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的探讨

2022-02-21杨忠美

科技视界 2022年1期
关键词:知识点材料工程

杨忠美

(淮阴工学院,江苏 淮安 223002)

0 引言

随着经济增速放缓,加上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攀升,导致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大,就业形势不容乐观。很多大学毕业生因为就业能力存在不足,加上就业期望也很高,因此很难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因此,为了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提升机械学专业学生的专业素养,作为工程材料课程教师,就要发挥创新思维,实现教学模式的调整,切实提升教育质量,以此来跟上素质教育的改革脚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让学生拥有扎实的文化功底的同时,也能拥有较高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让学生能将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与技能用在生活实践上,进而帮助企业和国家培养全面型的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

随着工程材料这门课程的发展,该课程的学时变少了,内容增加了,学生如果没有良好理科、工课基础知识,很难适应该课程的改革节奏。身为工程材料课程教师,要深入剖析教材,做好教学计划,利用新媒体技术,做好课程的精讲,同时也需要精心设计一些课外作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提升教学效率。笔者总结了前人的经验,结合了工程材料教学实践,探讨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

1 工程材料课程教学改革与教学方法

1.1 以学生为中心

作为工程材料课程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要摒弃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虽然课程内容增加了,课时变得紧张,但如果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就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很容易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对于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会不尽人意。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活动实施之前,精心设计好教学方案,每一个章节、每一个知识点多占用的时间和课时都要有明确的规划,并按照规划执行。要想做到这些,教师需要对每一个学生的情况都比较了解,教学计划要做到因材施教,教师要做到简单的知识点条理化、复杂的知识点通俗化,这样既能保证教师不会在那些过于简单的知识点上浪费太多的时间,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点。

其次,教师需要重视讨论式教学法的应用,以问题为导向来增强学生学习的参与性以及自主性,通过抛出一系列有层次的问题来让学习小组进行充分讨论,并形成最终答案。最后确定一个小组来回答问题,这一小组回答之后,其他的小组可以进行补充以及完善,也可以提出异议,这种形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增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还能让学生的思想更加多元化,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激发。但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教师在学习小组划分方面,需要充分考虑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补以及匹配,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以及性格特点来进行科学分组,如果小组成员都是性格比较腼腆的学生,很容易出现小组讨论不激烈的问题。一个学习小组里,至少要有一个领头人物,带动组内学习气氛,也需要做到优等生、中等生和学困生的合理分配,保障小组讨论的有效性。

最后,教师可以采取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即以提问为载体,实现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进一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彻底告别死气沉沉的课堂,在愉悦的课堂环境下学习知识。教师需要进行科学提问,掌握一定的提问技巧,对于提问的时机、给予学生多久的思考时间等问题,也要有良好的把握,不能因为提问占用较长的课堂时间。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把控课堂的能力,对于什么时候提问、哪一个节点提问等,教师心里要有一杆秤。总之,通过以上方式,让教师与学生形成良性、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教学相长的同时,也能更好地促进工程材料课程质量的提升。

1.2 利用网络互联信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计算机技术被广泛应用,甚至走进了教育行业,利用网络互联信息技术开展工程材料课程,能让该课程更具有吸引性。因此,身为工程材料课程教师,要利用网络互联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首先,网络上有大量的学习资源,教师要利用好网络上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业余时间也能进行学习。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该门课程所需要的实物模型、挂图等等,通过这些设计展示给学生,能让学生有更直观的感受和更深刻的理解。工程材料是多种学科的整合,其中有很多的知识点较为抽象、也比较难以理解。通过CAI多媒体技术,能让实验课的效果发挥到最大。再次,教师需要做到善于利用微课视频来教学,围绕教材中的难点以及重点,精心设计一些时间不等的微课,让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来更好地学习这些知识点。在新的课程导入之前,学生可以通过微课来对于一些重点知识进行提前了解和学习,同时上课之后可以对于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一个检验评价,根据反馈情况灵活进行教学方案的调整。课后学生可以观看视频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1.3 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工程材料这门课程的实践性较强,其中包括工程材料学、铸造、焊接等,非常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将知识与实验联系在一起,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让学生能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比如,在分析典型零件的选材、加工工艺路线安排与结构工艺性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任意选择3个零件,并分析各个零件之间的受力关系以及工作条件等,合理选择毛坯的生产方法,进行结构工艺性分析。教师要要求学生自己进行工艺方案的设计,并撰写设计报告。通过该实验,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力学性能实验方法,学会分析常用碳钢的平衡组织,掌握热处理加热、冷却方式对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学生在实验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难题,这时教师就要加强引导,同时也要注重讲解的“度”,要时刻意识到自己只是起到启发诱导的作用的。

1.4 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

身为工程材料教师,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教师不仅要多带领学生到实验基地进行课程实验,有机会的话,也需要带着学生深入企业进行观察,教师可以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联系一些企业,给学生提供一些实习岗位,从而让其对于自己所学的内容在企业中具体是什么情况有一个更全面的了解。通过校企合作,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实质性的提升。学校可以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模式,利用自己所拥有的人才、知识优势,参与到企业的研发项目中去,而企业也可以招揽人才;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在项目活动中得到实际锻炼。教师要要求学生在参与项目的过程中,做好项目记录,可以多多向行业中的精英人士取经,学习他们娴熟的技术,积累经验。还可以对工程专家进行采访,并做好采访记录,学习他们的工匠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有更好的提升。

2 结语

总而言之,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工程材料这门课程也产生了较大的变化,要想提升该课程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师做到与时俱进。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剖析教材中的重点与难点,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感;通过利用网络互联信息技术,让学生对于该门课程中难以理解的部分有更直观的感受;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能更好地做到学以致用,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生活和实验中的问题;通过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的动手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升。教师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让工程材料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确保学生所学的知识更加扎实,能够具有娴熟的专业技能,从而实现其就业能力的进一步增强,缓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帮助机械类专业的学生更顺利地就业。

猜你喜欢

知识点材料工程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最美材料人
子午工程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