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长春:一个人的奥运

2022-02-22

今古传奇·人物版 2022年2期
关键词:运动员

“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愿诸君奋勇向前,愿来日我等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刘长春(1909-1983),辽宁省大连市甘井子区人。1928年就读于东北大学体育系,1932年毕业。1932年7月8日,参加在美國洛杉矶举行的第10届奥运会,成为第一位正式参加奥运会的中国运动员。1936年再次代表中国参加在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常委、中国奥委会副主席、辽宁省体育协会副理事长、第四届辽宁省政协常委等职。1983年3月25日逝世,享年74岁。

1932年7月31日15时,美国洛杉矶市。这是第1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后的第二天,男子100米短跑预赛正在田径场上进行。起跑线前,在那些高大魁梧的欧美运动员中间,一个身材矮小、肤色黝黑的中国选手,吸引了众人好奇的目光。

他是第一位走进奥运赛场的中国人,四万万人口大国的唯一参赛者。

观众们无法透过那张不苟言笑的陌生面孔,洞悉他脑海中的波澜起伏——就在10个月之前,日本人在中国的领土上发动“九一八”事变;此时,他的家乡东北,已沦陷在侵略者的铁蹄之下。

发令枪响。仅仅11秒钟之后,这个尚未被人们所熟识的中国青年,便被宣布从预赛中淘汰出局。在6名参赛者中,他只取得了第5名的成绩,与最先撞线的选手,相差大约4米的距离,撞线时间相差不足1秒。

历史将这一瞬间永久地铭刻下来。在此后的漫长岁月里,每当有人试图讲述中国在奥运赛场上的艰辛历程,便一定会提及这个名字——刘长春。

张学良勉励他:“不仅要与国人抗衡,还要敢和外国人争雄”

为培养刘长春,张学良以800银元每月的高薪聘请德国人步起——当时800米和5000米世界纪录保持者作为东北大学田径教练。

“当时我父亲的成绩已经很不错了,于是步起教练从他的弱项起跑来抓细节,提高成绩。”刘长春之子刘鸿图介绍,“父亲当时已经采用蹲距式起跑了,但他的‘毛病’是发令枪一响马上直起腰,这是很影响速度的。步起教练要求他起跑之后要保持一个角度逐渐起身,才能不损失速度。为了改掉这个毛病,步起教练用一个竹竿压着他,目的就是让他保持起身的角度。”

步起的调教让刘长春再次进步,有了后来的一鸣惊人。

1929年5月,刘长春代表东北大学参加第14届华北运动会,取得了100米、200米、400米三项第一,并创下了三项全国的新纪录。张学良得知喜讯后,勉励刘长春:“不仅要与国人抗衡,还要敢和外国人争雄。”

同年10月,刘长春参加中、日、德三国运动员田径对抗赛,虽然在100米、200米比赛中仅得第二,但他的100米成绩是10秒8,与第一的德国运动员相差仅半步;他的200米成绩是21秒7,是当时远东地区的最好成绩。这是中国人第一次登上“远东短跑王”的宝座。

1930年4月,第四届全国运动会在杭州举行,刘长春连夺100米、200米和400米三项冠军,震动全国。为了纪念刘长春取得的胜利,杭州把通往田径运动场的大马路改名为长春路。

亲历“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深夜,“九一八”事变爆发。东北大学校舍距离北大营不远,刘长春无意中成为这一事件的历史亲历者。

那一夜刚熄灯不久,猝不及防的爆炸声将学生们从酣梦中惊醒。他们看见一颗颗炮弹如同灼热燃烧的火球,从校园上空自南向北疾速掠过。随即,凄厉的枪声从远处传来。对此毫无头绪的他们,在惊恐之中度过了这个不眠之夜。次日,他们目睹街上出现大批巡逻的日本士兵,才得知沈阳被攻占。

