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识水性、掠水影、铸水魂

2022-02-22杜德荣

摄影世界 2022年2期
关键词:意象摄影

杜德荣

我一看见水,总是激情四射:碧矣、蓝矣、阔矣、壮矣、神矣、妙矣、怪矣、奇矣、鲜矣。

何谓者?缘于我对水的特殊情感。

水是生命之母,水是万物之源,水是生产之基,水是生态之要。古今中外,“人类所编织的无数的史诗,可以说都是通过水所映照出来的一段段的故事。”宗教史家米尔恰· 伊利亚德称水是“源泉与起点,是所有可能存在事物的仓储。水高于一切形态,支撑世间万物。” 皮马族印第安人宣称地球母亲因一滴水而受孕。《创世纪》称人是因神说“诸水之间要有空气”而赋予世界生命的。巴比伦人相信世界是由淡水和咸水混合而成的。中国神话中关于水的传说与记载数不胜数,3000 年前中国最早的诗歌《诗经》就出现了大量吟诵水的诗篇, 2500 多年前的老子《道德经》就把“上善若水”作为中国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中国人尊奉长江、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既充满着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又体现了对水的崇拜。

有水的地方就有灵性。水是绝妙的题材,是摄影创作不竭的源泉。点点浪花,卷起的是创造的火花;片片水星,凸显的是世间冷暖;流出的水谷,呈现出山的雄峻、海的宽阔、田的连绵,裹挟着千舟竞发、群雁齐翔、羊犬鸡鸭、魑魅魍魉,刻勒出古罗马的法盘、金字塔的蹲狮以及高科技的宇宙飞船……赋予作家、诗人以灵感,赋予舞蹈歌曲以灵魂,赋予治国理家以智慧。人们常常用“源远流长”形容水的悠远;“惊涛拍岸”形容水的险峻;“水滴石穿”形容水的坚韧,“百川归海”形容水的宽容,“水光涟漪”形容水的雄姿。水本身属于物质世界,同样属于精神世界:光是调板师,景是投射物;一把剪刀随心动,万种风情入画图。孔子望水感叹:“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李白见水吟叹:“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苏轼拂水惊叹:“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纪伯伦则拨水喟叹:“只要我一闭上眼,那充满魅力、庄严肃穆的河谷、雄伟多姿的高山,便展现在面前;只要我一捂上耳朵,那小溪的潺潺流水和树叶的沙沙声便响在我的耳边,我像待哺乳的婴儿贪恋母亲的怀抱那样,思念这往昔如画的美景。”

水花即化,水影即隐,由水凝聚、水笔描摹的寿字却活龙活现地永驻。

我工作在杭州,居住在西湖边,“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当我成为摄影爱好者的时候,我将镜头对准了杭州。我仔细浏览了杭州的风光照片,林林总总,色彩纷呈,但总觉得都是围绕着西湖新旧景点打转,图片大同小异,如出一辙,只是天上的云彩不同罢了,唤不起我的兴趣。杭州是摄影的天堂,也是摄影高手林立的地方,要想另辟蹊径搞点特色谈何容易。我不断游走在西湖边上,力图观察别人没有观察到的东西,体味别人尚未体会过的韵味,从某一点上实现创新突破。“西湖水虽浅,但深不可测;西湖面积不大,則云水无限。只要西湖不干,便是活的遗产”。江南是水的故乡,水是最丰富、最宝贵的摄影资源。西湖美在水,西溪秀在水,运河俊在水,钱江雄在水,东海壮在水。西湖水乃是杭州魅力所在。于是我把眼光转向西湖之水,从水出发,以水为景,掠水之影,捕水之光,聚水之魂,从水之船、水之桥、水之亭、水之树、水之荷等具象开始转向抽象,从注重白天开始偏重夜晚,从定点杭州开始流动跨省、港澳以至国外。每到一处,首先关注的是有没有水;有水的地方就特别兴奋,久而久之,“水”的情结随时随地弥漫,聚焦到了镜头,凝固成了永恒,造就了水意象摄影作品。

