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楷模: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脱贫事业

2022-02-22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攻坚

他们的背后还有全国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

时代造就英雄,伟大来自平凡。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数百万扶贫干部倾力奉献、苦干实干,同贫困群众想在一起、过在一起、干在一起,将最美的年华无私奉献给了脱贫事业,涌现出许多感人肺腑的先进事迹。其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2021年2月25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毛相林等十名同志,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等十个集体“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他们是脱贫攻坚战场上最忘我的战士的代表,他们的背后还有全国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

毛相林:脱贫路上的当代“愚公”

毛相林(1959- ),重庆市巫山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2020年,被授予“时代楷模”称号。2021年2月,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曾经,重庆市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是全县最穷的村。2015年,下庄村却在全县率先实现了整村脱贫。2019年,下庄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70元,是1997年修路前的40倍。下莊村的剧变离不开被称为当代“愚公”的毛相林。

下庄村位于巫山深处。没到过这里的人很难想象,在喀斯特地貌的鬼斧神工下,下庄村是座与世隔绝的“天坑”——直到1999年,两名记者发现了下庄村村民修天路的壮举,他们当时的真实情况才得以被记录:

天坑,从坑沿到坑底,足足有1100多米,108道之字拐。当时有397名村民。过去50年中,有153人从没去过县城,160人从没见过公路,210人从没见过汽车,有360多人从没看过电视……曾经大家抬一位村民去医院看病,可是走到乡医院要四五个小时,抬了一半,人不行了,只能又往回抬……

当时唯一的出村路,是一条被称为“108道拐”的古道,去县城一来一回至少四天。住在“井底”的近400名下庄村民,近一半人一辈子没走出过大山。贫穷闭塞成为下庄村人难以摆脱的宿命。

1997年,毛相林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他提出要修一条出山路。“咱不能一直当穷汉!”在村民大会上,他给大家鼓劲:“山凿一尺宽一尺,路修一丈长一丈。这辈人修不出路来,下辈人接着修,抠也要抠出一条路来!”会上,毛相林还带头签下了“生死状”,誓言“路不通,不罢休”。

这年冬天,改变下庄人命运的路开工了。全村青壮年带着工具和干粮上山,吃住在山洞,睡觉就在腰间拴根绳子,另一头在老树根上打个结,以防夜里翻身掉下悬崖。为了早日修通公路,毛相林在山上住了三个月。

修路远比想象中的难。四周岩壁陡峭,很难找到落脚之地,胆子大的腰系长绳站在箩筐里,吊在几百米高的悬崖边钻炮眼,先炸出一小块立足之地,再用锄头、钢钎和大锤,一块一块地把石头凿下来。

当年参与修路的村民杨亨双回忆,有一次钻炮眼,他站在悬崖边,腿抖得凶,头顶还不时掉碎石。毛相林看到后说:“你们都别动,我先下去探探底。”说着,他就一个人系上绳子下去了。工地上,遇到危险情况,毛相林总是第一个上,最重的活总是他带头干。

“下面就是万丈悬崖,并且上面还在落石渣。毛相林第一个往前冲,把险排好,腰上系着一根绳子,老百姓就跟着他下去了。”村民杨元鼎说。

这一修,就是七年,其间有六位村民先后为修路献出生命。在村民黄会元的葬礼上,毛相林声音颤抖着问大家:“如果再修下去,可能还要死人。今天大家表个态,这路修还是不修?”

“修!”有人大声吼道。回应的人,正是黄会元的父亲黄益坤。毛相林忍住泪水,立下誓言: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也要把路修下去,让下一代人过上好日子。

2004年,一条八公里长、两米宽的机耕道,终于在绝壁上修通了!“路通车的那天,毛相林找来一辆车,把路从头到尾地走了一遍。我们全村人都跟在车子后面走了一遍。”村民彭仁松说,走到终点的时候,毛相林哭了,全村人都哭了。

一路走来,毛相林经历了太多坎坷,也收获了太多感动,这些感动来自村民也来自家人。

母亲杨自芝对毛相林的工作十分支持。当年毛相林决定带领村民修路时,母亲曾对他说:“架子已经搭起来了,死也要修,活也要修,反正要修路。但有一条,要修就要修好,不能修到半路又不修了。”当时,他们的家庭也不富裕,但老人仍然拿出700元钱给毛相林用,叮嘱他作为村干部要起到带头作用。

为了支持毛相林,妻子王祥英包揽了村里办事、做饭、收拾房间等接待工作,从无怨言。为了一家人的生计,她还一个人喂三头猪,种十余亩地,只为了让毛相林没有后顾之忧,全心干好村上的工作。

后来,当地政府先后对下庄村的道路进行加宽、硬化加固,并加装护栏。从下庄村到县城的时间,由过去的两天缩短到一个半小时左右。

2004年公路通车时,下庄村还戴着“贫困帽”,大多数村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下。毛相林明白,要想脱贫致富,光靠修路还不够,得搞出像样的产业来。他“趁热打铁”,带领村民种植柑橘,力争尽快脱贫。

不想,村里的500亩柑橘树因生虫,几乎绝收。毛相林召开村民大会,当众检讨:“发展产业不能靠蛮干,做事不怕失败,关键是要从失败中找到原因。”大家说,当年修路那么苦都过来了,现在这点困难算什么?后来,县里派来了柑橘栽种技术专家,手把手培训。几年后,村里柑橘产业“起死回生”,2019年的产量接近40吨。

年过六旬的毛相林,把最好的年华献给了这片土地。

2015年,下庄村整村脱贫。到2019年底,全村累计64户269人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降为0.29%,人均年收入达1.2万元。

从这条路走出的年轻后辈,正在接棒家乡的振兴事业。毛连长回到下庄做电商,卖柑橘、西瓜等土货;彭淦是下庄走出去的第一批大学生之一,回到家乡成为一名教师……毛相林还有更大的梦想:不单下庄人要走出去,还要让外面的人走进来。近年来,巫山县发展乡村旅游,下庄村19栋农房改造成民宿,开始接待山外来的游客。“再过两三年,旅游搞起来,我们的收入还会翻番。”毛相林信心满满。

2021年6月10日上午,重庆市委礼堂座无虚席,“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先进事迹报告会在这里举行。“下庄人就是不服输,不服穷,我们不等不靠,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自己的幸福自己争!”毛相林的话语铿锵有力,赢得全场阵阵掌声……

白晶莹:草原绣娘“绣”出幸福生活

白晶莹(1963- ),内蒙古科右中旗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科右中旗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蒙古族刺绣协会会长。2021年2月,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白晶莹身着带着刺绣图案的蒙古族传统服饰上台领奖,让蒙古族刺绣进入全国人民的视野。在脱贫攻坚战场上,她带动2.6万名妇女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带领289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人均年收入提高2000多元。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这件事情上,她功不可没。

