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体育教学设计策略研究①

2022-02-23孙义祥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5期
关键词: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研究高中体育教学

孙义祥

摘要:高中生涯作为人生重要的转折点,青少年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学习,加之升学、父母、社会的重压,导致高中生忽视了身体锻炼的重要性。高中体育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培养运动爱好与专长,系统性的学习1~2个运动技能,最终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文章从核心素养入手分析了我国高中学校教育中培养高中体育核心素养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培养对策,以期在高中体育课堂教学实践中更好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5-

引言

在教学中渗透体育核心素养教育,不但可以促进健康行为、提高体育品德,还能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与团结互助的拼搏精神[1]。通過体育核心素养的培育激发学生竞争意识,规范体育行为,树立尊重比赛、裁判、对手、竞赛规则的意识,增强学生运动本领与社会适应能力,从而发挥体育课程的育人作用。

一、培养高中体育核心素养的作用

(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体育学科作为高中学习中的基础课程,也是提高生命质量、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的重要课程之一,其中包含了体育与健康、自主锻炼和学习、运动与竞赛等等方面的知识,体育教学不仅具有创新性、教育性,更具有娱乐性、竞技性,可以让学生在高中繁杂的课业环境中缓解压力,提高综合素质[2]。另外,体育课程中,还包含着多元的体育精神,如公平公正、团结合作等等,这些都是高中学生不可获缺的品格,当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不断发展自身学科核心素养,他们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会随着完善和建立。

(二)提高学生身体素质

在体育课堂中,如果教师可以将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内容进行有机整合,将运动素养、健康行为、体育品格等培养渗透到课堂日常教学中,那么体育课堂将会起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良好效果。当学生在体育课堂中不断发展自身素养,其身体素质也在随着体育知识的学习过程不断增强,从而有效地提高体育意识。

二、高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教育的具体策略

(一)提高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的有效性

第一,利用多媒体系统来帮助学生理解体育知识,通过微课模式来帮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当然,对于课业负担较大的高中生而言,采取现代信息技术的方式还包括:运动打卡、观看赛事直播等等[3]。第二,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内容来创设学习情境,例如,在大课间的时候都有一些基本运动,可以将跑操、课间操等等运动结合趣味游戏来进行情境创设,吸引学生注意力,完成体育教学任务。

(二)重视学生在课上的体验、运用与思考

高中体育课堂中,老师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仅在于运动行为的教授,还在于要引导学生在课堂中体验体育元素、运用体育知识、思考体育思想。在高中体育课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不断体验过程、参与合作思考,可以让学生理解运用与思考运动技能形成的规律与方法,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与老师、同学相互合作,获得良好的体育情感体验和运动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创设师生互动的体育课堂环境,自身要与学生一起参与课堂,与学生共同参与活动、体验以及评价,进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

(三)定期开展体育活动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不应理所当然地将体育项目分配给学生。他们应该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这样学生就可以独立选择他们喜欢的运动。学生选择体育项目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选择的体育项目进行分组。在有共同兴趣的小组活动中,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更加活跃,体育氛围也更加浓厚。小组教学可以更深入地培养学生的体育精神,增强学生的体育探究能力,有效地实现核心素养的深层渗透。同时,学校也要重视体育活动,不定期举办篮球、足球等体育活动。当学生真正进行体育运动时,他们可以形成自豪感和成就感,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此外,学生还可以在锻炼过程中释放不良情绪,以避免情绪积压影响他们的心理。当学生基于兴趣参与体育活动时,他们也可以更加注重锻炼。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这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

(四)培养学生正确看待胜负、文明礼貌的品德

在体育课上,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释放自己的压力,发泄自己的情绪,避免情绪积压,冷静对待输赢。这样,才能有效地促进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在体育运动方面,会有一些体育比赛。在开展具体的体育活动之前,教师应该提醒学生,主要目的是为了收获,而不是成功或失败。无论输赢,都应当继续努力,戒骄戒躁。

(五)保证运动量,加强体能锻炼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每堂体育与健康课要保证适宜的运动负荷,运动联系密度不能低于75%,心率达到每分钟140~160次左右,重视学生体能锻炼。季浏教授的研究表明,每节课进行10min的体能练习,对学生的身心健康状况改善,有良好的效果。近些年,学生体能严重下降,这与体育课上缺乏体能锻炼有不可或缺的联系。传统体育课堂,由于近些年学生体质下降,教师不敢给学生增加运动负荷,导致学生体能状况持续下降的循环。新课程标准的提出,要求教师在课堂给学生必须“出出汗”“活动颈骨”,增加提高心肺耐力和灵敏性等的体能练习,加强学生体能锻炼,提高学生运动能力。

结束语

总之,高中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培养效果不是某人或某机构能够完全胜任的事,不是只凭体育教师的一己之力而完成的,而应该是社会、学校、家长、学生四方面共同作用共同努力的大事。而教师作为主力军与学生相处最多理应付出最多,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课程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教师应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加以创新,改变一味地只教、只示范,而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的教学模式。竭尽全力的努力,实现学生的思想观念从怕运动到爱运动,从讨厌体育课到爱上体育课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菲.学科核心素养下体育微课概念的再定义[J].新课程导学,2020(31):44-45.

[2]马希银.试论高中体育教学中核心素养的培养[J].成才之路,2020(30):64-65.

[3]庞卫华.高中体育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路径[J].新智慧,2020(29):114+116.

猜你喜欢

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研究高中体育教学
初中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及培养探究
如何在体育微课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与发展策略
基于发展体育核心素养的小学足球教学实践与思考
浅谈高中体育特长生的体育培养策略
声乐教师数字教学技术能力培养研究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小学生数学良好预习习惯的培养研究
古筝演奏中心理音色的培养研究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