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读《离骚》,细品《离骚》之美

2022-02-23付曼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离骚神韵楚辞

宋代著名史学家、词人宋祁说,“《离骚》为词赋之祖,后人为之,如至方不能加矩,至圆不能过规。”这一判断,至今仍然为诸多文学大家所认同,由此可见《离骚》之历史地位。面向高中学生的《离骚》解读,既需要传承已有的传统观点,同时又需要结合时代的实际并赋予这一古老作品以新的意义。前者依赖于教师的口口相传,后者依赖于对《离骚》细节的深入解读,依赖于时代背景下的重新认知。由于前者已经形成了更多的共识,面向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只需要创设好相应的情境,就能够将公认的观点呈现出来并为学生所吸收,而后者则需要进行更多的雕琢。

众所周知,《离骚》还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难以超越。其中,很多细节值得咀嚼。比如说有研究者指出,《离骚》中的“香草美人”这一意象的出现,就使得《离骚》大放异彩,吸引着无数学者的目光;研究者进而指出,如果更为细致地去了解《离骚》中草木的名称以及具体形态,理解其所代表的特殊意涵,那对研读《离骚》或《楚辞》其它的篇章乃至后世的文学,都会有着一定的帮助。[1]那么,今天基于细节解读《离骚》还需要读出什么样的意味呢?本文试从如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一、读形美

读《离骚》就是读屈原,读《离骚》实际上就是在研究屈原,反之要解读屈原,自然也离不开对《离骚》的解读。无论是读《离骚》还是读屈原,最基础的一点就是读其形。《离骚》之美,首先美在其形上,通读《离骚》可以感受到尽管其是距今两千年的史前巨著,但今天读来依然能够感觉到多种多样的美。如同上面所说的那样,琢磨其中的一些细节,会感觉到这种美更加细腻。

再从“人”的角度来看,研读《离骚》即为研读屈原。事实上,当下的屈原研究实际上是在一个更高、更深的层面上不断拓展的过程。多种研究方式,如考古、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的展开,以及基于文化的研究,都是当前屈原研究以及楚辞研究的重要方式。其中的美学研究则更是异军突起,获得许多关注。客观上,从80年代初美学热的开始兴起,确实出现了一批优秀“楚辞美学”之作。但是总体而言,其中专门涉及美学阐述或美术创作手法的解读,还是有些欠缺。其中,对《离骚》单篇的分析,更不多见。如此看来,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对文本本身进行分析,又或者在此基础上借鉴中西古代文论研究成果,就可以兼及《离骚》及其之外的其它楚辞作品。解读《离骚》的形美,本质上也需要突破美学的一般性研究,而不是简单地停留在美的形态、范畴上。进而,解读《离骚》之形美,也就可以从内容美和形式美入手,分析其整体的美学风格特征。事实证明,这种美学外观正是《离骚》动人的关键和伟大的真正原因。[2]

譬如,《离骚》中“朝搴阰之木兰兮,夕揽洲之宿莽。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不抚壮而弃秽兮,何不改乎此度?乘骐骥以驰骋兮,来吾道夫先路!”这段描述非常传神,传神得好多时候都不需要将这些句子去翻译,因为任何一种翻译都是破坏其中的美感(无论是对于教师来说,还是对于不少学生来说都是这样的感觉)。所以说要读《离骚》的形美,就是要根据其中的一些描写,直接去读这些句子,然后对句子中所描写的意见进行意会——相比较而言,这更是一个获得默会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意会多于言传的过程。

总体而言,感受《离骚》之韵,是感受形美的关键。

二、读神韵

由神及韵,是解读《离骚》的必由之路。后人形容著作之伟大,常常用“无韵之离骚”来形容,这恰恰说明“韵”对于《离骚》的价值。

《离骚》的韵在哪里?这可以从形与神两个角度来分析:从形的角度来看,《离骚》之韵在于文字,这一点上面已经有所阐述,这里不再赘述;从神的角度来看,《离骚》之韵在于文字背后的意蕴,在于文字运用过程中所用的手法。《离骚》用喻艺术可谓是其创作的特色之一,鲜明的用喻使得这首长诗更具生动性与画面感,能够引发读者联想,深触读者心底,使读者与作者产生了心灵的共鸣,进而对其思想內涵有更加深刻的体会。[3]确实,《离骚》之写作手法与诗之意蕴,都是通神的,是真正的神韵。

