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

2022-02-22赵静静潘益婷钱冬云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软件技术新工科工科

赵静静,潘益婷,钱冬云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3)

教育部于2017年2月开始积极探索工科发展的新范式,以推动新工科建设;2020年5月,教育部决定建设若干未来技术学院,以进一步推进新工科建设[1],并明确新工科培养人才类型。同年,《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要全面推进课程思政教育,明确了课程思政的建设目标要求和重点内容,为高校的课程思政建设进行了宏观指导。从新工科建设和课程思政建设两者的时间节点看[2],它们在高校教育建设过程中应齐头并进。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软件技术专业如何在“新工科”背景下,从工程教育理念出发推进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在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中将专业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机结合,是软件技术专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新工科”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背景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一种全新的课程观[3],更是高等教育快速发展下综合育人工作的新征程。其实质就是在不改变专业课程原本属性的基础上,悄无声息地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地融入专业课程中,使学生在培养过程中不但能掌握岗位专业知识,也能引导学生接受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实现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相结合。在“三全育人”为特征的“大思政”育人格局下[4],要求以思想教育为目标,以专业课程为抓手,基于协同育人的理念,将通识课、专业课和实践课等各类非思政课程作为思政的载体,使非思政课程与思政课程协同共进,从全方位、多角度、全过程实现对人才的培养,从而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二)“新工科”人才培养需要

“新工科”的实质是培养能够适应甚至引领未来工程需要的工科人才[5]。与传统的工科相比较,“新工科”是一种全面发展的工程教育理念,更强化育人功能,要求学生具备工程实战能力、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同时,更要有国家情怀,爱国精神等综合素养。但在目前,各专业往往更注重岗位技能的培养,突出“职业技能”,强调“专业教育”,而对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思想道德等精神层面关心不足,导致在培养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软件技术专业亦是如此。为此,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其实质就是在强调传授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将价值观寓于其中,引导学生塑造积极向上的三观[6],这与“新工科”提出的全面综合发展理念一致。在工程教育过程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人文精神,重构人文教育,使高校教育重新焕发生命力是“新工科”背景下复合型创新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现实需要[7]。

二、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路径

(一)完善“三全育人”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

软件技术专业与中软国际有限公司、温州电子信息研究院等共同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将CDIO 理念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以组建现代学徒制班级、工匠工坊班级与传统班级方式实现分层育人,以学生自主选择其中一个岗位从而实现分类育人,如图1 所示。在分层分类的基础上,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科学文化素养、职业道德素养、爱国主义精神、大国工匠精神及学生身体心理素质等明确融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将“三全育人”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并覆盖所有岗位。通过专业课教师、企业导师、思政课教师、班主任和辅导员等人员参与育人,实现全员育人;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从通识平台课程、专业技术平台课程到集中实践课程,通过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两条线实现全方位育人;从开学典礼到毕业典礼,从专业教育到综合社会实践、从课堂学习到课外文体活动,从学科竞赛到创新人才培养等,通过教育的每一个环节实施全程育人。

图1 “三全育人”分层分类人才培养模式

(二)构建“专业教育+课程思政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

软件技术专业以培养思想政治立场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创新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依据软件专业培养标准,在培养过程中构建以“岗位核心能力+课程思政元素”模式的“专业教育+课程思政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将工程教育理念与思想政治相结合,“立德树人”贯穿于高职教育的始终,使思政内容以科学的、系统的、有机的方式融于专业课程,如表1 所示。在人才培养整个过程中,以通识教育平台课的思政课程作为主线,以专业技术和集中实践课中的课程思政作为辅线,通过一主一辅,一明一暗两条线将价值引领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在专业课程中,依据课程包含的思政元素,以及课程对课程思政承载能力不同的特点,将思政元素逐一分解到最适合承载的专业知识点,参考课程性质选择恰当的方式,将两者进行有机融合。“专业教育+课程思政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明确知识、技能目标和思政目标,将专业教育全过程与思政理论相结合,再以不同类别课程承载不同重点的思政元素,让思政教育贯穿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实现思政元素的全覆盖,达到真正的育人效果。

表1 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一体化课程体系

(三)探索与课程思政融合的“CDIO+”教学模式

软件技术专业参照CDIO 工程教育模式,根据企业工作流程和岗位职责要求,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实施“线上+线下+职业化”有效教学[8]。在专业课堂教学中根据课程的不同类型及特点,以具体的价值引领作为思政的切入点,从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阶段与课程思政深度整合,使思政教育与专业课教学实现无缝对接,符合新形势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其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CDIO+”教学模式

1.课前导读

根据专业课程内容选择恰当的思政元素作为思政教学目标,明确其思政属性和思政教育目的,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工科相关产业,以企业真实项目为原型创设学习情境,通过线上视频学习和任务导学的方式引出问题,激发学生正向的学习动机,明确思政目标,进而确定融合思政内容的专业教学的授课目标和内容。

