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小”事件“大”意义
2022-02-23朱文娟
□朱文娟
学理的追溯
说到仪式,我们并不陌生。校园里最常见的仪式就是升旗仪式,师生肃立、奏唱国歌、行注目礼。那么,为什么德育需要一定的仪式呢?法国著名社会学家涂尔干研究发现,仪式有两个基本特征——超越性与神圣性,且有增强集体情绪的作用。在仪式中,大家会表现出明显的虔诚感,且精神激昂,迸发出平时鲜有的专注、亢奋与坚韧。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非常重视仪式,并且有一套严密的礼制。孔子把仪式对人的教化意义提升到“仁、义、礼、敬”的层面。“仁、义”让仪式有了更加慈悲的内在认同,使学生懂得友爱、同情、正义;“礼”表示行使礼仪、恪守秩序;“敬”指行使礼仪时精神层面的敬畏,源于内心的真挚和虔诚。显然,这些都是今天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每一位班主任在日常班级管理中无法回避的。
认知的力量
认知不但决定我们感受事物的方式,而且对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仪式若要起到教育作用,应先从认知层面入手。
智慧的班主任会想办法和学生共建一个“想象共同体”,对未来做出具象的描绘。众所周知,周恩来小时候曾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其实,他的立誓正是一种“想象共同体”。环境的熏陶、教师的引导、同伴的激励,都可能成为影响的因素。所以,要想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自我驱动力,以“想象共同体”为代表的意义标的物十分有效。
具体来说,班主任不妨从制订班名、班旗、班徽、班训开始。每名学生独立设计班旗、班徽,再通过演讲、投票等民主环节,选出最终方案。通过模仿升旗仪式,班级可举行“升班旗”仪式,以一种超越感和神圣感强化群体对班级精神的认同。值得一提的是,为强化学生对班旗的认同,建立归属感,班主任可以举行一次庄严的签名仪式,让每名班级成员在班旗上庄严地签下自己的姓名。另外,班主任在学期末、中(高)考、毕业等重要的时间节点取出签满姓名的班旗,将会有较好的鼓励效果。
当然,从实践层面看,初衷并不等同于结果。班主任若发现班旗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也不应操之过急,可先打造一些班级特色。如从寝室开始,评选“最整洁”“最有序”寝室;从体育出发,评选“最坚韧”“最活跃”运动员;从人际出发,评选“最团结”“最包容”小组;等等。班主任再将这些班级特色适时整合与提炼,将其渐渐聚合,班级精神就慢慢生长起来了。有了坚实的班级精神,班级管理的大门则会慢慢打开。
班主任还可以在班级精神下建立一套实用的班级公约,并举行“班约仪式”。公约的仪式化、强制性,配合一定的奖惩机制,班级管理的大厦就算建立起来了。
班主任要有足够的耐心,在不断创建班级特色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时代发展需要、地域文化以及个人的管理风格等,逐渐凝聚成班级精神。换言之,对象不同,班级精神的形式和内容也将随之改变。
行动的价值
行动是实施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在西昌结识了一位黎族大哥,两人相谈甚欢,决定结为异姓兄弟。结拜时,黎族兄长按照传统仪式,杀猪宰羊、邀好友、备佳酒、选良时,再点香、共读誓约、滴血饮酒。整个过程走下来,那人大受震撼,甚至还取了一个黎族名字。
从上面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仪式中的特定行为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状态,如肢体动作、呼喊、宣誓、表态等。以衡水中学的跑操为例,学生之间的距离极近,只有众人精神高度集中、动作整齐才能完成。长此以往,学生的专注力、执行力、忍耐力就会跃上新台阶,对提升学习效率颇有意义。其实,很多班级举行的签约仪式,如包干区签约、成长规划宣誓等,都属于此类,能在某个或数个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因此,班主任可以设立一些个性化的班级仪式。有些班级会创作自己的班歌,每日晨读前集体吟唱,一则提振精神,二则强化班级认同感。有些班级设立个性鲜明的“班级开放日”,通过公开课、集体劳动、文艺表演等方式,建立特殊的行动仪式,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细心的班主任还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营造特定的仪式感。比如,军训时,就餐前唱军歌,端正军容;进餐时不言语、不浪费、不拖拉;就餐结束后清理桌面。同样,如果锻炼、上课、就寝等各种场景都有仪式感,那么育人效果必然不同。仍以跑步为例,衡水中学的方式难以模仿,但在跑步时大声喊出班训却不难,响亮整齐的口号声背后,班风不言自明。在中、高考之前,跑步还可以升级成“跨龙门”“过状元门”等庄严仪式。
除了上述常规做法外,还有一些独特的方式。比如举行“拜师仪式”,由公认的优秀学生充当“小老师”,与暂时的学困生结对,按照“师父赠言—徒弟表态—彼此鞠躬”的流程结成互助对子。此外,生日仪式、节日仪式、读书仪式等,都属于以行动改变态度的范畴,不再赘述。
德育中的仪式是不可或缺的。每一位有抱负的班主任都应策划个性化的班级仪式,并不断固化之、美化之、传承之。仪式感赋予“小”事件以“大”意义,在日常管理中让班级更有凝聚力、自主力和生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