当天下午,张学良以东北大学校长的身份发出指示:“时局危急,立即停课迁校,疏散入关。”事变后第三天,刘长春回到大连家中收拾行囊,此时,他已经被日本人盯上了。

那一夜,刚好有一名学生来看望刘长春,刘长春与学生换了衣服,带着妻子为他借来的70块大洋,出门直奔大连港。虽然外面已经有日本警察在盯梢,但他们只盯着衣服,却没盯人。借着夜色,刘长春一口气跑上船,连夜赶到天津,随后又去了北平。“如果他不是当机立断,马上决定逃离大连,那么他就不可能有机会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说起父亲的当机立断,刘鸿图赞叹不已。

大好山河沦陷,刘长春气愤不已。他前往位于北平南兵马司的东北大学临时校址复课,英语老师是青年会的美籍干事,年轻气盛的刘长春盲目排外,赌气不学英语。他的教练步起也在这次动乱中离开中国,直至1936年刘长春前往德国二度参加奥运会时,师生二人才在柏林最后一次相逢。

“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岂能叛国,做人牛马!”

1932年5月21日,一则令人震惊的消息突然见于大连《泰东日报》:“世界运动会,新国家派选手参加。”刘长春的名字赫然印于纸上。其中提及的“世界运动会”指当年即将在洛杉矶举行的奥运会,而所谓“新国家”则指代伪满洲国。

这份由日本人在东北沦陷区操纵的报纸,连续5次刊载了有关刘长春的消息。同样的文字也很快出现在日本《朝日新闻》上。在此之前,日本人曾两次到刘家,要刘家人写信给刘长春,以高官厚禄相引诱,“只要刘长春回大连,‘满洲国’给他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最大的官做”。

5月30日,《泰东日报》再次刊载消息:“满洲国”已决定派刘长春参加“世界运动会”。报上甚至宣称,国际奥委会已经复电承认“满洲国”的建议,并要求速交“满洲国”的国旗与国歌,以备届时应用。

消息不胫而走,很快便流传至北平一带。很多同学看到假报道后跑来找刘长春,骂他是个背叛祖国的坏蛋。刘长春愤然疾呼:“良心尚在,热血尚流,岂能叛国,做人马牛!”他在《大公报》上发表声明:“本人为中华民族炎黄子孙,中国人绝不代表伪满州国出席第1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他还与张学良取得联系,要求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此时距离奥运会开幕只剩一个多月的时间,沉寂已久的中国体育界开始了集体行动:东北大学体育系主任郝更生以张学良的名义致函外交部,体协董事王正廷、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紧急致电国际奥委会,希望能破例为中国运动员报名。

手续出乎意料的顺利,国际奥运会在最短时间内通过了中国的申请,但一个实际的难题是:路费从哪儿来?

1932年7月1日,张学良在东北大学第四届毕业典礼暨体育专修科第一届毕业典礼会上宣布:“同学们,同胞们!想想东北的父老兄弟姐妹在水深火熱之中,被日寇铁蹄任意践踏,堂堂五千年文明之中华民族落于世界强国之后。学良身为东北军司令,于心有愧。为粉碎日、伪阴谋,扬我民族之精神,本司令决定捐赠八千银元特派应届毕业生刘长春和于希渭为运动员,宋君复教授为教练,代表中国出席第10届奥运会。刘长春同学此次参加世界运动会为中国有史以来第一次,意义无穷。愿君用其奋斗精神,扬我民族正气!”临行前,张学良特意买了一只做工考究的大皮箱赠予刘长春。

与刘长春一道被张学良点将的于希渭,在家乡大连被日本特务严密监控,难以成行。为了确保刘长春顺利赴美,避开日寇的重重阻挠,东北大学决定马上让刘长春离开北平,以免夜长梦多。郝更生主动请缨,偕同夫人陪送。

经过一天的颠簸,刘长春一行于7月3日晚6时安全抵达上海。郝更生热情地向新闻界介绍我国粉碎伪满阴谋,首次派体育代表团参加奥运会的经过。第二天,《大公报》《申报》等各大报纸纷纷刊登郝更生的文章,标题醒目:“郝更生谈刘长春代表赴美使命 为中国体育史创造新纪元 打破日人之伪国无稽宣传”。临行前,国人送别的热情给了刘长春巨大的内心震动,他禁不住热泪盈眶:“我一定竭尽全力!”

