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与维度解析
2022-02-22崔舒怡
严 庆 崔舒怡
(中央民族大学,北京 10008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各级各类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究竟该讲什么是个要弄清楚的问题。学术界对于“为什么”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已发表诸多理论成果,对我们准确理解和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但相关研究还没有较好回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一问题。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解析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1],“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性表达。我们将上升到理性高度的观念叫做“理念”。柏拉图终其一生都致力于探寻一种理想化的国家治理方案,为此,他构筑了一个宏大的理念世界,描述了一个在人人以“善”为理念的国度下,英明的统治者、勇敢的卫士与忠诚的公民都能够各司其职,为创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理想国而共同努力的治国之梦。虽然柏拉图所设想的理想王国已然被证明是无法实现的“乌托邦”,但其理念仍然产生着深远影响。“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成为了回答“中华民族何以成为一个”的有力答案[2]。在此之前,学界与实务部门对这一概念并没有达成共识,而“共同体理念”的提出就相当于柏拉图理想王国中的“善”,是成熟的、具有可信意义的共同体认知。因此,用“共同体理念”引领价值理性,用“四个与共”将涉及各民族在情感、荣辱、忠诚、信念等方面的共同体意识具体化。
为全面、深刻、准确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尤权同志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中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更加强调政治归属和政治认同,是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核心是引导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3]可见,把握“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需要从“三位一体”的归属感、“五个认同”、和“三个意识”三个维度着手。
“三位一体”的归属,强调政治归属、社会归属与文化归属。归属作为一个动词,强调的是一种确定从属关系的指向与行动。“三位一体”的归属感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领域是指个体、小群体在政治、社会、文化上从属于共同体的权力网络、人际网络和文化网络,以此结成完整的共同体。“归属感”强调社会关系网络中的个人感受,特指个体认为自己是某一环境中的重要一员,感受到了其他成员的接纳与尊重,同时对所处环境产生了依附与忠诚的一种整体情感。归属感虽属于个体心理范畴,但因其表现为对客体组织的依附与忠诚,因而对于共同体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要使每一位中华儿女从政治、社会、文化三个层面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烈归属感,以此来获得共同体成员的忠诚。政治归属,强调中华儿女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忠诚,目的在于捍卫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完整;社会归属指各族人民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关系的认同以及统一的“中华民族”的国民身份认知;文化归属则强调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自信与自觉。通俗地讲,就是让各族人民以“我是中国人,我生活在中国的社会关系中,我置身于中华文化中”的归属感来回答“我是谁?我生活在哪里?”的问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引导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4]。认同与归属均可以引发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确认,但从词源学的角度出发,认同一词为“承认、赞同”之意,即认同侧重于强调主体对客体心理层面的认可、赞赏与信仰,从而成为自觉维护认同客体的更深层次的行为驱动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塑的是国民的政治认同,开展“五个认同”教育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又承继着追求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内生动力[5]。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凝聚爱国主义,厚植家国情怀,是对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合法性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有助于深刻理解“幅员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和人口众多、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是中国人民继承的两大宝贵历史遗产”[6],是对中华民族共同体内在结构的深层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积淀着最深层的精神内核,为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提供了丰厚的精神滋养;中国共产党是我们最坚强的领导核心,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无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经过长期实践检验的正确发展方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制度保障。以“五个认同”为核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各族人民对命运共同体的自觉性意识,能够为构筑中国精神、增进民族团结、凝聚中国力量提供精神指引,是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生成政治归属和政治认同的内在保障。通俗地讲,就是在情感和信仰方面,各族人民用“五个认同”来回答“我信什么?我忠诚于什么”的问题。
