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革命类博物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作用
——以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为例

2022-02-21刘丽红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24期
关键词:历史博物馆泉州华侨

刘丽红

(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福建 泉州 362000)

0 引言

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召开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在全党、全社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相关工作,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关于在全社会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的通知》等重要文件①。全面开展党史教育、从严治党是中国共产党立足社会、经久不衰的重要决策基础,同时也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革命类博物馆是我国光荣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文化弘扬的核心场所②。革命类博物馆在我国文博事业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承载着我国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内涵,而且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同时革命类博物馆担负着宣扬爱国主义、开展红色教育等重要责任③。

1 革命类博物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意义

1.1 有利于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实际的党建实践过程中,革命类博物馆是共产党员学习、教育和反思的重要场合,也是我党能够持续保持最佳活力的关键策略④。在党史学习教育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红色资源。革命类博物馆作为红色文化呈现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开展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和廉政文化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各种主题教育活动中利用好革命类博物馆的红色资源,向观众充分展现党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使观众深刻了解党建立的必然性,弘扬我党的艰苦奋斗精神,传承红色革命基因。

革命类博物馆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在更高层面进一步发挥宣传教育功能,依托于革命文物开展革命历史教育,激发广大党员、团员奋斗激情,在党中央的统一规划带领下共同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

1.2 有利于发挥阵地优势,深培红色底蕴

党史学习教育如何走深走实,作为我国光荣革命历史的重要见证,革命类博物馆在红色教育阵地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⑤。革命类博物馆在立足自身历史价值的同时,积极拓宽自身的红色教育价值,为更多的青少年和党员搭建红色教育平台,为党史学习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发挥阵地优势就需要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建设,充分发挥教育基地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作用。让革命类博物馆的教育价值融入新时代建设,深入学习伟大建党精神,从整体上深刻把握伟大建党精神的本质。革命类博物馆对馆藏红色革命文物内涵的挖掘和宣传,有助于深培红色底蕴,不断挖掘文物史料的深厚内涵和史学价值,实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多元化打造弘扬红色文化的传播途径,利用当代信息技术和自媒体手段建设红色党建文化宣传平台,让红色革命文化能够由线下到线上、由小众到大众,实现对社会的全方面渗透,让革命文化和革命精神深深融入国民生活的各个角落,根植人民群众心中。

1.3 有利于打造精品展览,树立红色品牌

加强党史国史的学习和研究,有利于打造精品展览。展览大纲的撰写要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高度契合党的纲领和思想的著作为教育纲领⑥。成功地举办一场精品展览,丰富的文物资源是根基,利用其他各种资源在该根基上不断补充,着重打造融合科学性、艺术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展览。同时通过引进办展、联合办展等形式实现展览交流、展品交流和资源共享,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提升博物馆知名度,树立博物馆的红色品牌。同时,依托于革命类博物馆建立红色旅游基地,将博物馆的教育价值渗透到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中,不仅能对红色文化宣传教育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能为当地经济发展和民生建设带来一定的推动力。在品牌打造中,要深入挖掘革命类博物馆背后依托的历史依据,让历史成为博物馆的主要名片,透过文物看历史。在此基础之上设计具有独特风格的纪念品,实现革命文化与旅游产品的联动,通过市场流通实现教育价值和市场价值。

1.4 有利于营造学术氛围,加强队伍建设

2016年5月中旬,在北京中国国家博物馆剧场举行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工作大会,会议上中国国家博物馆在学术立馆方面,为全国博物馆树立了成功榜样,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革命类博物馆也要从中获得启发,要更加深入地运用学术研究成果,丰富和深化展陈,扩大和提升馆藏,加大学术研究成果的转化,不断丰富社会教育的内容,充分发挥好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要实现提升革命博物馆学术氛围的目的,就要在馆内倡导良好学术风气,做到以学术为上、以学术为先、以学术为荣,鼓励馆内员工努力提升学术研究水平,加强学术队伍建设,夯实立馆根基。

