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及防治

2022-02-21涛姜瑞德王文娇郝俊杰李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噻唑桃园悬浮剂

张 涛姜瑞德王文娇*郝俊杰李 冰

(1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青岛 266100;2青岛国际种苗有限公司,山东青岛 266100)

桃细菌性穿孔病又称桃细菌性黑斑病,是桃树上易暴发且难防治的一种叶部病害,分布广、传播快、危害严重[1]。桃细菌性穿孔病的防治一直是桃主产区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在桃园管理中,多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但是用于防治细菌性病害的药剂种类很多,防治效果参差不齐,果农盲目用药现象普遍发生,易引发药害和农药残留等潜在危险。为有效控制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和危害,应根据该病害的发生规律,加强园区管理,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提倡无公害绿色防控,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科学合理地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做到早发现、早防治,避免果农不必要的经济损失[2-4]。一般可根据以往桃园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当年天气变化情况,精准掌握春季、夏季桃园的发病规律,选择正确的防治方法和合理的防治药剂,及时制定桃园防治措施进行有效防治,确保桃优质高产,保证果园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 危害症状

桃穿孔病是危害桃树最常见的叶部病害,包括真菌性穿孔病和细菌性穿孔病2种,其中细菌性穿孔病最为常见,并广泛分布于各大桃产区。桃细菌性穿孔病可危害叶片、枝梢和果实。叶片发病后,叶片背面靠近叶脉的地方(叶脉两侧)形成水渍状斑点;随后桃树叶片上呈现圆形或不规则形的紫褐色或黑褐色病斑,周围有明显的黄色晕圈[5],形成叶片穿孔症状;病情严重时病斑会接连成片,导致叶片大量过早凋零[6]、桃树枝梢干枯而死,严重影响桃树长势。桃树新梢和果实发病后,受害的幼果会产生小病斑,待果实成熟后变成深褐色的大病斑,也可导致果实干缩,长期残留于树上[7],严重影响果实产量和质量。

2 发生规律

桃细菌性穿孔病发生的严重程度与温度和湿度密切相关,降雨是该病害发生的重要条件。温暖、雨水频繁的高温高湿季节易发病,特别是在排水不畅的园地或多雨的年份危害严重[8-10]。在高温多雨季节,该病的发生和传播速度非常快。桃细菌性穿孔病一般在4月底至5月初开始发生,出现病叶;在高温多雨的6—8月发病率最高,发病程度重。

3 预防措施

3.1 选择抗病品种,科学整形修剪

建园时,首先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常见的病虫害等因素进行品种选择和种植,并保证合理的种植密度。注意加强果树管理,对桃树进行科学的整形修剪(包括夏剪和冬剪),及时疏花疏果、控制桃树负载量,保持良好的通风透光和透气性,杜绝细菌的滋生。这是预防桃细菌性穿孔病非常有效的方法。

3.2 增施优质有机肥,采取配方施肥

在施肥管理上,增施优质有机肥,提高土壤的疏松度;采取配方施肥,把控好氮肥的用量,增施磷肥和钾肥,及时提供桃树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桃树的抗病能力。

3.3 做好果园排水,采用避雨栽培

夏季温度高、雨水多,应该挖沟清渠,确保积水及时排出。如发现地面积水,应立即排水防涝,降低果园湿度,可有效降低桃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率。桃细菌性穿孔病病菌通过风、昆虫、雨水飞溅等进行传播[11],桃园可以采用避雨栽培模式,增强桃园的通风透光性,降低空气湿度等,减少该病害的发生[12]。梁瑞郑等[13]研究表明,避雨栽培能很好地解决降雨过多对桃生产的影响,有效降低了细菌性穿孔病的发生率。

3.4 合理配置树种,避免与核果类果树混栽

桃细菌性穿孔病不仅危害桃树,对极易感染细菌性穿孔病的李、杏、樱桃、梅等核果类果树也有严重危害。因此,在规划建设果园时,应尽量避免桃树与这些果树混栽,以降低桃树感病的概率。

3.5 及时清洁园地,铲除病源

对发生过细菌性穿孔病的桃园,冬季必须彻底清园消毒,及时清除潜在威胁。即在秋季落叶、修剪后,及时清除落叶、病枝、病果等植物病组织[14]。

4 防治措施

4.1 化学防治

相对于其他防治方法,化学防治操作更加方便、快速、有效,深受广大果农的青睐。桃树穿孔病有细菌性穿孔病和真菌性穿孔病,进行药物防治时,应先根据发病情况明确判断,然后科学合理地选择药剂。在中国农药信息网上查询,桃树上登记的防治细菌性穿孔病的农药品种有40%噻唑锌悬浮剂、20%噻唑锌悬浮剂、20%噻菌铜悬浮剂、40%戊唑·噻唑锌悬浮剂和45%春雷·喹啉铜悬浮剂等杀菌剂,详见表1。

表1 桃细菌性穿孔病登记的农药品种

目前,铜制剂是防治桃细菌性穿孔病的主要化学药剂。但是,由于大部分桃树品种的果实对无机铜敏感,发芽后选择药剂时,应尽量不要选用铜制剂,建议选择高效安全的噻唑类有机锌杀菌剂,如选用20%噻唑锌悬浮剂300~500倍液或40%噻唑锌悬浮剂600~1 000倍液进行喷雾。桃穿孔病多为真菌、细菌混发,为确保防效,可同时使用三唑类药剂,或选择复配制剂40%戊唑·噻唑锌悬浮剂800~1 200倍液喷雾防治。喷雾以树冠喷洒为主,一般每15 d喷1次,连续喷2~3次,提倡保护剂与杀菌剂交替使用、不同杀菌剂混合或交替使用。

施药时,果农应掌握合适的时机,根据天气情况、桃树生长情况和病虫害发生情况等进行判断,选择合适的化学药物,并按照农药说明书上的推荐使用剂量精确配制药液,均匀喷洒,提高防治效果(表2)。另外,还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持果园可持续健康发展。

表2 桃园发病程度判断以及相应的措施

4.2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虽然更加方便、快速、有效,但是易引发药害和存在农药残留等潜在危险以及造成环境污染、产生抗药性等问题。因此,可使用生物农药防治桃园病虫害,抓住发病初期及时用药。目前,生物制剂防治细菌性病害主要选用农用抗生素和植物源农药等。在桃树发芽前,可用 5 °Bé石硫合剂或 1∶1∶100 倍式波尔多液全园均匀喷施1次,铲除树干上的越冬病菌[9]。生长季要定期喷施苦参碱、小檗碱、苏云金杆菌、多粘类芽孢杆菌等药剂进行杀菌,尤其在新叶长出后应做到及时喷药,雨季应当频繁喷药。

猜你喜欢

噻唑桃园悬浮剂
老伯和桃园
基于苯并噻唑用作分析物检测的小分子荧光探针
桃园建植时品种选择需要注意的问题
15%噁唑酰草胺·五氟磺草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配方研究
桃园寻梦
40%丁香·戊唑醇悬浮剂配方的研制
系列嵌段聚醚在高浓度可分散油悬浮剂的应用
“室”外桃园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反应液中的苯并噻唑和2-巯基苯并噻唑
微囊悬浮-悬浮剂和微囊悬浮剂不是同种剂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