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朗读放异彩,语文有“真味”

2022-02-22罗丽欢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2年5期
关键词:语文味实效阅读教学

罗丽欢

【摘要】语文课阅读教学,既要实效又要有“语文味”,其中朗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学中把朗读贯穿于整个课堂,让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中理解文意,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燃起学习的激情,并通过边读边想象的方法,培养想象力;在朗读中品味语言文字的美;在熟练朗读中感悟文章主旨,升华情感。整个阅读教学课堂给学生时间充分地朗读,搭起学生、教师、作者、文本之间的“五彩桥”,使语文课中的语文味更加凝练厚重,使阅读教学更实在有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语文味;实效

朗读,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语文有效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语文教学要追寻“语文味”,就要充分发挥朗读的魅力,让学生在朗读中提高语文的素养。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把“朗读”贯穿在课堂中,使语文课堂绽放语文真味。

一、朗读充分,理解文本深意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并给出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带着理解与感悟去多读,可自由朗读,可小组朗读,可轻声,可大声,在读中进行自主探究。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学生理解文本的含义就会水到渠成。“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新课标也指出,“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经验世界,加上阅读材料本身内涵的开放性,不同的学生对文本会作出不同的解读。”所以,教师让学生充分朗读后,给学生机会来发表阅读后的感受。而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理解问题的不同立场和见解。在开放性朗读理解的教学环节中,学生一定能够真正理解文本内容,并使语文课堂灵动而鲜活,还原最基础、最本色、最原味的语文教学。教师完满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学生也得到语文味的“滋润”。

比如,《普罗米修斯》一文的教学,如果只注重从内容深挖理解,学生不难明白,文章表现出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着想,冒险去偷火种却受到宙斯的惩罚。但是,了解了这个内容不代表学生真正读懂了全文,把握了全文。因为没有充分地朗读,学生不能真正地把握住文章所体现出普罗米修斯的正义与勇敢。只有通过读,情从文出,情随文动,才能把住作者的脉搏,与作者思想相融,从而真正理解课文。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课文读好,读出情与味。这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并保持语文课堂的真味与情味。

二、朗读融情,点燃学习激情

书声琅琅,让“读”成为课堂的亮点,使课堂弥漫浓浓的语文味。而书声琅琅又是良好课堂氛围的诱因。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也有了激情。所以说,充满情味的朗读是燃起学习激情的重要手段。小学生只要有教师为其创设的情境,就能慢慢地融入情境、带着情感入情入境地投入课文内容的学习,渐渐培养出朗读能力,培养语感,产生朗读兴趣,逐渐热爱朗读。语文课堂上,琅琅书声是师生相互交融、搭建情感交流与思想沟通桥梁的一种重要方式,也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进行学习,从而促进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在课堂教学中,会为学生创设灵活多样的朗读形式,如,个人自主朗读,小组比赛朗读,男女分别读、教师引读,等等,使每一个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感受到读书的乐趣,领略成功的喜悦。只要我们充分运用朗读教学,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充分调动学生朗读的积极性,精心地指导学生朗读,就能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学会学习,做到情发于心间,又能溢于言表。

三、朗读遐想,放飞想象翅膀

边朗读边想象是教师要教会学生的重要的读书方法。朗读加想象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语文课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或熟读成诵,透过文字,亲临青山绿水的川原大地;或合上书本,边听朗读边闭目想象,抵达如诗如画的山林河海;或浮想联翩,穿越迷离奇特的历史长河;或结合自身,联想体味,品出多姿多彩的人间百态……当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中想得如痴如醉,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全身心融入文中时,便可与书本产生共鸣和冲动,达到思想与文本的相通。笔者在教学《燕子》时,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让学生在入情入境的朗读中,浮现出燕子在春意盎然的田野中,自由飞翔的动态美,和落在電线上静态美的画面,感受春光的美好,燕子的可爱;在教学《肥皂泡》时,笔者让学生边读边想象一个个清脆的小球在空中飞起,让人充满快乐与希望。边读边想象的训练,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也可使课堂教学达到艺术的境界,教学也更有实效。

四、朗读品味,沉淀优美语言

文字表白语文之美,情感表现文字之美,朗诵表达情感之美。小学语文课本里的篇章,大多是文字兼美,字字珠玑。品味语言文字,离不开朗读。朗读更是学生在课堂中入情入境的法宝。语文课堂缺少朗读,就会变得单调乏味,也会失去学习语文的情味与乐趣。动情地朗读,使语文课堂有声有色,更能品味出优美的语言文字,感受中华民族的语言之美。当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时,会随着作者感情的变化、思绪的起伏对文字、意境心领神会,在朗读中细细品味、体会语意,在欣赏文段、分析词句段中加以品读,深入理解课文。例如,教学《桂林山水》,理解漓江水及桂林山的特点“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这些优美的语句,教师的讲解分析远比不上学生入情的品读。笔者与学生互动引读、分组读、个性朗读,让学生反复朗读,学生既读出了“味道”,又积累了语言。

五、朗读感悟,升华心中情感

在熟练的入情入境的朗读中,学生正用心灵去与文本“对话”,拥抱“语言”;用情感去与作者交流,升华情感。笔者注重进行多种形式的熟练的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文章的精神境界。如,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时,笔者采用了听读、指名读、演读、分角色读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船长与机械师对话时的镇定自若,临危不惧;体会他与大副了解时间后开始行动的坚定果敢,最后他与轮船一起沉入海底时视死如归的精神,也理解到了船长忠于职守的伟大形象。在朗读中,学生品出了文字中多处感情的变化,有人们的紧张也有船长的沉着,有船长的理智坚韧也有为他牺牲的悲痛伤心。通过朗读,学生不仅能够感受作品飞扬的激情,还能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又如,教学《桥》,笔者注意在引导学生理解“雨势”“水势”的来势汹汹时,先让学生在读中感受短句表达的强烈情感,体会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再带领学生不断品读语言的特色,再通过练读,感受当时的恶劣环境,以读带讲,体会老支书在危难中挺身而出的舍己为人的品格,从而使学生心中对老汉的崇高敬意得到升华。

朗读是实效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制胜法宝。只要每一位教师潜心努力,营造充满情感的课堂朗读,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朗读,必然能让学生、教师、作者、文本之间架起一座五彩的桥,也必将使语文课中的“语文味”更凝练厚重,阅读教学更实在有效。

参考文献:

[1]严华银.此中有真味,辨之而能言——谈阅读教学中的“语文味儿”[J].中学语文教学,2006(11):5.

[2]教育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刘  勇

猜你喜欢

语文味实效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从细节处找英语实效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试析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味”的追寻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论如何让小学语文课堂富有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