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初中综合实践课程的有效教学策略
2022-02-23黄发龄
黄发龄
摘要:综合实践课程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是一种实践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亲力亲为,在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性认知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学生学业负担的减轻以及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更受重视,因此综合实践课程的地位有所提高,亟需进行全面革新以实现有效教学。对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出发,对双减下初中综合实践有效教学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
关键词:双减;初中综合实践;有效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课程,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规定要开设的国家必修课程,对其课程性质、思想、目标、内容、方法,并就方案实施、管理保证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为保证课程的全面实施提供了有力的指导。这一课程立足于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经验,基于与学生学习生活、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现实,以综合性、实用性、探究性学习为主,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初中综合实践教师应该明确双减的理念,探索有效方法以实现有效教学,发挥应有功能和价值。
一、改变教学模式,呈现新颖教学内容
根据调查发现初中生都非常喜欢比较新颖的教学内容,把一些互动环节插入到课堂上,使学习氛围更加活跃,这样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也能达到最佳。所以,在课堂上初中综合实践教师要腾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实践,把他们融入劳动教育中,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而不少学生认为自己在班级内做了一些大扫除,在家帮父母打扫卫生等等,这些都是一些教育工作的表现,这也是实践活动中的相关内容更是劳动教育的表现。所以初中综合实践教师要让学生们谈谈自己在生活中的一些实际活动与劳动教育相结合的内容。但从另一个角度看,初中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是多方面的,再把它和一些劳动教育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更好地说明这些实践活动和教育的结合。上课时教师也要用多媒体为学生演示一些关于这一方面的视频,呈现新颖的教学内容,观看结束后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发言,将自己内心最直观的感受表达出来。
例如,在教授“种番茄”这一部分内容时,主要是考察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对自己在劳动的同时进行一些新的发现与认识。其中:把盛有泥土的花盆,像番茄一样放在盆子里。泥土里的种子会在一个合适的环境里发芽。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在家做一些相关实验,过段时间观察这一现象,验证自己种植的植物种子发芽,是否与文中内容相符,如符合学生会感到十分充实和满足感。或者教师也可以事先让学生使用多媒体来观看这些由这些种子播放的录像,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做练习,这样可以给学生演示一些相关的步骤,使这些实践课程与劳动教育更好地结合。
二、紧密联系生活,开展生活实践活动
生活是知识的源泉和归宿,新课标明确规定:初中综合实践课要将教学活动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达到知行合一。因此,所以初中综合实践教师应从生活实际出发,挖掘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教材和教学资源,通过探索综合实践课程和生活的切入点,组织开展贴近生活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生活,通过探索和实践丰富学生的生活感受和体验,让教育真正回归生活。
例如,在开展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活动时,教师应该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带领学生走进社区实践。这次活动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关爱他人,为社区服务,参与社会生活。因此,活动内容应紧密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实践中体验,收获知识。另外,活动前教师要制定活动计划,确保学生的收获,设计活动步骤、要求、活动建议等,指导学生积极参与。以这种方式,在初中综合实践教学中,通过生活实践活动的紧密联系,有效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
三、渗透德育因素,培养学生良好意识
综合实践活动课承担着道德教育的重要职责,是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为此,初中综合实践教师必须在教学中渗透德育因素,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精心设计德育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在实践中,生活中节约能源、学会感恩,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培养与发展学生良好意识,发挥综合实践课程的德育功能,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良好意识,教师可以在实践中渗透到德育工作中,如开展集体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到集体力量,培养学生集体意识,进而让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知识的拓展和各方面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初中综合实践课特色鲜明,具有现实意义,是推进新课改、实施素质教育、落实双减政策的重要动力。所以,教师不能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纸上谈兵,而是要转变教学观念、密切联系生活,注重德育因素的渗透,注重多元化教学方法与策略的运用,优化综合实践教学過程,提高教学效率,指导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秦志伟.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现状调查与对策[D].鲁东大学,2014.
[2]刘振. 初中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师有效指导策略的研究[D].苏州大学,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