育服务贸易额为588亿美元,2014年超过1000亿美元,约占当年全球服务贸易额的0.9%。

教育服务贸易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战略意义,发展教育服务贸易受到了各国的重视。对中国而言,教育服务贸易对提高全民族素质,传播中华文化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是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载体。

一、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现状

(一)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发展成就

《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国际服务贸易划分为四种供应模式:跨境交付、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在教育服务贸易中,跨境交付主要指提供远程教育课程与教育培训服务;境外消费主要指一方国家公民到另一国留学进修和接受外国留学生等,这也是教育服务贸易最重要的方式;商业存在主要指一方国家的教育机构到另一国开设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从事教育培训等活动;自然人流动主要指一国公民到另一国从事专业教学培训工作。

数据来源: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article/zhishi/jichuzs/200710/21614.html。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在上述四种供应模式上都取得了突出的发展成就。

1.互联网远程教育方兴未艾。通信和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了跨境交付模式的教育服务贸易。虽然在GATS框架下,中国对跨境交付的教育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不作承诺,但在实践中,允许国外的远程教育服务进入公立教育以外的教育服务市场。同时,以在线汉语言教学为代表的中国在线课堂也走出国门。2020年10月,全球首家“网络中文课堂”在希腊爱琴大学启动,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合作成果,第一学期就吸引1600多名希腊爱琴大学师生报名。

于帅帅、李晓鹏:《全球首家“网络中文课堂”落户希腊爱琴大学》,《中国教育报》,2020年10月16日。

2.出国和来华留学人员规模扩大,结构优化。境外消费是教育服务贸易的主导模式,中国99%的教育服务进出口是通过境外消费实现的。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WTO TiSMoS 数据集计算而得。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中国出国留学人员规模迅速扩大,留学回国人员比例增加。2005年出国留学和留学回国人数分别为11.85万人、3.5万人。

徐娟、张梦潇:《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与“十四五”时期提升路径》,《国际贸易》,2020年第11期,第85页。2019年出国留学和留学回国人数分别增至71万人、56.38万人。2005—2019年,出国留学和留学回国的人数分别增长了5倍、15倍。在来华留学方面,1992年来华留学人数首次突破1万人,

王立勇、马光明、王桐:《中国教育服务贸易七十年:成就、经验与未来发展对策》,《国际贸易》,2019年第11期,第5页。至2019年人数为51.3万人。亚洲国家是来华最大的生源地,2019年来华留学生人数最多的前15个国家,亚洲国家占了13个。

徐娟、张梦潇:《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与“十四五”时期提升路径》,《国际贸易》,2020年第11期,第86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成为一大亮点,2019年在中国学习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占比达54.1%。来华留学生结构不断优化,接受学历教育的比重上升,2019年来华留学学历生比例达54.6%,比2016年提高7个百分点。

刘锦:《“十三五”教育国际影响力迈上新台阶》,《教育家》,2021年第5期,第7、8页。

3.中国高校中外合作办学和境外办学齐头并进。中国中外合作办学始于20世纪90年代,2016年成为承接国外大学海外分校及合作项目数量最多的国家,截至2019年毕业生已超过200万人。

WES(World Education Services), Education in China, December 17, 2019,

https://wenr.wes.org/2019/12/education-in-china-3.2020年中国境内合作办学项目数已达1606个,办学机构100家,合作对象国主要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

徐娟、张梦潇:《我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与“十四五”时期提升路径》,《国际贸易》,2020年第11期,第87页。此外,中国高等教育走出国门,到境外合作办学已经起步,并在逐步规范阶段。截至2019年9月,中国高校已经举办了128个境外办学机构或项目,分布在48个国家及地区。

林金辉、姚烟霞:《到境外去办学,高校如何走稳走好》,《光明日报》,2019年11月12日第14版。

4.中外教师互聘合作不断增加。中国聘请外国专家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高校引进的外方人才由俄方专家、语言教师向综合型教师转变。中国普通高校聘请外籍教师人数达1.8万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发展规划司编:《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19》,中国统计出版社,2020年,第57页。在中国教师对外交流方面,最具代表性的是“国际汉语教师中国志愿者计划”。截至2019年9月,中国已向158个国家及地区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输送了近两万名汉语教师和志愿者。

