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三层B/S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模块化管理平台设计

2022-02-22宾志勇李峙

自动化技术与应用 2022年1期
关键词:查全率包率应用层

宾志勇,李峙

(1.南宁市自然资源信息中心,广西南宁530022;2.南宁师范大学,广西南宁530022)

1 引言

我国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一直采用分散登记和长期登记的形式,缺乏统一的管理,导致不动产信息化程度差距较大,给信息管理造成了较大困难,也不利于保护业主的合法权益和房地产交易安全[1-3]。目前有学者设计了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的平台,文献[4]基于ArcEnginei嵌入式组件库设计了一种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明确平台的功能结构,实现对土地、房产、林地等不动产的管理与查询。然而该平台因缺少数据转换机制,在数据传输管理时易发生丢包现象,影响后期的信息分析处理效果。文献[5]基于地理信息,以不动产“四统一”为原则、以ArcGIS for Server 平台为基础,开发了一种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该平台虽结构清晰,但对不动产信息的查全能力较弱,从根本上难以保证信息管理的质量。因此,本文基于三层B/S 的架构设计了一种不动产登记信息模块化管理平台。

建立平台硬件结构,分为数据层、逻辑层和应用层,通过逻辑层将来自应用层的请求转换成数据层操作,并向应用层展示请求结果。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开发软件功能部分。实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管理平台查全率较高,丢包率较低,具有一定的实用性,为信息管理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2 基于三层B/S的平台总体架构设计

三层B/S 架构是一种以“高内聚,低耦合”思想为主导的网络结构模式,共分为浏览器端、中间层和服务器端3层结构。三层B/S架构主要采取浏览器请求,服务器响应的工作模式,这种模式统一了客户端,将系统功能实现的核心部分集中到服务器上,从而优化了平台的开发、维护和使用过程。三层B/S结构不仅简化了服务器的工作量,而且支持对不动产登记信息的分布式处理,有效地降低了资源消耗[6]。与此同时,应用三层B/S体系结构的客户机的通用性更强,对应用环境的依赖性更小,且能够有效降低信息处理过程的总成本。

在三层B/S 体系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浏览器设置不动产登记信息用户界面,统一不动产登记信息服务客户端,将核心功能集中到服务器端,使得平台开发过程更加便捷。

基于三层B/S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模块化管理平台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平台总体架构

通过三层B/S 结构,每一项不动产登记信息均可通过网络发布。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可分为浏览器端、服务器端和中间层三个部分。利用三者之间的联动关系实现房地产登记信息模块化管理。

(1)浏览器端:主要为用户操作平台界面,可将信息管理请求发送到服务器端,并显示处理结果。

(2)服务器端:可提供数据服务,并向中间层传输服务结果,在浏览器端显示结果。

(3)中间层:该层主要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的管理功能,可接收用户请求,并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然后向用户返回服务结果。

3 硬件结构设计

在平台总体架构的支持下,平台硬件结构主要由数据层、逻辑层和应用层三层组成的。其中,数据层负责为平台提供可靠来源的数据,逻辑层为平台提供开发工具,然后在应用层中实现信息管理。基于三层B/S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模块化管理平台硬件结构如图2所示。

图2 平台硬件结构

3.1 数据层

(1)不动产单元

不动产单元是不动产登记信息模块化管理最基本的单元。不动产单元中权籍调查测绘、不动产登记、登记管理、登记监督、登记结果查询等业务数据贯穿了不动产单元的全生命周期。

(2)逻辑单元

在数据层中,逻辑设计是将所有的非空间性数据映射为对象和关系,并将其分配给不同的管理模式[7]。其中,非空间性数据包括权利人数据、权利数据、登记业务数据、平台管理数据以及地方业务特征等内容。同时,数据层还能够在层次结构中对不动产空间数据进行管理,在层内部和层级之间建立标准化的拓扑关系[8]。

(3)统一管理单元

在统一管理单元中,利用ArcSDE 空间数据引擎在Oracle 数据库的基础上,以统一方式对不动产空间数据进行几何化和拓扑化管理,其过程如图3所示。

图3 统一管理单元

此外,平台硬件部分的数据层是以各不动产为单位的房产数据信息的集合,根据信息内容的不同,数据层可划分为若干逻辑数据库,具体取决于业务管理和信息使用要求。

3.2 逻辑层

该层次主要用于实现对不动产登记信息的管理操作。在该层级中,将ArcEngine与用户数据库相连,可实现对不动产数据的处理,也就是说,逻辑层将来自应用层的请求转换成数据层操作,并向应用层展示请求结果。逻辑层所用的设备是双模拟数据转换器,为应用层与数据层之间的请求转换进行数字化处理,并使用4 层ADC结构提高不动产登记信息的读取速度。

3.3 应用层

该层次主要是设计浏览器端,通过浏览器端的操作软件,用户可以实现不动产图形操作,并为平台提供输出结果报表。当应用层接收到浏览器端用户请求后,应用层可向用户提供相关信息。

