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鸟

2022-02-21贾宇恒

做人与处世 2022年23期
关键词:小九善念鸟儿

贾宇恒

花开不是为了花落,而是为了结果

“吱——吱——”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坐在院子里的我抬起头,“小九——小九——”我惊喜地呼喊,小鸟扑腾着翅膀,一双澄澈如水的眼睛紧盯着我。我沉醉在清脆的鸟鸣里,思绪缓缓地飘向了一年前。

那是微风吹拂的九月的一天,我走在回家的路上,任性地以踢球的脚法踢着从树墙上剪下的枝叶,欣赏它们从高处飘落的姿态。“吱——吱——”几声脆弱的鳥鸣传入我耳朵里,声音显得焦急和无奈。循着声音的来处,我低头寻找,发现了一只小鸟。小鸟躺在树墙下,右侧翅膀上的几根羽毛拧在一起,其中的一条腿蹭破了一块皮。看见我,它想要振翅飞离,但是受伤的翅膀似乎成为飞翔的累赘。我小心翼翼地将它托在掌心,感觉到它的心跳就像电流一般,每一下都从我的手心贯穿我的全身。

回到家,我将小鸟放在书桌上的一个小垫子上。妈妈拿来了纱布,我拿来酒精,为它清洗伤口。“吱——吱——”鸟鸣声中似乎比上次多了一些希望,它好像在强忍着痛,让我放心治疗。经过两周的治疗,一个受伤的生命康复了。我亲切地唤它“小九”。喂食,清理鸟粪,查阅鸟儿习性……我从一个被照顾的孩子,逐渐学会了照顾其他生命。

那天的生物课上,生物老师提出一个问题:“鸟儿有感情吗?”我一下就想到小九,连日来,它好像已经离不开我,每天都会用清脆的鸟鸣声欢迎我回家。我想:鸟儿一定是有感情的!

第二年,小九长得更加壮实,我把它转移到阳台上的大竹笼里。它在笼子里跳跃,一停下来就会看向窗外,看着窗外的天空和太阳。

一天,我正伏案读书,忽听得“吱吱”的一阵鸟鸣,我扭头看向阳台,看见一只大鸟披着金色的羽毛,尖尖的蓝色的喙上衔着一只大青虫。我猜想:一定是小九的妈妈来给小九喂食了!这样的场景又出现了几次。每当大鸟离开,小九就冲着我扑闪翅膀,似在哀求:“放我出去吧,我要找妈妈。”看着窗外的太阳和天空,我想那里才是它应该去的地方。此刻,小九的叫声不再欢快,而是充满凄惶。我毅然决然地打开窗子,又徐徐打开鸟笼,依依不舍地对小九说:“飞吧,飞到你要去的地方!”小九回头看了我一眼,似乎有些不舍。我鼓励它:“飞吧,飞到有太阳的地方!飞到有光的地方!”小九终于振翅飞向蓝天。

这个周末,我在院子里看书,小九回来看我了。看着站在竹竿上的小九,我想:地球是一个村子,人禽都是近邻。低下头,看到书上的一行文字:当你心存善念,善待身边的生命,意味着你已经长大了。

王淦生老师点评:

这是一则有关“成长”的故事。成长,有身的成长,有心的成长;有学识的成长,有能力的成长;有情感的成长,有意志的成长。这篇习作讲述了一位少年救护了一只受伤的小鸟,在伤好后又将其放归大自然的故事,表现了少年情感、理念方面的“成长”。文章运用倒叙的方法,先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再讲述事情的来龙去脉,通过具体的细节描写和细腻的心理描写表现了“小鸟与我同成长”;结尾呼应开头,借助心理描写和书上的话彰显了人类应当心存善念、关爱生命的主题。整篇文章,结构安排合理,描写细腻生动,主题有时代感,而且除结尾外,基本都是靠记叙描写来传达题旨,无强加的议论——这是一篇优秀的记叙文必备的特质。

(责任编辑/刘大伟 张金余)

猜你喜欢

小九善念鸟儿
不是孤岛的鲸
与鸟儿的秋日邂逅
中国人社会善念的心理结构*
是真的不想理, 你说气不气
小九和初八
善念是一种高贵的品行
鸟儿
让内心充满善念
让鸟儿把烦恼叼去
当善念在心中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