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生共写,解码写作时的语言妙用

2022-02-23李小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2年1期
关键词:师生老师课堂

写作,旨在通过语言文字进行表达、交流、沟通。在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能力的实践时,我们教师就承载着联结优秀文学作品与学生实际认知之间的平衡,通过种种语言文字的实践,以及相关支架的搭建,让学生感知、积累丰富的语言,解码表达形式的秘妙。因此,和学生一起欣赏,一起写作,是我们提高写作指导成效的重要教学组织策略。

指导学生进行写作实践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和学生一起经历写作,并通过亲自写来实现课堂师生的平等,促进指导的精准,搭建学生表达力提升的支架,实现教学相长。笔者通过“课前先写、课中伴写、即时引写、质疑磨写”等指导形式,从“随文练笔、借鉴练笔、考场模拟创作、即兴习作”等视角去历练学生的表达水平,助力他们智慧解码语言,真切感知秘妙,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

一、“师生共写”的价值追寻

师生就同一个话题进行相关的写作,可谓是一个共生共长的过程。教师先写,对于其中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出现的问题,对于需要重点指导的环节,可以做到心中有数;同时,教师经常写,也是个练手的过程,所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经常动笔写写,“深知作文之甘苦,盖即添本钱之意”。(叶圣陶《教师下水》,刊于《文汇报》)刘国正先生也认为,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做口的巨人,不做学生写作时的监工,而是和学生一起写,亲自尝尝“梨子”的滋味,这更有利于指导好学生的写,也有助于教师自己“提高写作水平,积累写作的实践经验”。

二、“师生共写”的形式思考

毋需质疑,课堂是学生实践、展示的舞台。教师的“下水”写作以及展示,不应过多地占领学生的时空。因此,我们教师的写作,需要合理安排,考虑以一定的形式穿插于学生写作实践之间:

(一)课前先写

学生进行写作之前,老师先根据教材提出的要求,自己尝试写一写,这样能大致了解到学生写作时会有哪些“愤悱”之处,而后深入思考解决的策略,更好地进行教学。如面对“围绕‘历练’谈一谈自己的生活经历”的命题,老师可以先自己回顾一下学生时代,想一想哪些素材可以入选这篇作文之中,哪些素材不宜作为本次写作的内容;而后考虑叙事的顺序,尝试用多种形式,如倒叙、直叙或者直奔现场、环境烘托、以声夺人等,接着关注细节的描写以及思索的提升。如此,一步一步从多方面进行预设、准备,到了上课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学生在老师交流自己的构思、立意、谋篇布局的心路历程中,也会受到感染,受到启发,从而潜心思考自己的写作。

(二)课中伴写

在学生课堂练写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不必在行间来回穿梭,以免影响到学生的静心思考和写作。这时候,不妨也拿出纸笔,和学生一起写。当大家都安安静静地坐下来写点什么的时候,师生间的平等、和谐关系也得以彰显。学生在老师投入思考、书写的身体力行下,也会油然而生一份责任,腾起一段追求,而后心无旁骛地主动写作。

其实,在很多时候,课堂上老师的伴写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一味地传授或者组织集体讨论,看似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带给学生最多的方法、策略,但实际往往事与愿违,“眼高手低”大多就是这种重方法轻实践的结果。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特别强的课程,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让学生真正获得语文实践的能力。虽然偶尔的伴写不能“成为最长情的告白”,但此时的学生,对现有的写作任务是不抗拒的。

(三)即时引写

阅读的过程中,即时捕捉作者新鲜、创意、独特、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表达,并让学生适时迁移、内化、运用到自己的表达之中,这类直指精彩片段、聚焦语用的专题性练笔,是积累语言形式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学习路径之一。当学生阅读了《回忆我的母亲》结尾,也来一段卒章显志、抒情议论的练写,或者迁移《背影》中朱自清将四个片段有机串起的构篇方法,进行《泥人张》中“打鞋底下抠泥”等细节的品味、仿写,等等。这样的即时引导、启发学生读写结合,相得益彰,对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力很有意义。

学生迁移仿作的过程中,我们老师要能敏锐地发现学生“只仿其形不能仿其神”的问题所在,通过自己的“下水之作”搭起文本与学生语言之间的桥梁,让他们在循序渐进、自悟自省中,走向成功那方。

