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融合实践研究

2022-02-22武金花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2年6期
关键词:融合教学初中生传统文化

武金花

关键词初中生:语文教学、传统文化、融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2)-6-

一、在古诗词课堂学习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教学中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时间沉淀后的经典,尤其是其中的古诗词作品言简意赅,却凝聚了深刻的哲理、丰富的情感,可以说古诗词是一种情感的艺术 语言的艺术。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根据学生们的认知能力选编了一些家喻户晓、比较经典的作品,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就可以利用这一教育素材,挖掘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元素,让学生在学习中感悟文化之美。

例如,教学社牧的《泊秦淮》,这首作品堪称借景抒情的典范,其中更是蕴藏着丰富的美感。在这首诗中作者写道:“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诗中连续用到了两个“笼”字,巧妙地将烟、月、水、沙和谐地融合在了一起,在诗人的笔下,一幅“秦淮月色图”仿佛就出现在了我们的眼前,也为后文商女的出现营造了浓郁的氛围。另外,这句诗中也运用了互文的修辞手法,把朦凝、冷寂的画面烘托地更有意境,可谓是精妙传神,境界全出。教师鼓励学生们有感情地对这一首作品进行吟诵,闭上眼晴静静去体味语言的抑扬顿挫,去感悟其中的优美之景以及淡淡的哀愁。为了深化学生们对其借景抒情手法的认识,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们对古诗进行故事编写,基于有限的素材鼓励学生们发挥想象力,让他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下自己的无尽的思想,激发其创新的火花。这样的古诗词课堂必然是新颖有趣的,學生们也乐于接受,主动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之中。

二、借助多媒体在语文课堂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多媒体为代表的优质教学资源不断被引入到初中语文教学活功中,为语文课堂注入了一股活力,为了更好地实施传统文化教育,教师不妨利用好多媒体技术,借助其丰富的表现形式和强大的感染力开展传统文学作品教学,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激发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开展《水调歌头》教学时,本课的教学目标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反复吟咏、联想和想象,去把握诗歌的意象,体会词中的意境。在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播放歌曲《明月几时有》,在悠扬顿挫的古典音乐之中学生们的思路被慢慢牵引,借助音乐这种介质学生们跨越时空,走进了苏轼生活的时代里。古往今来,明月牵动了多少文人雅客的情思。“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更是被众多的文人志士所吟诵传唱,为什么那么多人在自己的作品中都写到了“月亮”这一意象? 苏轼作为一名著名的作词人,在这首作品的字里行间我们也能体会到他对月亮的喜爱之情,因为借助月亮他不仅仅表达了自己对亲友的思念,更有对天下人的美好祝愿,对人间生活的热爱。教师们可以播放苏轼的人生经历视频讲解,帮助学生快速了解诗歌创作时代背景、作者的思想变化。学习完这首作品之后,还可以在多媒体上播放名家朗诵的音频,让学生们跟着吟诵,感受语言的美感以及内涵的丰富,在语文课堂中无形之中渗透对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培育。

三、借助语文文化活动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在初中语文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除了完成教材知识点的传授外,还可以结合学生们的实际以及地方特色等举办丰富多样的传统文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中领略传统文化的魅力之处,丰富学生的校园学习生活。

例如,教师可以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在班级内部举办民俗展览、征文、手工制作等系列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之中领略和体会到独特别致的中国传统文化。例如到了冬至,带领学生们在班级内一起捏饺子,让学生们了解不同地区包饺子、吃饺子的习俗。如很多地区除了冬至在除夕这一天也会包饺子,第二天吃饺子。在这一饮食习俗之中蕴含了祖祖辈辈血脉里传承下来的文化基因,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饭更是蕴含了美好的祝福。饺子虽小,其中却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学生亲自参与习俗文化的过程中,学生们对传统文化的内涵有了更深的了解,更愿意主动学习和探索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主动承担起传播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

总之,教师在开展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之中,要注意结合初中生的生理发展特点、认知水平,使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来开展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1]韩景龙,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指施探讨[J],学周刊,2019(27):28.

[2]郭菊翠,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指施分析[J].名师在线,2019(21):55-56.

猜你喜欢

融合教学初中生传统文化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浅谈体育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
不同计算机语言融合教学方法的探索与体会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的融合研究
浅谈如何有效地学习初中语文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