内蒙古科右中旗属于大兴安岭南麓集中连片特困片区,由于历史和自然环境等多种因素制约,长期处于贫困状态。

2016年,科右中旗从精准扶贫出发,把蒙古族刺绣作为特色產业扶贫的重头戏。白晶莹主动挑担,成为“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扶贫计划”的推动者。

白晶莹出生于一个传统的蒙古族家庭,姥姥和母亲都是刺绣高手,她从小耳濡目染,练就了一手娴熟的刺绣技艺。虽然刺绣在当地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但把刺绣助力脱贫的理念灌输进老百姓心里去也非易事。白晶莹说:“没有思想上的认识和统一,其他事情无从谈起。”只有真正了解群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才能捕捉到痛点对症下药。”因此,她每到一处讲课,第一件事不是先教刺绣技术,而是先从思想上解决农牧民妇女的后顾之忧,让她们相信刺绣真能挣钱,能帮助她们增收、脱贫。在白晶莹的不懈努力下,不会针线活的留守农牧民妇女一批又一批地加入刺绣行列。

为了让旗里“建档立卡”的贫困百姓尽快学会刺绣,从2016年12月起,她无偿教授刺绣技能。她每天很早就起床准备讲课用的刺绣产品。周一至周五的每天早上和晚上,还会到附近村的居民家中讲课,周六周日去远处的村子全天授课。她手把手地培训妇女,帮助她们熟练掌握绣、贴、堆等刺绣技艺。每天下班后,白晶莹还要描绘各种刺绣图样,把它们送给想要学习刺绣的妇女,多年来她累计创作刺绣图样2000多张。

从炎炎夏日到数九寒天,白晶莹的足迹遍布科右中旗的12个苏木(镇、乡)、173个嘎查(村),并集中设立了51个产业村,举办了130余期蒙古族刺绣培训班,培训绣工1.6万人次。

2018年,白晶莹出任科右中旗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主任,同时被正式任命为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产业专项推进组组长。在产品研发上,白晶莹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积极推动蒙绣与中国四大名绣加强交流合作,研发出500多种独具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时尚旅游产品和家居产品。同时,借助美术家、书法家等艺术家团队,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精品样图创作。

2019年4月,科右中旗退出国家级贫困旗县序列。至2019年底,参与刺绣产业的2.1万名妇女中,2895名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年增收2000元以上,500余名绣工人均累计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在刺绣的世界里,白晶莹为农牧民描绘的场景如梦如幻。然而课堂之外如何让这些绣品走出科尔沁大草原,给她们带来切切实实的收入,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0年5月3日,在白晶莹的带领下,科右中旗蒙古族刺绣协会成立。她在白纸上设计了7000余张刺绣图案,提供给广大绣工使用。“协会免费为贫困户提供刺绣工具和原料,定期举办培训班。”据白晶莹介绍,通过集中培训、上门辅导、手把手教授的方式,越来越多的农牧民妇女加入到刺绣队伍中来。

经过几年的摸索,白晶莹将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形成了“企业+协会+基地+农牧户”的产业运营模式,通过统一培训管理、统一材料发放、统一成品回收、统一收入结算的运作方式,为2.6万名参与蒙古族刺绣产业的农牧民提供服务和保障,成为蒙古族妇女“居家就业、巧手致富”的优秀范例。

“这个小片服饰花纹,绣三天能挣一两百元,一个月下来赚2000元没问题。”60岁的绣娘王秀莲说。以前,她只能靠低保补助维持生计,现在,刺绣让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科右中旗被中国手工刺绣传承创新大会命名为“中国手工刺绣创新创业示范基地”“中国蒙古族刺绣文化之乡”“蒙古族刺绣与现代设计创新创意实践基地”,培养了一批刺绣技艺传承人,切实传承保护了蒙古族刺绣。

对于如何让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白晶莹有自己的打算:“要发挥人才作用,进一步助力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培养千名刺绣技能艺术人才带头促进产业发展,共同努力创造出美好未来。”

刘虎:用生命为贫困县引来甘甜水

刘虎(1974-2021),新疆喀什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生前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党组副书记、局长。2021年2月,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同年,被授予“全国道德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2021年2月25日上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院一科病房,时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伽师县水利局局长刘虎通过手机收看远在北京召开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直播。当看到习近平给一个个“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时,泪水顺着他消瘦的脸颊滚落下来。

彼时的他因身患重病,说话很费劲,泪水是他内心激动的诠释。他断断续续地说:“今天获得了这样一份荣誉,是党中央和人民对我最大的鼓励和肯定。能让伽师人民早日喝上甜水,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2016年,42岁的刘虎从农业局调任水利局,从此开始了一次非同寻常的人生搏击。

伽师长期干旱少雨,年降水量只有几十毫米,当地人畜饮水,曾经全靠涝坝水。土生土长的刘虎十分清楚水对伽师百姓的重要性。

浑浊的雨水、来自河流和沟渠的水流,汇聚到特意挖的大坑内蓄积,人畜共用,这就是伽师人民曾经赖以生存的涝坝水。即使是这又苦又咸又涩的水,也得看老天爷的脸色。干旱年份,水面上时常漂着枯枝败叶和其他腐败物,村民们只能荡开水面上的东西,继续用这样的水和面打馕、烧开泡茶、给牛羊饮用。

水,一直死死地扼着伽师的咽喉。20世纪60年代起,国家给伽师干部每月发放9角苦水费,到80年代又涨到9元。围绕水,伽师县做了许多文章。可水依旧困扰着伽师人、阻碍着伽师前进的步伐。直到1995年,伽师打通了62眼机井,人们才看见了清水。

但好景不长,一场地震把62眼机井水的成分全给震乱了,水中氟化物、硫酸盐和砷含量大幅增加。恶劣的生存环境严重影响着伽师人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加快发展经济从何谈起?面对伽师县的现状,刘虎一拳擂在水系图上,暗道:引不来甜水,我这个水利局长就引咎辞职。

找水是刘虎面对的第一个难题。13种找水方案确定后,一辆辆越野车在崎岖的山道和戈壁滩上颠簸。方圆几十公里转遍了,也没找到水。晚上的碰头会上,刘虎斩钉截铁地对大家说:“进一步扩大找水范围,找不到合格的水源,要我们这些共产党员干什么?”

伽师县水利局副局长阿巴斯告诉刘虎,其实,水源多年前就找好了,但伽师县和水源地之间相隔上百公里,要穿越三个县,将水引来耗资巨大。刘虎听后,右手狠狠向下一劈,一字一顿地说:“干!再难也得干!”