2.课中研学

围绕知识、能力及思政教学目标,利用课前导读引出问题,以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教学内容为载体,以CDIO 项目驱动,实施以工程教育理念的课堂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实际案例教学法、创建情景教学法、小组研讨教学法以及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通过“线上+线下+职业化”的方式,有意识地把人生态度、理想信念、国家情怀、社会责任、大国工匠精神、职业素养等思政教育元素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使学生在真实的学习环境中完成思想品质培育和价值塑造。通过故事讲解、人物介绍、历史叙述等方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选择与行业、企业相关的工程师人物、工程项目作为切入点,探索更丰富的与工程教育整合的思政元素,以确保专业课程内容的新鲜度与题材的多元化;围绕与时代发展契合的社会热点、新信息技术应用等问题进行讨论或辩论,启迪思维,拓宽思路,大胆创新。

3.课后练学

思想政治教育尤其在转化为情感认同与行为习惯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仅靠课堂上专业教师短暂的说教无法达到培养目标。课堂是教育教学的核心,思政是专业素养等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鉴于专业课授课时限,课程思政与专业课同向同行等特点,课后还要为学生的思政教育留下拓展与迁移学习空间,并提供配套的学习资源,以强化思政观念。通过辅导员、班主任和班委等反馈的信息,专业课教师及导师要及时动态调整课程思政内容,最终达到育人目标。

(四)建设“多元化”课程思政教学资源

软件技术专业通过深挖思政元素,建设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提高自身课程思政建设能力的同时,提升课程育人质量。“课程思政”资源建设主要途径有:(1)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专业课程中有机地、巧妙地加入价值观、家国情怀、道德法治、社会责任意识、人文精神、大国工匠精神等思政元素,升级《HTML5应用开发》等课程标准。(2)补充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数据库应用技术》等课程的理论与实践教学资源,并将专业教学知识点与思政教学元素融合,进一步完善专业知识内容丰富、思政元素适宜的多元化、全方位线上教学资源[9]。(3)校企双元共同共建蕴含并直接体现思政元素的“工作式手册”案例教材、“新型活页式”1+x 等级培训教材及其它教材。(4)从家国、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出发,围绕课程体系中专业课程核心技能对应的思政元素,挖掘地方等思政元素,收集整理符合新工科人才培养的思政教学资源,将专业教学与思政结合点进行分类,编写“多维度,一体化”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立课程思政资源库,便于精准教学。

(五)打造一支“立体化”课程思政教师团队

由专业课、思政课专任教师,企业工程师和辅导员等共同组成“立体化、高质量”的软件技术专业“课程思政”教师团队。团队教师开展集体备课、教学研讨、人才培养方案编写、课程标准撰写、思政元素挖掘与融合、课程思政资源建设、课程思政评价等工作。其中以专业课教师、企业导师为主分析并挖掘与专业知识点相关的思政元素,以思政教师为辅与专业课教师共同探讨思政元素融入过程与方法,辅导员作为过程监控和引导学生正确价值观的中坚力量,结合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和特点,及时反馈学生意识形态、思想、情感等信息,共同设计出能满足软件技术专业思政教育需求的课程,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教师团队通过开展政治理论学习、专题培训、团队研讨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思政元素的挖掘能力、思政与专业课程的有机结合能力及教学等能力,为专业发展及课程思政建设提供保障。

(六)建立“多元化、多维度”评价体系

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需要有相对客观的考核标准和评价体系,软件技术专业对“课程思政”的评价基于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定性评价三大原则[10],建立“多元化、多维度”的客观评价体系。通过任课教师和企业导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成员互评及学习平台客观评价形成多元评价主体,客观公正的评价学生知识、技能、思政等方面学习情况,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评价内容以“新工科”为背景,从工程教育理念的角度出发,注重知识和技能的考核,扩大思政考核比例,根据学生思政表现、学业态度、职业素养和过程参与度等方面的整体表现做出客观评价,帮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以及不足之处。不再只以期末考试作为学生的最终考核结果,而是参考学生的课前导读、课中研学及课后练学等学习环节的过程表现增加过程性评价,同时注重描述性评价和定性评价,通过不断优化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最终让评价结果更科学、更客观。

综上所述,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园地,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课程思政”的建设是一个长效工程,要全面推广还任重道远。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和后工业社会到来的时代,软件技术专业以学生为中心,将“新工科”人才培养与“课程思政”建设结合起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使工程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硬实力”的同时,加强德育工作,“润物细无声”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修养“软实力”,使学生“软硬兼备”,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软件技术新工科工科
中粮工科机械技术(无锡)有限公司
新工科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中职“产学研创”一体化工科类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UGNX软件技术在农机从业人员技术培训中的应用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基于长三角地区需求的软件技术人才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