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光中与席慕蓉的《乡愁》比较赏析
2022-02-23罗海萍
乡愁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古今中外文人骚客都曾抒写乡愁之苦,并形成一个世代传承的精神信仰,去国怀乡,留恋故土,一切尽在不言之中。杜甫写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李白写出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崔颢睹景思乡,写下:“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马致远流浪异乡,望见夕阳日暮,有感而发,创作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的千古佳话……无数的游子对故乡凝结成一种情结,形成一种优秀的文学传统。到了近现代,受我国历史的影响,很多人背井离乡,离开自己热爱的故土,乡愁相关的文学艺术创作成为一种潮流和重要的现象,在众多的作家当中,余光中和席慕蓉具有典型的代表意义。余光中和席慕蓉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并且都曾以《乡愁》为题创作过诗歌,抒发个人对故乡的怀念和思恋,但是两篇诗作在意象塑造、意境营造、语言应用以及结构布局上都存在明显的不同,展现出作者对故乡不同的理解和情感状态。
一、从内容寓意方面
余光中先生祖籍福建,出生于南京。当时的中国正值抗日战争期间,举国动荡不安,人们生活不得安宁。中学时代的余光中先生一直生活在南京,随后的多年先生到处颠沛流离奔波劳苦。1947年先生考入金陵大学,后因内战爆发,1949年初随母亲逃亡上海,又辗转至厦门大学读书,7月份随父母迁至香港,1950年5月份又来到台湾。在台湾这短暂的安稳阶段,先生开始诗歌创作和发表。随后的多年间,先生几次赴美进修、赴菲律宾讲学。由此可见,余光中先生一直是奔波和迁徙的状态,与家人聚少离多,很少在故乡生活,对于故乡和亲人的感情不言而喻,这也为先生后来创作《乡愁》奠定了情感基础。先生的作品中,由时间主线展开,从小我到大我的逐渐放大,也将乡愁从对故土的留念和对亲人的思念转向对于祖国、大陆的敬畏,进而引发出希望祖国统一的美好期望。
席慕蓉先生则是祖籍内蒙古,1943年出生于重庆,而后随同家人先到香港,再迁至台湾。虽然席慕蓉先生的青少年时期没有过多的受到战争的伤害,但是也是由于战乱和时代的影响,一直到1989年才得以回大陆探亲。时隔40年的时间,这些年里先生一直听家人描述内蒙古大草原的幅员辽阔,景色壮美。但是在席慕蓉的印象中便是“故乡的面貌确是一种模糊的怅惘”,这一句便道破席慕蓉积郁许久而不得寄托的乡愁。[1]与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不同,席慕蓉先生没有见过故乡的草原,思乡之情仅仅只能依靠想象和别人的描述,这样的感觉太过于折磨。虽说是完全不同的乡愁,但都是远离故土辗转流离的孩子对于故乡和亲人的思念。只是从宏观的立意上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更加宏大,具有时代的背景意义。席慕蓉先生的作品中只是寄托了对于故乡和父母亲人的无比想念,而余光中先生的乡愁有涉及到对祖国大陆的感情,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愿望。
二、从表现手法方面
两首《乡愁》显而易见的都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余光中先生的这首《乡愁》全诗分为四个章节,这四个章节由时间这条主线串联,并且在每一小节选择出一个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物品来指代乡愁。第一小节是作者从小时候在外求学,靠写信寄托思乡之情,这时信件上的邮票就是乡愁的指代物。第二小节是作者与自己的妻子分隔两地,饱受浓浓的思念之苦,此时连接两岸的轮船船票就是乡愁的指代物。第三小节作者的母亲去世,阴阳相隔、生死离别的无奈更加痛心,这时母亲的坟墓就是乡愁的指代物。第四小节也既全诗的最后一个小节,作者横跨台湾海峡与祖国大陆遥遥相望,充满了深深的去国怀乡的情感和对祖国故土的怀恋,这时那一湾浅浅的海峡就是乡愁的指代物。全诗四个小节是作者四个不同人生阶段对于乡愁的理解和诠释,每一小节都用寥寥数字描摹了一幅画面,每一个画面都饱含深情,打动人心。