几天后,刘虎率队直奔慕士塔格峰查看情况。那段日子,水利局的办公室灯火通明,刘虎、阿巴斯率领大家打了一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战役,完成了一份凝结着方方面面心血、智慧和汗水的可行性调研报告。

2017年初,刘虎带着水利局“访惠聚”工作队,进驻古勒鲁克乡欧吐拉古勒鲁克村。在刘虎的帮助下,村里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这年5月,刘虎在和村妇联主席阿米妮古丽商量办超市的事时,接到一个电话:他被确诊为肺癌。电话挂断后,刘虎沉思了20秒钟,20秒后他便镇定自如了。因为伽师人民喝上甘甜水的那一天指日可待,他不能停下,也没有时间停下。

此时,刘虎的家里,天已经塌了下来。全家上下十几口人不知该如何面对这冷酷的现实。但刘虎没有沮丧抱怨,更没有一丝绝望,好像患病的是别人,他还向全家述说了改水方案。与引水方案比,接受患肺癌的现实和陪儿子考高中都显得微不足道。

为了让大家放心,他向领导和家人作了保证,一定积极治疗。但刘虎的同事吾斯曼·热合曼回忆说:“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施工后,刘局长去医院的次数越来越少,医生打电话都劝不动他。”原本每隔21天需进行一次化疗的他,一连5个月都没去过医院。

2019年4月,国家调拨17.49亿元实施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从帕米尔高原将融化的雪水铺设管道引入伽师县,2020年5月正式通水。

2020年9月,伽师广袤的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克孜河水沿着防渗渠道,一滴不漏地流入欧吐拉古勒鲁克村的庄稼地里,他们的小麦和甜菜获得了大丰收。卧里托格拉克镇馕合作社员工麦尔丹·玉素普说:“以前,我们的水不是很好,现在接上了好水以后,馕的味道也好了,顾客也多了,生意也越来越好了。”巴仁镇英吉斯塘博依村村民艾海提·麦麦提激动地说:“我是七八十岁人了,还能喝上这么好的山泉水,今生满足了。”

彼时的刘虎住进了医院,他的癌细胞已转移至骨髓。因为耽误了最佳治疗期,刘虎只能依靠药物维持生命,他身上插着各种胶管。

刘虎在医院时,县委领导告诉他,来自慕士塔格峰的冰川雪水冲去了人们心中的许多阴影,全县各行各业呈现出蓬勃向上的景象。4000多户近2万伽师贫困人口脱贫,惠泽周边200多万各族群众,提振了新疆2500万各族儿女奔小康、振兴乡村的士气。伽师县城乡饮水安全工程的落成,成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十三五”水利改革发展目标的最强音。

2021年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隆重召开。伽师县摘掉贫困帽子,步入阳光灿烂的小康道。“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刘虎在病床上收看了大会直播,进行了一场特殊的颁奖仪式。记者问他:“若您去北京领奖,最想对总书记说什么呢?”刘虎断断续续地说:“总书记,我完成了您的指示,完成了党交给我的任务,解决了我们伽师县贫困人口饮水不安全的问题。”

同一时间,远在人民大会堂的宋桂蓉代表丈夫参加大会,接受党和人民的褒奖。她热泪盈眶地接过了金光灿灿的奖牌,那天她和所有的与会代表一样,拍红了手掌。

2021年6月17日上午,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科一间普通病房里身高一米八零的刘虎,已经萎缩了许多,他左眼失明、瘫痪在床,双臂骨瘦如柴,鼻孔里插着氧气管,晶亮的点滴维系着他脆弱的生命。但病魔袭来时,刘虎没有叫过任何苦,甚至没向同事们透露半分,一切都自己扛了,他怕惊动大家,会动摇军心。“共产党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这句经典台词,刘虎用透支的生命,为之做了寓意深远的注解。

刘虎的儿子高考结束后,准备报考中山大学水利系,他立志要像备受乡亲们爱戴的父亲一样,将伽师的水利事業接力棒传承下去。

2021年7月1日,刘虎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一天后,刘虎因医治无效,不幸逝世。生前他对宋桂蓉说:“能参与饮水工程,让家乡百姓早日吃上甜水,值啦!”

李玉:“作为农业科学家,应当会种地,应当会带领农民致富”

李玉(1944- ),山东济南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中国工程院院士、吉林农业大学教授。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全国创新争先奖”等荣誉。2021年2月,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我走了这么多地方,看了那么多的乡村,都从原来的落后状态通过精准扶贫改变了面貌,真是让我由衷幸福。绝对贫困的标签撕得可真不容易,能够有幸参与其中,我为自己和团队感到骄傲。”脱贫攻坚战胜利后,“小木耳大产业”的领路人,国内“南菇北移”“北耳南扩”等食用菌产业发展战略的首倡者李玉动情地说。

2012年以来,他先后率团队深入全国40多个深度贫困地区,每年有280余天奔走在山西、安徽、贵州、云南、陕西等地传授种植技术。他探索出了“科技专家+示范基地+农业技术员+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农户”的食用菌科技扶贫模式。在浙江庆元,他慷慨捐款480万元,帮助农民从零起步发展香菇产业;在陕西柞水,他对木耳产业把脉问诊,使“柞水木耳”品牌被习近平点赞并成为“网红”。他总说:“能够为脱贫减贫贡献自己的力量,真的觉得我自己能有多大收获都无所谓。8年,我们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世界历史上和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

全国各地有很多李玉团队指导的食用菌产业基地,吉林省蛟河市黄松甸镇是李玉最早进行产业化推广的地方。“20世纪90年代末,那里相当落后,又是高寒地区,即使种植玉米,产量也不是很好,当时也有一些种植木耳的农户,但产量很小。”

李玉看到当地宣传木耳的广告牌,认为可以在这里试试他潜心钻研的食用菌技术,于是主动找上门去,帮扶当地农户。经过他和当地村民几十年的努力,如今的黄松甸已从贫困县变成了富裕县,而且成为中国知名的黑木耳之乡。

为群众服务的赤子之心,换来了当地老百姓深厚的感情与依赖。李玉回忆,有一年他去长白山开会,到黄松甸时决定下车休息一会儿,没想到下车不久就被当地的村民团团围住。“大家纷纷过来跟我打招呼问好,有农户还跟我说:‘李老师您到我的仓库看看去,看看我种的木耳怎么样。’说完真就拉着我过去了。”

李玉常说:“哪里农民需要,我就在哪里。”这位被贫困地区、困难群众看作帮助他们在蘑菇地里捡钢镚的“财神爷”身份不一般:他是我国食用菌领域唯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国际药用菌学会主席、中国菌物学会理事长、国家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首席科学家、国家援助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首席科学家……在这些光环照耀下的李玉,内心的想法平凡、质朴:“作为农业科学家、作为农业高校的老师,应当会种地,应当会带领农民致富,我觉得这是一个很主要的任务。”

李玉的另一个重要任务是为精准扶贫贡献科技力量。2017年,当他得知柞水扶贫遇到瓶颈之时,李玉及其团队经过多次调研,针对柞水区域不宜发展其他农产品、技术落后、品种不良等问题,因地制宜地提出在柞水实施“1153”木耳推进战略。至2021年,李玉团队积极开展秦巴山木耳种质资源发育与高产栽培关键技术研究,深入柞水县全境进行产业调研,对木耳产业把脉问诊,精准对接柞水产业扶贫,全面启动“柞水木耳”品牌打造计划,辐射带动全县9个镇办42个村发展木耳产业,帮助当地建成木耳研发中心1个、木耳菌种生产加工基地1个、木耳博物馆1座,还建成了独具特色的“木耳小镇”,年产木耳菌包可达1亿袋,年栽培规模维持在7500万袋左右,年产干木耳3750吨,实现产值近3亿元,已有3000多户贫困户依靠木耳产业稳定脱贫。

