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早稻品种在金华地区 直播栽培的 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2022-02-23赵永良徐晶晶施佳炜薛占奎

园艺与种苗 2022年1期
关键词:结实率早稻农艺

赵永良 ,徐晶晶 ,施佳炜 ,薛占奎 *

(1.东阳市巍山永良粮食专业合作社,浙江东阳 322109;2.金华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浙江金华 321017)

金华处于金衢盆地,是浙江省传统的双季稻种植区,近年来早稻种植面积稳定在 1.33万hm2以上,且 80%以上为直播早稻[1-3]。近年来随着土地规模流转、集约化经营模式加快以及农资价格、劳动力成本的上涨,以直播、机插稻为主的轻简化稻作模式应用面积逐渐扩大[4]。早稻直播栽培模式因具有省工节本、劳动效率高、稳产高效等特点,深受双季稻区规模种植农户的欢迎,早稻直播+晚稻机插种植模式逐渐成为双季稻区规模种粮大户的首 选,但直播早稻面临早春“倒春寒”风险,且早稻播种期及品种生育期长短直接影响连作晚稻及时插种和全年双季稻产量,直播对品种要求苛刻[5-7]。

为了解双季稻种植模式下不同早稻品种在金华地区作直播早稻的农艺性状及产量情况,扩大早稻种植品种的选择性,以中组 143、中早9和金早 09 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品种对比试验,不同品种的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情况,为规模种粮大户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提供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 2020 年在东阳市巍山永良粮食专业合作社承包田中进行。供试品种为常规早籼稻品种中组 143、中早39、金早 09。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直播栽培模式,大区对比,各处理面积 667 m2,不设重复。各品种于3月 24 日浸种,3月26 日催芽,4 月2 日直接播种于大田,播种量均为 7.5 kg/667 m2。

1.3 田间管理

1.3.1肥料管理。各大区施肥量、追肥施用时间相同。基肥为撒可富复合肥(N∶P∶K=20∶12∶14)300 kg/hm2;5月8 日追施惠多利复合肥(N∶P∶K=30∶0∶20)375 kg/hm2,5月21 日穗肥追施撒可富复合肥 75 kg/hm2。

1.3.2病虫草害防治。直播前芽谷用 35%丁硫克百威拌种,预防稻蓟马及雀、鼠危害,5月4 日用 48%二甲灭草松2 550 mL/hm2、25%氰氟草酯3000 mL/hm2化学除草;5 月20 日、6月8 日、6月17 日喷施适宜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防治二化螟、卷叶螟、稻虱、纹枯病等病虫害。

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1.4.1群体生长动态。每个大区定位调查3个苗情点,叶龄每点调查 10 丛,每5d 观测1次苗情动态,分蘖及有效穗情况每点调查 0.25 m2,及时记载播种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

1.4.2群体产量构成及产量。成熟期每个品种取样 10 丛,考察株高、穗长、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每品种全部收割,折算成标准含水量后计算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早稻品种叶、蘖生长情况

从表1可以看出,中组 143 叶片数为 12.32 叶,分别比中早 39、金早 09多0.32、0.92 叶;中组 143 分蘖发生较迟,最高分蘖数 2.9 个/株,较中早 39、金早 09 分别减少0.4、0.5 个/株,分蘖力低于其他2个品种;但中组 143 有效分蘖数 2.7 个/株,比中早 39 分蘖数多 0.05个/ 株,较金早 09少 0.1 个/株。

表1 各品种直播栽培试验叶、蘖动态情况

2.2 不同早稻品种生育期表现

在直播栽培模式下,中组 143、金早 09 两品种的始穗期、齐穗期分别为6月 16 日、6月21 日,均较中早 39 提前1d;中组 143 全生育期 111 d,金早 09 全生育期 112 d,较中早 39 分别缩短 3、2 d(表 2);金早 09 的有效穗最高,达 343.8 万/hm2,中组 143 的有效穗最低;各品种成穗率以金早 09 最高,中组 143 次之,中早 39 最低,分别为73.46%、72.66%、71.20%.

表2 各早稻品种直播栽培试验生育期

2.3 不同早稻品种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由表3可知,3 个品种株高以金早 09 最高,达 96 cm,中早 39 最低;每穗总粒数、每穗实粒数均以中组 143 最高,中早 39 次之,金早 09 最低;而结实率、千粒重均以中早39 最高,中组 143 次之,金早 09 最低。综合产量表现情况,中组 143 产量最高,达7730.25 kg/hm2,较金早 09 增产 8.37%,中早 39 次之,较金早 09 增产 6.74%,中组 143、中早 39 两品种表现为有效穗适中、穗大粒多、千粒重高、产量高等特点。

表3 各品种直播栽培试验农艺性状及产量

3 小结

优质高产的品种、合理的种植方式和搭配方式是双季稻区规模种粮农户取得高产、高效的基础[8]。从各品种对比试验结果看,在4月2日直播栽培下,3 个品种中,金早 09 生育期适中,成穗率高,有效穗数足,但结实率偏低,为提高产量应通过水肥管理来适当提高结实率;中早 39产量虽然较高,但生育期偏长,为提高早稻及后茬连作晚稻产量,中早 39 应适期早播或机插栽培以实现高产;中组 143 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最好,全生育期最短,为 111 d,有利于后茬连作晚稻提早栽插,且株高适中,成穗率高,穗型大,粒数多,结实率高。大穗型品种能形成较高的总颖花量,是产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在选用大穗或穗粒并重型品种基础上,保障适宜有效穗数,主攻大穗增产效果最好[9-10]。针对中早 39、中组 143 大穗型品种,应主攻大穗,提高穗粒数、结实率粒,以实现稳产高产。

猜你喜欢

结实率早稻农艺
早稻迎丰收
6个引进油棕品种农艺性状评价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增长2.7%
2021年全国早稻总产量2802万吨 比2020年增产72.3万吨
宋代早稻若干问题探讨
茶桑种质资源筛选与农艺性状调查初报
农机需要农艺“标准”,农艺需要农机“灵活”——2021国际农机展不容错过的果蔬茶机械化论坛
基层农艺技术推广和应用的强化途径分析
辐照育种杂交水稻Ⅱ优838的耐热性鉴定
不同栽培措施对两种枣结实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