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主任留守儿童管理中存在的困难和对策
2022-02-23谢文艳
摘要:小学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中的起始阶段,更是学生求学生涯中的关键一环,但是就当前我国小学教育形式而言,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城乡教育平衡性方面,很多农村小学面临着巨大的生源压力,其中留守儿童受教育的问题尤为突出。在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数量居高不下、生源质量不高的背景下,不仅为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带来了巨大困难,还对农村小学未来发展造成重重阻碍。为此,本文主要以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为线索,针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并且提出了一系列有助于提高班主任管理工作效果的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提供良好的帮助。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留守儿童;困难和对策
引言:
基于留守儿童在生活上、情感上、思想上和道德上的不健全,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十分困难,尤其是一些存在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不仅难以服从班主任的管理,甚至还会给班主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但是秉持着教师的职业素养和道德,班主任需要充分发挥出自身的教育作用,帮助留守儿童改变不良现状引导其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为此,农村小学班主任在面对留守儿童时,要注重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方法和形式,尽可能的弥补特殊学生的缺失部分,从而达到有效教育和成功教育的目的。
一、农村留守儿童管理中存在的困难
留守儿童在农村小学教育中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现象,很多学生家长在各种原因的影响下,发生外出打工、离异等问题,这就使得很多儿童失去了家长的关爱和照顾,最终成为教育领域中所讲的留守儿童[1]。而在面对留守儿童这个特殊的受教群体时,农村小学班主任管理工作所面对的困难,主要来自家庭教育不到位和留守儿童思想、情感、道德的缺失,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家庭教育不到位带来的管理困难
我国重点贫困村的小学教育现状,具有留守儿童多、父母和爷爷奶奶文化程度低,甚至有些父母和爷爷奶奶都是文盲,正是在此种教育氛围中家庭教育起不到丝毫作用,从而对农村小学班主任留守儿童管理带来了巨大困难。例如,在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上,由于家长的文化程度有限无法对留守儿童给予正确引导,造成了留守儿童思想不健全、行为习惯不健康的问题,并最终作用在班主任的日常管理工作中,如很多留守儿童在学校生活中我行我素,难以管教,有的学生还会直接与班主任顶撞,进而极大的增加了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的难度。
2.学生情感缺失带来的管理困难
小学生正处在情感培养的关键时期,但是对于农村留守儿童来讲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很多留守儿童在情感方面存在严重缺失的问题,甚至还有些儿童产生了明显的心理问题,这对班主任日常管理工作而言带来了巨大困难[2]。例如,班主任在对留守儿童进行引导教育时,留守儿童根本无法与班主任正常沟通,有些留守儿童在情绪亢奋的状态下还有可能对班主任动手和说脏话,该类学生一系列的不良举动都与自身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对于班主任开展管理工作而言十分不利。
二、农村小学班主任留守儿童管理的有效对策
1.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融入情感元素
农村小学班主任在针对留守儿童实施管理工作时,应该充分认识到该类学生的特点,尤其要找寻该类学生在成长中缺失的部分,尽可能的采用学生容易接受和愿意接受的教育管理方式,以此才能保证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科学性。例如,针对留守儿童不服管教和暴力倾向的问题,班主任可以从学生情感缺失方面寻找管理的途径,此时采用情感教育对该类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和品质教育,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管理成效。如,班主任不要针对留守儿童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指责,而是要想方设法的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可以先将学生所犯错误放置一边,先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思想沟通,了解学生内心里最为真实的想法,以此揭秘学生出学生不为人知的情感,像是“多倾听学生肚子里的苦水”、“多安慰学生的情绪”等。当班主任感知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后,便可根据学生所犯错误进行教育和引导,如此一来不但可以避免激起学生逆反的心理,还可以提高教育引导的有效性。总而言之,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中要和学生建立起朋友的关系,并以情感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感化及引导,继而才能弥补学生在情感上的缺失,才能为后续开展管理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2.班主任在管理工作中要从家长方面寻找突破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更是孩子最好的老师,所以要想提升农村小學班主任留守儿童管理的效果,还是要从家庭教育方面加以重视和寻找突破口。但是,由于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特殊性,为此班主任需要结合留守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和制定最为适合的家校共育方法,以此尽可能的将留守儿童家庭融入班级管理和学生教育之中。首先,班主任可以采取家庭走访的形式,到留守儿童家长了解具体情况,并寻找具体和科学的家校联合教育方式。例如,针对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家庭,班主任需要定期与该类学生的家长进行联系,一来为留守儿童提供与父母沟通的机会给予留守儿童情感行的藉慰,二来向家长及时反馈学生存在的问题要求家长劝诫学生(儿童对父母感情是旁人无法替代的,所以当儿童与远在他方的父母建立联系后,很容易在情感上和内心上获得安慰,此时的引导教育自然具有更好的效果)。其次,班主任在开展管理工作中还要对于留守儿童的家长交流,主要了解留守儿童在思想上、情感上、道德上和行为上的表现,及时发现和找寻学生存在的身心问题。例如,班主任通过向家长了解得知留守儿童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此时班主任就可采用情感教育的方式,先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或者朋友关系,甚至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当作家长,让学生有地方发泄情绪、有人诉说心中情感,帮助学生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继而达到提高班主任留守儿童管理效果的目的。
结语: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我国贫困农村小学教育的突出问题,更是阻碍我国教育事业全面健康发展的关键问题,对此国家教育部门和教育工作者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和支持。基于此,班主任身处留守儿童教育的第一线,更应该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从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最为适合的教育管理方式和办法,继而才能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利好条件。
参考文献:
[1]廖荣石.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1(22):133-134.
[2]黄本坤.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研究[J].求知导刊,2020(21):89-90.
作者简介:谢文艳,(1994.03.20-),女,侗族,籍贯:贵州省凯里市,学历:大学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