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下文称“三种意识”)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落脚点。一般而言,意识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即知识、情感、意志),是指个人直接经验的主观印象,具有自觉性、目的性和能动性三大作用特性。增强各族人民的“三种意识”能够培养各族人民的爱国情怀,将公民的责任与义务牢记于心,并自觉地遵守法律法规,使爱国、尽责、守法成为每个中华儿女的行为标尺。增强各族人民的国家意识是多民族国家的重要精神纽带,也是培养公民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基础;公民意识则有助于建设公民社会,鼓励社会成员承担社会责任;法治意识则是推进民族事务治理法治化的重要条件,教育引导各族人民深入法治思想,深刻理解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是公民应尽的义务。强化“三个意识”对于多民族国家的政治整合与政治认同具有重要作用,是建构并巩固政权合法性的有效途径。因此,加强各族人民对共同体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建设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深层要义。通俗地讲,就是使各族人民用“国民的行为准则、公民的行为准则以及遵守法律法规的意识”来回答“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与维度
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的具体依托,因此,对教育内容的把握应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入手,以此实现教育内容的有机融入。并从归属感教育、认同教育、意识教育三个维度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教育的方向性理解。
(一)深化“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教育
图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及三个理解维度
1.理念教育的所指
辞海中对“理念”一词的解释有两条,一是观念;二是信念[7],两条解释皆从思想层面强调了理念是对一定目标、原则、方法等的认定和追求。在更早关注理念的西方哲学思想中,“理念”一词则被赋予了更为深刻的涵义。柏拉图在继承其师苏格拉底“普遍性定义”①的基础上发展了“理念论”,将万事万物的本质以及其存在的根据统称为“理念”,认为理念是万物成为自身以及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必要条件。他将世界划分为由具体事物所构成的“可见世界”与由具体事物的理念要素所构成的“可知世界”即理念世界,认为“可见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受理念世界的支配。[8]因此,柏拉图认为感官能够感受到的世界是虚幻而又缥缈的,只有通过理念的获得才能真正掌握世界的本质。
亚里士多德的功能论证②认为功能是事物存在的原因和目的。我们强调理念教育的重要性就是因为“理念”所具备的功能对于事物的发展能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一,“理念”能够帮助人们认识事物的本质。柏拉图将理念视为由“可见世界”通往“可知世界”的钥匙,认为如果脱离了事物的理念,人们就无法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因此,柏拉图认为具体事物正是由于具备了某种“理念”,才成为了事物本身。其二,理念对事物的发展方向、发展进程、发展效果都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在江西视察时指出:“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9]强调理念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全局性、根本性和长远性,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因此,发展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发展成效乃至成败。[10]
据此,本文认为“理念”是一个既能反映事物本质,又能强调人类思想意识的概念。首先,“理念”在哲学意义上就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意义就是实现其本质,从而使其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因此,人们只有通过理念的获得才能真正理解并认识客观世界。其次,“理念”就是人类理性化的想法和见解,是人类通过对客观事物进行抽象概括而得的普遍性经验,反映了人类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与信仰,强调人类思想活动对于事物发展的重要性。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理念不仅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的必要条件,而且具备重要的先导作用,能够指引事物的发展方向。理念的内核提示我们在教育中要加强理念教育,根据教育目标传递给受教者相应的理念,能够使受教者认识到教育目标的本质,在受教者“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的前提下,树立正确的理念以提升教育效果,就是本文所强调的理念教育。
2.共同体理念教育
理念教育的内涵和功能决定了共同体理念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中能够发挥重要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关切的是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它是各民族实现团结一体的本质动因,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源泉。
掌握“共同体理念”有助于提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实践成效。“四个与共”中的“与共”代表着各族儿女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手足相亲、守望相助,无论发生什么事都共同面对的坚定信念。“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涉及各族人民在情感、荣辱、忠诚、命运等方面的情感与实践体验。可以理解为中华民族在共同经历了生死考验后结下深厚情谊,各民族之间彼此信赖、同生共死,最终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实践共同体。“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教育就是要选取合理有效的知识素材,将抽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具象化说明。让学生在可听、可见、可感的共同体理念教育实践中真切感悟到,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11]“四个共同”重要观点。
