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下“区块链+会计”课程框架构建
2022-02-22关雪梅
关雪梅
摘 要:区块链技术作为互联网前沿技术,其对于各行各业的影响愈发深入,特别是在财会领域区块链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这就为大学会计课堂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出发,探究区块链技术在会计学专业课程的具体应用策略,在“区块链+会计”课程设计依据和课程目标的基础上,构建“区块链+会计”的实训操作平台建设、理论教学内容设计和创新创业能力实现的理实创一体化课程框架。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会计 课程框架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22)01-205-04
一、引言
2019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明确区块链纳入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基建范畴。而且,早在2016年公布的《“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中就明确提出,要充分利用区块链技术来解决包含教育、金融等领域的问题,2018年5月,工信部发布的《2018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白皮书》,进一步提出了在教育领域应该充分发挥区块链技术,通过对区块链技术思维的学习和应用来进行高等教育的课堂改革。
区块链所具备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性,与会计信息的不可篡改、可溯源、信息安全等要求有着与生俱来的关联。会计界愈加关注会计行业采用区块链技术,能否形成新型的信任机制,完善各利益相关者之间信息透明和信任的维系的基本职能(张瑜,2021)。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已渗透到各领域,其发展为金融、财会领域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财会系统已经在企业中开始应用,这对于大学会计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将会直接产生社會对会计类人才需求的根本性变化。因此,区块链背景下,大学会计课堂和课程的教改和应用需要引入区块链技术(郭丹,2018;许立兰,2019;王浩,2021),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亟需依托区块链技术进行转型优化(孙敏,2020)。区块链技术不仅能够对会计学科体系进行重塑(何瑛,2020),而且对应用型本科会计学实践教学也将会产生重大影响(刘成刚,2020),具体的比如基于区块链背景下《企业会计综合实训》的课程教学改革(张琪,2019),《区块链财会应用》课程如何建设和实施(黄道平,2021)等,进而使高校会计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更好地满足不断发展的社会需求。
与区块链技术在产业界的迅猛发展的火热程度以及政府的重视程度相比,区块链相关会计学科和课程体系内容的构建研究相对滞后,区块链技术在大学会计课堂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如何使得区块链技术能够更好地应用于会计课堂,并被学生所理解掌握具有一定的难度。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为社会培养人才,因此,在大学会计课堂中加入区块链技术,构建基于区块链的会计课程体系和内容,不仅仅对于课堂改革有着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学生毕业后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需要也有积极意义。基于此,本文认为区块链核心技术必然会对会计未来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建构主义理论作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应统整理论教学—实训建设—创新创业三个核心环节,利用区块链核心技术,重塑理实创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以期构建“区块链+会计”的课程框架体系并进行教学实施达到预期效果,探索区块链核心技术与会计专业教学的深度融合之路,培养适应和引领新时代发展的“区块链+会计”专业人才。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源于皮亚杰、维果茨基的教学思想,是在行为主义的基础上从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视角来对学习内容进行审视,这给予了教育工作者很多的思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更多地强调学习者在学习的过程中如何完成建构,而不是简单地认为学习仅仅是一个知识传输的过程,学习者在学习时只有基于自身的经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才能够实现知识的有效传递。具体而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核心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知识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并不是稳定的,知识是具有灵动性特征,知识本身也会有局限性,这就意味着学习者在很多情况下并不能直接学习或者运用知识,这就是知识的情境局限。知识是对世界的既定性认知,只能在具体的情境中对事物进行暂时性的解释,并不能形成最终的定理。除此之外,建构主义理论还认为知识只有被学习者充分理解才能够发挥真正的作用,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能够转换成为力量,这就意味着在知识传递中不能教条式地灌输知识,而是需要学习者在充分理解知识的前提下掌握知识。
(二)主体观
