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出口食品检验工作的风险控制措施
2022-02-23张大宇张纬琦
徐 娜,张大宇,张纬琦
(1.大连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辽宁大连 116000;2.大窑湾海关综合技术服务中心,辽宁大连 116000)
进出口食品的检验工作关系到食品安全,影响着消费者的身体健康。因此,针对进出口食品实行严格的检验程序,经过抽样、检验、检查、评估和验证等一系列环节,以评定进出口食品是否合格,严防不合格进出口食品流入市场,保障各国消费者的食品安全。但受到进出口食品生产源头、流通环节、检验环节等多方面的影响,导致进出口食品检验存在一定的风险,需采取针对性、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加强食品生产、运输、验放等各个环节的检验监督,以此规避检验工作风险的出现。
1 进出口食品检验工作面临的现状及风险
1.1 检验工作面临的现状
1.1.1 进口食品检验现状
我国进出口食品检验由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负责,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的要求,对进口食品进行抽样、检验和检查,判断食品是否符合我国进口食品安全要求。由于进口食品来源于多个国家,其中难免存在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且涉及到的食品类型非常多,主要的问题有微生物含量超标、重金属残留不合格、农兽药超标等,进口食品检验工作总体风险可控,未出现过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食品进出口贸易往来频繁,进口食品的类型、数量逐渐增多,进一步增加了进口食品检验工作的风险,需要深挖进口食品检验风险的成因,完善进口食品检验技术、制度、监督和管理体系,以保障进口食品的安全。
1.1.2 出口食品检验现状
《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口商品检验法》中明确了进出口食品检验要求,对于存在异议的进出口食品给予复验、复检的机会,以防止不合格进出口食品流入市场。在出口食品检验中,食品品质或添加剂出现问题的概率较高,但为了保证出口食品的质量安全,我国实行的是“一个模式,十项制度”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其中一个模式是指“公司+基地+标准化”的管理模式[1],十项制度为源头监管三项、工厂监管三项、产品监管三项、诚信建设一项。从食品生产的源头开始至出口前的强制检验,采取全过程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以防止不合格出口食品的出现。因此,我国出口食品检验整体表现良好。但出于维护食品安全、提高食品质量的考虑,出口食品检验工作仍然要加强加效,需做好检验工作的风险控制,以在国际食品贸易市场中建立良好的食品安全形象。
1.2 检验工作存在的风险
在进口食品检验工作中,检验出的食品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了违规使用化学添加剂、重金属残留、农兽药超标、品质不合格以及食品添加剂不合格等,主要体现在生物危害方面,如寄生虫、微生物、病菌等;化学危害方面,如重金属、农兽药超标;物理危害方面,食品在生产加工中混入杂质、异物等。此外,进口食品有可能携带国外动物疫病,如非洲猪瘟、牛结节性皮肤病、疯牛病等,一旦检疫工作出现疏漏,将形成较高的检验工作风险。出口食品出现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食品的生产源头,食品生产企业技术水平不够,食品安全、卫生管理不到位;或者是在出口食品检验中,发生漏检、逃检等现象,形成食品安全风险,以及不同的国家针对进口食品采用不同的法规标准,产品包装破损、食品抽样检验等,均有可能导致食品检验工作存在风险。近年来,我国进出口食品贸易规模逐渐变大,检验工作风险随之增加,风险控制措施仍然需要加强,以将进出口食品检验工作的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
2 进出口食品检验工作风险控制措施
2.1 及时识别风险,开发风险预警系统
风险识别是进出口食品检验工作风险控制的起点,根据实际的进出口食品检验工作,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案例,打造风险预警系统,用于预警通报、信息通报与风险分析。①系统食品风险信息来源主要有国家技术规范,食品检验工作中形成的文件资料,官方发布的预警通报,以及食品退货信息、检查不合格信息、媒体信息等[2]。②当国内或国外市场中出现较大的食品安全问题时,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接收到上级部门发出的预警通报后,在后续的食品检验中着重检查同类食品。③当检验出进口食品存在安全问题,拒绝入境的同时,向消费者通报信息。④进出口食品检验工作风险控制应多管齐下,完善风险识别、风险评价、风险处置、风险监测等机制建设,提高预警应急反应速度,及时有效地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2.2 完善检验体系建设,打牢风险控制基础