王立勇、马光明、王桐:《中国教育服务贸易七十年:成就、经验与未来发展对策》,《国际贸易》,2019年第11期,第6页。

(二)中国教育服务贸易逆差巨大

2005—2007年,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呈现顺差,自2008年起,教育服务进口开始增加。2008—2019年,中国教育服务进口年均增速为21.2%。同时,教育服务出口缺乏实质性增长。进出口的不平衡导致教育服务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且逆差快速增加,在服务贸易逆差中的占比也逐年增大(见表1)。

中国教育服务贸易不平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教育进口的快速增加。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民收入水平提高后的消费升级,对高质量教育服务的需求愈发旺盛。由于中国高等教育的总体质量与部分发达国家还存在差距,国内对高质量高等教育的需求由国外的教育机构满足。二是中国目前教育服务出口能力有限。虽然中国高校在一些优势学科上有一定的竞争力,对发展中国家留学生比较有吸引力。但是发展中国家留学生支付能力不强,而且中国大学收费低廉,并对一部分来华留学生提供各类奖学金,对减少教育服务逆差作用有限。

二、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国际比较

(一)全球教育服务出口竞争力比较

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官方语言为英语的发达国家,凭借大量优质的教育资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配合一定的移民政策,成为全球教育服务出口的主力军。2017年全球教育服务出口额前十位的国家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中国、加拿大、西班牙、日本、德国。美国是世界第一大教育出口国,约占全球36.5%的市场份额。欧盟作为全球第二大出口地区,约占12.3%,主要出口国为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國,分别约占8.5%、4.4%、3.2%、2.7%的市场份额。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分别约占10.9%、4.1%、3%。中国教育服务出口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实力,是主要教育出口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约占4.1%的全球市场份额。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WTO TiSMoS数据集计算而得。

显性比较优势(RCA)指数指一国出口商品或服务占该国出口总额的比例与世界该种商品或服务占世界出口总值的比重二者之间的比率。该指标计算公式可表示为:

RCA=xi/xtwi/wt

其中,xi是一国某种商品或服务出口额;xt是一国商品或服务出口总额;wi是世界该种商品或服务的出口总额;wt是世界商品或服务出口总额。RCA指数越小,代表相对竞争力越弱;RCA指数越大,代表相对竞争力越强。

从表2可以看出,澳大利亚的教育服务出口有着极强的国际竞争力,RCA指数高达9.23。美国、加拿大都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美国在商业存在方式上非常有竞争力,RCA指数是4.72。而相比之下,中国不管是按总额,还是按不同供应模式,RCA指数均不高。中国最具优势的境外消费,其RCA指数为0.98,存在一定的竞争力;而最弱的商业存在方式,RCA指数几乎为零。这表明中国教育机构在海外建立分校和培训中心方面十分缺乏竞争力。

(二)中国教育出口RCA指数历年变化

中国教育服务出口RCA指数在2005年曾高达3.9,此后一路下跌,到2019年RCA指数已经下降到0.84(见表3)。在四种供应方式上,仅境外消费有一定的竞争力,但境外消费的RCA指数也在持续下降。四种模式中,只有跨境交付方式上,RCA指数有所上升,说明中国在互联网在线教育上正在积累比较优势。

中国教育服务出口RCA指数下降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中国教育服务出口的发展速度低于世界其他几个具有竞争力的国家,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的RCA指数在2005—2019年间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第二,中国教育服务出口发展不如国内其他服务行业。虽然存在逆差,但中国服务贸易近年来的出口总额持续上升,2005—2020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额的平均增速达到了9.3%,且在2007年增速达到了最高的31.4%。

数据来源:作者根据商务部数据计算而得。然而,同期教育出口却在50亿美元的规模长期徘徊,发展停滞(见图1)。

(三)中美教育服务出口对比

中美教育服务出口额差距显著。美国教育服务出口规模大,增速快;中国教育服务出口相对规模较小,增速慢。2005年中国教育服务出口额为43亿美元,美国为137亿美元。2005—2019年,中国教育服务出口额年均增速为1.3%,而美国增速为8.8%。到2019年,美国教育服务出口额已经接近中国的10倍(见图1)。

在教育服务贸易的供应方式上,中国与美国存在显著差异。2005—2017年,中国教育服务贸易中的境外消费占比均在99%左右,而其他三种模式的加总仅提供了贸易总额的约1%,其中商业存在的占比几乎为零(见表4)。也就是说中国教育服务的出口几乎全部都是通过学生跨境学习来实现的。美国的教育服务出口中,境外消费仍占主导地位,其他三种模式均占一定比重。2017年境外消费模式占总出口的77.71%,同时商业存在模式占比从2005年的13.38%增至2017年的16.81%。

