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疆地区3 个规模化奶牛场乳房炎致病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2022-02-22王晨豫曹梦园解津刚齐亚银

中国乳业 2022年1期
关键词:奶牛场培养箱恒温

陈 杰,魏 勇,王晨豫,曹梦园,解津刚,齐亚银*

1 石河子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新疆石河子 832000

2 新疆天澳牧业有限公司,新疆奎屯 833200

关键字:乳房炎;大肠杆菌;分离鉴定;药敏试验

0 引言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乳腺发生的一种炎症反应,是由病原微生物感染、环境因素、饲养管理因素、奶牛自身及遗传因素等综合因素作用引起的一种疾病,也是奶牛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1,2],对奶牛场危害极大。奶牛乳房炎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杆菌为主,由这三种病原菌引起的乳房炎发病率在90%以上[3]。根据炎症的严重程度,奶牛乳房炎大体上可以分为临床型乳房炎和隐性乳房炎。临床型乳房炎,在视觉上可见明显的受感染表征,如乳汁的异常,包括颜色改变,存在凝块或呈片状;乳腺发生异常,包括乳腺表面组织颜色改变,呈现肿胀形态;奶牛状态的异常,包括体温、食欲及饮水量[4]。而隐性乳房炎,虽然在临床体征上没有明显的变化,很难及时诊断,但对奶牛的奶产量和乳质量均带来了严重的影响[5]。在一个牛群中,隐性乳房炎的发病率约为90%[6]。

本研究从新疆地区3 个规模化奶牛场中采集乳房炎奶牛的生鲜乳,通过分离鉴定样品中的致病菌,对其进行药敏试验,为新疆地区奶牛乳房炎致病菌流行情况提供参考,同时为新疆地区奶牛乳房炎的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合理的用药指导。

1 试验材料

1.1 主要试剂及药品

LB肉汤培养基(上海生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革兰氏染色液(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2×Taq Plus Master mix Ⅱ(南京诺唯赞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DNA Marker Ⅰ、2K DNA Marker(北京全式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SuperRed核酸染液(合肥兰杰柯科技有限公司),细菌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北京天根生化科技有限公司),引物(北京睿博兴科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药敏试纸(杭州滨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光学显微镜(Olympus公司),高压灭菌器(Hirayama公司),电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仪器系统有限公司),旋涡混合器(Scientific Industries公司),电子分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恒温培养箱(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超净工作台(上海鸿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离心机(Sigma公司),隔水式恒温培养箱、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市永光明医疗仪器厂)、全自动振荡培养箱(上海智城分析仪器制造有限公司),PCR扩增仪(Techne公司),电泳仪(北京市六一仪器厂),凝胶成像仪(Biorad公司),微量移液器及大容量移液枪(英国Bibby科技有限公司),牛博士Ⅲ型体细胞检测仪器[华诚睿光(中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2 试验方法

2.1 样品采集

2021年8—9月,在新疆地区选择存栏1 100~1 400头的3 个规模化奶牛场,并根据奶牛的DHI数据,筛选出体细胞数≥500 万个/mL的临床型乳房炎奶牛进行奶样采集(所选牛只均未投喂含有抗生素的饲草料,并且未经过兽医治疗);再使用牛博士体细胞检测仪,对临床型乳房炎奶样进行二次确诊。其中A牧场、B牧场、C牧场符合条件的奶样分别为79 份、81 份和83 份,总共243份。

2.2 乳房炎致病菌的分离纯化

将奶样充分涡旋振荡均匀,移取50 μL,转种于800 μL的LB肉汤培养基内,在37 ℃,180 r/min条件的振荡培养箱中培养18~24 h后,划线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在37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 h后,挑取玫红色单个菌落转种于LB肉汤培养基中,振荡培养18~24 h后,将增菌液再次在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上划线接种,在37 ℃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18~24 h后,挑取紫黑色带金属光泽的单菌落进行涂片,革兰氏染色,显微镜下镜检,将呈中等大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单菌落再次转种于LB肉汤培养基,振荡培养18~24 h。