学生和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两者均能影响到教学的最终效果。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认为,学生作为独立体在学习新的知识之前其必然会具有一定的自我经验,学生会对知识产生自我看法。在学习中,的确会有一些知识是学生在以往经验中从未接触的,但是学生依旧会参考其已经积累的经验来理解新的知识,进而产生假设。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处理和转换,需要首先对学生进行了解,知晓学生是如何看待新事物之后,对其现有理解进行解构重组。由于不同学生的认知结构是不同的,所以在交流的过程中有助于学生认知的丰富,这其中产生的思想碰撞可以通过教师的科学引导进而成为学生理解新知识的重要途径。
(三)学习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将学习过程形象地比喻为成为输血和进食两种模式,所谓输血是指要将知识如同输血一样慢慢地打入到学习者的体内;所谓进食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经验结构的建构就如同进食之后人的生长一样。其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传统认知中的学习过程属于输血模式,建构主义下的学习过程属于进食模式。
由于学习本身就是新旧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学生对于新知识的吸收是基于其原有的知识框架基础之上,这个过程并不是像是输血过程那样简单。学习是同化和顺应的统一,同化是学习者通过吸收外部知识,将其和自身原有的知识进行整合,并在两者之间建立联系,使得新知识能够融入到原有的知识体系中,是新旧知识整合的过程。顺应是新旧知识整合过程中对于知识的改组和调整。学习者对知识进行整合时并不总是能够完全吸收新的知识,这就会导致新旧知识之间出现认知差别,最终会导致无法完成知识建构,这时就需要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转变错误的观念。
(四)教学观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活动不是单纯的灌输知识,而是要求教师敢于对学生原有的认知体系发起挑战,通过为学生创造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来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体系,这才是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而这样的重建活动需要学生具有自主建构的意识和能力。基于建构主义学生理论的教学观,相关研究人员设计需要新的教学模式,包括抛锚式教学、支架式教学、随机通达教学、培养学习共同体等,这为本文所研究的区块链技术在大学会计课堂的应用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
建构主义强调知识的学习并不是通过老师的简单传输就能够获取,学生在学习知识时需要一定特定的背景下,借助必要的学习资料,结合自身旧的知识储备,通过建构的方式才能真正意义上完成知识的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不再成为课堂的唯一主导,而是更多地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区块链技术在大学会计课堂的应用中,通过区块链技术能够形成一个特定的情境,教师在围绕区块链技术展开指导时就是在这一情境下进行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而言,区块链技术在大学会计课堂的应用本身的难度相对较大,处于学生自身知识体系的认知范围之外,这就意味着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需要通过发展区才能够完成学习,这本身就是新知识建构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与区块链技术在大学会计课堂的应用的过程是相匹配的,能够为区块链技术在大学会计课堂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所以在建构主义指导下进行区块链技术在大学会计课堂的应用是可行的。
三、基于建构学习理论的“区块链+会计”课程框架构建
区块链(Blockchain)是一个信息技术领域的术语,是一个基于密码学原理的、记录一系列有顺序交易的防篡改的数字化账本。它是一个开放的分布式账本或分布式数据库,是一个不断增长的列表,这个列表是由区块以加密的方式连接而成的,在公有或私有的对等网络中每个区块都记录了一系列交易,并且每个区块都包含了前一个区块的哈希值、时间戳和交易数据,永久记录网络中的对等节点之间发生的资产交易的历史记录。作为一种信息技术,能够给双方或多方业务协作场景给予信息支撑,它是信息互联网向价值互联网转变的助推器,该技术在未来数字化社会中将以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形式产生深远影响和作用,被认为是计算模式的第五次颠覆性创新,处于信息和通信技术时代的风口浪尖。从实质上来看,区块链是安全可靠的分布式计算机网络节点,其底层技术为由多个节点构成的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簿,节点之间的信息共享会在系统协议的保障下,安全、真实、完整地进行传输和储存。
随着区块链技术在行业应用的普及,高校可以通过专业融合,强化本校专业纵深,拓展专业内涵,引入新知识,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引进和增强人才培养实力,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目前,部分院校已开设“区块链+计算机”“区块链+财务管理”“区块链+会计”等课程,在已有的会计理论课程体系中融合区块链知识,在会计实训平台方面加入区块链技术,培养复合技能型实践人才。但是多数只是对区块链基本理论的介绍和财会领域的应用场景进行简单介绍,所涉及学时少且尚未成体系。应当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传统会计专业理论教学中,设计完整的“区块链+会计”课程体系。
(一)“区块链+会计”课程设计依据