“单刀赴会”,抵达洛杉矶第二天就站在了大赛起跑线前

1932年7月8日,上海《时报》第四版刊出了一幅漫画:一名青年身着关公的战袍,手握青龙偃月刀,立在一条破旧的小船上,小船正准备驶向一望无际的远方。

这幅漫画的题目叫“单刀赴会”。《大公报》也刊出了一条简短的文字新闻,与《时报》遥相呼应,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中华健儿,此次单刀赴会,万里关山。此刻国运艰难,愿诸君奋勇向前,愿来日我等后辈远离这般苦难。”

那一天,刘长春登上了前往美国的邮轮,开始了他长达21天的海上航程。据同行的宋君复回忆:船行至日本神户港时,曾有日本记者上船采访拍照,最后突然问道:“二人代表中国乎?抑代表‘满洲国’乎?”这个问题令刘长春震怒,“当即严重声明,我二人乃代表大中华民国也”。

日本当地的体育组织向船上发来了祝贺电报,信封上只写有“奥林匹克选手队”的称谓。但刘长春在签收之后发现,电文中将其称作“满洲国奥林匹克选手队”。他立即将电报退还,索要回签字收据,并告知电信员:“船上无‘满洲国’代表,请退回日本。”

节外生枝的干扰使刘长春更加谨慎,邮轮驶离日本码头之前,他再也没有上岸。

7月29日16时,刘长春一行抵达洛杉矶码头。第二天,第10届奥运会开幕。

按照规定的入场顺序,“希腊国系大会创始者,推该国代表队居游行第一队,其次挨国名第一字母之先后排行,美国队以地主居末位”。刘长春在日记中详细地记录下开幕式的规则,“每队由一专人持国名旗前导,持国旗者随之,后面即为职员代表及选手”。

首次参加奥运会的中国代表队,排在第8位上场。有人从观众席上远远地拍摄下了当时的场景:在宏伟的运动场上,这支仅由6人临时拼凑的队伍,越发显得渺小——刘长春擎旗走在前列,中国总代表沈嗣良紧随其后,其次为宋君复、留美学生代表刘雪松、旅美教授申国权、时任上海西青体育主任的美籍人士托平。行进在队列中的刘长春,羡慕地观望着美国、加拿大、日本、意大利等国的壮观队伍,心头突然涌起一股莫名的痛楚:拥有四万万庞大人口的中国,却派出了选手最少的奥运代表队。

这天下午,刘长春站在了奥运赛场上。

象征“白山黑水”的战袍

“七时醒,八时半早膳,谈谈说说,看看报纸,十一时半又是午饭;下午一时乘车抵运动场,先在外边预备场上练习,即返休息室。”日记中详细记录了他在比赛前的全部活动。

这看似从容的赛前准备,却暗藏着他内心深处的焦虑不安。在赴美的旅途中,哪怕是在甲板上做体操这样最基本的活动,也时常因为海面上变幻莫测的天气而被迫中断。加上舟车劳顿、水土不服的困扰,此时他的体力根本还没来得及恢复。而他的竞争对手,却早在几星期之前便陆续抵美,并开始进行赛前训练。

100米短跑预赛,各就各位。

参加百米预赛第二组的6名运动员,在各自的跑道内俯首垂臂。刘长春排在第二道,身着上白下黑的运动短装。此后在参加任何一场比赛时,他都会披上这身“战袍”,他将其命名为“白山黑水”,借以表达不忘东北沦陷的国仇。

