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探究及实践*
——以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2022-02-22许超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新课标育人

许超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3)

“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为新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作为大学生思想教育主阵地的高校,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任务。

2021年正式公布的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标准(简称新课标)要求[2],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依据大学英语学科特点,在英语语言知识传授中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大学英语课育人功效的短板

(一)大学英语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亟待加强

高职院校英语教师对践行学科教学过程中的课程思政没有表现出足够的重视,在教学设计过程中没有将课程思政作为重要的价值维度对待,课堂教学依然运行在语言语法知识的旧轨道上。[3]教师只注重把课备好、把课上好。长此以往,将不同程度地弱化了教育价值的引领。

(二)大学英语课育人成效亟待提升

大学英语课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普遍没有及时跟进新时代课程思政的具体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中对新时代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空泛浅显,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育人效果。

二、新课标的育人目标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目标的同向性

(一)以新课标指导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

高校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而且要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政治理论并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国际商贸学院定期组织分院教职工参加政治理论学习。使教师的思想统一到学院“双高”大发展的宏图上,教师的思想觉悟和道德素质得到大幅提高。

课程思政教育要始终贯穿于大学英语课的全方位育人教学过程中,以新课标为指导设计大学英语各单元的德育目标。大学英语教师要努力钻研新课标,把新课标的精神深入领会并贯穿到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教学内容中,以提高教学成效。针对“00”后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来设计大学英语德育目标并分解落地。大学英语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英语语言知识,而且要把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合格的接班人为己任,做到为人师表,以高素质的道德素养来感染学生并善于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二)以新课标指导的大学英语个性化、差异化分层教学

作为跨文化交际纽带的大学英语课要以新课标为指导来优化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向学生输入英语语言知识点,学生对英语知识点梯次式输出操练,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学生是英语学习的主体,大学英语教学要始终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有效的翻转课堂教学任务,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和个性化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认知特点、英语基础和学习能力的差异来组织、实施课堂教学。

教师要尊重生源差异和个体差异,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构建适合学生个性化学习和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2]浙工贸2021级新生中普高和“三校生”数量基本持平。普高生英语基础普遍偏好,而“三校生”的英语基础相对薄弱,有的学生甚至几年都没学英语。根据学生英语基础分化大、差异大的学情来实施量身定做的个性化、差异化的分层教学实践。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以新课标为指导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常规教学中,教师因势利导来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勤于学习的素养。针对大学英语课程特点,教师设计各课堂教学任务。在课中,学生通过自主、小组合作学习达到优势互补、互帮互学、共同进步的有效学习。大学英语教师可根据学生受众的英语接受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以“学生为主体”来设计差异化、个性化的梯次性、分层学习任务:针对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可设计难度大,拓展知识的题目;针对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设计简单、实用、可操作性强的学习任务以逐渐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针对学习不太主动或学习较懒散的学生,教师要随时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和点滴进步,及时予以表扬、鼓励以促进他们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等良好学习习惯的逐渐养成,使他们逐渐地体会到英语学习所带来的快乐和收获。此外,针对“00”后学生手机应用能力强的特点,大学英语教师可适度设置学生用手机可完成的学习任务,如:利用超星学习通或问卷星设置问卷选择题。学生通过移动式学习,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学习效果。基于英语语言学习特点,能够做好自我管理,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多渠道获取学习资源,自主、有效地开展学习,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自主学习完善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条件。[2]

(三)新课标指导下的大学英语形成性评价体系

评价是教学中的关键环节,通过教学评价不仅可以了解学生的平时学习态度、学习程度、学习成效,还可以考察教师的教学效果并作为今后的教学借鉴。新课标提出,建立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体现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与自我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完善学生学习过程监测、评价与反馈机制,引导学生自我管理、主动学习,提高学习效率。[2]浙工贸大学英语的评价严格按照新课标执行,注重多元化设置,学生的期末总评成绩由平时成绩50%和期末成绩50%组成,如表1所示。把思政素养考核作为评价体系中重要的一环,目的在于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学习行为并给予及时纠正,最大程度发挥出师生教育的功能与作用。[4]