2.3 分离菌形态学观察

使用接种环分别将纯化后的菌液均匀涂抹在载玻片中央,将载玻片置于酒精灯外焰3~5 cm处固定,经革兰氏染色法染色后,在100 倍油镜下观察菌株形态。

2.4 分离菌株的PCR鉴定

依照DNA提取试剂盒操作步骤提取分离细菌的DNA,并对提取的细菌DNA进行PCR扩增,引物合成参考相关文献[7],引物序列及条件见表1,反应体系为25 μL:2×Taq Plus Master mix Ⅱ12.5 μL,双蒸水8.5 μL,上下游引物各1 μL,细菌DNA模板2 μL。反应程序为:大肠杆菌:94 ℃预变性5 min,94 ℃变性40 s,59 ℃退火30 s,72 ℃延伸1 min,35 个循环;72 ℃终延伸10 min,4 ℃保存。扩增PCR产物片段小于700 bp的使用2%的琼脂糖凝胶进行电泳,电泳条件为1×TAE电泳液,120 V,90 mA,40 min。用凝胶成像仪对电泳后的琼脂糖凝胶进行分析。

表1 PCR扩增条件及引物序列

2.5 分离菌株的药物敏感性试验

主要药敏试纸选择为:头孢噻肟、青霉素、万古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诺氟沙星、丁胺卡那霉素、氨苄西林、四环素、阿莫西林、环丙沙星等。将分离纯化后的大肠杆菌,接种于LB肉汤培养基中,置于恒温摇床内增菌培养24 h后,用生理盐水将菌液浓度调节至(1~2)×10 CFU/mL。按照纸片法的操作,吸取适量菌液涂布在琼脂平板上,取出不同药敏纸片,贴于琼脂表面,不同药敏纸片的间距≥24 mm。将平板置于37 ℃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 h后,测量琼脂上的抑菌环直径。评判结果参照美国临床实验室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标准(CLSI2008)。

3 结果与分析

3.1 分离菌株的初步鉴定及形态学特征

纯化后的菌液划线于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的形态为玫红色、边缘光滑、湿润的菌落;伊红美兰琼脂培养基上的形态为紫黑色带金属光泽的菌落;经革兰氏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呈现中等大小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图1)。

图1 大肠杆菌的菌落特征和形态结构

3.2 PCR 鉴定结果

扩增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产物大小与预期一致,为264 bp(图2);3 个规模化奶牛场所采集的243 份奶样经PCR鉴定为大肠杆菌的共有187 株,其中A场66 株、B场62 株、C场59 株。

图2 部分大肠杆菌PCR结果

3.3 药敏试验检测结果

由表3可知,大肠杆菌对头孢噻肟、链霉素、庆大霉素、丁胺卡那霉素、环丙沙星高度敏感。

表3 不同药物对大肠杆菌的平均抑菌直径

4 讨论

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可对奶牛产奶量和乳品质造成严重影响[8]。大肠杆菌被认为是引起国内奶牛乳房炎的第二大病原菌,仅次于金黄色葡萄球菌[9]。大肠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如圈舍的垫料、奶牛的粪便等[10]。由于奶牛场管理不善,圈舍环境不良而导致的大肠杆菌性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多发于泌乳高峰期和高产奶牛,并且发病无明显的季节性[11],常呈现急性经过[12]。当奶牛场出现乳房炎时,会造成一系列负面效应,如牛奶品质下降、奶牛淘汰率升高、治疗用药成本增加、牛奶中药物残留增多等,极大地降低了奶牛场的经济效益[13]。研究表明,控制大肠杆菌性乳房炎,可有效提高奶牛产奶量[14]。因此对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进行分离鉴定,提供合理的预防、治疗方案相当重要。

猜你喜欢

奶牛场培养箱恒温
婴儿培养箱的质控办法及设计改良探讨
奶牛场卫生防疫工作要点
婴儿培养箱温度指标的校准方法
Floating dairy farm 漂浮奶牛场
基于980nm泵浦激光器的恒温驱动设计
真绅士
理想气体恒温可逆和绝热可逆过程功的比较与应用
基于单片机的恒温自动控制系统
浅探婴儿培养箱校准中存在问题及质量管控
基于GSM的生物培养箱智能监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