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智能时代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的探讨
2022-02-23黄亮
黄亮
摘要:智能时代对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需要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保证其实践能力与智能化工作环境相适应,这就要求教师了解学情,重视在校教育与行业发展需求的一致性。基于此,本文基于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发展现状,结合笔者实践经验,探讨关于智能时代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措施,希望能够为各位同行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智能时代;中职会计;教育教学;探讨
人工智能的发展促进了智能财务体系的建立,推动了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智能时代背景下,中职会计教师应重视学情分析和市场调研,基于学生就业能力发展,准确把握不同会计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以及课程内容、教学情况、社会需求、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四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
一、中职院校会计专业教育发展现状概述
(一)传统会计课程仍占主流,谈教学目标的确立
大部分中职院校的现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由“理论+实践”构成,其中理论内容主要有专业选修课、专业核心课、专业基础课等三大类构成,实践内容以电算化会计技能训练与手工会计技能训练为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穿插进行。笔者调研发现,各个中职院校的会计专业课程体系非常相似,虽然部分中职院校已通过划分专业方向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调整,体现人才培养方向的不同,并逐渐增加了大数据会计、管理会计专业,但是不同专业课程内容并未发生本质上的变化。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内容建设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目标的制定方向,因此很多中职院校在教学目标中着重体现传统会计知识教学,而对学生智能化会计能力培养较为忽视。此外,智能化时代的会计岗位要求从业者具备数据整合能力、IT能力,大部分中职院校并未在教学目标中体现这两个方面的能力培养,对绩效管理、大数据的分析与运用、预算管理等教学内容基本无所涉猎。
(二)教学模式有待创新,谈学生的参与度
目前的中职会计专业教学并未完全摆脱“填鸭式”教学的影响,很多教师仍然将课堂重心放在教师的“教”上,学生参与度还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以“教”为中心的会计课堂上,教师持续输出,而学生被动输入,信息在师生之间的单向流通影响了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学习自主性的形成,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比如,部分教师在教授税法知识时,将PPT教学作为信息化课堂,通过图文并茂课件与教师语言引导帮助学生学习税种内容。在实际的税务操作中,纳税申报所涉及的工作内容并不局限在税法本身,还包括了一些纳税规定、税务软件操作,并且税务软件操作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而逐渐增多。传统的知识灌输式课堂,忽视了课堂教学内容与实际会计工作岗位需求的对接,未能有效发挥信息化课堂对学生参与度的提升作用。此外,部分中职院校会计教学设备老旧无法满足参与式课堂构建需求,也加剧了会计实践教学与智能化办公环境之间的矛盾。
(三)实践教学与产业标准脱节,谈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流程的落差
“技能知识讲授+经典课本案例讲解”是中职会计教学的常用教学设计思路,课程内容建设比较偏向于知识传授。中职会计人才培养中的实践训练内容主要集中在税务核算、会计记账、财务核算、出纳收付等传统会计技能训练上。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多数中职会计教师会主动推动校企合作,力图通过与企业签订实践协议的方式,为学生创造顶岗实习的机会,但是会计工作细致、复杂且内容繁多,经常会涉及企业内部各报销单位和外部工商税务财政部门,学生很难在有限的实习时间里全面掌握目标内容。会计工作对操作人员的业务熟练水平要求较高,学生即便进入企业实习也很难在短期内获得操作实践的机会,大多只能旁观操作流程,或者做一些数据整理和粘贴凭证工作。校内教学内容未能与实际工作流程对接,学生在实习中亲身操作会计技能的机会较少,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流程之间逐渐形成一定落差。
二、中职会计专业教育改革的措施
(一)优化课程体系,明确理实一体化的教学内容,工作项目法
首先,从人才培养目标着手,完善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中职会计专业建设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基于企业实际需求与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构建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理念的渗透。一方面来说,教师在确定人才培养目标之前应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与论证,以提升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用性、现实性、前瞻性以及针对性,使其能够在教学目标与内容设计中有效发挥指导作用。另一方面来说,中职院校要以产教融合理论为指导,推进会计课程模块化构建,为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提供教学实践载体。中职会计课程体系构建要体现本专业所设置的不同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与职能分工,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升。具体而言,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应反映实践课与理论课、专业课与基础课、选修课与必修课之间的比例关系。原则上来说,实践性课程教学应保持50%以上课时占比,学生顶岗实习时间要在6个月以上。故而,中职会计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专业核心能力模块、专业拓展能力模块、素质学习模块、通用基础模块以及专业基础能力模块等5个部分。在通用模块中要加入计算机应用、社交礼仪、语数英等课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专业通用的基础理论知识。
