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喧而不闹”的弋阳腔与古戏台

2022-02-22唐震刚

心声歌刊 2022年6期
关键词:弋阳腔名分乐平

唐震刚

一、引言

江西省乐平市处于鄱阳湖平原低丘陵地区过渡性地带,因“南临乐安河,北接平林”而得名。乐平历史悠久,古时曾先后为吴、越、楚之属地,孕育了优秀的赣文化以及灿烂的吴越文化、徽文化,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南方小城。该区域交通便利、四通八达,自古富为饶州七县之首,北面临近著名的瓷都景德镇、东北靠近明清时期徽商云集的婺源县,东南约80 公里为明代弋阳腔的发源地弋阳县。

乐平古戏台是文化的载体,是中国戏曲文化的缩影,也是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嘉靖十五年(1536 年),朝廷准许民间联宗立庙。正是从这时开始,乐平和其他地区一样,民间建立祠堂家庙之风开始兴起。赣东北一带工匠数量多且手艺高超,所修建的宗庙祠堂大多采用砖、木、石材,并附造一种永久性的戏台,以作娱神、娱人之用。乐平民风彪悍,对宗族血缘十分看重和依赖,具有虔诚的祖先崇拜宗教观念。也正因为此原因,“文革”时期,一些族人轮流把守家庙,与宗祠郊庙连体合建的古戏台才能很好地保留下来,如浒崦村程氏的宗祠戏台“名分堂”。

明清时期是乐平戏曲演出最为繁荣的时期,戏文化得到广泛传播,戏班社多,艺人多。受周边文化环境的影响,当地的戏曲主要以弋阳腔演出为主。弋阳腔表演以锣鼓击节、不托管弦、音调高喧为特点,其氛围活跃而热闹,深受当地老百姓的喜爱。

汤显祖在《宜黄县戏神清源师庙说》中曾写道:“ 自江以西为弋阳,其节以鼓,其调喧,至嘉靖而弋阳调绝,变为乐平,为徽青阳。”对于此说法,很多学者颇有争议。由于技术的原因,对于传统声腔的流变与消存只能做推测,笔者认为,在口传心授的传承方式下,任何声音艺术形式的变化都是不可避免的。所幸的是,保存完好的古戏台成为见证高腔弋阳腔繁荣的历史物证。作为一个不足两千平方公里的县级市,乐平留存有400 多座古戏台(现在部分面临坍塌)①余庆民.江西乐平乡土戏台普查纪要——兼论乐平乡土戏台建筑艺术与历史传承及其文化成因,南方文物.2009 年四月。。……因数量多、种类全、样式美,被誉为“中国古戏台之乡”、“中国古戏台博物馆”。

戏台作为戏曲文化的载物,是戏曲表演的重要载体,也是整个戏曲表演的重要参与者。建筑形式的不同,不仅决定了戏曲的表演形式,还极大地影响了戏曲的观演效果。乐平古戏台不但注重整体的形式布局,还十分讲究建筑装饰艺术,构筑奇巧复杂、形式多样。本文将以江西乐平保存较好的“浒崦村名分堂”、“车溪村敦本堂”、“涌山村昭穆堂”3 座古戏台为考察对象,从空间的角度来探寻环境与弋阳腔的声音关系。

1.浒崦村名分堂晴雨戏台

“名分堂”为程氏祠堂戏台,位于距乐平市南约13 公里的浒崦村。该村以程姓为大宗,程氏宗祠建于清嘉庆二十二年丁丑仲夏月(1817 年),位于村东北角,座北朝南,堂前为广场。整个建筑包含了戏台、廊楼、祠堂、庭院天井、寝房、陪房等,构筑巧妙,雕刻精美。

名分堂戏台为双面台,又称晴雨台。晴雨台是一体两面的戏台,晴台面朝广场,即为门面,晴台背面为雨台,雨台正对正堂,两座戏台以一道木墙相隔,共用背台,二者融为一体,戏台两面都是舞台,为半开放式观演戏台。名分堂戏台分别在两侧各安置一扇大门,大门呈对称,院中天井两侧设为厢楼,祠堂正中设神位,正堂上壁悬挂金匾 “名分堂”。祠堂建成14 年后,戏台开始筹建,据传当时募集了30 余人能工巧匠,历时三年竣工。从舞台的构造来看,这座戏台顶部设有“斗拱”,根据王季卿先生②王季卿.中国传统戏场建筑考略之二——戏场特点[ J]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0(1):27 -34。的研究,这种顶棚式建筑空间,能将向上的声音能量聚拢,即产生 “拢音”的效果。这种效果既可以将演唱者的声音放大,又可以起到反音让演唱者能听到自己演唱的作用。可见,在没有扩声年代,这种建筑构造对于现场的演出会起到非常积极的效果。