(四)质疑磨写

学生进行写作的过程中,会出现考虑不周、表达不细、甚至言不达意等情况。这时候,我们老师可以通过质疑的方式,或者商榷的口吻,将学生引向周全思维,深度思考。在这一方面,叶圣陶教育孩子的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叶老先生习惯让他的子女把当天写的内容读给他听,并用“冬”和“不懂”来衡量孩子们的表达。对于孩子们表达不清的地方,他总以“这是什么意思呀?我不懂”来让孩子们重新组织语言进行表达,直到表达清楚再继续读下去。

我们老师也可以这样做。当学生缺少特征的细致描绘、情感的准确传递、用词的精准时,我们就可以稍作停留,以追问的形式如“你写这段话的用意是什么?”或者“你换上这个词试试,表达上有没有变化?”等等,通过这样的微型打磨,来有针对性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实践能力。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点实践思考。在和学生一起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还会有更多的形式,来丰富我们的教学组织智慧,并带给学生轻松拔节、快速成长的绿色通道。

三、“师生共写”的实践内容

学生进行写作实践的过程中,我们教师要从多个视角去开发写作的内容,在实实在在的写作实践中,提高“言之有物”“为时而作”“有感而发”“因需而作”的意识和能力。

(一)缘文练笔

教材是发展学生语言、提高学生规范表达、艺术表达的极好例子。教学中,我们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发掘课文的可教学价值,可以充分调动学生表达的积极性,并进行自我创意表达。如《背影》一课中,朱自清重点写了父亲对自己的叮嘱,对乘务员的拜托,并写了买橘子的画面。这些细节刻画的作用是什么,学生一开始并不能完全参透。笔者在给学生补充信息:“虽然此时朱自清已经是成年人了,而且来回北京也不是一两次,父亲为什么还不放心?”联系“走局”(走运)与“橘”的谐音通意,让学生悟到“在父母的眼里,我们永远都是孩子”和“父亲的默默的祝福”。而后懂得细节描写的重要。接着,老师和学生一起试着用细节描写的方式,写一写父母送孩子到校或者远行时的场景,这样的缘文练笔,言意共生,付出也是事半功倍。

(二)广泛借鉴

对于“师生共写”中的“师”,不必拘泥于现时站在课堂上的老师,来自各种渠道的一切资源,都可以为我所用。如集体备课时同行的下水文,往届、他班学生的优作,其他作家的作品,等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引导学生悟得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水平、丰富写作策略的典范。如《猫》一课通过对比写出各种性格的猫的相似命运(身不由己,始终被别人掌握)的手法,让学生感知并理解之后,可以引入其它类似的片段,进一步启迪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选材、立意、构思、起草、修改,并运用多种表达形式丰富自己的习作,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如此,学生的多方借鉴,融会贯通,定能以多种风格的表达形式催生他们的写作走向个性化。

(三)考场模拟

学生现场作文的能力,也是我们写作教学中需要重视的内容。每隔一段时间,我们都需要通过考场模拟的方式,培养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即兴写作的能力。这包括快速审题、选材、立意、构思、谋篇布局等多方面的实践性练习。在规定时间、规定话题的写作中,我们老师的示范写作更能凸显其价值,对学生写作各方面的能力发展的影响也很大。同时,同处考场情境之中的师生,更显得平等,更能让学生感受到温馨、和谐、友好的陪伴,因此写作的心态也将更为平和,思路也更容易打开。

老师、学生都完成习作之后,我们进行交流、点评,从而让学生找到解决困惑的方法,积累短时间内写作的一些方法、窍门,并认识到打草稿和修改提升的重要性。特别是对文中立意的思考,老师的下水之作,其视野和价值认知的高度,能带给学生的启示更大。生活中,学生的写作实践并不轻松,如果没有有效的指导策略和方法,得力的实践引导,他们尝试失败的次数可能会更多。老师的精准引领,适时指导,可以让他们少走弯路,少一点习得性无助感,在享受成功中提升写作的幸福指数。

“师生共写”的写作课堂指導,真正让教师俯下身子,贴着学生的认知精准服务学生的“学”,也让学生在感受到师生的平等中克服内心对写作的排斥、应付心理,积极主动地去思考每次写作的取材、立意与构思,有创意地进行表达,全身心投入实践中学会写作,会写作。

李小燕,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北学校教师。

猜你喜欢

师生老师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麻辣师生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