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的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运输管理课程改革研究*
2022-02-22费汉华刘小更
□ 费汉华,朱 芳,刘小更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 泰州 225300)
2020年是新中国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虽然受到复杂的国际环境和新冠肺炎疫情等的冲击,但国民经济持续稳定恢复,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00.1万亿元,同比增长3.5%,呈现恢复势头;全国营业性货运量达464.40亿吨,货物周转量196760.92亿吨。据统计,全国运输费用占社会物流费用的51%左右,与GDP的比率约为7.6%,运输业直接影响物流产业发展。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支撑,但我国物流人才缺口高达600余万人,高职院校培养高素质物流技术技能人才责任重大。如何实现物流专业职业教育与企业岗位需求无缝对接,提高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物流管理“1+X”证书实施具有重要意义;调整物流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改革课程教学是当前教学重点工作。运输管理是高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以《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物流管理X证书为切入点,优化运输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等内容,科学调整课程教学,有助于培养出适应现代运输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1 运输管理岗位能力要求
随着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商品流通大增,货运市场愈加繁荣;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动着运输业高质量发展。尽管传统运输企业逐步向现代运输企业转型,但企业运输工作仍主要集中在运输调度、运费结算统计、车辆监管和业务处理等岗位。查阅前程无忧等网站招聘信息可知,运输职位主要有运输专员、运输调度、运输操作员、运输客服、运输业务开发、运输资源管理、运输规划工程师等,相同职位、不同企业对岗位职责要求有所不同;运输经理、运输规划工程师等职位层次高,学历和工作经验要求高,而高职毕业生初始工作以运输调度、运输客服、运输业务开发等岗位为主。应用型人才是高职院校运输管理人才培养的方向,因此,要从岗位需求角度强化知识、技能和素质训练,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开展:一是运输当事人业务管理能力,熟悉货物运输要求,进行运力资源开发和管理,准确处理单证,核算运输成本等;二是运输作业计划管理能力,能进行运输量计划、车辆计划等安排和控制,选择最佳运输方式和最优路线,确定科学的运输方案,制定货物集货、分配、中转、装车等作业计划;三是运输风险管理能力,熟悉运输法律和法规,能对运输业务、运输作业过程和运输单证风险等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等。随着无车承运人、网络货运、高铁货运等新业态兴起,运输管理岗位对职业能力要求将有所延伸,高职院校需要加大学生复合型能力培养力度。
2 物流管理“1+X”考证与运输管理课程关联度分析
2.1 X证书考证模块与运输管理课程内容共同之处
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物流管理X证书)是首批五个1+X试点证书之一,由北京中物联物流采购培训中心负责培训评价,业内认可度较高。培训教材共四本:初级、中级、高级职业技能等级认证和职业基础,仓储、配送、运输是教材核心内容。面向高职学生的中级证书运输模块考核点有运输作业计划管理、运输调度管理、运输商务管理和货代作业管理四个任务,然而,运输管理课程内容包括运输管理概述、五种货物运输方式、特种货物运输组织、运输组织与管理、运输合同与保险等九个任务(两者对比如表1所示)。由此可见,现有运输管理课程涵盖除货运代理作业管理外的所有考核内容,且课程内容知识更全面、拓展更宽。两者共同或相近知识点如下(如表1加粗部分所示):运输技术与装备、运输作业计划管理、运输合理化、运输线路优化、运输成本、运输合同及货运事故处理等。
表1 运输管理课程内容与物流管理X证书运输项目对比
2.2 运输管理课程与X证书衔接存在问题
①课程岗位能力与X证书职业能力偏差。
高职运输管理课程根据运输业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及不同类型企业特殊性,确定九大典型项目,通过课程学习,学生需要掌握运输管理知识、现代运输管理思想与方法,进行运输合理化规划、运输过程控制与评价等;通过将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一定的技能与素质,如具备不同运输方式的组织能力(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特种货物、多式联运等),合理规划运输能力,运输管理能力等。物流管理X证书以物流行业岗位需求和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为依据,三个级别证书分别对应业务操作、运作管理和运营管理岗位;中级认证中的运输模块以运输运作管理内容为主,强化运输专项技能,如运输作业计划编制、运输调度、运输商务管理和运输线路规划等。由此可见,运输课程以运输相关知识为基础,培养不同类型企业岗位能力,知识和能力较分散;X证书重视运输流程化运作,培养运作能力,实用性更强。
②课程内容与X证书考核模块差异。