其次,要通过工作项目法,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目标是确定教学方法、内容、目标的基础,在中职会计专业教学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师在利用工作项目法促进理实一体化教学的过程中要基于课程目标细化课堂目标,然后据其设置实践项目。与此同时,中职会计教师还要推进专业化项目课程开发团队的构建,为中职会计专业课程建设创造组织基础。课程开发主体可覆盖行业专家、企业带教老师、中职院校领导以及专业课程教师,从而保证项目教学内容与流程的合理性。将典型岗位事例作为重要的教学素材应用到项目式教学模式构建中,以提升实践教学与实际工作流程的一致性。
(二)打造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深化产教融合,创新学徒制
现代学徒制是一种开放式教学,它打破了社会、企业、中职院校之间的信息壁垒,促进各类教学资源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是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途径之一。中职院校可通过创新学徒制,促使更多企业参与到会计专业课程教学中,为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发展争取更多支持,促使专业人才培养贴合人工智能时代的发展需求。这种跨界的会计教育思维模式,赋予“师带徒”更多内涵,有利于实现校企合作中各个主体的共赢,有效加强了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比如,中职院校可立足区域经济发展,打造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走现代学徒制发展之路,深化产教融合,为创新学徒制教学模式创造便利条件。首先,中职院校以课题研究为牵引推进校企合作,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的物质、时间、人员、技术等保障的同时,促使学徒制教学中所获得的相关人才培养经验转化为理论研究成果。具体校企合作过程中,中职院校要督促合作企业明确学徒管理制度,利用制度引领学生实践学习活动,以保障学生实践活动期间的相关权益,加强学生纪律意识培养。学生实践学习期间,教师和企业师傅要保持顺畅的沟通与交流,共同协商学生实习岗位安排,以确保实习岗位安排与教学内容相一致。企业实践学习环境与中职院校差距较大,学生学习环境更为开放,中职院校可采用弹性教学管理模式,让学生有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在线教学系统是现代学徒制教学实施期间的常用教学管理工具,中职教师可通过它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学生实习情况,保证学生实训期间所产生的问题可以及时解决。阶段性实训任务完成之后,中职院校教师与企业师傅共同设计教学考评指标,对学生实训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加强双方对学生实训情况的了解。
(三)创新教学思维,线上线下,多维度综合评价体系
在智能化时代,中职会计专业教师要重视多维度综合评价体系构建,使教学评价结果在创新教学思维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指导作用。首先,中职会计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观念,明确自己在智能化时代的新角色。为了提升学生会计技能发展与智能化会计办公环境的适应性,中职会计教师要教学实施中扮演好教练、主持人、参与者角色,从而辅助学生扮演好运动员、演员角色。比如,在会计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利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以锻炼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其次,教师积极学习新教学技术,开发关于智能化会计技术的线上教学资源,促进会计教学内容的与时俱进,实现教学内容、技术、方法以及策略的高度融合,为学生职业能力发展提供更多自主学习资源。再次,教师要将线上教学设备所产生的教学数据和面授中产生的教学数据收集起来,借助丰富的教学数据采集实现多维度综合评价。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人工智能时代,中职会计教育所面临的是新技术本身与教学模式的双重挑战,教师要重视教育改革措施的研究,从而实现教学问题与解决办法的相辅相成,为学生全面发展创造良好环境。随着会计人才培养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教师对新型教学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多,中职教师应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与线上教学技术扩充教学资源,进而为教育改革提供相应支持。
参考文献:
[1]刘晓玲,孙会静.智能云时代下中职会计信息化人才培养[J].计算机与网络,2021,47(18):40-41.
[2]邹家林,舒敏.智能时代中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J].中国商论,2021(17):183-185.
[3]陈欣瑜.人工智能时代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营销界,2021(35):157-158.
[4]刘锦嫦.人工智能时代下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探究[J].财会学习,2021(16):174-175.
[5]袁雪松.浅议人工智能时代中小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型[J].中国乡镇企業会计,2020(05):224-225.
[6]赵燕.人工智能与云财务背景下财务人员培养路径研究——以中职会计教育创新实践为例[J].财会学习,2020(07):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