2 革命类博物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

博物馆的教育价值发挥具有地区性和人群指向性,不同地区的博物馆活动开展方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最终实现对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红色教育⑦。各地区的具体情况不同,博物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也可谓千差万别,现以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首批福建省党史学习教育参观点)为例,分析该馆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

2.1 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概况

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是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和中共南安市委、南安市人民政府为深切缅怀以叶飞将军为代表的泉籍华侨革命先辈的丰功伟绩,追思和学习他们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不懈奋斗的崇高品德和坚贞不渝的革命精神,发起建设的华侨革命主题博物馆。

博物馆位于南安市金淘镇占石村(叶飞将军故里),2014年5月14日正式开馆,是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花园式展馆,占地23.2亩(约15466平方米),主体工程占地面积4600平方米,布馆面积2180平方米(图1)。内有叶飞将军专题陈列和泉州华侨革命历史专题陈列两大展区,正中另起一室为序言厅,整体建筑采用闽南传统建筑元素与材料,融入叶飞故居建筑特色,打造具有闽南建筑风格的花园式展馆。序言厅设休息接待区及LED大屏,华侨将军叶飞专题展厅中主要以叶飞将军“海外赤子,投身革命”“创建苏区,南征北战”为主题进行专题陈列(图2),对各类战争和革命文物进行陈列和讲解,重现叶飞将军在抗战期间对我国做出的贡献,弘扬叶飞将军舍小家、保大家的爱国主义情怀。泉州华侨革命历史专题陈列共设有四个部分,分别展现泉籍华侨参与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四个革命时期及其在居住国的革命斗争事迹,展示泉籍华侨革命先辈参与、支持祖国革命的光辉业绩(图3)。

图1 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外景

图2 叶飞专题陈列

图3 泉州华侨革命历史专题陈列

2.2 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动实践

2.2.1 弘扬爱国主义,共植民族魂

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作为华侨革命主题博物馆,始终聚力弘扬华侨革命志士的品格风范,凝聚社会发展进步正能量,大力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切实发挥博物馆宣教功能,成为传播华侨革命文化的重要阵地,先后获得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廉政教育基地、福建省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参观点、福建省关心下一代传承红色基因教育基地、福建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等荣誉称号。

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充分发挥福建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福建省党史学习教育学习参观点的作用,以鲜明的红色主题内容,积极组织、承办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党员重温入党誓词、专题讲座、座谈交流等党史学习教育,组织中小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与中国博物馆协会华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共同主办“红色情结永驻侨心——华侨博物馆专业委员会华侨革命文物纪念展”,通过馆际合作、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的一系列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展览宣传华侨革命文化,吸引更多的群众来博物馆参观,提高了博物馆知名度,得到各级各界的广泛好评。

2.2.2 提升基地品牌,凝聚奋进力量

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是全国少有、全省唯一的华侨革命专题博物馆,始终凝聚各级领导的殷切关怀和海内外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自开馆以来,博物馆结合青年节、建党节、国庆和博物馆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策划举办“重温华侨史 共筑中国梦——邮票上的华侨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庆祝建国69周年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书画展”“轨迹——华侨与铁路”“红色情结永驻侨心”等系列主题图片展。开展“送红色文化进校园”行动,举办“继承红色经典、弘扬爱国精神”“来自侨乡的红色记忆”等主题图片展进校园活动,举办“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校园巡回宣讲活动,真正让展陈动起来,让红色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开展校馆共建活动。与华侨大学、泉州师范学院、闽南科技学院等高校建立共建关系,为广大高校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基地,同时通过社会实践活动将叶飞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品质和伟大精神传播到大学校园,使博物馆的党史学习教育作用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

