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有效性思考
2022-02-22孟旭东
孟旭东
摘要: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在开展语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结合在一起,在教师的指导下基于特定的学习情景开展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更为深刻的理解和认知教材内容,并将这些内容有效地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再进行二次创作,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切实有效地增强初中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为此,本文主要基于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进行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为广大的初中语文教师提供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其带来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方法策略
初中阶段的语文知识内容设计较为广泛,同时其教学作用更具有一定的普适性,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而言,教师的主要教学目标便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同时这也是值得广大教师为之关注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当前教育教学体系改革优化的背景下,其首要教学方向便是为学生构建高效化的语文课堂,为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切实注重语文科学知识内容的整合,从语文听说读写四个角度展开全方位的教学引导工作,进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学科综合素养水平。其中,閱读与写作这二者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教师若想有效增强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首先应当将阅读与写作切实结合在一起。
一、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价值
在初中阶段的语文写作教学开展以前,首先需要学生掌握扎实的文字功底和思维能力。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若想有效增强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他人的文章以后具备良好的逻辑性思维,并经过阅读学习以后,学生自身的写作练习将会更为顺利。在当前教育阶段,利用阅读促进写作、将阅读与写作结合早已成为重要的语文教学课题,但很多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利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将二者剥离,将阅读与写作划分为单独的两个教学板块,以至于学生难以实现以读促写的学习目标。读写结合最为重要的价值便是使学生在学习他人写作经验的同时,不断积累自身学习经验,并在写作的过程中将这些知识充分展现出来,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其弊端早已呈现,结合反复的阅读,不断的写作,最终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教师自身只有切实意识到读写结合的重要价值,其才能借助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方式,使学生对文章的精髓进行吸收,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写作思路,并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断积累学习经验,在写作中表达出自身的思想情感。
二、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实施策略
(一)完善教学观念,激发学习兴趣
在以往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阅读和写作往往会被划分成两个不同的板块,这种教学模式需要调整,将阅读和写作设计为整体教学计划。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并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习基础文化知识,同时也是增强学生自身学习及生活能力的有效途径。语文知识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其中很多智慧性的内容值得每名学生学习研究。为此,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切实注重对学生自身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深切感受作品内涵,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使其爱上阅读、爱上写作,并借助写作的方式表达自身思想情感。
例如,在进行七年级下册《木兰诗》的教学过程中,其中包含有大量陌生的诗词,很多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内容时难以深入理解,为了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学习兴趣,教师便可以利用信息化手段为学生播放有关“花木兰”的视频动画,并带领学生观看和分析动画中的情节,并选择原著中最为经典的内容,要求学生开展精读,并掌握文章内容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在学习完本课知识以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角色表演,各学习小组分别挑选其中的情景片段,教师则将学生的表演拍成视频,切合使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在表演结束以后,教师便可以引导学生写下活动感悟,充分表达学生对《木兰诗》的学习感悟,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二)注重以读促写,丰富写作素材
学生自身大脑中蕴含着丰富的写作素材,在开展写作练习的过程中,其写作的词汇表达才能够更为精准,内心情感也才能更为地丰富,使他人在阅读文章内容的过程中才能够有效感知文章的思想内涵。学生的写作活动并不是将这些名言警句罗列组合,而是挑选合适的素材内容,利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进行创作,这也是写作的主要技巧之一。若想使学生切实掌握这些写作与阅读的技巧,首先便需要大量的阅读,掌握有效地写作技巧。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当为学生提供较为丰富的学习材料,同时这些材料应当具有一定的梯度性,使不同学生能力之间的学生均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素材。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青年文摘》等类型的杂志,并要求学生将其中优秀的文章内容进行收录摘抄,学生定期进行翻阅,使其留下深刻的印象。为此,学生在自身掌握足够的知识量的情况下开展写作练习,就能避免“无话可说”的情况出现。
(三)构建教学体系,增强实践运用
学生自身的学习框架是保证学生自身学习目标达成的重要基础,教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为学生构建有效地知识学习体系。在学习框架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有效实现知识的内化,并逐渐增强学生的语文知识储备,从而有效完成知识迁移。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例如在进行八年级上册《藤野先生》的文章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文章内容,难以掌握其中的情感内涵,教师便可以为学生寻找有关的资料,为学生构建学习情景,帮助学生打开自身创作的思路,使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具备良好的创作力。另外,为学生构架知识体系,《藤野先生》及其他鲁迅先生笔下的作品均对人物的描写体现出较强的张力,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有关人物描写的散文内容,进而有效扩展学生的思维,进而使学生创作出更具有情感色彩的文章内容。
简要而言,对于初中语文教学工作来说,教师若想切实展现读写结合的重要价值,首先就需要灵活设计教学方案,注重学生的实际学习体验,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入的教学研究,利用丰富的教学手段将阅读与写作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而促使学生得以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当中,使学生切实掌握所学知识内容,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科素养水平。
参考文献:
[1]曹勇.读写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中外交流,2018(5):279.
[2]张红娜.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读写结合”[J].课外语文(上),2018(1):前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