“啪”的一声,发令枪响。他像离弦的飞箭猛射出去,一起跑便冲在了最前面。到50米处,他一直保持领先。终点线越来越近,但此时他的步伐却开始变得沉重,体力迅速流失。身后那些追赶者正在迅速赶上来:70米处,对手将他追平;80米处,有人赶超在先……他试图加快步伐,但是双腿的力量已达到极限。到终点时,他只取得了小组第5名的成绩。

比赛结束之后,立即为运动员颁奖,并举行升旗仪式。刘长春坐在观众席中,“每项前三名将优胜国国旗悬挂高竿,音乐既奏,全场仕女起立致敬,余对之频添无限感喟”。

8月2日进行的200米预赛,刘长春再遭淘汰。这天,宋君复向国内发了一封电报,以刘长春两腿酸痛为由,宣布放弃两天后进行的400米比赛。这一夜,刘长春辗转反侧,凌晨1时40分才入睡。

据刘鸿图回忆:“在当时那个年代,我父亲的成绩至少是世界前十名。但在海上漂泊了21天,加上时差这些问题,成绩难免会受到很大影响。失利后,父亲的心情也比较沉重,感觉辜负了全国人民的重托。但中国人参加奥运会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当时有许多国外运动员、华侨和美国人都找到我父亲,对他表达了敬意……中国留美学生从华盛顿发来一封贺电说:‘刘长春先生,你代表中国首次参加奥运会,虽败犹荣。’”

“后来奥运会主办方还搞了一次冠军晚宴,请的都是获得那届奥运会冠军的运动员参加。为了表达对中国的尊敬,他们特意邀请了我父亲作为嘉宾参加冠军晚宴。从这也可以看出父亲参加奥运会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体育比赛本身。”

奥运会结束后,洛杉矶举办了一场世界青年辩论大会,主题被确定为“九一八”事变。大会主办方临时向中国人发出了赴会邀请。刘长春与宋君复自愿承担起了这项工作,两人连夜拟定发言稿,并于次日由宋君复用英文登台演讲。他们也因此成为最早向世界澄清“九一八”事变真相的亲历者之一。

刘长春后来回忆,他们的演讲发表后,与会的日本代表灰溜溜地离开了会场。

刘长春第二次参加奥运会:国民政府甚至连他们归国的路费都没有准备

刘长春在第10届奥运会上“单刀赴会”的壮举,激发了国人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趣。四年后,中国派出代表团参加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1届奥运会。

1936年6月26日,中国代表团乘船从上海出发。到达柏林时,已是7月23日。

从刘长春当年的日记中不难看出,中国这次派代表团参加奥运会的远行在整个亚洲都引起了轰动,一路上都得到当地华人的热烈欢迎:“七月二日晨,在那风和日丽、白云绕空的晨光中,老远地就望见一群白衣仕女手持国旗,在码头上伫立。除了侨团欢迎大会职员外,各界民众不下千人,由此想见南岛体育空气的浓厚。”

中国代表团上岸后受到热情的接待:“待轮近岸,每个人喜气高扬,频频点首,接着草帽与国旗一起摇摆起来,这时三呼代表队万岁,前后共数次,呼声起处,群众响应,大家都忘记了他们正在火伞高张下,连面上的流汗也不顾了……”

“主席林庆年先生致开会词,大意为我们经过星洲能得见吾祖国健儿,能有这样健全组织与伟大的阵容,他们都怀着愉快的心情,抱着光荣的热望。那种诚恳的口吻和每个侨胞的热烈崇拜与招待,千情万绪抓住了每个代表的心头。”同胞的热情令中国运动员信心大增,刘长春写道:“他们处处为祖国增面子,在这有国际性的新加坡,像这样的热烈表示和隆重的举动,直等于告诉世界,我们国民族性是团结的,是有组织的。”