物流技术与运作理念变革,推动高职院校运输课程内容再设计。近年来,运输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运输组织变化,零担与整车货运、公路甩挂运输、高铁货运等形式出现,使货物运输组织效率更高。二是现代技术与管理结合,互联网技术、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使得运输线路决策更简便,以网络为平台的无车承运人数量激增;公铁拖车、大型滚装船、港口AGV等新型设备面世,推动国际多式联运发展。三是承运人类型变化,产品跨区流通及消费者需求差异,推动笨重、鲜活易腐、危险、小件快运等承运人快速发展。由此可见,运输融入很多现代元素,课程内容增加很多知识点和技能点,如整车运输、零担运输、甩挂运输、高铁货运、特种货运及货运组织中的现代运输技术装备等内容。然而,物流管理X证书运输模块只有四个部分:运输作业计划管理、运输调度管理、运输商务管理和货代作业管理,仍停留在传统的运输组织,与现代运输不相适应。
③课程考核与X证书考核差距。
运输是现代物流的核心功能要素,物流专业学生必须具备运输相关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素养。目前,高职院校运输教学通常设计两个部分:一是理实一体化教学,课程安排约60课时,由20节实践课和40节理论课组成,实践课以案例讨论、计算、运输软件操作等形式开展;课程考核形式为“过程考核+期终考试”,试卷、作业等是过程考核通常采用的方法,知识和技能点分布在每个学习项目中,其中,运输组织、运费测算等是重点,运输线路规划等是难点。二是运输实习实训教学,设计一周运输实习实训项目,如货运企业参观、货运企业实践、运输方案设计、运输模拟仿真等;根据自身对学生实习印象及考勤情况,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分别以相应权重进行测评。中级物流管理X证书运输项目培训时长为12课时,考核形式为“线上实务+线上实操+线下实操”,“线上实务”知识点分布在两本培训教材中,较为分散;“线上实操”以运输线路规划为主,“线下实操”可能考核点为车辆配载。由此可见,运输教学考核仍停留在试卷、作业、印象分、考勤等传统模式,没有科学的考核指标,随意性较强;X证书考核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考核指标明确且科学,但考核技能点全面性有所欠缺。
3 运输管理“课证融通”优化方向
3.1 设计服务企业岗位需求的运输管理课程
高职院校运输管理课程目标与企业运输岗位需求无缝对接,有助于培养运输管理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一些院校走访调研重点企业后,调整了运输管理课程标准并结合物流管理X证书,优化了课程知识点和技能点。然而,现有物流管理X证书只强化运输四个专项职业能力,与现代运输岗位能力需求有一定差距。高职院校要紧跟现代物流企业发展动向,强化现代运输管理岗位职业能力,如多式联运组织与管理能力、快递运营管理能力、智能物流装备应用能力、港口理货能力、特种货物运输组织能力等。对照现有“1+X”证书目录,运输相关X证书约有5种,课程负责人可以将相关X证书岗位能力融入课程知识和技能中,提高复合型人才培养质量。
3.2 重构运输管理课程知识体系
结合《运输管理课程标准》和《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要求,高职院校要合理安排运输课程教学与X证书培训任务。课程负责人要以运输管理课程内容为基础,融入物流管理X证书技能点,重构运输管理课程知识体系,具体思路如下:一是设计运输管理素养模块,模块主要内容有运输从业者职业道德、运输服务意识、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运输企业创建与管理创新等;二是整合运输成本管理模块,结合运输市场特点,掌握不同运输方式成本构成、影响因素和运费计算方法等知识和技能;三是增加现代技术在运输中的应用模块,模块含新技术在运输设备中的应用、信息技术对货源组织的促进以及人工智能对线路规划和车辆装载的影响等内容。此外,物流管理X证书培训内容也要进行适当调整,如在运输管理项目中引入网络货运、甩挂运输等货运组织内容,在数字化和智能化应用项目中引入技术对无车承运人、高铁运输、无人驾驶等的影响。
3.3 整合课程技能操作环节
物流管理X证书实践考核由线上实操和线下实操两部分组成,其中,运输管理占线上实操的20%,线下实操以综合素养为主,运输部分暂未涉及。目前,运输管理项目线上实操考核点较多,包括多个起讫点路线规划、单一起讫点路线规划、运输合理化辨别、货物配装、国际货物运作等任务。为强化高职学生运输管理技能训练,课程负责人要整合运输技能操作环节,将物流管理X证书实操任务融入到课程教学中。理实一体化课程实践教学环节中增加X证书线上实操考核任务,可以安排在公路运输组织、运输组织与管理等章节加入方案设计、绘画、计算等形式。由于物流X证书线下实操以入库、出库作业为主,运输综合能力考核欠缺,因而,运输专项技能实践课程可以安排运输运作仿真综合项目,完成运输网络结构设置、运力调配、运输网络优化等任务。
3.4 调整课程考核方式
随着教学改革深入,高职院校针对不同类型课程采用差异化的考核方式,如专业核心课程以“过程考核+期终考试”形式等。“过程考核”就是对教学过程中重要知识点与技能点进行学习效果测试,运输课程考核方法有单元试卷、运输方案设计、运输计算、运输案例讨论等,考核没有详细的评分标准。课程负责人应该调整课程考核思路,借鉴物流管理X证书考核模式,将知识、技能和素养融入课程考核中。过程考核方面:“单元试卷”检测运输基本知识,如运输理论、运输特点等;“综合应用”测评运输专项技能,如运输组织、运输管理、运输成本管理等,使用方案设计、情景模拟、案例讨论等方法;“线下实操”考核综合素养,主要形式有运输仿真软件演练、实训室模拟车辆配载、货运企业实践等。期终考试方面:不仅要设计选择、判断、简答、计算等题型以检测知识点和技能点,而且要有综合技能等题型评估综合能力与素养。此外,课程考核主体是任课教师和企业专家,他们共同制定科学的考评指标体系。
4 结论
运输管理是高职现代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课程改革成效影响物流人才培养质量。课程负责人要认真研读最新的课程标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物流管理X认证考核点,分析运输岗位职业能力需求,梳理出现代运输管理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具备的知识、技能和素养;整合课程和X认证考核内容,制定科学的课程考核方式,真正做到“课证融通”,方能提高学生整体素养和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