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携手,共同育人

2022-02-23姜东游

关键词:奶奶班主任家长

姜东游

(辽宁省沈阳铁路第五小学)

班主任是天底下最小的主任,他没有级别,却担负着重任:一头是学校,一头是家庭,心中还有学生。班主任是连接学校和家庭的桥梁,这座桥梁的质量对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和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起着重要作用。班主任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其先决条件是赢得家长的信任,而获得信任的捷径是沟通。有了家长的理解与支持,班级管理和教育工作中的诸多问题将迎刃而解,同时也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与家长沟通要掌握有效的方法和技巧。一是以情动人。首先,在与家长沟通时,班主任要站在家长的角度换位思考,理解家长,认真倾听,了解家长的需求,使家长感受到班主任对孩子的重视与关怀;其次,尊重每一位家长,与家长沟通时保持笑容,拉进与家长的距离,理解家长的所求所需,使家长感受到充分的尊重;最后,认可并鼓励家长,认可家长的付出,发现孩子的优点,也让家长看到孩子的闪光点,感受到孩子点滴的进步,看到孩子发展的希望。二是以理服人。班主任在家长面前评价孩子时,首先,要认可孩子的进步和他目前取得的成绩,使家长和孩子的心理达到平衡;其次,运用教育思想进行分析、说服家长,获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放心地把孩子交给你;最后,取得威信,令家长信服,在与家长交谈时,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向家长提出不同的教育方法,做到因材施教,帮助家长解决孩子教育中的问题,为家长在教育方面排忧解难。总而言之,要秉承“多报喜,巧报忧”的方法与家长交流,仅谈面临的现状,不明显地表达看法,让家长深刻感受到老师对孩子浓厚的责任心、耐心与爱心,以及对孩子实心实意的关心与爱护。

另一方面,学生对班主任的喜爱和信任也是家长支持老师工作的关键保障。学生对老师的认可更有助于架起老师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家长才会对老师推心置腹,更加理解班主任的工作,认同班主任的教育方法,使班主任的教育教学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一、初次相识,第一印象最重要

新接一个班级,家长和孩子都急于了解这个班主任怎么样。在新建的微信群,我写了这样一段激励性的文字:“因为孩子,我们相聚到一起。在孩子学习、成长的路上,离不开家长与老师的共同协作。孩子的教育,离不开家长的悉心照料,也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更离不开孩子的自我完善。让孩子学到广博的知识、拥有美好的心灵、具备健康的体魄,是老师与家长共同的期盼。老师、家长与学生,只有相互信任,互相支持、理解,才能相互成就。为了孩子,我们必须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这是班主任与家长的首次沟通。班主任的一言一行至关重要,首先要注意自己的仪表,语言要充满自信,让家长感到你是有教育智慧的优秀教师,这样家长才会放心把孩子送到学校。老师在接触家长前一定要尽量记住班级孩子的名字,体现对孩子的高度关注,最好能说出短期接触后孩子的优点。了解家长沟通的目的,记住家长的特长,特别是一年级很多学籍录入、保险、板报等班级活动需要家长的辅助。但自己能做的,绝对不麻烦家长,如扫除。

二、关注细节,赢得家长的充分信任

一年级刚入学,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会很不放心,重点关注的是孩子是不是受了欺负,天热是不是喝水了,中午饭吃的什么,孩子能否吃饱……微信群就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最佳平台,一句句的温馨提示,一张张孩子开心的笑脸,一句句鼓励的话语,一张张活动照片,家长们不仅了解孩子们在学校的生活,还看到你的辛勤付出,无形中拉近你与家长间的距离。如班里同学突然流鼻血,衬衣瞬间被染红了一小片,我帮孩子及时止血,擦干净脸上的血渍,处理衣服的血迹,我能想到,家长接到孩子后会出现什么样的反应。放学后我告诉了家长,虽然孩子妈妈嘴上一直说没事的,没事的,主要是天太热了!但从她表情上,我还是看出了她对孩子的心疼。晚上回到家,我又主动给孩子妈妈发个短信问候一下,出于对孩子的关心,想提醒妈妈:天热,可以给孩子带一些蜂蜜水。随后,我又在班级群里请当医生的家长从身体和心理给出建议,让孩子们更好地完成幼小过渡。