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到陕西柞水考察,夸奖当地农民把小木耳办成了大产业。

“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如果不能帮农民实实在在地赚到钱,不能在农村脱贫中发挥所学,那就连‘称职’都谈不上。”如今,年近八旬的李玉仍会坚持去山里、跑一线,他说:“我快80岁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肯定越来越跑不动了,但我还是要坚持下去。让我自豪的是,在脱贫攻坚最关键的时刻,食用菌发挥了重大作用;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勇于担当、敢于碰硬,也发挥了重大作用。”

看着乡亲们脱了贫、致了富,李玉心里产生了新的计划:“下一步,我会积极推动食用菌的主食化,让食用菌进入千家万户的主食中,改善人们的体质。这样不但能发展大健康产业,也可以在已经脱贫的乡村留下永远不走的工作队,继续用科研成果推动生产。我们科研工作者也要继续努力,加强全产业链创新,让小菌菇更有力地撑起乡亲们的富裕梦。”

张小娟:村民惊闻噩耗,半夜步行近十公里去找寻她

张小娟(1985-2019),甘肃舟曲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生前任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2020年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2021年被追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2019年10月7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任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在完成舟曲乡村脱贫攻坚抽样调查工作返程途中因交通事故不幸殉职,年仅34岁。

1985年,张晓娟出生于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的一个农民家庭。2003年,她以全县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当时,舟曲一中专门召开了表彰大会,父亲在几千双眼睛的注视下登上领奖台,领回了县里奖励妹妹的2000元奖金。”张小娟的姐姐张小慧回忆说,张小娟考上大学时受到了母校的表彰,在她离开家乡到北京求学的那天,淳朴可亲的乡亲们在她的行李中装满了梨、核桃、蜂蜜等家乡特产,有的还直接塞给她钱。

“别人对我们的好,要记住。”父亲对张小娟说。“这些,等我以后有本事了,都会回报的……”尚且年少的张小娟回应道。

2007年,毕业后的张小娟留在北京工作,一年后升任一家集团公司的人事经理,并以高级管理人才的身份落户北京。

2008年,得知舟曲因汶川特大地震而受災严重时,张小娟每天看灾情报道、打电话回家。“舟曲受灾严重吗?如果我现在回来,能做些什么?”张小娟常常给姐姐打电话,询问四川受灾情况。一个月后,张小娟就回到家乡,投身基层工作。很多人不理解张小娟的决定,她却说:“回到家乡尽自己的力量让它变美,不是很好吗?”有人说脱贫攻坚不缺她一个,但张小娟却认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2008年起,张小娟历任驻村干部、副乡长、乡纪委书记,县扶贫办副主任,常年不辞辛苦地奔波于脱贫攻坚一线,不仅将扎实的脱贫成绩单写在了她热爱的热土上,也把新时代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留在了贫困群众的心里。

2010年8月8日凌晨,舟曲县城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上千人遇难,张小娟主动请缨,同乡上组织的突击队连夜赶到县城投入到抢险救灾中。在泥石流废墟中,张晓娟火线入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在基层,张小娟积极为群众发展致富产业出主意想办法,被老百姓親切地称为“藏乡好女儿”。

2015年,张小娟被调到舟曲县扶贫办担任副主任。自此,她一心扑在全县的脱贫攻坚事业上,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下乡,经常吃不了一顿热乎饭。舟曲脱贫攻坚正值关键期,给张小娟打电话的人太多了,上级部门、县领导、各个单位、乡镇干部、贫困户……不管是谁,不论大事小事,她都会耐心倾听,给对方一个条理清晰的答复。张小娟的母亲偶尔会带着情绪说:“小娟电话总是占线,接通了也总是匆忙说几句就挂了,她怎么那么忙啊?”每当这时,张小娟的父亲就“批评”她:“娟娟干的都是要紧的工作,你不要有事没事打扰她。”任职期间,张小娟跑遍了舟曲19个乡镇208多个自然村,遍访了87个贫困村所有贫困户,成为舟曲县扶贫情况的“移动数据库”和“活字典”。2018年底,舟曲县贫困发生率降至6.31%。

张小娟的母亲记得,有好几次张小娟和她说:“妈,我的包忘拿了,现在要下乡去,需要粮草救济。”母亲就跟她开玩笑:“你看你还是个干部呢,每天起早贪黑劳累成这样,过得却这么‘紧张’。”张小娟笑着回应道:“谁让你们把我培养得这么优秀呢,我可不是光挣钱呀,我是有重要的事情要去做……”每每去偏远村落走访贫困户,见到那些生活困难的人,张小娟心中总是不忍,替贫困户垫付医疗保险、给零花钱、买些营养品,是她常做的事。同事杨浩回忆说:“小娟心软,每次下乡回来,她自己的钱包基本都是空的。”

2019年10月7日,张小娟在完成舟曲乡村脱贫攻坚抽样调查工作返程途中,因交通事故不幸殉职,年仅34岁。

“当时,惊闻噩耗,我半夜步行近十公里去找寻小娟。”舟曲县城关镇西半山村村民杨许舂说,“很多话没有来得及说,很多事没来得及做,这是我们全家永远的遗憾。”

张小娟走了,但“她以一种精神,活在了人们的心中”。舟曲县曲告纳镇瓜欧村是张小娟生前的扶贫帮扶村。这里家家户户都记得张小娟,就连一些眼花耳背的老人,也叫得出她的名字。

2021年2月25日,张小娟被追授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

张桂梅:创造滇西山区的“教育奇迹”

张桂梅(1957- ),辽宁岫岩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院长。2020年被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荣誉称号。2021年2月,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书记、校长张桂梅坐着轮椅上台领奖,引发网友热议。

在张桂梅创办的全国第一所免费女子高中——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里,老师们集体收看电视里张桂梅获得这个崇高的荣誉,热泪盈眶。

这所学校创办前,华坪县中考升学率还不到50%,2020年达到90%以上,全县高考升学率多年在丽江保持第一。2011年起,华坪女子高中连续10年高考综合上线率为100%,创造了滇西山区的教育奇迹。

中国向世界宣布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的时刻,张桂梅“培养一个女孩可以影响三代人,培养出有文化、有责任的母亲,大山里的孩子就不会辍学,更不会成为孤儿”的初心笃行,已经从潺潺溪流汇成浩浩江河,惠泽了云岭大地的千万女童家庭,成为干部群众推动教育扶贫的共同行动。

十余年来,1800多个可能辍学的贫困女孩因教育而有了不同的人生:华坪女子中学第四届毕业生胡艺潇成为了律师、第五届毕业生杨晶晶成为了交警……还有更多的学生成为了教师和医生,用不同方式回馈社会。