席慕蓉先生的这首《乡愁》是一首只有七句的短诗,虽然篇幅较短,但情感充沛。诗中,作者将“故乡的歌”比作“清远的笛”,将故乡的面貌比作“雾里挥手离别”的“模糊惆怅”,将“离别乡愁”比作没有年轮的树。全诗用词巧妙自然,并且运用了古典诗歌中经典的描绘乡愁的意象,诸如“笛”“月亮”“树”等意向在古诗词中都是描绘乡愁的经典意象。[2]这些巧妙自然的用词和经典乡愁意象的使用使得这些诗句所表现画面凄美悲伤、色彩丰富、感情充沛。这两首作品虽然表现乡愁的范畴和风格各不相同,但两者都恰到好处的巧妙地运用了比喻的写作手法,贴近自然又心存美好。
三、从诗歌意象的画面感方面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作出来的艺术形象,也就是创作者主观的意与物体客观的象的结合。[3]这些意象可以是物也可以是景,可以是动态的也可以是静态的。而诗歌的画面感的营造离不开诗歌意象的参与。在诗歌意象的画面感方面,余光中的《乡愁》中的四个主要意象(四个乡愁的指代物)都是具有动态属性的物品,所以余光中的这首诗所营造的画面感是动态的。诗中画面中多展现人物,以及与人物分别之场景,画面中有幼时离家求学,有与新婚妻子离别,有与母亲生死相隔,有站在海边遥遥挥手,这些画面随着我们读完诗句便自然形成,贴近生活,更是引发读者感同身受,其中思乡之愁蕴含在作者诗中所描写的每一个动作之中。
席慕蓉先生的《乡愁》中的意象静态的属性居多,并且运用了古典诗歌中经典的描绘乡愁的意象,诸如“笛”“月亮”“树”等。在席慕蓉的乡愁所展现的画面中,作者的乡愁之苦是寄托在自己的想象中的,想象中有辽阔的草原,有皎洁的月光,有大树,有亲人,有笛声,这些画面交织在一起,完成了一幅清丽悲伤、恬淡哀怨的乡愁画作。
两首诗诗歌意象的画面的动、静之别不言而喻。这两首作者都将诗歌的意象美和画面感以及作者充沛的情感力透纸背地传递给了每一位读者。两位诗人均用比喻的手法,通过用具体的画面和物体使得抽象的乡愁具体化、形象化。故此多年以后我们后辈人在读到这两首诗歌作品时,虽未经历当时国家动荡、人民四处飘零的悲惨际遇,但仍可以身临其境地体会到作者对于故乡的拳拳之情。
四、从诗歌结构方面
在诗歌结构方面,余光中的《乡愁》與席慕蓉的《乡愁》有着截然的不同。余光中的《乡愁》具有严格的格律美和形式美,再加上作者用比喻、指代性的内容表达使得这首诗达到了形式美和内在美的完美结合。第一,余光中的《乡愁》中全诗共四个小节,每个小节都是由四行诗句组成,并且每行诗句的字数相同或者相近。但这首现代诗歌又不同于古典律诗的格式上的完全一致,在每一小节的四句诗中,长句短句参差结合。这就使得全诗既有律诗的格式和形式美,又具有现代诗歌的流动性与活泼性。第二,全诗四个小节的内容在逻辑关系上遵循于时间轴线,并且在情感层次上层层递进,由思念亲人、思念家乡进而升华到对祖国母亲的思念和期盼统一的宏大心愿。第三,全诗的结构以及遣词用句展现了诗歌的音乐美。整首诗歌中相同的句式多次重复的使用营造了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韵律。比如每一小节的尾句都是“在这头……在那头”,比如“小小的”“浅浅的”“窄窄的”等叠词的使用。席慕蓉的《乡愁》则是一首只有七行的三节小诗,全诗突破了格律诗甚至是现代诗格式的框架,长短诗句的相间使用形成了一种活泼灵动、清丽别致的格式风格。全诗前两节的句式一致,而在第三节突然分成了三句,突出乡愁是“没有年轮的树”的代指。这种具有变化的参差结构一方面突出了乡愁的重点,一方面使得全诗活泼跳跃、读来押韵上口,异常迷人。
中国文人的乡愁情结是深深地烙印在骨子里和血液中的,从古至今这种乡愁情感凝结为一种优秀的传统,不断丰富相关主题的文学创作。余光中和席慕蓉作为乡愁抒写的大家,对于该主题的把握和营造各有特点,他们将各自的人生经历融入其中,在内容寓意、表现手法、意象营造和结构等方面展现出不同,创造出不同的情感内蕴。在日常的教学中,可以通过这两首诗歌的对比学习来体会不同的情感蕴藉,助力我国教育的改革和深度发展。
参考注释:
[1]席慕蓉.没有见过的故乡[J].阅读与鉴赏(初中版),2006(11).
[2]席慕蓉.我的家在高原上.席慕蓉自选集[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1997.
[3]余光中白玉苦瓜序[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
罗海萍,浙江省乐清市芙蓉镇雁湖学校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