根据高校会计专业学生特点和学情,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课的基础上进行开设,前导课程应包括《经济应用数学》《会计学原理》《管理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经济法》《税法》《财务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财政与金融》《会计信息系统》《企业战略与风险管理》《管理会计》《审计学》等等。学习完上述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开设《区块链+会计》课程教学。后续课程应设置《数字技术在商贸中的应用》《RPA财务机器人开发》《云税务实训》《大数据财税应用》《发票数字化应用》《财务共享服务实训》《区块链财会应用》等。选择在大二或大三学期加入“区块链+会计”课程,依据对信息技术在财务会计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和趋势分析,构建“理实创”一体化教学模式,即以区块链理论基础及技术原理和区块链在会计中的应用理论为理论基础,以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合作,引入区块链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课程项目,或者高校自主开发的区块链财会應用系统为实践应用,以区块链思维为创新驱动力,进行财会”1+X“证书课证融通,实现理论、实践、创新创业的衔接融合,进行课程体系设计,依托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切实解决新技术在财会中应用的教学问题,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区块链+会计”课程目标
依据前面的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体系分析,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主体观、学习观和教学观理念下,结合学生特点,确定课程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进行区块链会计项目设计综合实训,熟练操作典型的区块链财会系统平台,学会区块链会计处理、区块链供应链金融系统和电子发票的实际应用场景,提升学生的智能财务软件的实操能力,完成“1+X”证书智能财税职业技能等级标准(高级)职业技能要求。(2)知识目标。熟悉区块链理论基础及技术原理,包括区块链理论基础及核心技术原理和会计系统与区块链技术架构;掌握区块链在会计中的应用理论基础,包括新金融环境对会计的挑战、区块链金融技术理论及应用和区块链电子发票技术理论及应用。(3)课程思政建设目标。让学生养成对智能财务特别是区块链技术的浓厚兴趣与不断关注追踪的习惯;通过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以及其与虚拟货币的区别深化学生爱国遵法、诚实守信的价值观;运用区块链非中心化和信用的思维和伦理加强学生诚信思想的树立。
(三)“区块链+会计”课程理论教学内容设计
区块链会计理论教学内容需要建立在实训平台建立基础之上,需要围绕平台开展教学内容设计改革。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认为学习是吸收的过程而非灌输,学生在学习新的知识时需要依靠其原有的知识体系、认知体系来对新的知识进行理解,这个过程中就非常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在以往的教学改革中,教师只是单纯对学生进行有关于区块链技术的知识灌输,而并非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不够了解学生的知识体系,所教授的内容会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脱节,所以依托区块链会计实训平台,分阶段完成教学内容设计改革。主要是依托会计专业岗位需要,教学项目和任务设计成会计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学生完成各个项目后同步进行工作任务,将理论知识固化入任务中。所讲授内容的设计,包括区块链在会计领域的具体应用场景所必须的理论知识,具体见表1。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对于区块链技术的认知情況来设计教学内容。如果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区块链技术缺乏了解,那么在将区块链相关技术、理念引入到课堂时就需要考虑如何通俗易懂地描述区块链的技术特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需要围绕区块链会计实训平台来进行技术训练和思维训练,要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通过表1中设计内容教学,教师让学生全面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进行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可实现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行动中学习,同时由于对不同的任务需要多次完成,能够强化记忆与学习,达成将理论知识转变成学生真正实践能力的目标,形成财务数据结果的深刻领悟,最终解决实际问题。
(四)“区块链+会计”实训操作平台建设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新的知识时,必须要有一个与新知识相匹配的学习环境。所以学校要想使得区块链技术真正融入到会计课堂中,就需要建立了具有区块链技术的会计实训平台,以此来建构一个相对真实的场景。在场景内可以更好地将案例引入到教学之中,通过实现角色化来让学生可以融入到课堂,实现同学和同学之间,同学和教师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建构区块链技术会计实训平台时需要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需要注意应用和体验的共同作用,在使得学生了解区块链技术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帮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体系,使得学生能够通过教学成为具有创新思维、了解区块链技术并能够将其与会计准则进行结合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实训平台建设主要应与教育部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对接,与软件公司合作,引入区块链技术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课程项目,将企业最新的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应用和模式、方法与会计的教学内容和课程融合,学习最新的教学改革经验和实践做法,进行新的教学内容和课程开发,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具体见表2。