综上所述,“共同体理念”是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诠释,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内容。在“共同体理念”教育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引导学生准确把握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国情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认识到中华民族是由共同的疆域、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文化和共同的精神凝聚而成的民族实体,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共同体。同时,使共同体理念服务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目标,在“四个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教育中不断增进中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和一体性、共同性。
(二)从三个维度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教育
1.归属感教育:以“三位一体”的归属感教育巩固各族人民的忠诚团结
(1)何谓归属感教育
辞海中对于“归属”一词的解释是从词源学意义出发,其中“归”为动词,强调趋向或集中于一个地方;“属”指类别,“归属”即为确定从属关系[12]的动词,《新唐书·李密传》:“擥天下英雄驭之,使远近归属,公不如我。”[13]这里的归属指的是招揽天下英雄使其归顺附属之意。马斯洛在其需要层次理论中提出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人类最为重要的心理需求,这里的归属则是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用以描述个体对所属群体产生的情感认同和心理依赖的“归属感”之意。因此,归属是一种内在心理感受,是个体对所属群体的一种心态依附。
当个体对所处关系产生归属感时,其行为表现较为积极,会自觉自发地融入某一组织,并对其文化价值产生认可,表现为积极参加组织活动,并主动关心组织发展,与组织内部其他成员相互认可,获得情感支持,特别是在组织成员一致对外或取得集体荣誉时,对于所处组织的“归属感”会愈发强烈,群体成员会表现得更加团结。据此,归属感的内涵和本质决定了在教育中传授以培养受教者归属感为目的的教育内容对受教者和社会组织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对于受教者而言,归属感教育能够使教育客体通过获得群体内其他成员的肯定与认可,感知到自己是某一群体中的重要一员,从而使自身获得一种安全感和满足感,这有利于培养受教者的社会化能力;其次,对于组织而言,归属感教育不仅能够带来个体的忠诚与认同,还可以增进组织成员之间的团结与包容。
(2)“三位一体”的归属感教育
中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家国情怀,从《大学》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警世格言,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壮志豪情,再到岳母刺字鼓励岳飞“精忠报国”的千古佳话,都是千百年来中华儿女家国一体归属感的体现。归属感教育的内涵与功能决定了面向全体国民开展归属感教育,符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要求。“三位一体”的归属感教育旨在使各族人民从政治、社会、文化三个层面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烈归属感。
其中,政治归属通常是指人们对所属政治组织的依附与认同。政治认同探讨的是公民对政治权威合法性的服从问题,政治认同能够使人们产生政治归属感,人们认为一定的政治系统及运作符合他们的价值标准,对这一政治组织产生情感与行动上的支持和拥护,即政治统治合法性得到了确认。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我国是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追求团结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内生动力,维护和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华民族恒常的政治理想。因此,为了建设完整、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更要加强各族人民的政治归属与政治认同。
人的本质是家庭关系、法律关系、政治关系、经济关系、道德关系等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性是人的本质属性[14]。因此,社会归属是指人所处社会关系中的自我身份确认,包含了个人对于所处社会关系的认同感、安全感和成就感。“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是指中华儿女超越家族、民族身份,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国民关系认同,费孝通先生指出:“中华民族指的是各兄弟民族的总体认同,不管是什么民族,只要是中华民族的一员,首先都承认自己的中国人,爱中国,维护中国的统一与中华民族的大团结,这就是总体上的民族认同”。[15]因此,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就是指中华儿女深植于心的“我们都是中国人”的国民身份意识。
文化是一个国家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基础。“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强调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优秀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国家认同与归属,反映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与精神,与此同时,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空前频繁,因此,在中西方文化比较中,须认知与把握中华文化特色,增强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同时,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使受教育者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形式与价值,增强中华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位一体”的归属感教育实质上是关注到了人是政治人、社会人、文化人的复合属性。首先,人类的政治历史始终围绕着权力和权利展开,在现代国家公民作为“政治人”进行政治参与,进而形成政治认同,是结成政治共同体的重要前提;其次,人无法脱离包括家庭关系、邻里关系、工作关系等一系列社会关系而独立存在,而这些社会关系正是社会共同体形成的重要因素;最后,文化也会成为影响共同体的因素,文化人是指人不同于动物的主要特征,文化的价值在于能够成为形成和维护共同体的纽带。教育实践以政治归属和政治认同强调了各族人民对共同体完整性的捍卫、以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强调了中华儿女的国民身份意识、以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强调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与价值。服务于共同体的建设,“三位一体”的归属感教育能够培养其成员的认同与忠诚,是共同体发展壮大的必要保障。于共同体成员而言,“三位一体”的归属感教育能够使其更好地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给予的安全与温暖,增强各族人民的联系与相互支持,“因为同根同源,所以同甘共苦”。因此,归属感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能够发挥巩固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忠诚团结的重要作用。