“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

读着高尔基的散文《海燕》,我们不仅被其优美隽秀的文字所折服,更被那在暴风雨中展翅飞翔并与海浪搏击的海燕雄姿所吸引,在我们摄影人眼中更多了一种无法比拟的美学价值。

“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一个“掠”字,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多么生动立体的画面,给我们摄影人以新的启迪。掠,掠拂,水意象之“意”,就是要用镜头来表现水的意境、水的意念、水的意象、水的意想。一样的水又不一样,不一样的水形,不一样的水意;普通的水又不普通,“真实的场景”“虚幻的视觉”;合乎情理之中、出乎意料之外。而这正需要用“掠”的工夫来表达。

掠就要专注“动”,学会观察活动、灵动的功夫。灵动的水一定是活水。活水是指会动的水,流动的水,翻卷的水、冒泡的水、涌泉的水。“风淡淡,水茫茫,动一片晴光。”关键是“动”。水静则止,水波不兴则一潭死水,拍摄出来的东西一定是具象的东西。水动了,物就“活”了,不论是“摇”是“晃”,是“戮”是“划”,都会打破水面的平静,促使水纹扩大,水色渲染,水形扭捏,水波泛光,动的频率愈高,幅度愈大,变化愈多,超乎人们想象。因此摄影时江面不要太阔,湖面不宜太宽,水面不宜太静,灯光不宜单一,物体不宜太直。

掠尤关注水与光的“动”。不同时辰、不同方位,太阳都会以独有的光线照射四方,与远近疏密相间的建筑物,白墙、黑瓦、门窗的新旧高低、粗细方圆、大小宽窄,堤岸的翠松绿柳、梧桐苍柏,江堤公路疾缓的汽车以及车色、灯光,停泊或穿梭在港湾码头的船楫发生作用,产生了各式各样“动”的影子。光像是水的熵,通过反射作用看到了光线本身和景物倒影的色彩;通过透射作用看到了透过水映在水中景物的色彩;通过散射作用看到了光被分解的色彩。光是水意象摄影最重要的元素,也是最宝贵的资源。我们不仅要善于发现光,善于捕捉光,而且要善于调动光,善于利用光,采取以动制动的方法,通过移动脚步、调整身姿和拍摄角度将光引到自己所期望的水面甚至水滴上,做足做好光的文章。与此同时,要注意水面物体对水动的影响。如游轮、快艇行驶时犁开的水花、飘动的物体;手划船、画舫、船老大、船娘、摇橹等交汇的倒影、音乐喷泉闪烁的水影,以及临时起风“吹皱一池水”的瞬间。

掠还要注重水与环境的“动”。以水为圆心,寻找“动”的物体对水的影响与变化。三种情况:水动,物不动—固定的完整的建筑物是不动的,但投射在动的水面上,就变成了支离破碎、藕断丝连的样子,有时会像哈哈镜一样逗笑。还有钢桥底下流动的水,桥墩四周流淌的水,都可擦出水意态的火花。物动,水不动—湖面纹丝不动,但岸边的杨柳随风摇曳,其柳枝垂丝倒映在水中,就会令人产生奇妙的遐思。水动,物也动—如停在码头、港口上的船只,水在动,船也在动,那矗立得直直的桅杆被阳光折射在水面上,随着晃动的碧波歪歪斜斜,如水蛇般婀娜、蝌蚪般玲珑,如五线谱那样有音律。

一般人观水,觉得水与水没什么区别;一般人拍水,只能拍出类似水之倒影的具象,而要真正拍好水,识水性是基础,掠水影是手段,铸水魂才是根本。俗话说,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日本著名作家江本胜在《水知道答案》里写道:“水能读,水能看,水知道生命的答案!”水是心灵的镜子。所以,我拍水,用拟人化的手法看待水,把水当做人一样来对待、一样来欣赏、一样来雕琢,力求拍出水的“喜怒哀乐”,拍出水的千姿百态,拍出水的神奇神韵,拍出水的精神境界。同时,我用抽象化的艺术来表现水,从具体的水形、水影中拍出抽象的水语、水品,从水之源、水之色、水之光中拍出水之韵、水之梦、水之魂,在似与非似之间、真实与虚幻之间寻找“一水一世界“的真水真谛,正如著名美术家吴冠中先生所说的“我想造一座桥,是东方和西方、人民和专家、具象和抽象之间的桥。”