获得荣誉后,张桂梅表示:“教育事业一个人是做不了的,这个荣誉不属于我,华坪女高那么多老师,全国山区那么多老师,说明山里的老师们的付出被党和人民看见了,认可了,荣誉属于山区的全部老师。”“现在取得的成绩还不够,这份肯定和鼓励将推动我们大家继续努力付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不言松懈的劲头在张桂梅的身躯里随时在线。

2021年春节,张桂梅拖着病痛的身体,走访了104个学生家庭,这是她连续第13年的寒假家访。

“这次家访非常顺利”,张桂梅原本虚弱的面容,在讲起自己的学生和工作时瞬间绽放光彩:“政府把贫困地区的农户搬迁到城镇附近,卡户一区、卡户二区,楼房很漂亮,家访起来方便多了。”对于近年来脱贫攻坚取得的成果,张桂梅把“改变非常大”挂在嘴边,“就算去远一些的学生家,农村公路也修到了家门口”。

家访途中,一个以前的学生参加了工作,每月领到五六千元工资,正在手机上指挥家里种地。张桂梅说:“姑娘们通过受教育,彻底斩断了贫困的根,让父辈在山村里昂首挺胸,这就是我们山区教育工作者的意义。”

2021年9月8日,教师节前夕,张桂梅在云南省“张桂梅思政大讲堂”上,再次说出了作为人民教师的不悔誓言:“我有一颗教育者的初心在跳动,只要我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九死亦无悔,这是我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

通过教育改变山区贫困女孩的命运,始终是张桂梅不懈的追求。

2021年暑假,张桂梅又走访了80多个学生家庭。今年的家访让她有了许多新感受:“到山区村寨的路好走多了,许多贫困家庭的生活好起来了,政府帮忙盖了新房,温饱不愁了,以前冬天穿凉鞋的家长也穿上皮毛靴子了。在家访华坪船房乡一户家庭时,我正准备给她家2000元资助,这家的学生却哭着说不用给,因为她的银行卡里有8000元,都是学校和社会各界资助的,够她和家里用了。”

“现在农村家长们的教育意识都增强了,以前有些家长见到我就躲,现在供孩子上学都很积极,有的孩子才读小学3年级,家长就来找我,说准备让孩子读女子高中。”张桂梅开心地笑了。

有人问张桂梅:“过去山区农村贫困,您才办免费女子高中教育扶贫,现在农村脱贫了,还需要继续办免费高中吗?”

“需要的,因为乡村振兴首先就要从教育振兴,现在山区农村虽然脫贫摘帽了,但经济底子还比较薄,有些贫困群众虽然温饱不愁了,但要交很多钱读书还是有困难,我们学校贫困的特殊学生家庭还比较多。要彻底阻断贫困、防止返贫,要真正乡村振兴,还是要靠教育。”张桂梅的回答很坚决。

赵亚夫:“总书记跟我说,要把成绩写在大地上”

赵亚夫(1941- ),江苏常州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现任江苏省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专业合作社研究员。2021年2月,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1961年,20岁的赵亚夫从宜兴农林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江苏镇江农科所工作,决心扎根农村,为农民解决难题。两年后,被雷锋精神打动的赵亚夫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入党后,他用一双丈量田地的脚、一颗紧贴农民的心,践行着初心和使命。

1982年,赵亚夫前往日本学习农业技术。这是他第一次走出国门。在日本,他看到了丘陵地区农民致富的方向。一年后,他学成回国,带回来13箱日本农业书籍和技术资料,20株原种草莓苗,研究草莓种植。

1984年,赵亚夫选择解塘村试种草莓,农技员张冬才第一个响应,种了9分地草莓。一年后,句容市白兔镇解塘村被确定为江苏省丘陵农业综合开发试验示范点,赵亚夫来到白兔镇解塘村蹲点。下村后他住到张冬才家中,整日与张冬才一道泡在农田里,琢磨怎样发展农业生产。1986年,以解塘村为中心,草莓迅速扩种到附近多个村,面积达万亩。先富起来的解塘人盖起二层小楼,这被当地人称为“草莓楼”。1990年,新华日报社记者报道赵亚夫的事迹,找到张冬才了解情况,张冬才告诉记者,村里流传着一句口号:“要致富,找亚夫。”原来,草莓种植户无论大事小情有搞不懂的、弄不清的,都找赵亚夫。他还印制了200余张名片发到农民手中,并存了200多个农民种植户大户的电话号码,提供24小时“热线服务”。村民们亲切地称他是“为农服务的110”。

赵亚夫随后又从日本引进葡萄种苗,落户现在的句容市茅山镇丁庄村。“有一年销售出了问题,烂了很多葡萄,我就跟村委和种植户商量办合作社,抱团闯市场。”1996年,赵亚夫牵头成立老方葡萄农业专业合作社,打造远近闻名的“丁庄葡萄”。参加合作社的农民人均年收入达1.5万元,比当时城镇居民收入还高。

如今,以白兔镇、茅山镇为核心,绵延30多公里、面积达10万亩的优质果树种植区让农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几十年来,赵亚夫每年都有200多天“泡”在田地里,其余的100多天也是为农民的事奔波。1993年,他当选镇江市人大副主任时,仍难以割舍乡土情怀,提出不驻会的请求,坚持到农村去、到基层一线去。2001年,60岁的赵亚夫退休,彼时为脱贫攻坚事业贡献了半生时光的他主动请缨,以农技专家的身份前往当时茅山革命老区里最贫穷的戴庄村,无偿指导村民脱贫致富。

戴庄村坐落在茅山山脉中部,总面积约10.3平方公里,耕地7000多亩,岗坡地占70%,地块零散落差大,土壤瘠薄,水利成本高,遗留欠账多。赵亚夫说:“我亲历过曾经席卷农村的饥荒和贫穷,也见证着农业发展的铿锵足迹。全面小康,农民是难点;美丽中国,农业是重点。从付诸一生的上下求索中,我深切感受到‘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农业既有大有可为的空间,也面临着发展中的烦恼。”就这样,这位退休前已满是功勋的老人,打算去戴庄从头再来。

在这个消息闭塞的村庄,欲推广先进经验的赵亚夫连吃闭门羹。种桃大户彭玉和至今仍记得,2002年春节刚过,他在逛街时被村支书李家斌拉去听农技专家讲座。“大伙一听是在讲有机桃子,没一会儿就快走光了。”那场讲座上,彭玉和不仅坚持听到结束,还上台和赵亚夫握了手,主动提出希望赵亚夫能带他一起干。

赵亚夫想“带着农民干”进展不顺,就想办法“做给农民看”。他无偿把手头的30亩桃林让给了彭玉和,希望他能做个样儿。在赵亚夫的悉心指导下,次年5月,桃树开花结果。30亩地桃林,当年给彭玉和带来了7万元收入。这件事在戴庄村当时就炸开了锅。大家这才发现,这位号称“不收指导费用、不搞技术入股、不当有偿顾问”的老人是来真的。