2.2.3 赓续红色血脉,共创新辉煌

南安市于2019年2月被确定为第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区名单,列入原中央苏区片区。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的选址也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决定,博物馆所在地占石村曾是多地的工委所在地,更有27名烈士为了革命斗争而牺牲在此,是红军抗战中不可缺少的一分子。占石村于2017年入选全国第一批红色基因名村(镇),红色文化底蕴深厚。博物馆为进一步整合现有的红色资源,在该村落中进行深一步的红色资源挖掘和利用,将其中的工委会、农会、游击部队、医院等遗址一一罗列并进行整合,实现红色资源的整体化利用。系统串联起叶飞将军故居、侨心园、将军石、大榕树等景观,因地制宜将叶飞将军故居融入展览路线,构成完善的展览整体。博物馆作为贴近大众的历史展览场所,其更要接地气地与民众携起手来,结合各重大时间节点主动走出博物馆,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开展巡展活动,通过与干部群众面对面的宣讲,为广大青少年学习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做出了重要引导。

2.2.4 团结海外侨胞,共筑中国梦

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记录展示了包括叶飞将军在内的213位泉籍华侨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不懈奋斗的崇高品德和坚贞不渝的革命精神,是传播华侨革命历史文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和弘扬红色基因的良好课堂,是亲情中华的有效纽带,有为侨服务的资源和对外文化交流的热情,引领作用突出,社会效益显著,社会认可广泛,是服务侨亲、服务社会、服务大局,弘扬华侨革命文化,促进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2019年12月,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被中国侨联确认为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

近年来,泉州华侨革命历史博物馆接待包括海外寻根之旅、乡梦之旅、冬令营等海外侨胞团体300多个、1万多人次,充分发挥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的重要窗口作用。与当地统战部、侨联、侨办通力合作,努力打造海内外侨胞的精神家园,推动中华优秀文化走出去。通过网上云展播等方式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活动,有效搭建博物馆与海外侨胞沟通互动的平台,推动博物馆展陈内容走向海外,让海外侨胞能够在海外观展学习,激发海内外侨胞的爱国热情,进一步增强海内外中华儿女的文化认同、情感认同。引导广大侨胞或捐资助学,或回乡投资兴业,积极投身祖国改革开放建设事业,进一步擦亮“华侨”这一文化基因和城市印记。

3 结语

革命类博物馆是展示我国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担负着弘扬红色文化、加强党性教育的重要责任。在如今国内对党史教育愈加重视的背景下,努力将红色文物保护好,将红色文化传承好、发扬好,已经成为我们这一辈的历史使命。在不断实践中汲取真知,在不断学习中将红色文化与自身价值观进行匹配,共同努力让红色文化成为我们前进路上的精神力量。

注释

①蔡丽洁.青少年报刊助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究报告:以《江苏教育报·高中生周刊》为研究样本的实践探索[J].文教资料,2022(3):194-200.

②王培敏,刘学申.国有企业增强党史学习教育针对性、实效性路径探析[J].中国集体经济,2022(5):158-160.

③武龙女.新时代革命类纪念馆加强党史、国史学习的实践研究:以香山革命纪念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23):147-149.

④靳忠梅.试论利用博物馆红色资源开展主题教育的策略[J].黑河学刊,2021(6):41-45.

⑤闻汇.中宣部新命名一批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J].党史文汇,2019(10):30.

⑥武龙女.新时代革命类纪念馆加强党史、国史学习的实践研究:以香山革命纪念馆为例[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23):147-149.

⑦靳忠梅.试论利用博物馆红色资源开展主题教育的策略[J].黑河学刊,2021(6):41-45.

猜你喜欢

历史博物馆泉州华侨
泉州
我的华侨老师
论泉州北管的“杂揉性”
镇馆之宝
——泉州宋船
参观博物馆
和你一起成长——写在福师大泉州附中50周年校庆之际
华侨华人贺祖国70华诞:无论我走到哪里,都流出一首赞歌
海外华侨华人咏盛典
浦城庆元山革命历史博物馆开馆
华侨华人庆“国庆”度“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