一是异态水,“同中有异,奇态百出”。水无常形,是指由于水的变化而造成的瞬间性和不确定性,从而构成了水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流水者,大而江河,小而溪涧,皆流水也。与湖、泽、陂、塘之止水不同。然江河之水浊,而溪涧之水清,复有不同焉。”水形,无法按照人的意志和指令造化,也不可能人为地摆设或合成,盂方水方,随物赋形,因而除了静止的水外,每一个“动”的水都是唯一的,水波可以反复但无法炮制,即使同一人使用同样手法却也无法得到一模一样的水。异态水,不能是寻常见到的水,不是常出现的水,是在特定条件出现,几乎是刹那间、倏忽间、一闪念产生的。即使是作者本人也不可能“失而复得”。瞬间即逝才会诞生水的稀有性,“复有不同”才构成水意象的唯一性。

二是色彩水,“花里胡巧,光怪陆离”。光有红橙绿蓝青黄紫,物有廊亭桥树松柏柳,屋有梁柱檩枋椽、门墙瓦窗檐,色有黑白灰紫绿橙黄红粉蓝。水本无色却有姿色,其色彩水是大自然“燃”出来的,是水元素自身“染”出来的,是水与水之间“撞”出来的,是光与物体“抹”出来的。色彩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不清彼此,分不清何物,甚至怀疑这是水吗?这真的是水吗?实际上,色彩水,离不开两光:白天靠太阳光。太阳光像是一根魔术棒,点燃起水的亮点,激迸出水的魔威,给淡漠的静水注入希望的火焰,给微澜的水波撩拨欢乐的层次,给清澈的水面显示分外的深邃,给浑浊的洪水增强几分厚重。晚上靠灯光。华灯初上,霓虹灯五彩缤纷,高大的现代建筑物,古朴的低层老建筑,护城河就像一条闪光的金项链,排排游船,幢幢人影,声声船浆,溅出点点水星,露出片片水珠,这都是水意象摄影好作品的地方。

三是杂乱水,“乱中有章,杂中有序”。杂乱水,水面看似杂乱,乱七八糟,“剪不断,理还乱”,可这是拍摄水意象极具价值的,可谓“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理一理杂乱水,无非就是点线面之间的关系。点,就是光落在水的某个点上,凸显的某个水形异图;线,就是阳光或灯光投射在水面上的某个物象,变成了一条线—直线、折线、曲线或弧线,在水的动荡中演化成一个个捉摸不定的图案。其图案匪夷所思,不可名状,可遇不可求;面,就是整個物象大片大片的倒映在水面,其图案疏疏密密,大有“密不透风,疏可走马”的感觉。

四是聚水魂,“似真非真,抽象之美。”著名美术家吴冠中说:“抽象美是形式美的核心。抽象形式是从具象中抽取、概括出来的,即形式规律。”在水意象摄影中,重在体现神秘之美。“天下莫平于水”。拍摄水意象,最怕拍一样的水和像水一样的平淡。要拍摄不平常不普通的水,关键是赋予水以生命和人文意义,拍出常人见不到或不易被人察觉到的神秘之美。“水是液体,冰却坚固;水是无色,雪却白色;水是重量,蒸汽可以飘起;水没有营养,却滋养万物众生。”体现意境之美。借助具象或抽象的光影表现水的意象,表现真实世界的自然力量,诠释生命原始的力量。水喻人生,“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水喻胸怀,“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水喻境界,“渺沧海之一粟,羡长江之无穷”;水喻学问,“流水闻高下,青山阅古今”;水喻心态,“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水喻品质,“其外动而性静,其质柔而气刚”;水喻情趣,“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水喻道德,“水德融和,变通在我。”故而拍水即拍人,拍人的生命沉浮,拍人的百变人生,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语。

体现律动之美。光是摄影的生命,光对水来说,犹如魔术师,犹如神巧匠,经光折射后的那种水纹、水波、水色,奇妙无比,瞬息万变,产生人们无法想象、不可临摹、不可替代的艺术天象。“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大海水无边无际,江湖水延绵千里,池塘水清澈透明。这些水景水貌,绚丽多姿,仪态万千,都是我们聚焦的绝佳题材。并通过聚焦水的层次感、节奏感、韵律感,追求“似同非同”、“同形不同质”的水意象,呈现一种水的美学意义和象征意义,借以展示一种寄托、揭示一种内涵、生发一种希望、升华一种境界。

猜你喜欢

意象摄影
诗词里的意象之美
“玉人”意象蠡测
《活着》的独特意象解析
摄影42℃展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