2004年3月,村民王巧娣的第一批桃树苗没有发芽,她焦急地拨通了赵亚夫的电话。第二天,赵亚夫就来到王巧娣的桃园。赵亚夫跪下来,用力扒出宕口底部的泥土,仔细观察根部情况,然后把王巧娣叫到跟前,向她解释这片桃树苗没有发芽的原因。赵亚夫跪在桃树苗旁给王巧娣讲授技术的样子,那样自然、投入,很多村民为之感动。

2006年,受到日本农业协同组合的启发,赵亚夫牵头成立了句容市天王镇戴庄有机农业合作社,希望通过合作社的形式,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统一服务,把加工销售环节的利润留给农民,促进了村集体经济和农民收入“双增长”。

合作社一组建,村民种植户有了更多的致富空间。彭玉和等种桃户在赵亚夫的建议下,发展起了鸡鸭养殖。当地又形成了“林果+草+畜禽”有机农业生态系统,农业效益大幅上升,戴庄村农民2020年人均纯收入3.4万元,比十年前常规栽培时高出6倍。

让农民过上好日子,一直是赵亚夫的追求。扎根农村60年,赵亚夫提出“水田增粮、岗坡致富”的丘陵山区农业开发思路,累计推广新品种新技术350多万亩,帮助农民增收近300亿元。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仍活跃在田间地头。2021年,赵亚夫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的称号,在去北京接受表彰的前两天,他还在戴庄村奔走。2月25日下午,他又匆匆赶回镇江,继续为农民们排忧解难。赵亚夫说:“总书记跟我说,要把成绩写在大地上。”他将继续带领农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前进,让农民成为在家门口“刨金”的体面职业。

姜仕坤:“脱贫攻坚,我是党员,向我看齐!”

姜仕坤(1969-2016),贵州册亨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生前任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委书记,2018年6月,被追授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2021年2月,被追授“全国脱贫攻坚模范”荣誉称号。

2016年4月12日,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倒在了脱贫攻坚的路上。他的遗体告别现场,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千余名干部群众自发聚集在殡仪馆为他送行。在这些人中,有靠养羊富起来的农民,有他自掏腰包帮扶过的贫困户,有跟随他一起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的战友同事……

姜仕坤留给人们最深的印象是“坐在农民当中看不出是官”的县委书记。他脚穿一双褪色的运动鞋,身着一件旧夹克,提一个又旧又重的帆布包,时常捂着疼痛的胸口、瘸着痛风的双脚,奔走在晴隆山间的形象让人难以忘怀。

2010年初,41岁的姜仕坤调任晴隆县代理县长,4年后升任县委书记。姜仕坤初到晴隆,就收到了当地干部群众给的两份“见面礼”:惰性与贫困。很多干部思发展、谋出路的精气神很差。看到如此情景,心急如焚的姜仕坤私下对同事说了四个字:“真的想哭。”

在领导干部面前,姜仕坤是条硬汉,“想哭”但不会哭。但在群众面前,姜仕坤确实哭过。2010年春节前,姜仕坤在大田乡董箐村调研时,所走访的人家基本都是家徒四壁,到最后一家时,看到屋子里除了显眼的半边锅,再没像样的家什,姜仕坤流泪了。他含着泪从裤兜里摸出两百元钱,递给主人,轻轻地说:“去买口锅回来,先把年过了……”

2011年底,董箐村村委会副主任李安珍觉得董箐这个地方适合养羊。她就带着乡亲一起养羊。李安珍养羊遇到瓶颈时遇到了姜仕坤。“就见这人径直跨到羊圈里摸羊,又问我:‘咋不给羊驱虫咧?’我奇怪,嘴上说‘又不是人,驱什么虫’。眼瞧着他穿得简陋也不怕脏,心里又琢磨,这次这个兽医该是技艺高超……”那时的李安珍不会想到,眼前这个人就是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她更不知道,在未来的日子里,这个“羊书记”成了她的良师益友。

在姜仕坤的带领下,晴隆因地制宜种草养羊,实现经济、生态、扶贫“三效”同步,成为农业产业和扶贫开发的亮点,被称为“晴隆模式”。2014年2月,晴隆开始了现代草地生态畜牧业三合园区的建设。从园区的规划、选址到园区的建设方案,姜仕坤亲力亲为,致力于把园区建成高端、高效、可持续发展、能够给农户带来长期收入的园区。

姜仕坤说:“建设标准化园区,要从基础做起,挖草窝就是基础。”在园区建设中,姜仕坤18次到园区指导,9次主持召开专题研究常委会,常常和园区农户交谈至深夜,询问农户养羊种草的期望。久而久之,老百姓都叫姜仕坤“羊书记”。

姜仕坤认为,作为贵州石漠化程度最重、贫困面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之一,晴隆要想尽早实现脱贫目标,旅游产业必须搞起来。

“贫困县搞旅游,困难非常大。”不止一次,姜仕坤站在晴隆山顶,注视着二十四道拐;也不止在一次会议上,他强调“要站在更高层面,把二十四道拐推出去”。

为了研究二十四道拐的旅游推广,姜仕坤对其了解可谓细致入微。在一次旅游分析会上,他向参会领导干部提问:“你们有谁知道‘美军墙’‘公鸡坟’分别在第几拐?”这个提问难住了几乎所有参会者,只有姜仕坤正确答出。曾引起广泛关注的电视剧《二十四道拐》背后的“主推手”就是姜仕坤。他希望《二十四道拐》能够“让更多人更长久地记住晴隆抗战史,更有效地传承、传播晴隆历史文化,为旅游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晴隆县脱贫是姜仕坤的头等大事,为了这件大事,他顾不得家庭,也顾不得他的身体状况。

到晴隆工作前,姜仕坤叫来在黔西南州公安局工作的弟弟姜仕学。兄弟俩在家一起吃饭,姜仕坤边吃边说:“你知道我为什么喊你来吃饭不?”姜仕学明白,哥哥的意思是让他这个做弟弟的要保持平常心,不要因为哥哥工作变动有什么想法。

这顿饭,让姜仕学铭记在心。哥哥在晴隆工作期间,他很少来晴隆。“哥哥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人,普通到我看不到一点县长、县委书记的影子。”姜仕学说。

据姜仕坤的女儿田姗灵回忆:“2014年5月,爺爷身体出了状况,医生建议做手术,但爷爷害怕上手术台,不答应做手术。迫不得已,爸爸只有在安排好工作后利用周末前往昆明去劝说爷爷动手术。”

“后来,听妈妈说起她到晴隆等爸爸一起前往昆明的过程,我心疼得掉泪。”那段时间,姜仕坤痛风发作,脚不能完全落地。开会时,他只能斜靠扶手,把脚搭在沙发上。田姗灵说:“这实在不礼貌,但参会的各位领导给予了理解,会议一直开到凌晨两点。”

“因为痛风,他一个晚上都难以入睡,第二天早上才叫驾驶员朱叔叔给他煮了一大碗面条……爸爸稍微休息后,吃了速效止痛药,下午匆忙赶往昆明。怕爷爷看出他生病,爸爸只好硬撑,但还是一瘸一拐的,只好对爷爷说,他在上楼时不小心把脚崴了。”

“没有陪伴爷爷多长时间,爸爸又接到电话,有上级部门到晴隆县检查工作。”田姗灵回忆说:“临别时,不善表达的爷爷看到我爸爸的背影,又把他喊回来说:‘老二,你要注意身体啊!’说完,爷爷哭了,爸爸也哭了。”

2016年,距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还剩最后五年,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2月26日,在晴隆县召开的脱贫攻坚千名干部包保帮扶誓师大会上,姜仕坤带领全县各级干部近千人高举右拳,庄严宣誓:“脱贫攻坚,我是党员,向我看齐!”