对于小学班主任来说,“安全”永远是一根紧绷的弦。班主任还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时刻关注着每个孩子的变化,哪个孩子情绪不对或身体不舒服了,要及时问明情况,必要时要与家长沟通。尤其是在体育课上、课间玩耍时,孩子们难免磕磕碰碰,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特别是孩子受伤了,你要第一时间发现,问明原因。如果是自己受伤的也要及时告知家长,与家长联系,由家长判断是否接回家;如果是同学间的摩擦造成的,先简单地处理一下受伤部位,调查清楚事情的经过,一般先找伤人的孩子的家长,换位地想,受伤孩子的家长肯定非常心疼,先拿出诚恳的态度,争取对方的原谅,这样受伤孩子的家长虽然心疼孩子,但也能理智地解决问题。你事后主动发出的一条问候的短信、一个温馨的提醒,用行动让家长感受到你对孩子的关注,还能用诚心赢得家长的理解,用心搭起家校沟通的连心桥!

三、隔代教育,对个性心理发展的负面影响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今社会对于年轻父母来说,不仅承担着家庭生活和子女教育的经济压力,也承受着自身的职业升迁和高效工作等种种压力。多重压力之下,许多家庭将照顾和教养孩子的责任推给祖辈,形成了隔代教养新常态,这从放学接孩子的大部分是祖辈就能看出来。

我班有个男孩,他的父母离异且工作繁忙,他只能由奶奶照顾。奶奶特别宠爱孩子,在生活上对孩子过分呵护,事事不让孩子插手,使得孩子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习惯,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在孩子与同伴交往遇到问题时,奶奶过度保护和包庇孩子,遏制了孩子交往能力的锻炼。奶奶总怕孩子受欺负,下课、午休时间都会在栏杆外看着,只要孙子吃一点儿亏,她都要叫来孩子训斥一顿。孩子的座位周围经常有掉落的文具、纸屑,一天下来,整个人也是脏兮兮的,我虽然经常提醒他,但效果甚微。有一天,孩子奶奶来找我,说孩子的文具总被偷,我跟孩子奶奶说,班级有很多孩子捡到的文具,让孩子找找是不是在那里。过两天,我找来孩子奶奶,对她说,孩子很听话,守纪律,上课发言声音响亮,但是动作慢,缺少体育运动,接着又拿出一把文具,问是不是孩子的,让奶奶看到过度的保护让孩子缺乏了自理能力,文具掉在地上也懒得捡。奶奶也说,孩子早上吃饭慢,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哭闹。于是我和孩子奶奶约定好,应该孩子做的,让孩子自己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及时找我。我也经常找孩子聊天,问他今天自己做了哪些事。见到奶奶接孩子,我经常夸孩子几句,随便再提一提新的要求或不足,让老人感到我是发自内心地关心孩子,愿意亲近她,遇到问题时,我的做法她也能欣然接受。班主任在沟通中,要引导隔代家长运用自身丰富的经验优势,放手让孩子多参加劳动,培养独立的能力,多关注孩子心理状态,注重个性心理的发展。

就在疫情结束线下教学的一天晚上,孩子妈妈给我打电话,非常歉疚地说,不好意思这么晚还打扰我,说孩子一直在家哭,说他没照抄,老师批评他了,父母怎么劝也没用,就是哭。这一天有很多事要处理,我对这件事没什么印象,好像是点过他名一次。第二天一早,我第一时间找周围孩子问原因,原来是同桌问他一个字怎么写,他就去看同桌的卷纸,正好被我看到,点了他的名。下课后,我立刻和孩子妈妈通话,感谢家长对我的信任,并对家长说清了情况,化解了家长心中的疑虑。

