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康复新液辅助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肠结核的临床研究Δ

2022-02-21魏书青高金昙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2年1期
关键词:抗结核化疗研究组

张 敏,陈 庆,魏书青,马 静,高金昙

(河北省胸科医院消化内科,石家庄 050041)

目前,西医治疗肠结核多采用抗结核化疗方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机体免疫功能并缓解炎症反应,但治疗效果仍有提升空间[1]。康复新液由美洲大蠊提取物组成,有活血、养阴的作用[2]。既往研究结果表明,康复新液在辅助治疗肺结核时,有缓解炎症反应、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3-4]。康复新液已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5-6]。但康复新液能否在肠结核患者中发挥上述疗效仍有待进一步研究,鉴于此,本研究选取肠结核患者开展对照研究,探讨上述联合治疗方案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和免疫调节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肠结核患者92例。纳入标准:符合《临床诊疗指南·结核病分册》[7]中肠结核的诊疗标准;具备正常的语言沟通能力,能积极配合本研究;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肠结核并发肠梗阻、肠穿孔者;合并心、脑、肝、肾和肺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纳入研究前4周内使用相关中药制剂、抗结核药、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者;合并其他系统疾病或恶性肿瘤、代谢性疾病者;已知对本研究所用药物过敏或过敏体质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相似,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抗结核化疗方案。常规治疗包括:补液,解痉,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保肝,抗感染和化疗期间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补充。抗结核化疗方案(2HRZE/4HR方案):①强化治疗阶段(2个月):异烟肼片(规格:0.1 g),1次0.3 g,1日1次,口服;利福平胶囊(规格:0.15 g),1次0.45 g,1日1次,口服;吡嗪酰胺片(规格:0.25 g),1次1.5 g,1日1次,口服;盐酸乙胺丁醇片(规格:0.25 g),1次0.75 g,1日1次。②持续治疗阶段(4个月):异烟肼片(规格同上),口服,1次0.3 g,1日1次;利福平胶囊(规格同上),口服,1次0.45 g,1日1次。(2)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康复新液(规格:100 mL),口服,1次10 mL,1日3次,治疗时间8个月。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以2 800 r/min的转速离心10 min(离心半径10 cm),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0(IL-10)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具体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说明书执行。(2)比较两组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情况:于治疗前、疗程结束后,抽取患者外周血5 mL,采用流式细胞仪(美国BD公司)检测CD3+、CD4+和CD8+水平,计算CD4+/CD8+。(3)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贫血、肛门刺激症状和肝肾功能轻微损伤等。

1.4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无体征及临床症状,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内镜肠检或X线钡餐检查结果显示病变愈合或消失;有效:临床症状、体征有显著改善,红细胞沉降率接近正常,内镜肠检或X线钡餐检查结果显示病变显著好转;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变化或恶化。总有效率=(治愈病例数+有效病例数)/总病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13%(41/4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57%(32/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炎症因子

治疗后,两组患者TNF-α、IL-1、IL-10和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显著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比较

2.3 T淋巴细胞亚群

治疗后,两组患者CD8+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研究组患者CD8+水平显著更低;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和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研究组患者CD3+、CD4+和CD4+/CD8+水平显著更高,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比较

2.4 不良反应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61%(15/46)、28.26%(13/4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5,P=0.650),见表5。

表5 研究组、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肠结核大多由人型结核杆菌感染引起,发病后可引起低蛋白血症、贫血等,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8]。目前,西医采用的2SHR/6HR抗结核化疗方案可有效抑杀结核分枝杆菌,抑制结核组织诱发炎症,但单一的西医治疗对肠结核患者炎症状态及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不理想[9]。因此,应探索新的治疗方案,提升肠结核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提示康复新液辅助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肠结核的效果优于单一抗结核化疗,临床效果显著。肠结核在中医学中属于“痨瘵”范畴,其发病原因为脾胃气虚、邪毒入侵,治疗当以健脾益气、行气活血为主要原则。《神农本草经》记载,蜚蠊“主血淤,症坚,寒热,破积聚,喉咽痹,内寒,无子”。康复新液内服有活血化瘀、通利血脉和理气散结之功效,与肠结核病机相契合。康复新液有抗菌、抗炎和调节免疫等作用,且用药安全,不良反应小,能有效促进痰菌转阴、病灶吸收[10]。张敏等[11]在溃疡型肠结核的研究中报道,采用康复新液辅助治疗能有效提高临床疗效(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9.09%,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2.00%),本研究结果与之接近,说明康复新液与抗结核化疗方案的联合应用能提高治疗有效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炎症因子(TNF-α、IL-1、IL-10和CR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抗结核化疗方案加用康复新液具有缓解肠结核患者炎症反应的作用。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与炎症反应密切相关,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时,可分泌大量炎症细胞,同时趋化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在病灶处聚集,引发炎症反应,引起TNF-α、IL-1、IL-10和CRP等炎症因子水平显著升高,阻碍肠结核恢复,最终形成恶性循环。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认为,康复新液中的黏糖氨酸有增强非特异性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还能分泌调节炎症及组织再生的活性物质,达到抗炎和消除炎症的效果[12]。张艳凯等[13]的研究结果显示,康复新液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老年溃疡性结肠炎,能有效降低炎症因子水平,缓解炎症反应,本研究结果与上述报道一致。

本研究中还发现,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CD3+、CD4+和CD4+/CD8+水平均显著升高,且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降低,且低于对照组;提示康复新液与抗结核化疗方案的联合应用能显著改善患者免疫调节功能,有效弥补单纯抗结核化疗治疗的不足。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会刺激患者机体免疫防御系统,使机体处于免疫功能紊乱状态,表现为Th1淋巴细胞与Th2淋巴细胞比例失衡,CD3+、CD4+水平降低,CD8+水平升高,而CD4+/CD8+降低,上述变化会抑制巨噬细胞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抑制和杀灭能力,导致结核分枝杆菌的生长和繁殖失去控制,加重患者病情。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2SHR/6HR抗结核化疗方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无显著变化,主要可能是因异烟肼片、利福平等抗菌作用显著,但在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方面无显著作用。高敏[14]在关于健脾中药联合2SHR/6HR抗核化疗方案治疗肠结核的研究中发现,单纯抗结核治疗后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无显著改变,与本研究结果相符,表明单一应用2SHR/6HR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肠结核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善效果不理想。现代药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康复新液中的多元醇及肽类活性物质能提高T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活性,黏糖氨酸可激活T细胞免疫系统和体液免疫系统,促进释放巨噬细胞凝集因子、趋化因子等淋巴因子,同时可激活B淋巴细胞,提高吞噬和灭杀结核杆菌的效果[15]。既往研究结果表明,康复新液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可改善机体免疫功能[16-20]。

另外,在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恶心、呕吐、肠胃不适和腹泻等是抗结核药常见的不良反应;同时,肠结核治疗周期长,治疗药物多,患者容易出现肝损伤及轻微的肾损伤。但总体而言,本研究中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高,且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康复新液联合抗结核化疗方案的安全性较好。

综上所述,康复新液辅助抗结核化疗方案治疗肠结核,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炎症状态,改善患者免疫调节功能,疗效显著,且安全性高。

猜你喜欢

抗结核化疗研究组
提高抗结核药品固定剂量复合剂在省市级结核病定点医院推广使用的实施性研究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化疗真的会加快死亡吗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基于纳米孔单分子技术的抗结核药物异烟肼的检测新方法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
跟踪导练(二)(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