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2022-02-22黄晶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7期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

黄晶

关键词:长三角地区  高新技术产业  产业协同发展  复合系统模型

一、引言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发展有利于减缓省份之间、城市之间要素往来的壁垒,拓宽产业发展空间,促进区域内部产业协同发展。科学技术在国家发展中所占地位越来越重要,创新能力也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实力,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有序发展将会提高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长三角地区作为我国经济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人力资源最雄厚的区域之一,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创新资源十分丰富,上海张江、安徽合肥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实力雄厚,分布在长三角地区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占到全国的四分之一,这为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现状及问题

(一)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现状

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在2018年共有高新技术产业企业10138家,R&D经费内部支出共计59582748.7万元,高新技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45214.07亿元,专利申请授权数共计763824件,其中江苏省的数据明显优于其他两省一市,表明江苏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力高于上海市、浙江省和安徽省。

(二)产业协同发展制约因素

1.行政管理体制壁垒

长三角地区涉及三省一市,省份与省份之间、各省内部之间城市的发展定位、目标、规划等都存在差异,行政区划及隶属关系的不同使得城市之间产业协同发展存在着行政壁垒。

2.要素流动的壁垒

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要素之一是人才。在人才流动方面,户籍管理、公共服务的差异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的跨区域流动,造成人才聚集在拥有较高的创新程度、较完善的公共服务的上海、杭州等城市,那些为产业发展提供配套服务的城市难以获得优质的人力资源,创新动力不足等问题制约了产业协同发展。

三、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度测量

本文通过熵值法计算子系统有序度,再利用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计算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度。

(一)子系统有序度模型

本文选取产业横向协同和产业纵向协同两个维度的系统视为复合系统。

本文采用线性加权求和法来计算子系统的有序度,公式如下:

,wj≥0。

其中,ui(ei)∈[0,1],ui(ei)数值越大,表明其对子系统有序度的贡献就越大,系统的有序度就越高,反之,系统的有序度就越低。

(二)复合系统协同度模型

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复合系统S由产业横向协同和产业纵向协同兩个子系统构成,两个子系统的有序度发生变化,协同度会随之发生变化。将系统初始时刻t0的子系统有序度为ui0(ei),在演变过程中t1时刻系统的有序度为ui1(ei),复合系统协同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θ=1,ui1(ei)≥ui0(ei);θ=-1,ui1(ei)≤ui0(ei)。D∈[-1,1],数值越大,表明复合系统协同发展程度越高。

(三)长三角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实证分析

1.指标选取

横向维度从高新技术企业数、主营业务收入、进出口贸易总额、利润角度构建指标,主要反映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基础;纵向维度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及可持续发展角度构建指标,反映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动力因素,通过高素质人才的聚集、研发的资金支持等方面为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创造新的强大动力。

2.子系统有序度测量

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横向协同子系统的有序度总体上呈现上升的趋势,产业协同发展的基础较好,安徽省的有序度最高,浙江省和江苏省的有序度较高,上海市的有序度最低,为0.61。

从纵向维度,在2010年大部分城市的有序度都很小,但是在9年的发展过程中,有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2018年时基本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明显高于横向协同子系统的有序的。这说明长三角地区有很强的创新动力来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

3.复合系统协同度的测算

为了实现不同年份之间的对比本文统一以2009年为基期计算。

我们可以发现,江苏省2014年协同度为0.62,是最快达到基本协同的,并且在2018年达到了良好协同。安徽省近几年协同度有很大的提升,在2018年达到了优质协同,浙江省也实现了基本协同,上海市协同发展水平有待加强,处于轻度不协同的阶段。

四、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解决思路

(一)进一步破除行政壁垒

相较于国内其他区域,长三角地区更多的是内生型的,市场经济的驱动作用更为明显。要减弱行政壁垒的作用,强化经济区域功能,促进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在城市之间流动,带动发展实力较低的地区发展,从而实现较高水平的协同发展。

(二)实现交通的互联互通

在长三角地区内部,要完善公路、铁路、航空等基础设施,减少区域之间的交通阻碍,这有利于高新技术企业在区域内择优选点,形成良好的竞争状态,同时,劳动力的通勤便利度提升将推动高素质人才向次中心城市流动。

(三)明确城市的产业定位

城市之间具有差异,如上海土地资源紧张并有大量高素质人才集聚,城市在发展产业时既要注重自己的优势,也要考虑与城市群之间的城市进行联动,明确其在产业链、价值链上的环节。

五、总结

长三角地区基础雄厚,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新经济发展迅猛,因此长三角地区有着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基础。为了推动长三角地区一体化更好的发展,各城市要实现差异化的产业分工,依据自己的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参考文献:

[1]张明之.区域产业协同的类型与运行方式——以长三角经济区产业协同为例[J].河南社会科学,2017,25(04):79-85.

[2]唐毅.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长三角城市群为例[J].现代经济探讨,2020(05):71-80.

[3]陈晓峰,成长春.长江经济带高新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现实困境与机制创新[J].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5(03):43-49.

猜你喜欢

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产业
城市文化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证分析
论长三角地区的再城镇化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创新研究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创新研究
浅谈惠安县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和制造业信息化发展的思路对策
上海金融集聚对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
贵州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建议
资本市场发展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出口产品升级的影响研究
中美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政策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