4 软件功能设计

基于三层B/S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模块化管理平台的软件功能设计如图4所示。

结合图4中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的功能需求,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对平台的软件功能部分进行开发设计。

图4 平台软件功能

4.1 不动产权籍管理

不动产登记权籍管理是整个不动产登记管理平台的主要业务,主要负责不动产登记信息的编制整合和入库。

①信息整合

基于分布式不动产登记数据库构建集成数据库,提供分类、扫描、信息质量检验等全过程服务,为不动产权籍管理提供数据支持。

②信息核查与入库

该过程向用户提供信息核对功能,可以提交不动产登记数据核对结果,同时提供多种数据格式的一键输入功能,且能够自动生成不动产信息报表、信息汇总结果报表。

4.2 不动产登记业务管理

不动产登记业务管理包括不动产登记审批和不动产档案管理,该过程能够为不动产登记业务的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

登记业务流程主要包括如下内容:不动产登记信息要件处理、登记电子簿册管理、电子签名与电子印章、审核审批、证书打印与签发、档案接管与归档。

4.3 平台维护

平台维护功能主要包括平台用户的变更、平台业务流程调整、报表内容修改、平台功能扩展、异常情况监控、操作目录自动生成等内容。

(1)增加和删除用户权限、注销用户、改变基本信息,可实现业务流程节点的增加、修改与流程变更。

(2)平台维护可改变和修改整个业务流程中有关的表格内容、结构和格式。

(3)通过扩展功能为兼容平台增加新内容。

(4)监测平台实时状态,并对数据库异常运作情况自动报警。

(5)记录实时生成的不动产登记信息并完成备份,以便实现不动产登记信息查询与统计。

5 实验与分析

为验证基于三层B/S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模块化管理平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设计如下实验加以验证。为突出实验结果的可说明性,将文献[4]中的基于ArcEngine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和文献[5]中的基于地理信息的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平台作为对比,从信息查全率和丢包率2个角度验证不同平台的应用性能。

实验环境采用JAVA 技术开发,在现有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按标准报文格式,使用SFTP作为数据传输协议,满足大量实验调试需求,并采用MyCAT 中间件作为分布式数据库存取插件。

5.1 初步检验

首先将不动产登记信息要素分类编码设定为六层,如表1所示。

表1 要素分类编码

在表1所示的要素分类编码的支持下,分别采用3种平台针对编码精准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不同平台要素分类编码对比分析

分析表2可知,在三层要素分类环境下,应用文献[4]与文献[5]平台后,编码分类与实际编码一致,而层次编码与实际编码有出入。而应用本文平台后,层次编码与实际编码一致,初步证明本文方法的有效性。

5.2 指标检验与结果分析

利用文献[4]平台、文献[5]平台和本文平台分别从信息查全率和丢包率2个角度对信息管理展开检验。

(1)信息查全率

通过信息查全率判断不同平台对不动产登记信息的检索能力,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不同平台权籍调查信息查全率对比

分析图5可知,随着权籍调查信息量的增加,不同平台的信息查全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仅当信息量为4×105时,文献[5]平台的信息查全率高于文献[4]平台。文献[5]平台的平均信息查全率低于80%,文献[4]平台的平均信息查全率低于85%。而本文平台的信息查全率始终高于92%,说明本文平台的查全效果优于2种对比平台。

(2)信息丢包率

通过信息丢包率判断不同平台对不动产登记信息的传输处理能力,结果如图6所示。

分析图6可知,随着权籍调查信息量的增加,不同平台的信息查丢包率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文献[4]平台的信息丢包率高于文献[5]平台。文献[5]平台的丢包率在信息量9×105时,达到最低值,为5.2%。本文平台的丢包率始终低于5%,说明本文平台的数据传输处理能力较好。

综上所述,本文平台采用了三层B/S架构,通过数据层、逻辑层和应用层有效划分数据来源,设计软件功能,提高信息的查全率,降低丢包率,从而保障了对权籍调查信息检索的有效性。

6 结束语

本文在遵循不动产数据库建设标准的基础上,应用三层B/S架构,通过数据层、逻辑层和应用层有效划分数据来源,设计了一种新的不动产登记信息模块化管理平台。应用该平台可以提高信息的查全率,降低丢包率,从而保障了对权籍调查信息检索的有效性。

但本文平台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如部分子功能模块功能分支过多,使平台操作不够直观。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从此方面对平台进一步优化,减少平台操作难度和学习成本。

猜你喜欢

查全率包率应用层
支持向量机的船舶网络丢包率预测数学模型
一种基于喷泉码的异构网络发包算法*
电磁线叠包率控制工艺研究
海量图书馆档案信息的快速检索方法
基于词嵌入语义的精准检索式构建方法
IEEE 802.15.4协议无线传感器网络干扰测试∗
传输层和应用层的隧道技术
基于分级保护的OA系统应用层访问控制研究
物联网技术在信息机房制冷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Web的概念属性抽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