值得注意的是,表1 中各环节的考核要注重公平、公正,不管是学生语言与交际能力的考察,还是学生的思想教育考核,都要体现公平、公正。如,教师对学生平时学习的形成性考核,可通过与各班的学习委员、课代表、各小组组长以合作交流、互评打分协同的方式完成;对学生平时思想素养的考核,可通过与各班班长、纪律委员在各小组组长给本组同学量化打分的基础上再审核讨论并达成共识,以最大可能地确保各环节考核更加公正、公平、准确。

表1 大学英语期末总评表

三、新课标指导下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

新课标的教学要求中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发挥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高等职业教育专科英语课程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师要充分发挥英语课程的育人功能,将课程内容与育人目标相融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要关注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提炼课程思政元素,根据英语学科特点,合理设计教学活动,引导学生拓宽国际视野、坚定文化自信,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2]作为高等教育重要课程的大学英语课在教育、教学各活动中要融入课程思政,通过深入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并把思政教育渗透到大学英语课前导学、课中研学、课后练学的全过程人才培养中,做到全方位培养学生思政素养。

(一)大学英语教师要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育理念

教师是“课程思政”得以顺利推进的关键力量,是思政教育的主体和掌舵人,其育人意识和育人水平直接影响着课程思政的效果。[5]大学英语教师要努力学习新时代的教育理论,以新课标为指南,不忘教师的“初心”:立足本职岗位,做好教书育人工作。要勇于开拓进取,树立终身学习的目标。要与时俱进,努力钻研新时代职业教育的理论和教学实践方法,如,可通过大学英语教学专题会议、外教社召集的暑期教学会议、定期的校内外线上、线下培训等。

(二)赋有新时代内涵的大学英语教材的精心选取

目前大学英语教材大多侧重讲授英语语言知识,而融入新时代课程思政内涵的大学英语教材普遍偏少。兼具高等职业教育特点并有时效性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统编教材亟待早日面世。由于前几年没有适合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材,浙工贸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克服教学任务重、整合课程思政素材时间紧等困难。课后分组查找、整合大学英语课程思政资料,又通过对学生问卷、调研等,适时开发以校本《职场英语》教材为蓝本的具有职业性并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讲义、课件、案例等。2020年春季学期末,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及时与国内各权威出版社对接,最终经全体大学英语教师研讨,选定适合学生的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统编教材《高职国际英语进阶综合教程》。

(三)融入思政元素的大学英语教学活动

新课标要求:能够识别、理解、尊重世界多元文化,拓宽国际视野,增强国家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能够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用英语传播中华文化。多元文化交流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学科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表现,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与实践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以统编教材《高职国际英语进阶综合教程》为抓手,大学英语教师团队在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实践中,通过蕴含文化的英语语言知识的输入和输出,学生能潜移默化地拓展国际视野,培养学生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并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以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素养。现以《高职国际英语进阶综合教程》第一册第8 单元《假日》为例探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

1.课前预习

教师课前利用超星学习通平台向学生发布课前预习任务:Taking holiday tourism transportation,holiday tourism destinations and scenic spots,and the new needs of tourists on holiday as examples,please discuss the holiday travel of Chinese people.学生在各组长的带领下,通过小组自主、合作学习初步理解本单元的知识点:Taking the specific changes of holiday travel modes involved in the means of transportation for Chinese people to travel at home and abroad on holidays as an example,please discuss the holiday travel of Chinese people.根据预习任务,学生先自主上网查找资料自主学习,然后再通过与小组同学交流的合作学习输入预习学习。课前小组组长带领本组同学把本小组的学习成果、知识点再整合成预习的课件或视频。上课时轮流选定1 个小组到讲台前作口语汇报,以小组口语输出形式展示小组的学习成果ppt,各小组学生上课以视频、ppt 为媒介作与教材各单元主题内容相关的成果汇报,如:新时代中国人的假日旅游出行方式、旅游目的地、旅游交通方式变化等。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英语场景输出中提升了小组成员的合作素养,在沟通与交流中,本组学生能善于倾听与协商,尊重他人,具有同理心和同情心。这样,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小组团队凝聚力也得到加强,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职场涉外沟通素养。全班同学也体会到新时代富起来的中国人民的假日幸福感。