教育服务贸易中的商业存在包括在海外建立学校、培训机构和考试中心等。美国一些著名大学依托其享誉世界的声誉,在世界各地建立海外分校。2000—2015年间在举办海外分校的国家中,排名前五位的国家及其办学数量分别是:美国81所、英国44所、法国31所、俄罗斯23所、澳大利亚14所。

尤铮、王世赟:《高校海外分校建设现状、挑战与经验探析》,《江苏高教》,2019年第11期,第25页。此外,遍布世界的美国国际学校提供英语中小学课程,为学生下一阶段到美英大学留学提供预备课程。在英语、金融、计算机等职业教育领域,美国的认证、考试、培训产业也十分发达。

相比之下,截至2018年,中国高校的海外分校仅11所,办学规模和提供的学科课程非常有限。兴办海外分校的大学多为东部发达地区的重点大学,目的地国以东南亚国家为主,这些分校大多数是在“一带一路”倡议之后创办的。招生人数最多的是上海交通大学新加坡研究生院,2015年招生人数为400人,其他中国高校海外分校招生人数在十几至两百余人不等。

同①,第26页。

三、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中国教育体系规模大,质量稳步提升,费用相对低廉

中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学校众多,教育资源丰富,这是发展教育服务贸易的坚实基础。全国共有普通高校2738所,在学总规模达4183万人。

数据来源:《2020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教育部官网,2021年8月27日,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108/t20210827_555004.html。中国世界知名大学的数量稳步增加,夸夸雷利·西蒙兹(QuacquarelliSymonds,QS)发布的世界大学排名前1000的大学中,中国大学的数量从2018年的39所增至2021年的51所。中国大学部分优势学科费用相对较低,性价比高,吸引大量发展中国家留学生。除了汉语言,医学专业成为来华留学生的第一专业选择。2019—2020学年,中国有45所高校具有本科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招生资格。

黄睿彦:《我国来华留学生本科医学教育现状与趋势的案例研究》,《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年第4期,第622页。2018年在中国的2.3万名印度学生中有2.1万人注册学习医学专业。

WES(World Education News+ReviewsServices). Education in China, December 17, 2019,

https://wenr.wes.org/2019/12/education-in-china-3.

(二)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优势有力推动了教育服务贸易的数字化进程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由于疫情防控的隔离措施使得人员流动受阻,越来越多的学生愿意参与在线学习或混合学习。中国完备的互联网基础设施为教育服务数字化提供了发展基础,教育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潜力巨大。以慕课为例,2012年慕课在全球兴起,2013年中国慕课起步。截至2020年12月初,中国上线慕课数量超过3.4万门,学习人数达5.4亿人次,在校生获得慕课学分人数1.5亿人次,慕课数量与学习规模位居世界第一。

杨飒、晋浩天:《慕课正成为推动高等教育變革的重要引擎》,《光明日报》,2020年12月13日。教育部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停课不停学”工作。截至2020年5月8日,全国1454所高校开展了在线教学,开设了107万门在线课程,1775万大学生参与了在线学习。

赵秀红、王家源:《在实践中创造高校在线教学新高峰》,《中国教育报》,2020年05月15日,第1版。

(三)中国经济的发展潜力提升了来华留学的吸引力,留学生就业前景乐观

留学目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学成后的就业前景,也是国际学生选择海外高等教育的重要因素。研究显示,中国的经济规模及潜力、双边贸易联系程度、生源国对华直接投资额等经济因素对来华留学生的人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陆菁、凌慧、潘修扬:《全面开放格局下的中国高等教育服务国际化——高等教育服务出口与留学生来华因素的实证分析》,《中国高教研究》,2019年第1期,第26页。这说明,中国与世界各国经济贸易联系越紧密,相互依赖程度越高,各国对跨文化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就越旺盛,来华留学就越具吸引力。中国美国商会发布的《2021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受访企业对中国市场的前景持乐观态度。

韩亚栋、管筱璞:《中国引力场——成为120多个国家地区最大贸易伙伴持续吸引全球投资者目光》,《中国纪检监察报》,2021年3月19日。

四、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中国世界知名大学和优势学科的数量相对不足,高等教育总体实力稳中有升