震耳欲聋的宣誓声中,很少有人知道,常年高负荷的工作已让此时此刻的姜仕坤走到了生命的极限。

2016年3月7日,在兴仁县出差的姜仕坤突然休克,县医院初步检查后怀疑是心脏病,要求姜仕坤尽快去大医院确诊。缓过劲来的姜仕坤微笑着对身边的同事们说:“现在不碍事,等忙过这阵再去。”

4月5日至10日,姜仕坤经历了5天超负荷的工作,他数次出现身体透支的情况,几次都是靠速效救心丸强撑着。每次身边的人劝他赶紧去医院,姜仕坤的回答总是那句话:“等忙完这阵再去。”

4月11日,姜仕坤在广州出差的途中病发,被送入医院。次日,还没有做完全部检查的姜仕坤在睡梦中永远闭上了眼睛。

田姗灵这样评价父亲的离去:“他一路走来,走得辛苦,走得坦然。”

姜仕坤履职六年,夙夜匪懈,晴隆县的贫困人口从16.19万人减少到7.91万人,贫困乡(镇)从12个减少到4个,贫困村从56个减少到52个,贫困发生率从52.2%降至25.1%。种草养羊升级“晴隆模式”,修路动迁扩容城镇,策划打造抗战“活化石”二十四道拐旅游区,全面提升了晴隆人民摆脱贫困的造血功能。姜仕坤的努力,为晴隆的脱贫奔小康开了个好头,也为乡村振兴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如今晴隆的茶叶、烤烟、薏仁米、生态畜牧等产业,都有姜仕坤在任时留下的足迹。

如今在晴隆县,姜仕坤已经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精神丰碑。每年清明节,或组织或自发,不少人都会前往姜仕坤的墓前吊唁缅怀。各机关单位不时组织学习姜仕坤的典型事迹,以姜仕坤的故事作为榜样,激励广大干部做有责任、有担当的人民干部,当人民的好公仆。

夏森:捐资助学200多万,自己一件外套穿了15年

夏森(1923- ),四川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2018年,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2021年2月,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在雄壮的《向祖国英雄致敬》乐曲声中,一位身材瘦弱、白发苍苍的98岁高龄老人坐着轮椅上台领奖。习近平俯下身,郑重地为她佩戴“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奖章,并同她亲切交谈。老人颤巍巍地尝试起身,习近平微笑着轻抚老人肩头,示意她安心坐好,并将鲜红的荣誉证书送到老人手中。这温暖的一幕引发了全场热烈的掌声,并在微博、微信朋友圈中被不断转发、“刷屏”,感动了无数中国人。

这位老人就是中國社会科学院原外事局研究员夏森。多年来,她过着简朴的生活,离休后仍然心系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累计捐出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202.3万元,用于资助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两个定点扶贫县——陕西省丹凤县、江西省上犹县贫困家庭学生上学、改善贫困乡村学校教学条件。她设立的“夏森助学金”,已资助182名贫困大学生圆了“大学梦”。

夏森出生于1923年9月,在民族灾难最为深重的年代度过了童年时期。她的叔叔是中共地下党员,父亲是拥护和支持共产党的进步人士。受他们的影响,夏森心中很早就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1938年,夏森来到了她朝思暮想的延安,进入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年轻的夏森在这片红色土地上接触了马克思主义,成长为一名坚定的无产阶级战士。

抗日战争时期,夏森先后在延安抗大、延安中央党校等单位学习和工作。解放战争时期,曾在解放军东北总司令部等部门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她先后在中国科学院理论教育处、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外事局等单位工作。

2006年,83岁的夏森专程到陕西省丹凤县实地考察。丹凤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秦巴山区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县、深度贫困县。

夏森亲眼看到了龙驹寨镇西街小学艰苦的教学环境:教室低矮、昏暗,桌椅残缺不全,贫困家庭孩子辍学情况突出。这让她揪心不已。她说:“我是经历过苦日子的,知道那种苦。所以看到还有孩子在这么艰苦的环境中学习,就很心疼。”她当即拿出2万元,为西街小学购买了桌椅、字典等学习用具,两年后又为该校捐资2万元。由此,她和丈夫汝信一起走上了漫长的捐资助学之路。

“今天努力学习,明日大有希望。”丹凤县龙驹寨镇赵沟小学教学楼上的这十二个大字,由汝信题写。这幢南北走向的两层八级抗震楼房,也是由夏森、汝信夫妇捐资20万元建起来的。

扶贫先扶智,治穷先治愚。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夏森说:“不能让孩子们在教育上吃苦。”“孩子们要是好了,我们的社会就会更好。”“我对百姓饥寒交加、惨遭欺凌的旧社会深恶痛绝,立志要让穷人都过上好日子,让孩子们都有学上。14岁参加革命,15岁加入共产党,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这个目标。”

为了帮助更多的贫困学生,2013年下半年,夏森拿出她和丈夫的多年积蓄,捐献100万元设立了“夏森助学金”,随后不断追加金额,用于资助贫困家庭大学生上学。她特别强调:“资助的学生不光要看他考入的是几类、几本大学,还要重点看他的思想道德表现。资助的学生必须热爱祖国!”