2.教学导入

课前热身-超星问卷单选题Q:Why do you go on holiday? A.I go on holiday to experience different cultures and to see different places.B.I go on holiday to enjoy a different way of life.C.I go on holiday to relax—to sit by a river or on a beach.问卷结果表明,大多数同学都选择了A,即我去度假是为了体验不同的文化和游览不同的地方。可见,假日游历祖国大好河山不仅能开拓视野、了解和体验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和文化,而且也可以亲眼所见富裕起来的各族中国人民的精神新风貌。学生通过答题并回顾假日旅游的亲身所感、所见,切身感受到“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3.课堂教学活动

任务1:观看假日出行打卡地的视频—杭州西湖。The West Lake is located in the west of Hangzhou,Zhejiang Province.It is one of the famous scenic spots in China,reflecting cultural heritage attractions in China.通过学习蕴含人文、历史、文化的英语视频-西湖,学生加深理解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及“大美中国”的魅力,也增加了学生英语知识的输入,同时激励学生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自信。

任务2:学生观看介绍假日生态文化打卡地的视频-浙江安吉。Anji possesses rich tourism resources with green mountains and clear waters.通过学习英语视频-浙江安吉,学生加深理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再次受到生态环保教育。同时,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安吉新农村建设的共同富裕小康之路的样板引领价值。

任务3:段落翻译题。如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人的假日旅游的变化。Due to____(改革开放),Chinese people____(已经富裕起来并实现小康).If they have free time,they will usually____(去度假).Holiday travel____(不仅带来身心健康),____(而且也感受不同的文化).In the 21st century,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economy and the advent of weekend and golden week,domestic tourism____(开始遍地开花),and travel has entered____(普通大众、千家万户).Throughout the 40th anniversary of reform and opening up,tourism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way for the public to____(追求美好生活)and____(提升幸福指数),and has____(成为重要组成部分)of Chinese people's life.通过段落翻译题,学生既输入了英语知识,内化了英语知识点和翻译能力的提升。同时学生感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大发展带给中国人民富足的小康生活和全民“旅游梦”的实现。

任务4: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学生5~10分钟先组内讨论,然后,各小组推举1 名学生代表到讲台前就主题为:Chinese holiday tourism in the new era...作1~2 分钟英语演讲:演讲内容与新时代思政契合。组长给各组打分并点评。通过融入课程思政的演讲及点评,学生从演讲中收获满满的正能量并再次受到思想的洗礼。

任务5:观看“一带一路”短视频-升华思政素养。首先,教师给学生视频中英文关键词,如:“One belt,one road”;economic globalization;benefit people of all countries;regional cooperation;opening and cooperation;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ies along the border;community...让学生代表到讲台把经内化输入的知识点以口语观后感形式输出。通过观看“一带一路”英语视频,培养了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学生增强了国家认同感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其次,负责点评本次课的组长再归纳本次课的学习收获,并结合思政元素归纳知识点;最后,教师引导学生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假日旅游为切入点,对本节课的思政元素再提炼并升华。学生更加领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中国人民全面实现了小康社会,人民更加安居乐业,人民的获得感也显著提高,身为中国人的自豪感和幸福感也引起学生的一致共鸣。

4.课后延伸

课后作业:各小组观看Brilliant China视频,各组长再组织本组同学先讨论,然后班级所有学生以New Era Holiday...为题完成英文写作(要求字数100字左右)。通过融合思政素养的英语写作练习,学生不仅掌握了英语写作的基本技巧、英语语言基础知识,而且也提高了英语语用能力的素养。教师通过批改学生的写作作业,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新时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新时代使命和担当的共情。[6]

四、结论

大学英语课作为传播英语语言知识、人文思想、世界文化的载体,担负着为新时代培养高素质的英语应用人才的责任和义务。大学英语教师团队要与时俱进、高站位并把握新时代的脉搏,以新课标为指南,积极投身于新时代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改革洪流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全方位地渗透对学生的价值引领并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思政素养,使其更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践行知行合一的责任和担当。[7]大学英语课程思政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新课标为抓手,把“立德树人”贯彻于大学英语课程的全方位育人的全程教育和教学的有效实践中。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新课标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初探新课标下高中英语听力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