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及其空间非均衡分析

2022-02-22王雅婷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经济高质量发展熵权法指标体系

王雅婷

关键词:经济高质量发展 指标体系 熵权法

1 引言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党的十九大标志中国已进入新时代,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习总书记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做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论断,这意味着中国经济开始逐渐步入质量优先的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乃至未来中国经济建设的主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适应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基本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路径,也是遵循中国经济实践规律的根本所在。

2 文献综述

魏敏、李书昊(2018)从经济结构优化、创新驱动发展、资源配置高效、市场机制完善、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协调共享、产品服务优质、基础设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成果惠民10个方面归纳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马茹、罗晖、王宏伟和王铁成(2019)基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分析和阐释,同时在严格遵循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动态性等原则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李娜娜、杨仁发(2019)立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及“新发展理念”,从效率、创新驱动、产业结构、经济二次元结构、消费结构等构建指标;李光龙、范贤贤(2019)从经济增长动能、经济增长结构和经济增长成果三个维度构建长江经济带各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的测算;李金昌、史龙梅和徐蔼婷(2019)从“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这个社会主要矛盾的两方面着手,构建了由经济活力、创新效率、绿色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和谐组成的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李梦欣、任保平(2019)从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和共享发展五个方面维度构建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评价体系;郑耀群、葛星(2020)以新发展理念作为依据,构建了包括经济发展、科技创新、民生改善、社会发展和绿色生态5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44个三级指标在内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苗峻伟、冯华(2020)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出发构建了涵盖要素层面、产业层面和社会层面指标体系,包括要素质量、产业创新、环境友好等10个要素;张侠、高文武(2020)以新发展理念作为依据,从经济动力、效率创新、绿色发展、美好生活、和谐社会等5个维度选取34个指标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聂长飞、简新华(2020)依据“四高一好”的衡量标准,从产品和服务质量、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运行状态五个方面选取代表性的指标,最终构建高质量发展体系;徐盈之、顾沛(2020)在师博和任保平研究的基础上扩充了物质资本和制度资本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体系;师博、韩雪莹(2020)从发展基本面和社会成果两个维度考虑,构建了与之对应的2个次维度和7个子维度的测度指标体系;朱于珂、高红贵和肖甜(2021)结合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构建了包括高质量供给、高质量需求、发展效率、经济运行和对外开放的指标评价体系;张侠、许启发(2021)从经济动力、效率创新、绿色发展、美好生活、和谐社会等5个维度选取了34个指标构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来反映中国的实际经济情况。

3 指标体系

3.1 构建依据

根据中共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现在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和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的论据来构建。

3.1.1 转变发展方式

转变发展方式就是经济增长速度质量并重,本文中构建了一级指标经济发展包括经济质量、增长速度、安全稳定和对外开放四个二级指标来体现;其次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注重生态保护,本文构建了一级指标生态友好包括资源消耗、绿色投资、绿化建设和环境污染这四个二级指标来体现;最后根据我国现在的基本矛盾经济发展将更注重民生问题,构建一级指标民生福祉下包括就业岗位、医疗保障、教育机会、基础设施和贫富差距这四个二级指标来体现。

3.1.2 优化经济结构

优化经济结构就是优化经济结构就是优化经济结构就是在经济成分中,三种产业资金的分配与人员所占比例等等,通过控制服务业、工业、农业所占比重,提高经济的稳定性,可靠性,提高国家的财政实力等,从而使人民和国家获利,本文中通过构建结构优化指标来体现经济结构优化,包括产业结构、经济结构和城乡区域结构三部分。

3.1.3 转换增长动力

我国经济已经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实现的粗放型高速增长,转变为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改善管理和提高劳动者素质实现的集约型增长且此时的增长动力是消费和创新。本文指标体系中引入一级指标增长动能来体现增长动力的转换,包括人力资本、科技成果和投资拉动三部分。

3.2 框架设计和指标体系

紧扣高质量发展的内涵,遵循科学性、可比性和可得性的原则,构建涵盖总体层、目标层和指标层的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框架如图1,指标体系如表1。

3.3 测度方法——熵权法

熵权法是根据指标变异性的大小来确定客观权重。一般来说,某个测度指标的离散程度越大,其提供的信息越多,在总体测评时所起的作用越大,其权重越大,相反,其权重越小。其具体计算步骤如下:

3.3.1 标准化

为消除量纲和数量级等方面的影响,运用极值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各测度指标层Xij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其中i,j分别表示地区和年份,Xij表示原始数据,Yij表示标准化以后的指标,max(Xij)和min(Xij)分别表示Xij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3.3.2 计算标准化后的指标Yij的信息熵Ej

3.3.3 计算指标Yij权重Wj

3.3.4 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计算准则层指数

其中Zis表示第i个省份s个准则层指数,q为该指标层包含的指标个数

3.3.5 计算各省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Fi

其中,相对接近度Fi在0~1之间,F;值的大小表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高低,Fi值越大,反映经济质量发展水平越高,反之,经济质量发展水平越低。

4 实证测度

4.1 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水平

基于本文构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选取其中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如表2。