从2015年起,夏森每年从“夏森助学金”中支出11.8万元,资助20名当年被录取的家庭贫困学生上大学,直至他们毕业。2016年9月,夏森又拿出6.4万元,资助32名环卫工人家庭贫困大学生上学,同年还拿出6.3万元为上犹县社溪中学安装、配置了教学广播设备。2017年,在助学金之外,夏森又捐出了2万元,资助丹凤县和上犹县的4名贫困大学生上学。

在长期捐资助学的同时,夏森还多次响应党组织号召,通过交纳特殊党费等形式奉献爱心。2008年汶川地震发生后,她从自己的积蓄中拿出2万元捐助灾区;2020年,又捐款10万元支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她说:“人离休了,但共产党员的初心使命不能休。”

2021年2月25日,赵沟小学的老师们通过电视直播,看到了夏森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领奖的感人一幕。他们一眼认出,她上台领奖时所穿的灰色毛衣外套,就是2006年她到丹凤考察时所穿的那一件。“夏奶奶捐资助学200多万,自己这一件外套却穿了15年。”说到这里,老师们都红了眼眶。

考虑到夏森年事已高,有关方面同意她在表彰大会上全程坐轮椅。尽管如此,当大会主持人宣布全体起立、奏唱国歌时,夏森还是从轮椅座位上起立,神情肃穆地唱起国歌,庄重表达一位老党员对党和国家的无限深情。

个人生活极尽简朴的夏森,也有属于自己的“珍宝”,那就是丹凤、上犹的学生们写给她的信。她将受资助的贫困学生当作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对待,惦记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情况。

从踏入大学到现在已经有一年半时间了。在这一年半时间里,我通过努力,取得了较优异的学习成绩,在2017年11月的综合素质测评中排名专业第一,本学期期末考试排名专业第二,还获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三好学生等奖励。我会利用课余时间做学校的勤工助学工作,生活费上可以自理,不用向家里要钱。与此同时,我也会在课余时间做一些志愿活动,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这是受“夏森助学金”资助的湖南科技大学学生余汶芳写来的信,夏森一直珍藏着。她不止一次托人向受助学生转达,自己的生活好起来不是目标,帮助更多人摆脱贫困才是人生的崇高追求,希望你们爱党、爱国、爱人民,坚定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作贡献的理想。

表彰大会结束后,全国各地媒体纷纷要求对夏森进行采访。夏森一再婉谢:“我没有做什么,这只是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

黄文秀:30岁为脱贫攻坚献出生命

黄文秀(1989-2019),广西百色人。中国共产党党员。生前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委宣传部派驻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2020年被追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时代楷模”等称号。2021年2月,被追授“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

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宣读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名单,“黄文秀”的名字响起时,镜头转向了一位头发斑白的老人——黄文秀的父亲黄忠杰。替女儿戴着大红花的黄忠杰红了眼眶、悄悄抹泪,这一幕让亿万观众动容。

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胜利,黄文秀却没有等到这一天。这位正值芳华的壮族姑娘,长眠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百福园公墓。

黄文秀是百色市田阳县人,生前在百色市委宣傳部工作,是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2019年6月16日,黄文秀回家看望刚做完肝癌手术不久的父亲。那段时间,百坭村连降暴雨,由于惦记村里的防汛抗洪工作,黄文秀冒雨连夜返回工作岗位。途中,黄文秀遭遇山洪,不幸牺牲,年仅30岁,她将生命永远定格在扶贫路上。

扶贫工作异常辛苦,但黄文秀生前从没叫过苦。她白天走村串户遍访贫困户,帮助他们分析致贫原因,晚上与村“两委”研究对策,制定工作方案。通过走访调研,黄文秀找准了百坭村发展产业的路子,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砂糖橘、八角、杉木等产业,增强他们的脱贫“造血”功能。

“过去我们靠天吃饭,种养也是小打小闹。文秀书记来后,引进了农业技术,找准了销路,大家的信心足了。”村民班统茂在黄文秀手把手指导下,种植20多亩砂糖橘,很快就脱了贫。

驻村期间,黄文秀总是在奔波。2019年3月,驻百坭村满一周年时,她的汽车里程表恰好增加25000公里。那一天,她写下感言:“我心中的长征,驻村一周年愉快。”

金黄的砂糖橘挂满枝头,扶贫的硕果惠及家家户户。2018年3月,百坭村贫困发生率为22.88%,黄文秀担任驻村第一书记1年又82天,带领干部群众帮助全村88户418人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2.71%,村集体经济项目增收翻倍。

2020年6月17日是黄文秀牺牲一周年的日子。百坭村,篮球场、电商扶贫消费网点、太阳能路灯、小卖部接连映入眼帘,村民的房屋外立面刷着白漆,整齐漂亮。黄文秀心心念念的幼儿园已经完成选址,很快就会动工建设。黄文秀生前最牵挂的脱贫产业路也已经在2020年1月修通了,全长22公里,连通11个屯,原来40多分钟的车程缩短到了半个小时,村里农副产品的销售价格比修路前高多了。

回想起2018年下半年,黄文秀带领大家学习果园管护技术的情景,班统茂几度哽咽:“我非常想念文秀书记,没有她,就没有这么大、这么好的果园。好想要她回来,坐下来一起聊聊天……”

在百坭村大力发展产业,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是黄文秀生前为之奋斗的目标。百坭村干部群众不忘黄文秀的遗志,齐心协力发展产业,向脱贫攻坚发起总攻。2020年,全村发展杉木1.8万亩、油茶2000亩、砂糖橘2000亩、八角1500亩、板栗800亩、茶叶620亩、猕猴桃446亩、枇杷400多亩,枇杷、猕猴桃、养蜂、清水鸭等特色产业逐步形成规模,产业发展呈百花齐放的局面。2020年底,百坭村脱贫“摘帽”。

2021年初,百坭村“两委”换届,村委注入了新鲜血液。年轻大学生罗彩航、黄福持当选村委委员。“文秀书记是我们心中的明灯,我们会朝着她指引的方向走下去,扎根百坭贡献青春力量!”罗彩航说。“年轻人的态度就是乡村的未来”,黄文秀生前曾在驻村日记中这样写道。如今,一个黄文秀走了,一群“黄文秀”来了。在百坭村,“90后”村民梁祥办起了农家乐,他表示:“文秀书记为村里做了很多实事,我们回来就是想把家乡建设得更美。”

如今的广西百色市乐业县新化镇百坭村欣欣向荣,一幢幢农房换上了白墙、红窗、青色琉璃瓦的“新装”,文秀广场、文秀卫生室和大榕树休闲娱乐广场等公共服务设施齐全。

近年来,为打造品牌、拓宽销路,百坭村村民合作社发起成立百色秀起福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搭建电商平台,构建产供销协同体系,形成引导种植、订单销售、品牌创建的运营机制。目前,全村300多户农户通过发展产业实现户年均增收6000余元,产业越做越大,村民们的腰包鼓了起来,笑容也越来越多。

(责编/张超 责校/李志琛、李希萌 来源/《毛相林:脱贫路上的当代“愚公”》,陈国洲/文,新华网2021年6月20日;《地震带上那碗甜水(上)》,王安润/文,新华网2021年7月6日;《张小娟:“她以一种精神,活在了人们的心中”》,马富春/文,《中国青年报》2020年12月8日;《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科技兴农干到老》,马晓波/文,人民网2021年3月1日;《当代县委书记的榜样——追记贵州晴隆县委书记姜仕坤》,罗宇凡、李春惠/文,新华网2016年9月26日等)

猜你喜欢

攻坚
油画 《脱贫攻坚的故事》
把握“四度” 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攻坚 西安守城(下)
中国脱贫攻坚大数据
吉安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新余市脱贫攻坚图片展
打赢脱贫攻坚战
吕梁方山县:“十二个”攻坚行动助脱贫
攻坚脱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