四、二胎时代,对老大的心理影响

伴随二胎时代的到来,二胎话题在越来越多的家庭中备受关注。家里突然多了一个新生命,对于原本独生子女的孩子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对他们来说,或许难以接受。原先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老大要面临所有人突然转移对他一半注意力的适应问题,他不再是唯一的家庭重心,如果处理不好,情况将非常严峻。由于父母精力有限,并且第二个孩子更需要照顾,家长往往会疏忽较年长的孩子,导致老大的心理失衡,这不但影响两个孩子的相处,也会使孩子与父母产生难以跨越的鸿沟,甚至产生对立情绪。

一天晨检时,一个家长哭着给我打电话,说孩子不想来上学了,说家长对他不好,常趁家长不注意时打弟弟,本来两口子不仅要照顾两个孩子,还要照顾年迈的婆婆,一天忙得焦头烂额,无奈只能寻求我的帮助。针对班级二胎普遍现象,我召开了一次“我是小哥哥(姐姐)”的绘本分享会,通过阅读《我的弟弟》《小鳄狼喜欢它的小妹妹》等绘本故事,让孩子们感受到“爱与分享”的重要,教育孩子们正面看待弟弟妹妹的来临。我让有弟弟妹妹的学生讲讲他们和弟弟妹妹相处的趣事,怎样照顾他们,说说这样做的原因。我还单独找孩子谈心,给他分析,妈妈为什么要多花时间照顾小弟弟,并让他换位思考,理解妈妈。同时,我给妈妈提出建议:第一,让孩子感觉到你没有差别对待。比如在给老二买东西的时候,也要询问老大要什么,让他感觉到妈妈在重视老二的同时,也重视他了。第二,经常拥抱老大。因为第二个孩子可能还小,需要你天天抱来抱去,这时候也要腾出来时间抱抱老大,也让老大感觉到你同样爱他,这样,孩子的心里就会好受多了。第三,多找老大聊天,增进母子感情的同时,也让他理解你。经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这个孩子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表现更积极了,主动照顾弟弟,有时还和我说说弟弟有多好玩。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老师或家长如果只站在自己的角度去重复说教,孩子可能很难走出当时的困境。如果我们轻轻地俯下身去,倾听孩子的心声,以孩子的需要为出发点,我们会收获更优质的效果!

五、集思广益,共商育人良策

班主任与家长沟通时,要乐于倾听家长意见,了解家长的想法,建立高效的沟通。俗话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来自各行各业的“80”后家长,不乏各种精英,对教育的理解与认识未必不如老师,老师在与家长的沟通中,也能吸收各种独到的见解,开阔自己的视野。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过程,也是集思广益的过程,只有家长与老师同心协力,才能发挥出最强大的能量。

特别是线上教学期间,刚开始,我面对学生作业满页错号,网课闲聊、打游戏的种种情况,也曾一时手足无措。但是,我在与家长的沟通、磨合中逐渐摸索出适合本班情况的授课方式,小组长课前统计人数保证了出席率,摄像头位置保证能看到每个孩子的听课状态,和孩子们一起听优秀视频课,中间的提问、讲解、记笔记、课后辅导,保证了孩子们的听课质量。还有,热心家长提醒组内孩子及时上交改正作业,我对作业中共性的错误及时指出。老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弥补了线上教学的弊端,使之实效性更强。

只有做了老师才知道,我们教的不仅仅是学生,其实还有学生的家长,甚至是学生背后的整个家庭。我们应始终保持一个原则:以一个服务者的身份,站在家长的立场上,让家长感受到我们是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为宗旨在教书育人,让家长感受到把孩子交给我们是如此的踏实与安心。班主任与家长,都是孩子成长路上重要的引路人,只有班主任与家长紧密配合、高效沟通、通力合作,才能实现有效的家校共育,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奶奶班主任家长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给奶奶按摩
奶奶喊你吃饭啦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夸夸我的班主任
我心中的好家长
奶奶驾到
班主任
家长请吃药Ⅱ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