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积累学术著作经验
2022-02-23郭萱
《乡土中国》是由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所编著的一部学术著作,其作为社会学研究成果,对我国基层社会的主要特征及人民的生存状态进行了详细的理论分析。在这本学术著作中,费孝通先生以其通俗性语言和严谨的逻辑技巧,并在调查取证的基础上,对我国的乡土社会面貌进行详细论述,层递性地探索出了解决方案。
一、以通读全文为阅读目的的理解性阅读
学生在进行学术著作的阅读时,最基本的要求是理解书籍内容,形成对阅读对象的整体性判断。一般而言,学生可以利用书籍中的辅助信息进行对书籍内容的大致了解。书中的助读信息主要包涵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通过书籍中的前言或者正文后的序进行了解该书的写作目的、缘由与主要的内容观点;其二,阅读书籍的目录,目录作为全文的框架,通过阅读目录可以快速了解内容结构;其三,作者简介,通过作者简介能够知道作者所擅长的领域,从而判断其书中的研究方向;其四,参考目录,通过参考目录可以知道作者的专业水平和主要的研究内容。以《乡土中国》为例,翻开书籍就能看到“内容介绍”,这是由出版社编辑部对该书的创作缘由、全书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亲历进行介绍,然后浏览目录就可以看到共有十四章内容,其中每一章都有着自己的核心,如在《文字下乡》中,作者便用一些较为亲切的文字诠释了“面对面的社群”这一社会学概念。而作者在《重刊序言》及《后序》中,将整个书的写作经过与写作情由进行了抒写,其中更是提及了整本书中一个重要要素“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一个具体的中国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可以知道该书所论述的主要是由中国乡土具体现象中提取的一些社会学概念。如此一来,学生可以很清晰地掌握书籍中的大概内容。
在对书籍进行大致的判断之后,学生还要对文本进行略读,提炼出书中的主要观点。在进行阅读时,学生应保持阅读的整体性,即使在阅读中有着不理解的之处,也不应该停下来做更多的思索工作,只需要留意和标记此处即可,然后继续进行对内容的后续阅读。虽然,在阅读教学中,许多学生在进行阅读时,都会被老师要求在阅读时遇到困难的地方,应通过多方式寻找答案来克服理解的困境,但实际上在进行整本书的阅读时,为保持对阅读文本的整体性了解记忆,在进行第一次通读全文时,不适宜进行深入的了解。学生只要对书籍内容有着大致的了解,并掌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即可。在统编版教材的阅读策略的具体要求中,也有指出学生应掌握“圈”“画”等方式进行标注学习。以《乡土中国》为例,在略读全书时,学生应以整体性的观点态度进行阅读,保持阅读的流畅感,即使在一些不懂的社会学范畴理论等方面存在困惑,也只需进行标记后继续阅读即可。同时在阅读中还要做好笔记,要划出一些表达章节的中心思想、要素的句子,或者自己思考的一些问题等等,以为后面的精读做好准备,在阅读结束后,学生应该尝试结合自身的语言提炼出书本的主要观点,及对作者或书的想法与评价。
二、以赏析语言形式为目的的评价性阅读
学术著作作为科学语体,通常在语言的应用上具有精确性、严密性等特点,但这种较为具有严谨性的语言特征并不意味着,学术著作在语言的应用就没有审美价值。由于创作者的学识涵养、性格特征不同,在语言的应用上也会有所不同,并且由于学术语言与普通的文学语言不同,学术语言更富思辨性与哲理性,会给读者在阅读时带来更多层次的审美韵味。《乡土中国》在其语言特征上表现出淳朴自然、精炼严谨而又不失幽默风趣的特征。读者在阅读费孝通的《乡土中国》时,会发现费先生在尊重学术著作语言规律的同时,也有着明显区别于其他学者的语言特点。例如,费先生在进行学术创作时,为满足表达形式的需要会引经据典,将一些传统文学中的名言或国外的著名理论进行引用,在《男女有别》中,引用了“西方陆沉说”中所提及的的阿波罗式与浮士德式的两种文化模式,以此来支撑对中国乡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感情定向的现象分析。这种学术上引用能够拓展学术视野,使得文章更显丰满且不失学术的专业性。同时,学生在对学术著作进行赏析时,还要留意文本中专业术语及学术概念的用法。每一专业范畴里都有固定的表达用语,这些专业术语是不能随便更改或者用相近词来进行替代,如《乡土中国》是社会学研究成果,其中所涉及的专业术语有“礼俗社会”“法理社会”“差序格局”“团体格局”这些专业术语是不能替换更改的。这是评价学术作品的一个重要依据。学生在赏析或评价一部学术著作时,要做到实事求是,且有根据,要对学术著作中的学术知识有所了解,不能架空评价,看到“学术术语”出现就说这部作品很有研究价值,也不能乱下评价,看到自己不了解的内容就说作品空泛枯燥。在对其语言进行赏析时,应多加以留心,区分“固定”与“非固定”用语的区别。这些专业术语的应用直接体现作者的学术涵养与学术品格。