进出口食品检验工作风险控制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作为进出口食品质量检验的把关者,在复杂的食品安全风险环境下,应明确自身的检验职能与定位,与相关部门建立协同联动工作机制,构建完善的进出口食品检验体系,严把进出口食品安全关,坚守进出口食品检验阵地,保障进出口食品的质量安全。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在进出口食品上具有检验与监督管理职能,而地方政府部门、生产企业也承担着一定的责任,整合企业、政府、检验部门的力量,构建预防、监控、处置为一体的检验监管体系[3],预防食品安全风险的发生,监控出口食品生产至出口检验的全过程以及进口食品检验工作的全过程。在发现进出口食品安全问题后,各部门联动作出处置反应,以杜绝进出口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防止生物危害、化学危害、物理危害通过进出口食品进入国境或是传出国境。
2.3 做好出口食品源头控制,严格落实溯源管理制度
在“十项制度”中,明确提出了加强种植养殖基地与工厂监管的要求,从种植养殖源头进行农兽药、疫病疫情、食品卫生以及食品检验管理,明确出口生产主体责任,降低出口食品检验的工作压力。在出口食品检验风险控制工作中,从种植养殖源头开始进行检验检疫备案,针对采摘、收购、运输、加工和存储等各个节点,分别采取食品安全监管措施,严格落实出口食品溯源管理制度,动态跟踪管理食品生产与流转全过程;提升出口食品准入门槛,借助较高的出口食品检验工作标准,严格要求食品生产源头的生产行为;针对高风险或大型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实行驻厂检验制度,同时以国外食品安全法规严格要求生产源头,借助生产现场监控系统与生产管理系统,动态跟踪监控出口企业生产过程,及时发现错误的生产行为,从源头加强风险防控,保证食品质量符合出口食品检验要求[4]。
2.4 强化企业认知,落实主体安全责任
①在进出口食品检验工作中,发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后,立即作出有效应对。例如,若发现出口食品检验有问题,要求企业深究原因并立即整改;若进口食品出现问题,立即反馈给出口国家,督促其查明原因并整改。②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根据设定的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等级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加快应急反应速度,落实主体责任,及时有效扼制事件发展。③贯彻落实召回制度,在进出口食品检验工作中,当发现有质量隐患的食品,应立即启动召回程序,但需完善召回制度建设,设定召回标准,理顺召回程序,明确责任与规定,事后追责并严格落实处罚,将进出口食品质量问题影响降至最低。④强化企业进出口食品检验认知,同时建立进出口食品检验相关各主体之间的沟通桥梁,形成区域内检验工作风险控制的协同联动格局,实现进出口食品源头检验控制,把好生产源头及检验关口,实现进出口食品检验工作风险的精准管控。
2.5 以风险评价为基础,促进检验监督加强加效
为了提升进出口食品验放的速度与风险控制水平,部分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优化调整了检验程序,通常是先进行风险评价,评定食品质量安全的高、中、低风险等级,同时根据国家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标准,将企业划分为4个检验等级,如A、B、C、D,并与食品风险等级进行结合[5],实行分类检验监督管理措施,企业等级越低、食品风险等级越高,检验的频次就越多。例如,有的国家针对特定的进口食品实行实验室免检程序,只是对食品历史检验记录进行分析,综合考虑食品类型、风险等级、出口国等,查验进口声明文件后就可顺利通关。进出口食品检验工作风险控制是为了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而对高风险对象检验和监督的加强加效,是当下检验工作风险控制的重要措施。所以,针对食品的类型等进行进出口食品检验风险的科学分析,评估其风险与企业等级,然后归集于不同的检验监督模式,以精准高效管控风险,提高食品检验工作的质效[6]。例如,高风险食品与低等级企业作为重点风险控制对象,加强食品各个环节的检验和监督,反之则简化检验手续,加快验放速度。此外,切实做好食品检验的监督工作,专门组建专家团队,负责大宗、风险高食品的检验和监督工作,约束并指导检验人员的工作行为,防止进出口食品漏检、误检、随意检的发生。
3 结语
进出口食品检验工作牵涉面广、影响范围大,由于检验工作风险的存在,进一步增加了进出口食品检验工作的压力。进出口食品检验事关食品安全,在检验工作过程中,应采取科学、有效、精准的风险控制措施,严把食品检验关、检验监督关,及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形成对食品检验工作全过程的风险控制,同时强化企业对检验工作的认知,建立完善的进出口食品检验监督体系,夯实检验工作风险控制的基础,充分发挥检验工作职能,践行检验监督、风险控制权限,全面提高检验工作的成效,保障进出口食品的质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