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旱地小麦新品种晋太1515的选育过程及栽培技术

2022-02-21程天灵温辉芹裴自友王宏兵

现代农业科技 2022年3期
关键词:旱地晚熟山西省

李 雪 程天灵温辉芹 裴自友 王宏兵 陈 亮

(1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山西太原 030031;2内江市农业科学院,四川内江 641000)

小麦是山西省第二大粮食作物,提高小麦产量对保障山西省粮食安全起着重要作用[1]。山西省地处黄土高原的东部、太行山的西侧、蒙古高原的南部,属半干旱地区且水资源缺乏严重。山西中部的晚熟冬麦区,由于气候影响,降水量相对较少,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适应该类地区种植的旱地小麦品种相对较少。因此,选育旱地小麦新品种,对于确保当地粮食安全,实现山西省小麦持续增收具有积极作用。开展高产优质的小麦品种选育,既能保障山西省粮食安全,也能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优质小麦产品的需要。在开展小麦品种选育的过程中,除了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生态条件以外,还要有效结合小麦自身生长特性,科学研判、系统分析、科学种植,并做好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工作,确保选育数据准确,更好地培育出小麦品种。晋太1515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优质室于2007年以来自澳大利亚的高产、优质、抗病小麦品种Suntca(澳)为母本,以外引的抗旱、高产小麦品种T1960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8年选育与鉴定,于2016年育成。本文探讨了旱地小麦新品种晋太1515的选育过程和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 选育过程

根据育种目标的要求,2007年组配了Suntca(澳)/T1960组合,2008年从F1代选出具有杂交优势的植株2株播种,2009年从F2代选出2个优良单穗播种,2010年从F3代选出1穗播种,2011年从F4代选出4穗播种,2012年从F5代选出39穗播种,2013年从F6代选出4个优良单穗播种,2014年从F7代选出1行穗行混收出圃,同年进入鉴定圃进行产量鉴定,2016年品比鉴定表现突出,定名为晋太1515。2016—2019年参加山西省中部旱地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2020年3月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晋审麦20190015,适宜在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肥力较高的旱地种植。晋太1515的选育过程如图1所示。

2 品种特征特性

2.1 生物学特性

晋太1515为冬性小麦,全生育期256 d,与对照品种长6878的成熟期比较相近。晋太1515幼苗直立,颜色为深绿色,具有很强的分蘖能力,长势好,冬季抗寒性强,成穗率高,穗数较多。株高83 cm,株型紧凑,叶上有蜡质,旗叶直立,具有良好的熟相;穗纺锤形,穗层比较整齐,平均穗长7.4 cm,长芒,白壳,白粒;有效穗数349万穗/hm2,穗粒数32.2粒,千粒重34.9 g。抗冻、抗旱、抗青干均强。

2.2 抗性

2017—2018年度、2018—2019年度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进行抗病性接种鉴定,综合结果显示:晋太1515品种中感条锈病,中感叶锈病,中感白粉病。

2.3 品质

2017年,晋太1515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哈尔滨)检测,籽粒容重794 g/L,粗蛋白(干基)的含量为14.68%,湿面筋所占比重为32.0%,稳定时间为1.3 min。2018年,经过检测,晋太1515的籽粒容重为814 g/L,粗蛋白(干基)的含量为14.88%,湿面筋所占比重为27.1%,稳定时间为0.8 min。晋太1515为中筋小麦品种。

2.4 产量表现

晋太1515小麦品种2016—2017年度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6点汇总,5点增产,增产点率83.3%,平均产量为5 628 kg/hm2,较对照品种长6878增产3.7%;2017—2018年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组区域试验,6个试点全部增产,平均产量为4 714.5 kg/hm2,较对照长6878增产4.5%。

2018—2019年度参加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组生产试验,6点增产,增产点率100%,平均产量4 080 kg/hm2,较对照长6878增产6.1%。

3 栽培技术

3.1 种子处理

播种前5~10 d,应选择适宜的晴朗天气晾晒小麦种子,起到杀菌消毒、结束种子休眠的作用,防止种子携带虫菌进入土壤,提高种子发芽率。另外,还可以对种子进行包衣处理,每50 kg种子使用40%辛硫磷乳油100 g进行拌种[2],防治地下害虫及土壤病菌等。

3.2 地块整理

旱地灌溉条件差,播种前应对地块进行精细整理,为小麦播种和生长提供良好的墒情和肥力。每年8月应对地块进行深耕1次,每2~3年进行深翻1次,增加土壤缝隙,有利于土壤在雨季增强蓄水能力,为小麦播种提供良好的墒情[3]。

3.3 适时适量播种

晋太1515具有良好的抗冻、抗旱和抗青干特性,对山西省中部晚熟冬麦区旱地的适应性强,比较适宜在山西省中部种植[4]。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为晋太1515的适宜播种时间,应适时播种,确保基本苗达到300万~375万株/hm2。为了保障小麦收成,可在初冬和返青前后对地块进行耙耱,并在小麦生育后期做好“一喷三防”工作[4],做到保产增收。

3.4 及时查苗与补苗

晋太1515在播种后10~15 d出苗,应及时查苗,发现缺苗要及时补种。如遇墒情不好,可开沟后先浇水,再播种,适当增加播量,盖土后均匀踩踏,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尽快出苗。

3.5 合理施肥

播种前,施用农家肥(牛粪或羊粪)45~60 m3/hm2作基肥,不仅能增强土壤肥力,还能调节土壤容重,提高土壤蓄水能力[5]。将尿素150~225 kg/hm2、磷酸二铵225 kg/hm2、磷酸钾150~225 kg/hm2、硫酸锌15~30 kg/hm2随播种一次性施入作种肥[6]。春季追施氮肥,拔节至孕穗期趁墒追肥,可以追施尿素150~225 kg/hm2,以确保小麦优质、高产。

3.6 预防春季冻害

近年来,山西中部多次出现早春气温骤降的气候。4月中上旬的霜冻对小麦孕穗影响严重,要及时关注气候变化,采取相应措施,如对小麦进行叶面施肥等预防早春冻害。

3.7 病虫害防治

晋太1515在抽穗至灌浆这段时间,主要发生蚜虫灾害,可以用25%蚜螨清乳油750 mL/hm2喷洒小麦苗,以有效防治蚜虫。蚜虫对小麦产量影响严重,在虫害发生初期,应及时防治,以减少虫害造成的损失[7]。白粉病是影响山西省小麦产量的病害之一。为了有效防治白粉病,在种植晋太1515时,可根据当地情况适当密植,控制田间植株密度[8],并在播种前适当撒施以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腐熟有机肥;如果白粉病发生严重,可采用化学药剂如20%三唑酮乳油1 000倍液兑水进行均匀喷雾防治。

3.8 适期收获

晋太1515品种适期收获能够高产优质。收获过早或过晚都会对小麦籽粒质量造成影响,导致麦蛋白质含量下降,直接影响小麦的出粉率[9]、容重等指标。因此,应及时收割,以确保小麦高产优质。

猜你喜欢

旱地晚熟山西省
旱地麦田夏闲期复种绿肥 保持土壤的可持续生产力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晚熟
晚熟
晚熟
旱地冰球运动开展价值的研究
旱地冰球运动推广及发展策略
晚熟脐橙映峡江
山西省大气污染现状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