2.认同教育:以“五个认同”塑造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全面认同
(1)何谓认同教育
辞海对认同一词的解释有两条:一是动因跟自己有共同之处而感到亲切,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中的认同就是此意;二是承认,认可之意,通常人们所说的得到了认同即为得到了认可赞同之意[16]。弗洛伊德最早在心理学临床研究中提出认同一词,将之用以描述一种情感或心理上的趋同现象,随着研究的不断展开,最终认为认同是自我与另一个自我同化的过程,而另一个自我则来源于对其他客体的模仿或依附。埃里克森将认同的概念发展成为社会心理学的核心问题,他认为认同或认同危机形成的本质是自我意识和社会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碰撞[17]。根据以上定义及分析,笔者认为认同教育中的认同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认同与身份、同一性等概念相关联,一般指在社会生活中,个体将自己区分或归类于某一群体的自我意识,也就是个体自我身份的确认;二是认同可以指代主体对客体的承认和赞同,这里的客体既可以指代某一行为体,也可以指代某种规范或观念。
认同发端于社会心理学,该学科认为认同是人类固有的行为驱动力,具有相同认同的人往往会采取一致行动保护或提高他们的认同[18]。一方面,就认同的身份认知涵义而言,这种行为驱动力表现为它会为个体在世界上预定一种社会角色,一旦个体基于认同将自己归类为某种身份,这种认同就会使个体按照其身份认同所设定的一系列的思想和行为规范行事;另一方面,就认同的承认和赞同之意而言,其行为驱动力表现为主体基于认可而对客体产生的体认或模仿,其态度和行为都会趋向利于客体的方向发展。认同在本质上是主体对客体的认知、情感和信仰,而认同的外延则是一个从心理到行为的演化过程,即认知—情感—参与的过程。据此,笔者认为认同在很大程度上会作用于受教者的价值取舍、目标设定以及行为方式,成为其自主行动的前提,因此,在教育中以制造认同为目标传授相应的教育内容,不仅能够使受教者在思想上产生认同,从而“心之所向,素履以往”,而且能够在目标上产生认同,最终实现“大道行思,取则行远”。
(2)“五个认同”教育
认同建构是民族国家建设的重要诉求,其原因在于认同带来的“行为驱动力”能够有效调节民众的行为,从而为国家的稳定与发展提供驱动力。从现代国家的运行来看,国家认同能够维护国家的合法性基础,反之,认同危机的产生则是一个国家动荡和瓦解的开始。因此,国家认同建构往往被视为现代民族国家的战略要点。国家是政治、历史、文化、族类群体等多种因素复合而成的共同体,国家认同的构成必然受到多重要素影响。中国共产党从多民族的国情出发,引导各族人民不但强化“五个认同”,还将其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
“五个认同”意味着各族人民对共同体的全面认同,有助于全方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导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就是引导各族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一主权国家及其国家演进历程的认同,其核心在于让爱国主义成为每一个中国人的坚定信念,具体表现为56个民族并肩捍卫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坚决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对中华民族认同的重点在于使各族人民深刻理解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引导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实质上是一个国民整合的过程,甚至就是国民整合运动[19]。中华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性文化对于凝聚各族人民的团结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引导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实质上具有文化整合的意义,有助于缔结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纽带。党领导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断进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既是各族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坚定选择,代表着中国人民对中国共产党最深沉的情感与价值肯定,也是确保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事业始终沿着正确轨道向前推进的组织保障。道路选择是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前途命运的重大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认同代表着各族人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综上所述,以“五个认同”为价值核心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从历史合法性、共同体结构、文化纽带、政党导引、制度建设等多个层面巩固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全方位认同。从身份认知的角度来说,引导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将各族人民纳入到中华民族这一统一的国民身份当中,使各族人民为国家和民族利益生成行为驱动,有利于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从承认与赞同的角度而言,引导各族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则是引导各族人民对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认知、情感和信仰,以此来塑造各族人民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全面认同。
3.意识教育:以“三个意识”凝聚各族人民的奋进力量
(1)何谓意识教育