此外,个性化的语言特征。个性化的语言特征是成为优秀学术著作的前提之一。学术著作与研究报告不同,学术著作是作者在一定的学术成果基础上,主观思考后所表达的学术观点。因此,学术著作中蕴涵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色彩,而这种主观性的情感又为语言带来新的变化。拿同样是教材所推荐的学术书籍吕叔湘《语文常谈》和《乡土中国》进行语言文风的比较,就会发现《语文常谈》中的语言更为质朴,且行文更为简练,而《乡土中国》中的语言特色虽也有简朴的特点,但是费先生在语言的应用上更具生动性。例如,在《差序格局》中,费先生就将“西洋社会”比作“田里捆柴”,将“中国社会”比作“石打波纹”,对比形象,使读者一目了然。这种比较阅读的方法,能够让学生快速分辨出不同学术著作间的语言特征,明晰学术著作间语言的共性与特性,从而加深对文本的语言形式理解,培养更为丰富的审美意趣。
三、以构建知识网络为目的的创造性阅读
学术著作作为作者探究某一学术观点而进行论述的作品,其本质上就是在于实现“说理”这一过程。对文本进行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对文本内容、思想进行接受与批判的过程。在《乡土中国》中,其主要的论述结构便是以发现问题——探寻问题——解决问题而展开,逻辑结构较为简单,学生也很容易学习这种逻辑思维。基于此,学生在阅读时可以通过撰写读书笔记来加深自己对书中的内容理解,要实现对书籍内容的内化形成创造性学习就要将其写下来,使书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在撰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学生应有意识将自身难以理解的内容、有所感悟及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标记,并且应对每一章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述、总结。《乡土中国》的论述较为简单,每一章节都会突出解释一个核心问题,而每一章节的核心概念又会串联成一个完整的学术体系来解释“中国乡土社会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这一问题。因此,在对其的读书笔记中,可以参考2:6:2的比例进行撰写。首先,对书籍中所列举的观点进行整合,总结出基本观点占比为2/10,这些基本观点应该列举出作者的研究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其次,学生自身的评价及观点占据6/10,这一部分是读书笔记的核心部分,该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对作者的了解,对书中学术知识的了解。例如,前者需要学生对作者的学术地位有所认知,通过阅读其著作与其他人对其成果的批判等来分析作者的学术影响;后者则需要学生对书中的内容进行精读,如考虑书中的学术观点,了解其书中的历史、艺术等,再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讨论其观点对自身发展或所处社会带来的影响等;最后,反思与建议占2/10,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内化书籍后,所产生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成果,主要是对文本内容的反思与总结,并提出新的问题或解决建议。通过读书笔记的不断整合、归纳与反思,能够更深刻地内化学术知识,促进学生的知识网络的建构,实现学生的思维成长。
书籍的阅读最终是要实现自身的知识建构,即在阅读中不断建构自身认知,从而寻找新的知识。学术的活性在于其具有批判性,学生在对学术作品进行阅读时,所产生的新的感悟便是创造性阅读。对于高中生而言,学术著作的阅读不仅有利于培养其学术素养的提升,还有利于促進其审美意识、理性精神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修订本[M].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
[2]何元俭,肖秀玲.学术类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及实现路径——以《语文常谈》任务书的编写为例[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2019,000(025):48-50.
[3]姜远才,刘玉新,宫海静.论普通高中学术型学生的培养[J].中国教育学刊,2020,000(005):12-16.
郭萱,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