根据QS世界大学排名,2021年全球排名前1000名的大学中,中国大学数量为51所,超过了德国、法国、日本,位列世界第三(见表5)。在学科方面,中国大学在主要学科大类上的优势学科数量不足。美国大学在所有学科大类上,相对中国均占有压倒性优势。相比之下,中国高等教育在工程与技术和自然科学类学科存在一定的比较优势,而在其他三个学科大类上差距则更加明显(见表6)。据教育部国际合作交流司公布的数据,2018年接受学历教育的来华留学生总计25.8万人,超过来华留学生总数的50%,所学专业人数占比依次为汉语言(37.7%)、工科(14.9%)、临床医学(11.2%)、管理学(9.5%)、经济学(8.5%)。

教育部国际合作交流司:《2018来华留学生简明统计》,第33页。

(二)进一步拓展中国教育服务贸易的国际市场空间并非易事

教育是高度受限的服务贸易部门,是GATS中作出承诺国家最少的部门。目前,只有58个成员国对教育服务作出了不同程度的开放承诺。

唐海涛:《GATS下教育服务市场准入问题研究》,中国财富出版社,2016年,第52页。除美国之外的发达国家教育服务市场准入方面的整体开放程度较高,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的开放水平参差不齐。在四种模式中,对境外消费的限制水平是最低的,对自然人流动的限制水平是最高的。世界各国都有进一步扩大教育服务开放的空间。美国作为教育服务最发达的国家,其教育领域的开放水平是发达国家中开放水平最低的,且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在GATS的5个教育服务分部门中,美国仅承诺开放成人教育(飞行指导除外)和其他教育。中国在教育服务贸易领域的开放程度处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教育服务的开放承诺覆盖了全部5个分部门(不包括特殊教育服务,如军事、警察、政治和党校教育),除对跨境交付不作承诺外,对其他三种模式均作出不同程度的开放承诺。

(三)国际环境出现更复杂更困难的形势

自2018年以来,中国学生赴美留学遭遇更加复杂的政策变化。中国留学生在签证方面承受了更大阻力,美国政府对中国学生和学者参与科研项目进行了限制。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国的蔓延加剧了种族歧视。美国民权组织“停止仇恨亞裔美国人与太平洋岛居民”(Stop AAPI Hate)的报告显示,2020年3月19日至2021年2月28日,该组织共记录3795起针对亚太裔的暴力和骚扰事件。

Stop AAPI Hate.2020—2021 National Report,https://stopaapihate.org/2020-2021-national-report/.环球教育服务(World Education Services,WES)2019年发布调查报告称,高达40%的中国学生认为自己因国籍而受到了歧视,

Skinner M, Luo N, Mackie C.Are U.S. HEIs Meeting the Needs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s? WES Research Report 11,2019,p.21.这一比例是所有国家毕业生中最高的,且在2016年的报告中这一数值为19%。

Roy M, Lu Z R, Loo B. Improving the International Student Experience:Implications for Recruitment and Support.WES Research Report 08,2016,p.39.

(四)中国高校普遍对留学生的要求低于中国学生

本国学生和留学生的差异化对待,不仅招致了对不公平现象的不满,也是一种短视行为。用降低标准的方式招收国际学生,并使他们更容易地毕业,这样虽然会提高在QS世界大学排名评价中“国际学生比”指标的得分,但对国外留学生质量的放松会逐渐在业界形成一种共识,即中国大学的国际毕业生质量不高,从长远看将损害中国大学的国际声誉。教育部2018年出台了《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规范》,推进高校留学生的趋同化培养和管理,但是几乎所有的大学对国际学生以及港澳台学生在课程学习和毕业要求上都低于中国大陆学生。因此,扭转这一现象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政策规定,更加需要各个大学在实际管理中的理念和具体操作的转变。

五、对中国发展教育服务贸易的政策建议

发展教育服务贸易应对公益性教育和营利性教育加以区分,以营利性教育为发展重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把教育服务当作公益事业而非可贸易的商品来看待。但是近年来,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对国际人才的需求增大,人们对教育服务产生了多样化的需求,教育服务的市场化和商品属性日益凸显。由于教育涉及到一个国家的文化和意识形态,大多数对教育服务作出开放承诺的国家都将教育服务贸易限定在私人教育,或对进入公益性教育作出种种限制。因此,发展教育服务贸易应该审慎对待具有公共服务属性的教育服务,如普惠性幼儿园、中小学教育、普通高等教育、再就业培训等。而对营利性教育服务,应促进其市场化产业化发展,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一)提高教育服务的数字化水平