辞海中对意识一词有三种解释:一是人脑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是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二是作为名词的认识,如环保意识、节约意识等;三是动词,为觉察之意[20]。心理学界认为意识是反映现实的心理现象的总和,是人们通过对外界和自身的觉察与关注所得的个人直接经验的主观呈现,表现为知、情、意三者的统一。其中,“知”指知识,代表人类对世界的理性追求;“情”指情感,代表人类的主观感受;“意”指意志,代表人类在追求某种目标时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本文所研究的意识教育中的意识是指一种观念的集合,其源于社会存在而存在,既表现为对事物的理解和认知,也表现为在认知产生后对待事物的情感和意志。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意识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意识能够反映客观事物,既能反映事物的外部现象,也能通过表象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二是意识可以发挥能动作用,人们在意识的引导下行动,正确的意识能够引导正确的行动。笔者所持的观点是依据意识的能动作用原理,加强意识教育一方面能够在头脑中“植入”和“生成”正确的意识,另一方面,正确的意识能够推动正向的行动来进行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是要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设,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意识才能保证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
图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和维度
(2)“三个意识”教育
增强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也是教育追求的目标和效果。
首先,开展国家意识教育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国家意识。美国学者亚历山大·温特认为:“国家意识意为同一国家的居民在共同的历史进程中对国家形成的态度、情感、信念、习俗、价值认同等方面的复合存在”[21],国内学者将国家意识定义为“对某一特定的民主国家及其传统、制度、文化的归属”[22]“是人们对国家的认知、理解与情感的集合,其强弱程度影响着国家向心力与民族凝聚力”[23]。综合以上观点,本文认为国家意识是民众拥有的家国情怀,来自于对国情现状和国家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从而形成的一种体现为国家主人翁般的责任感、自豪感和归属感。国家意识在现代民族国家是一种重要的软实力,具有强大的感召力,能在很大程度上凝聚国民的团结,因此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
其次,“公民”一词最早产生于奴隶制社会背景下的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其定义为:“有资格参与城邦议事和审判事务的人”[24]。在我国,“公民”一词则是辛亥革命后传入的舶来词,梁启超指出:“凡生息于一国中者,苟及岁而有公民资格,可以参与一国政事”[25]。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其中规定“公民是指具有一国国籍,而与该国发生稳定的和全面的法律关系的个人”[26],这说明“公民”是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法律关系。因此,公民意识是一国民众对其作为公民角色及其价值理想的自觉反映[27]。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是要培养受教者正确认知并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公民意识教育不仅能够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素质与能力,而且可以使集体意识进一步刻画在每一位公民心中。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将“中华民族”正式写入宪法当中,这一举措对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动全国各族人民树立法治意识具有重大意义。不仅体现了中华儿女不分民族的共同国民身份确认,为维护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合法性作出了重要保障,而且从宪法上保障了各民族权利平等,增强了各族人民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反分裂意识,进一步巩固了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安全和发展。由此可见,开展法治意识教育是塑造国民行为方式和处世规范的重要手段,能够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法治保障和规范。
综上所述,“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作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内涵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而归属感教育、认同教育和意识教育则成了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教育的三个维度。其中,以“政治归属和政治认同、国家层面最高的社会归属感、面向面向世界的文化归属感”的归属感教育巩固各族人民的忠诚团结,以引导各族人民不断增强“五个认同”,以“国家意识、公民意识、法治意识”的意识教育凝聚各族人民的奋进力量。因此,笔者认为理念教育、归属教育、认同教育和意识教育通功易事,共同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不分家、不分心、不分力”。
三、明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的内在逻辑关系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途径。文中提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内容包括以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本质和提升教育实践成效为目标的理念教育、培养共同体成员对共同体的忠诚与依附,增强各族人民的团结与支持为教育目标的归属感教育、以引导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承认与赞同的认同教育和以激发各族人民的爱国情怀、公民义务、法治精神的意识教育。理念教育深刻阐释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在全部教育内容中发挥着提纲挈领的作用,而归属教育、认同教育和意识教育则从不同维度深化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教育。因此,理念教育、归属教育、认同教育和意识教育呈现出一种层层递进,有机衔接的关系。同时,四个方面的教育内容与共同体之间也相互作用,形成一种循环模式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发挥重要作用。