中国代表团为何没能在柏林奥运会上取得好成绩?普遍的说法是,当时其实可以乘坐火车,利用刚刚开通的铁路从哈尔滨出发,很快到达欧洲。可是由于经费紧张,最后只能选择乘船。“长途旅行特别是海上旅行,对运动员体力损耗尤其大,很多运动员晕船。”刘长春的日记中也详细描写了这部分情况,他们在离开新加坡后就遭遇海风侵袭,这种情况几乎一直持续到抵达意大利。

中国运动员一直想利用宝贵的时间坚持锻炼,用来保持状态,为此差点儿误了船。刘长春在日记中写道:“由招待会王先生领我们去练习,大家随便活动活动,做了几个基本动作,时间只有一个半钟头,所以大家未能尽兴,老教练就催快换衣服走,结果拼命地赶,到码头时果然船上的催客锣在那里轰轰乱响,船梯快要上升了,险些儿将我们这群家伙留在新加坡。”

他们没想到此后的旅程一下子变得异常艰苦:“第二天是七月三日,在夜里三四点钟,猛风猛浪就凶起来了,早操因降下大雨也没能得上。吃早餐的人也不十分踊跃了。有的晕船,有的躺在舱里,不敢起床,有的在甲板躺在长椅上。(反应)最厉害的是刘宝成、徐兆熊、贾连仁和国术队的几位。现在是晕船者多,好受者少,到午饭时都是勉强地去吃点东西。可是刘宝成之流,吃了多少,吐出多少,看那脸色可怜极了。一脸的青色,走起路来都不得劲。”

接连几天的情况都没有好转,“风浪还是依旧,许多的晕船者勉强离床。离靠岸还有两小时的路程,风浪凶猛,是一点没有减少”。

刘长春很少谈起第二次参加奥运会的细节,那是一段形同闹剧的不堪经历。国民政府派出多达66人的参赛队伍,报名参加了田径、游泳、举重、拳击、自行车、篮球和足球等30多个项目,甚至还在现场进行了国术表演,但这不过是借赛事粉饰门面的无聊之举。事实上,当权者并未因此支付任何费用。所有经费,全部来自此前足球队靠出国比赛积攒下来的10万港元,并一度因此引发争执。这场纷乱无序的闹剧,最终以獎牌零纪录收场。但此时选手们才知道,国民政府甚至连他们归国的路费都没有准备。

被迫滞留在柏林的刘长春,几乎处于流浪状态。他后来评价当时的境遇说:度日如年。他最终是依靠当地华人的资助,才得以回国。归途中经过新加坡时,当地的华文报纸《星岛日报》刊登了一则漫画:在奥运五环旗下,一群头蓄长辫、长袍马褂、形容枯槁的中国人,用担架扛着一个大鸭蛋。配题则是那个深深刺痛中国人的蔑称——“东亚病夫”。

那次经历深深地刺痛了刘长春。回国后,有人搞了一个“体育明星签名簿”,刘长春在签名簿上写道:“准备着,1940年名扬三岛(指东京,该届奥运会因战争而没有举行)。”

“新中国成立后,他坚定地留在大连,他知道中国共产党能把体育搞上去”

1933年,在南京举行的第五届全国运动会上,刘长春创造了100米短跑10秒7的全国最新纪录,直到25年后这一纪录才被新中国运动员梁建勋打破。但是此时,由于缺乏专业训练指导,他的左腿已出现损伤。

1937年,刘长春28岁,正值运动员的黄金年龄,可惜,落后的医疗条件使他旧伤未愈,又添新伤。据他的挚友齐宗和回忆:“正因为这次受伤,使刘长春不得不早早结束他的运动员生涯。”在旧中国,退役意味着失业,意味着被社会抛弃。

第二年,他迁居于湖南长沙。那一年的11月13日,国民政府荒唐地实行了所谓的“焦土抗战”,一场惨绝人寰的人为大火突然吞噬了整座长沙城。在烈焰中,刘长春参加奥运会的一切纪念物品,全部被焚毁殆尽。