2.车溪村王家“敦本堂”戏台

“敦本堂”为王氏祠堂戏台,位于浮梁、婺源、乐平古驿道上的明代古村车溪村。敦本堂始建于清乾隆丙寅年(1746 年),庚午年(1750 年)落成。1861 年遭匪患火焚,1978 年修葺完工。祠堂位于村子后西口,座南面北,主体建筑面积 2000 余平方米。该戏台在其左右次间各置一道马门,左侧是供乐队使用,为演出武戏延伸场地,右侧为化妆换装的扮戏房。中间是观剧庭院,戏台台基为透空设计,正面基壁为美观用木板加以封闭。主入口设在边门,戏台两侧连接二层的厢楼,正堂与戏台连为整体形成一个四合院。

这座古戏台为U 形建筑的格局,半开放空间,声音向正前方聚拢,面向祠堂提供了直达的声音,锣鼓产生的大音量得以传递和表现对神、祖先的关照。观演所处的位置为侧面长廊,这样既回避了长时间锣鼓喧颠带来的听觉疲劳,又能获得由反射声带来的戏曲音乐享受。

3.涌山村昭穆堂古戏台

涌山村初始于唐,原名锦溪村。其距乐平市区约二十公里,自古为浮梁、婺源交通要道,且风光旖旎、景色宜人。明末崇祯年间建的“昭穆堂”戏台位于当地的名门望族王氏宗祠内,建筑结构为三间四柱歇山式。戏台简约古朴、精致灵巧,是乐平众多古戏台中历史最悠久的戏台之一。戏台坐北朝南,呈单面开放式,整个建筑包含戏台、门楼、正堂、后堂小院等。其建筑风格古朴,戏台台基比地面高出约一到两米,前台形状偏正方形,台口比台后部略宽,前台与后台间以木板作壁进行分隔,后台为长方形,极为简陋,通过上、下场门通联前台,台顶设有八角藻井。观戏位置与主戏台之间隔着天井。

通过以上三个戏台的考察可以看出,乐平古戏台具有典型开放或半开放式空间的特点,此类空间的特性为:以直达声为主,兼有相当数量的早期反射声,但混响声相对室内音乐空间明显缺乏。

对于传统的戏曲表演,缺乏扩声设备,古戏台U 形建筑的格局,使声音向正前方聚拢,或面向祠堂、或面向广场提供了早期反射声,使直达声加强,音量得以增加,表现出戏曲对娱人娱神的关照。

古戏台正前方虽然具有舞台、屋顶、廊道等反射成分,但其所面对的以开放式的广场为主,这就使以锣鼓击节、不托管弦的高腔弋阳腔能在这样的一个观演空间既表现出喧颠的热闹场景,又不会因为太多的混响参与其中而导致得闹哄哄。这就使戏台与高亢、嘹亮的高腔弋阳腔相得益彰。

乐平古戏台的大小既适合于表演翻腾、打斗的舞戏,又能很好地表现具有高腔特质的弋阳腔。根据王季卿先生舞台穹顶反射声线示意图可以了解,此类建筑顶棚能起到 “拢音”的效果。乐平“名分堂”戏台中上方的穹形藻井,恰恰能将向上的声音朝演唱者方向反射与聚拢,这也使位于下方的演唱者能捕捉到自己的声音,获得较好的表演体验。

乐平戏台凭借着良好的建筑声学特性,让弋阳腔既保持了高亢嘹亮的声音效果,又作为声音传播的媒介对其进行艺术化的声音塑造,使“喧而不闹”弋阳腔不绝于此,为弋阳腔在乐平的发展与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弋阳腔名分乐平
乐平的眼镜
劫后华夏再杨帆(弋阳腔)
清代戏曲理论批评视野中的“弋阳腔”
弋阳腔
乐平戏台:绽放在乡土中的文化奇葩
数百座戏台遗存 上千年文化传承
“名分”对一所大学有多重要?
江西省弋阳县弋阳腔初探(下)
两任妻子的“名分”争夺战
马克龙为妻子争“名分”遭左右翼政党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