例如,“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謇朝谇而夕替。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一段中,作者个人之所以“长太息以掩涕兮”,并非是因为自己,而是因为“哀民生之多艰”,尽管别人“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揽茝”,但是作者依然因为“余心之所善”而“虽九死其犹未悔”。需要注意的是,这种爱国情感与今天我们基于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所体会到的爱国情感还有所不同,这种爱国情感诞生于二千多年前,而那是一个文化起源的时代,在那个时代所形成的爱国文化延续至今,所显露出来的恰恰是具有历史意义的爱国线索。

这便是《离骚》之神韵所在!

“虽九死其犹未悔”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也正因为其所体现出来的正是《离骚》的神韵。作为一首充满政治激情的抒情诗,作者屈原一方面诉说着对现实的认识,另一方面又阐述着内心充满浪漫主义的政治理想。屈原通过借助于花草禽鸟来寄托情意,另一方面又在“物表情里”中感叹自己的“抑郁沉怨”(《论文杂记》,刘师培)。身处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交织,偏偏又在现实中让理想折翼,但是又不因为理想无法实现而心生哀怨或者自暴自弃,所立下的“虽九死其犹未悔”的铮铮誓言,不仅成为诗人屈原心中的精神支柱,而且也成为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无数爱国仁人志士心中的精神家园。也就是说,屈原是用自己一生的爱国热情,凝聚起了属于整个中国人的精神脊梁。

这便是《离骚》之神韵所在!

三、读古今

经典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典,一定是因为其在时间的流失当中所保留下来的不变的东西。上面所说的神韵,就是历经时间流逝而不变的东西。后人读前人所留下来的文本,所要体验感受的,也正是这种不变的东西。

时间的流逝使得时代有了古今之分,由古至今,所变化的是时间,不变的是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离骚》中的名句,也是这种精神所在。《离骚》是屈原用生命凝结而成的不朽诗篇,诗人将这一生的追求和对社会的不满,以及一生中的喜怒哀愁都融入到这千古诗篇中。[4]今人读这一千古名篇,不仅是为了感受诗人的喜怒哀愁,也是为了将诗人的精神传承下去。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读《离骚》就是读古今,读古今也就是思考在《离骚》当中体现出来的精神力量,如何在今天的社会格局当中得以传承。比如上面提到的那句经典的“虽九死其犹未悔”,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又何其艰难!何为九死?当“十”当中是“九死”时,意味着只有“一生”,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做到“未悔”,需要的是坚定的信念与不屈的意志。今人读《离骚》,读“虽九死其犹未悔”,所要继承的也正是这种认识。

总体而言,今天再读《离骚》,需要从“形”与“神”两个角度去欣赏其形,感受其神。要从古今时空跨越的过程中,真正将《离骚》的精神意蕴继承下来,只有有了这种继承,《离骚》才能在今天的社会进一步彰显其价值。

参考文献:

[1]严潇寒.《离骚》草木考辨[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1):139.

[2]米峮.《离骚》生命意识下的美学风格探微[J].漳州师范学院,2013(12):42-46.

[3]杨建华.简析《离骚》的用喻艺术[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8(33):18-19.

[4]陆昕.《离骚》中的“求索”精神[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8(10):12-14.

付曼,江苏省徐州市第三中教师。

猜你喜欢

离骚神韵楚辞
《楚辞·九章·惜往日》校读一则
屈原和楚辞
秋夜读《楚辞》
墨舞神韵
石榴:秀美东方神韵
《离骚》中的象喻手法及创作范式
神性的转向
魏晋南北朝时期楚辞的接受
风之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