此后整整十年,刘长春几乎被人们遗忘。他从一个奥运英雄,突然沦落至社会最底层,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其间,他漂泊在北平和南京两地,靠为饭店打工养家糊口,还曾经被日本宪兵队抓去坐牢。为填补内心的空虚与怅惘,他一度与大烟和酒精为伴。

“我父亲是新旧社会都经历过的一个运动员,他看透了旧社会的腐败。出国参加比赛时,随队官员们游山玩水,运动员有时候却连吃饭的钱都没有。新中国成立后,他坚定地留在大连,他知道中国共产党能把体育搞上去。”刘鸿图说。

1949年,刘长春才以体育教师和田径教练的身份,重返运动场。他先是在东北师范大学体育系任教,随后又调至大连工学院(今大连理工大学)。

1959年新中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召开前,刘长春为辅导大连工学院参赛选手呕心沥血。赛后,他作为裁判员、运动员和教练员的代表参加庆功宴,向毛泽东敬酒。此后二十多年,刘长春一直在大连任教。

“他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奔跑,更是在为民族的尊严而奔跑”

1979年10月25日,日本名古屋,国际奥委会执委会通过决议,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席位。兴奋的刘长春在一次内部座谈会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旧中国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处受到欺凌……今天,祖国富强起来了,沉睡多年的九亿中华民族,犹如亚洲的醒狮,在奥林匹克运动会腾飞的日子已经是指日可待了!”

随后,刘长春出任中国奥委会副主席,到北京开会。“回到大连后,我父亲成立了大连理工大学少年田径班,从附近的初中、高中选拔短跑项目好的学生,为奥运会培养苗子。那是1980年,父亲已经71岁,身体比较虚弱,可他每天都要到运动场,指导学生训练。”

“其实他根本就没退休过。”刘鸿图回忆道,“甚至我印象里他连节假日都没有,一到周末,各种比赛都邀请他去,他就去了。1982年开运动会的时候,外面突然下起了大雨,人都跑光了,只有他一个人还在体育场。他就是这样,对事业执着地追求,对工作极端地认真负责。”

“从我有记忆开始,父亲就做着与体育有关的事情,一直到他病重住院那天的早上还在跑步。”回忆起刘长春的最后一次奔跑,刘鸿图记忆犹新:“1983年正月十五早上,当时我陪着他像往常一样起来去跑步,当时觉得他脸色不太好,而且父亲平时很少出汗,可那天跑步后他满头大汗。我就问是怎么回事,父亲说肚子有些痛,然后急忙要车去医院。医生检查后确诊为肠梗阻,身体都不通了,他还要跑,那得忍受多大痛苦啊?一周后,父亲去世了。现在想一想,他的一生都在奮斗的路上。他不仅仅是为了自己奔跑,更是在为民族的尊严而奔跑!”

1983年3月25日,刘长春辞别人世,享年74岁。临终前,他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事后人们得知,他的名字已被列入1984年中国奥运代表团的名单。

刘鸿图说:“这届奥运会,其实他是很想去的,我们子女也看得出来,可父亲不善于表达,同时也不想给国家添麻烦,就一直没有说。”

刘长春去世一年零四个月后,中国重返奥运会。1984年7月29日,射击运动员许海峰夺得中国人在奥运历史上的第一枚金牌。

52年前,也是7月29日,也是在洛杉矶,一个中国人代表这个民族,第一次站在了奥林匹克的五环之下。

(责编/陈小婷 责校/李志琛、李希萌 来源/《“中国奥运第一人” 刘长春奥运参赛始末》,佚名/文,《北京日报》2007年9月25日;《刘长春1936年奥运日记披露:沿途欢迎群情振奋》,肖江/文,《沈阳日报》2008年1月23日等)

猜你喜欢

运动员
AMatter of Import
“我时时被中国运动员激励着”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一起来跑步
走迷宫
马虎的运动员
运动员
思维擂台赛
最后剩下谁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