第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的“四个方面”呈现出层层递进、有机衔接的协作关系。
现代心理学家一般认为,行为是有机体的外显活动,也就是说,个体的行为必然受到个体认知和情感态度的影响。本文所说的理念、归属、认同和意识均属于个体心理层面的状态与感觉,以上述四个方面为主要教育内容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本质是通过“认知—情感—信念—行为”的行为逻辑将共同体理念、“三位一体”的归属感、五个认同和三个意识的教育内容传导于各族人民,其教育目标是将共同体意识深化于各族人民心中,成为各族人民最深层次的信仰遵循,以及在统一的国家和社会环境下共同的行为准则。
“知,是行之始”。我们说理念由意念发展而来,是人们将在社会生活中接收到的各种信息提炼而得的具有理性高度的观念,这种具有理性高度的观念代表着人们对事物的理性认知,可以成为正确行动的先导。共同体理念是成熟的、具有可信意义的共同体认知,以共同体理念进行谋篇布局集中体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本质内涵与根本方向,成为各族人民准确认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一步。认知愈深刻,情感则愈具有理性指导。共同体理念帮助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有了基本认知,在此基础上,各族人民与中华民族共同体逐步产生了一种内在联系,体现为各族人民对自身与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从属关系认定,这种心理上的情感归属巩固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依附与忠诚,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必要条件;在理性认知与深刻情感的加持下,各族人民萌生出对共同体的承认与和赞同。共同体理念与“三位一体”的归属感共同滋养了各族人民对共同体的崇尚,以“五个认同”为核心的认同教育则将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与情感进一步升华为一种坚定的信念。意志愈坚定,行为愈自觉。理念带来的认知、归属引发的忠诚、认同引导的信念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各族人民心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意识,即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一分子要具备自觉的国家意识、公民意识和法治意识,三种意识的树立也进一步从行动上落实了理念、归属与认同的教育目标,最终完成了全方位教育实践。
第二,中华民族共同体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的四个方面相互支撑、循环发力,合力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有机整体。
根据上文,理念教育、归属教育、认同教育、意识教育从“知、情、信、行”几个方面合力夯实了实践基础,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固与团结。同时,共同体的稳固和团结同样可以反作用于“理念、归属、认同、意识”教育,使共同体理念、“三位一体”的归属感、五个认同和三个意识教育实现进一步深化,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知”是“行之始”,但是“知”的实现又必须通过实践来完成,所以“行是知之成”。意味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内容的“四个方面”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构成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符合“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于理论”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认知过程。
综上所述,“四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首先,理念、归属、认同和意识这“四个方面”从“知、情、信、行”实现了教育内容的相互联系和相互渗透,呈现出阶梯式的递进关系。在四个方面所发挥的效用当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在由知到行的转化过程中,情、信起着调节和促进的作用,符合人类认知生成到行为巩固的基本教育逻辑;其次,理念、归属、认同和意识这“四个方面”与中华民族共同体之间相互促进,互相支撑,构成了一个内在的循环系统,完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各族人民心中从“知”到“行”的教育实践。
结 语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主题,其内容主要涉及爱国主义与民族精神教育、价值观与伦理观教育、法治与道德观念教育,契合于公民教育要求。作为公民道德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实际上是在民族关系领域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落实与维护,其定位与内容更加强调政治归属和政治认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今中外,每个国家都是按照自己的政治要求来培养人的,世界一流大学都是在服务自己国家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8]我们要以培养各族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政治归属和政治认同为目标,以理念教育深刻诠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依托归属感教育、五个认同和三个意识从“我是谁,我认同谁,我该怎么做”三个层面进一步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教育内涵,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认知、情感、信念、行动四个方面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脑入心入行。
注释:
①功能论证是亚里士多德为表明“最高善就是幸福”所展开的论证的概括。通过这个论证,亚里士多德将其伦理学及幸福学说建立在“人的功能”之上,可以说,“功能论证”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基础。
②苏格拉底用逻辑方法对事物进行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揭示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属性,阐明这类事物存在的因果本性,要求从人的理性思维出发来探究事物的本质,这就是苏格拉底的“普遍性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