表2中,区块链项目设计综合实训模块,可设置虚拟区块链财会系统平台配置及注册实验、平时交易会计科目记录的区块链会计处理操作、期末的区块链会计主要处理事项操作、区块链金融虚拟仿真操作、区块链电子发票系统任务操作等五个场景,每个场景内学生模拟多重角色成员,完成不同的任务。
(五)“区块链+会计”创新创业能力的实现
学习者在学习时基于自身的经验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后,如何输出和应用到实践是关键。“1+X”证书制度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其扮演着重要的治理活动。将来我国产学研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发展,高质量财会人才的培育,将“1+X”证书制度纳入到会计学科发展框架是必然的趋势,只有这样才能将理论、实训和创业发展的瓶颈打破,将三者融合一致并完美对接。应用型本科院校“区块链+会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应当完成所有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训操作任务以后,有选择地报考智能财税1+X证书、业财一体信息化1+X证书、数字化管理会计1+X证书,或者业财税融合成本管控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和业财税融合大数据投融资分析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等等。将“1+X”证书制度纳入人才培养方案中,踏上双创为基础的产教深入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真正道路,积极组织相关证书的培训和考试,推动能够智能财务新业态的高质量财会技术人才的培养和输出。
四、结语
在区块链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区块链对于财会领域的影响也在不断加深,社会对于了解区块链技术的会计人才有着极大的需求,因此,在大学会计课堂中就需要开展区块链技术的讲授,并且需要将区块链技术与会计准则进行结合。不过由于绝大多数学生对于区块链技术缺乏了解,因此,盲目的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难以帮助学生真正了解、应用区块链技术。对此,本文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出发点,通过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知识观、主体观、学习观、教学观的阐述,改进现有会计理论课堂讲授和手工实操实训的单一教学模式,分析如何构建会计学专业区块链技术课程框架。本文认为学生在学习区块链技术的相关内容时需要特定的情境进行导入,因此,需要在教学设计改革中要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念,依托课程设计依据和课程目标设计,进行“区块链+会计”课程理论教学内容的设计,建立具有区块链技术的会计实训平台,实现“1+X”为基础的“区块链+会计”创新创业能力。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区块链技术在大学会计课堂的应用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为会计学专业区块链技术课程框架构建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本文为盐城工学院校级科研项目资助,项目编号:xjr2021070]
参考文献:
[1] 王浩.区块链技术在会计课程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21(03):3-4.
[2] 许立兰.区块链技术在高校会计课程中的应用探析[J].商业会计,2019(13):116-118.
[3] 黄道平,石娜,王厚喜.《区块链财会应用》课程建设和实施[J].营销界,2020(12):88-90.
[4] 何瑛,杨孟杰,周慧琴.数字经济时代区块链技术重塑会计学科体系路径[J].会计之友,2020(11):153-160.
[5] 张琪,杨良,蔡学玲,等.《企业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改革分析——基于区块链背景下[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8):173-174.
[6] 李克红.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会计模式及应用研究[J].财会月刊,2020(16):6.
[7] 孙海燕,郭伟,王孟雪,等.基于建构主义教学观的专业硕士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教育现代化,2020,7(26):22-24.
[8] 孙明辉.反观课程发展和改革,静思“建构主义”[J].2020.
[9] 孙善学.对1+X证书制度的几点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07):72-76.
[10] 张瑜.区块链技术在会计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J].绿色财会,2021(02):3-7.
[11] 刘成刚.区块链技术对应用型本科会计学实践教学的影响分析[J].黄山学院学报,2020,22(06):128-132.
[12] 孙敏.区块链视角下的高职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优化研究[J].甘肃科技,2020,36(17):49-50+93.
(作者单位:盐城工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江苏盐城 224051)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