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州博物馆藏桃形铜镜
2022-02-23崔超
摘要:莒原为鲁东南东夷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自古道教繁盛,道教文化渗透于当地居民的生活中。莒州博物馆现为国家二级馆,藏品丰富多样、风格独特,其中馆藏的桃形铜镜,纹饰精致、铭文清晰,对于研究莒地道教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道教;桃形;铜镜
莒州博物馆现为国家二级馆、山东省十佳博物馆,馆藏文物12000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1件(套)、二级文物38件(套)、三级文物204件(套)。藏品种类多样、风格独特,享有美誉,其中以各个历史时期的陶瓷器、玉石器、青铜器、金银器、画像石刻、货币、钱范、玺印、书画等为特色。
1980年,莒州博物馆从当地征集到一件较为少见的桃形铜镜(图1),边缘连弧,呈桃形,形体较为美观。表面有绿锈,保存完好。镜面光洁平整,镜背纹饰精致,铭文清晰可见。
镜背靠尖部有一龟钮,以弦纹构成方条栏。钮下中间十三字铭文为:“人有十口,前牛无角,后牛有口走。”中部长方框内为一浮雕老虎,扬尾回首。下部长方框内有四字,为“避祸去给(疾)”,两侧篆书铭文为:“轩辕维法造丹药,百炼成得者身昌”。底部饰有草叶纹。镜长20.5、宽14.5厘米,重775克1。
从形制上看,此镜与江苏省武进县博物馆所藏宋代桃形铜镜2相似。该镜亦呈桃形,长16.1、宽14.4厘米,与莒州博物馆桃形铜镜大小差不多。不同之处,该铜镜上部稍尖,肩部内凹,腹部弧度较大,整个镜形显得较丰满(图2)。与丹棱县博物馆馆藏桃形铜镜3也相似,该铜镜外形呈蜜桃形,高20、宽16厘米。不同之处,该铜镜尖部更尖,底部向内弯曲得更厉害(图3)。从资料看,桃形铜镜最早出现在宋代,这是铜镜在形制上的创新。目前发现的几枚桃形铜镜,都是宋代的文物,体现了宋镜特有的形制多样、简单实用的特点。
从铭文看,莒州博物馆藏桃形镜背面铭文“人有十口,前牛无角,后牛有口走”,实为一谜语,谜底为“甲午造”,显示了其铸造的年份为干支纪年法的甲午年间。两侧篆书铭文“轩辕维法造丹药,百炼成得者身昌”,反映的是与道家修炼有关的内容。轩辕是道教尊奉的古仙,道教有许多经书传于轩辕。江阴北宋葛闳夫妇墓出土的一件铜镜4,纹饰上方为北斗七星与云纹,下方为一双线长方框,框内文字十一字,与莒州博物馆所藏桃形铜镜上的文字完全相同;两侧有篆书铭文十四字,亦与此完全相同。这两件铜镜相似度很高,应该是同一时期的物件。葛闳(1003—1072),字子容,浙江建德人。葛闳在世期间的公元1054年是甲午年,据此推断,莒州博物馆藏的这件铜镜制造时间可能为此时。
从纹饰上看,此镜纹饰内容与镇江博物馆藏的虎纹谜语镜相类似。该镜为八出葵花形。钮下方饰以细线刻画的老虎,张牙咧嘴,正面视人,尾巴上翘,四足腾起,胡须张开,钮左方为三株草叶纹饰,上方长方形印章式方框内有四列十四字铭文:“人有十口,前牛无头角,后牛有口走”(图4)。
从功能上看,铜镜最早是作为祭祀的礼器,人们相信可以照明一切的镜,能沟通神灵。《潜确类书》曰:“昔黄帝氏液金以作神物,于是为鉴凡十又五,采阴阳之精以取乾坤五五之数,故能与日月合其明,与鬼神通其意,以防魑魅以整疾病。”在历史发展长河中,铜镜还繁衍了一些其他用途,与民俗、与宗教的关系比较密切,尤其与道教关系更加密切,如有的道观山门上悬有八卦镜,“虽物有妖异其形皆不容遁”(《钦定四库全书》);道家修炼,招仙役鬼、祈晴求雨、禳灾去祸等,都离不开镜,镜成为道家重要的法器之一5。在道教和民间中,桃符和桃木是扶正祛邪之物。莒州博物馆的这件铜镜的形制为桃形,镜背装饰有浮雕老虎、“避祸去给(疾)”、“轩辕维法造丹药,百炼成得者身昌”的铭文以及草叶纹,应是与道教白虎镇邪、炼丹制药等方面有一定关系。江苏武进县博物馆藏的桃形铜镜,镜背面绘有北斗七星、道家符箓等道教内容,湖北房县博物馆藏铜镜饰有丹炉、火焰等道教内容,亦是例证。
莒地自古道教繁盛,分龙门、华山两派,另有全真宗。莒故城西南原有漏卮湖,东高阜上有“朝元宫”,《重修莒志》载“金季张仙公栖真于此”。莒州内八景有张真人墓、张真人升仙桥,莒州城南原有天齐庙,城东北角原有紫阳宫,城西浮来山有朝阳观,城中有规模宏大、远近闻名的城隍庙等道家庙观6。道教文化和张真人(邋遢張)的传说就贯穿于莒文化和莒地居民的生活中。莒州博物馆的这件桃形铜镜,对于研究莒文化和莒地道教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云涛.莒县博物馆[M].北京:文物出版社, 2015.
2.夏星南.介绍江苏武进县博物馆藏的一件宋代铜镜[J]. 文物,1993(08):47.
3.万玉忠.丹棱县出土宋代桃形青铜镜[J].四川文物,1989(01).
4.刘艺.镜与中国传统文化[M].四川:巴蜀书社,2004.
5.陈章龙.宋代铜镜分期初探[J].东方考古,2011,(00).
6.刘维勋.莒故城考证与保护利用研究[M].山东:青岛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崔超,单位:山东莒县莒文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