(1)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发展水平得分从最高的0.0976(北京)到最低的0.0558(甘肃),后者几乎是前者的1/2,说明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依然不太平衡,得分最高的除北京外依次是天津、上海、福建、安徽、海南和广东,这些省份经济增长较为稳定,得分都在0.08以上,经济发展水平得分最低的是甘肃、云南、江西、陕西和黑龙江,豆子啊0.07以下,说明说明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2)生态友好水平

生态友好水平得分最高的省份前三名依次是北京、上海、海南,这三个省份得分都在0.08以上,其中北京得分最高为0.0900,而得分最低的三个省份分别是:山东、河南、陕西,其中河南最低,0.0338,只达到北京的1/3,反映出经济发达的省份在生态保护方面也更加重视,当然,生态环境方面的差距各个省份都存在各自的原因,但是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注重生态保护。

(3)民生福祉水平

民生福祉方面最高得分是浙江和上海,分别是0.1752和0.0791,低得分是宁夏和吉林,分别是0.0456和0.0523,可以看出民生福祉最高分是最低分的3倍,这个差距比较明显,而且惠民水平在均值0.0660以上的省份,30个省份中只有9个,大部分省份的惠民水平都在0.05左右摇摆,说明我国各省份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民生福祉水平普遍较低。

(4)增长动能水平

增长动能最高的省份分别是上海和天津,得分为0.1880和0.1549,增长动能得分最低的省份是河北和山东,山东省只有0.0600,上海市增长动能水平是山东省的3倍多,差距较大的原因可能是临海地区对外开放程度较高,吸引外商投资较多,同时对人力资本的培育更加重视,综合起来对经济的拉动作用比中部地区更高,所以经济增长动能更加明显。

(5)结构优化水平

结构优化水平最高的地区是北京,达到0.0904,天津、上海次之,大多数省份的结构优化水平都在平均值0.0552以上,最小值是宁夏,0.029,仅占北京得分的1/4左右,说明我国各省份经济结构差异较大,尤其是西部地区,经济结构优化水平普遍较低。

4.2 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

2017年中国30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实证测度结果如图2所示,可发现考察期内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得分分布于0.28~0.44;其中,得分最低的省份为山东(0.2782),得分最高的省份为浙江(0.4375),30个省份经济高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得分均值为0.3611,标准差为0.0463,表明2017年中国经济质量发展综合水平得分整体较低,但是不同省份并不存在较为明显的空间差异。

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空间相关性,此处采用Moran's I来衡量分析,中国各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Moran's I指数均为正值(表3),且均在5%的水平下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中国各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现象。

由于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I指数无法反映地区之间的异质性,以2016年为例,计算其局部Moran's I指数并绘制散点图(见图3),可以看出,大多数省份都分布在坐标轴的第一、三象限,即表现出“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现象,也就是说,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低的地区呈现出较强的空间集聚效应。第一象限多为东部和中部地区,第三象限主要分布的是西部地区,进一步说明了经济发展质量高的省份主要集聚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经济发展质量的“马太效应”。

本文基于2005-2017年的30个省份面板数据,以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的理念为依据,构建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并采用极值熵权法对各个指标赋予相对应的权重,来测度比较分析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情况,不论是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的各个子系统得分水平分别分析还是从指标的总体水平分析都发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呈现出东部发展较快,中西部发展较慢的趋势,并且在空间相关分析中发现经济发展质量高的省份主要集聚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发展比较落后。

参考文献:

[1]魏敏,李书昊.新时代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测度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8(11):3-20

[2]李金昌,史龙梅,徐蔼婷.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讨[J].统计研究.2019(01):4-14

[3]李梦欣,任保平.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综合评价及其路径选择[J].财经科学.2019(05):26-40

[4]马茹,罗晖,王宏伟,王铁成.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9(07):60-67

[5]李娜娜,杨仁发.FDI能否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J].统计与信息论坛.2019(09):35-43

[6]李光龙,范贤贤.财政支出、科技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108个城市的实证检验[J].上海经济研究.2019(10):46-60

[7]师博,韩雪莹.中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与行业比较:2004—2017[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01):57-64

[8]聂长飞,简新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测度及省际现状的分析比较[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20(02):26-47

[9]徐盈之,顾沛.官员晋升激励、要素市场扭曲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城市的实证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20(01):1-15

[10]张侠,高文武.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测评与差异性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20(04):1-12

[11]苗峻玮,冯华.区域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与测度[J].经济问题.2020(11):111-118

[12]张侠,许启发.新时代中国省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测度分析[J].经济问题,2021(03):16-25.

[13]朱于珂,高红贵,肖甜.工业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产業结构优化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统计与决策.2021(19):111-115

[14]毛其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是否影响了中国企业进口?[J].经济研究,2020(2):148-164.

猜你喜欢

经济高质量发展熵权法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自助图书馆选址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应用技术大学教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下大气力破难题、补短板
新时代科技创新创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机制研究
新时代科技创新创业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机制研究
大学周边健身房满意度调查报告
基于熵权法的京津冀区域信息化协调发展规律模型及其应用
基于熵权法的西安市外向型经济发展综合评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