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双减”政策要求,构建首都基础教育高质量教育体系
2022-02-23晓恭
晓恭
2021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建党百年的丰功伟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辉煌,以及“十四五”开局之年全面开展“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试点改革,无不给首都基础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既要“治乱、减负、防风险”,更要“改革、转型、促提升”,最终要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立德树人,构建适应新发展阶段的高质量教育体系。
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宏观和微观的同步推进。体系的高质量既得益于宏观层面的合理结构和科学匹配,也依赖于微观层面的高质高效。“双减”背景下的中小学教育体系的调整再优化,与每一位校长、教师基于本职的系统优化都是促进整体质量提升的保证。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既是自上而下的,也是自下而上的。只有每一个微观领域的高质量得以实现,整体的高质量才是稳定持续和可靠的。
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依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双减”政策的落地本质上改变了广大中小学校内教育教学的供给结构,形成了每日下午3:30之前的“基于课时和学科的基本公共服务”时段,和每日下午3:30至当地下班时间之前的“基于分类分层、学生自主选择的延时服务”时段。只有每一位校内教育的供给者都形成了基于不同供给主体和供给时段的教育供给意识,校内教育的高质量才有可能达到让学生“在校内学足学好”的目标。
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呼唤家校社协同育人共同体。新发展格局下的教育资源观和环境观是穿越系统和学校边界的。努力让学生见到更多、接触更多、思考更多是必然趋势。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统筹,最终的落脚点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纳一切有益的资源,形成“服务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统一战线”。只有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教育力量拧成一股绳,才能高效率地培养高质量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构建关注提高學生的教育消费水平。教育改革的质量最终要体现在学生成长质量上。关注学生的教育消费水平,就是要看“双减”“提质”的一系列供给侧改革措施是否真的有利于学生“消费”和“吸收”,这其中对学生的发现、鼓励和激发是关键。只有将“人民至上”的思想方法落实到“以学生成长为中心”上,我们期待的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才能真正固化到未来一代身上。
2022年,是深化改革、巩固成果的关键之年,也是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之年,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使命,首都教育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和奋进的步伐,守正创新,开拓进取,不辜负党的期望、人民的期待和民族的重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