发挥中国数字经济优势,以数字化服务为载体,助推教育服务走出国门。虽然疫情对涉及要素流动的服务贸易冲击很大,但是为可数字化的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提供了新发展机遇。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额同比增长8.3%。

佚名:《去年我国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占比提高近一成》,中国政府网,2021年2月7日,

http://www.gov.cn/xinwen/2021-02/07/content_5585532.htm。数字化教育可以使各类教育主体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为全球用户提供丰富的教育产品,促进中国教育服务贸易形式的多样性。

(二)逐步将来华留学转向市场化

第一,除对部分来华留学生给与奖学金外,对其他来华留学生不提供学费优惠,实行完全收费政策。如果高等院校能更积极地拓展海外市场,并对来华留学生采取完全收费政策,那么留学生将来有可能为中国高校带来可观的收入。第二,推动中国大学提供更多英语授课的医学、工学、商务等专业课程。目前,较成功的是英语授课的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完成该项目的留学生有资格参加本国的医师执业资格考试,受到许多发展中国家留学生的欢迎。第三,重点吸引发展中国家留学生,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来华。中国大学近年来学术水平稳定提升,能在部分专业领域开设高质量课程,而学费和生活费较美欧等发达国家低很多。中国可以将吸引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作为拓展海外市场的重点。

(三)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引进来”和中国教育服务“走出去”同步推进

按照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积极引进社会紧缺、前沿學科,与基础研究和新兴产业相关的学科专业。鼓励中西部教育欠发达地区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吸引全球知名大学、职业学校、研究机构在华设立分支机构。推动应用型大学、职业院校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为中国企业在海外培养配套人才。推动建设中国国际学校,通过完善海外中国国际学校和中外合作办学质量认证等项目标准,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

(四)建设“一带一路”学术劳动力市场,促进学术人才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流动

成熟的学术劳动力市场可以反映一个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也是国家核心竞争力所在。可以借鉴“欧洲研究区”的经验,建设“一带一路”学术人才市场。为阻止欧洲学术人才向北美流动,2000年欧洲通过“欧洲研究区”计划,促进学术人才在欧洲范围有效流动是重要动因之一。中国应积极推动在“一带一路”的框架下,在税收、签证、资质互认等方面提供便利人才流动的措施。

参考文献:

1.王一鸣:《百年大变局、高质量发展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管理世界》,2020年第12期。

2.程实:《中国服务贸易“双循环”的层次》,《第一财经日报》,2020年7月8日。

3.嵇冉、王健、季松:《中国对外贸易的统计解读——写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之际》,《中国统计》,2018年第12期。

4.秦冠英、苏丽锋、史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教育服务贸易发展研究》,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19年。

5.刘进:《“一带一路”学生流动与教育国际化》,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20年。

6.杨飒、晋浩天:《慕课正成为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的重要引擎》,《光明日报》,2020年12月13日。

7.靳希斌:《国际教育服务贸易研究规则解读与我国的承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第1期。

8.周满生:《坚定不移地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与交流》,《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年第12期。

9.李梅:《全球化新变局与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中国道路》,《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0年第1期。

10.中国科学院大数据挖掘与知识管理重点实验室:《2020年中国在线青少儿英语教育市场报告》,2020年10月。

11.马帅莎:《教育部:外国正在学习中文的人数超过2000万》,中国新闻网,2021年6月2日。

12.丁雅诵:《在线教育,莫背离初衷》,《人民日报》,2021年1月25日。

13.教育部:《主动求变化危为机以非常之举推进大规模线上教学——“教育系统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系列之三》,2020年7月6日。

14.刘进:《“一带一路”新兴学术劳动力市场:背景、概念与可能方向》,《重庆高教研究》,2017第1期。

责任编辑:郭 霞

猜你喜欢

服务贸易
内蒙古旅游业服务贸易发展的对策研究
中国服务贸易发展分析
美国服务贸易发展与中美服务贸易互补性分析
世界服务贸易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服务贸易现状分析
基于贸易转型背景下的大连服务贸易发展对策研究、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对广西的影响及对策思考
服务贸易结构优化路径研究
比较优势条件下的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跨国投资与服务贸易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