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乐器探名典——数量(下)

2022-02-21刘文荣

乐器 2022年2期
关键词:铁环单打乐器

刘文荣

(接上期)

(二)以“一”“单”“独”命名者

1.一

一弦琴(图3):木制匣形弹拨弦鸣乐器,八音丝之属,历史中的一弦琴有多种形制。一为一弦,弦有十二柱。形制出于唐杜佑《通典》:“一弦琴,十有二柱,柱如琵琶。”唐九部乐、清商乐中有使用。

另为外形似琴,岳山、焦尾间张一弦。史载文献有见于王子年《拾遗记》:“师延拊一弦琴,则地抵皆升”。《晋书·嵇康传》:“孙登居汲郡北山,好读《易》,抚一弦琴。《重家晋史》:“孙登居白鹿、蘇门二山,弹一弦琴”。唐卢照邻《宿玄武》诗之一:“已乘千里兴,还抚一弦琴。”《宋史·乐志四》:“丝部有五:曰一弦琴”,元·陶宗仪《琴笺图式》:“殷师延抚一弦琴,则神祗降,”明·杨抡《琴谱合璧》卷三:“一弦琴,殷师弦样,陶渊明尝设。清俞樾《茶香室四钞》:“孙登好读《易》,鼓一弦琴”。商师延一弦琴样式无考古出现,宋陈旸乐书有绘孙登弹奏一弦琴(图4),琴见张六柱。琴外形似宋伶官式。

2.单

(1)单打:铜制盘形敲击体鸣乐器,八音铜之属。单打,锣身形状似圆盘。锣面平直,锣心无突起之脐。锣边有框,稍宽,圆形垂直于锣面。常见单打锣有两种,小单打锣面面径长10~14cm,大单打者,锣面面径长14~18cm。单打设有边,垂直于锣面之边高2~3cm,壁厚约0.3cm。演奏时左手手掌平托锣底,锣面朝上。右手持弯角状锣棰敲击演奏。单打锣与锣身打孔系绳,手持绳演奏之锣有一定区别。流传于广西、广东民间吹打等器乐合奏以及采茶戏、彩绸剧、邕剧等戏曲音乐的伴奏之中。

(2)单铎:铜制钟形摇击体鸣乐器,八音金之属。

铎体铜制,如钟,尾端设有木柄,执之摇奏,用于文武舞中。

《宋史》卷一三○载皇帝祀天神、祭地祗、享宗庙等“大礼用乐,凡三十有四色”中有单铎三十,且为“国乐之用尤大者”。

北宋欧阳修《太常因革礼》卷十七“武舞乐”中使用了“单铎二”。

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四》在“大乐局乐色名件”条“太常寺大乐局祀天神祭地祇享宗庙应用大乐名件”中亦载“凡三十四种”,其中有“单铎三十”。

金史卷三十九《乐志上》有载“武舞所执朱干玉戚各六十四”,其中有“单铎二”。

元宫廷雅乐多承宋金遗制,《元史》卷六十八《礼乐志三》“舞武器”载:“单铎,制如小钟,上有柄,以金为舌,用以振武舞”。

《文献通考》卷一百三十四《乐考七》描写“单铎”为“长柄一头”,并为“太常用之,所以引文武之舞也”。

《续文献通考》卷六十六《郊社考》“元顺帝在位三十二年亲郊二”(至正三年十月己酉—十五年十一月壬辰)在“亲祀南郊仪”中使用了“单铎二”。《续文献通考》卷一百零二《乐考二》在“(至元)十三年三月平宋得其乐器”后在“二十一年大樂署言宜”中使用了“单铎五”。

陈旸《乐书》卷一百三十四《八音·金之属》云单铎为“以木为单头者,今太常用之,所以引文武之舞也”,并披之以图(图5)。

(3)单鼓(图6):短腔棰击膜鸣乐器,八音革之属。

单鼓在我国流传面较广,主要流行于东北、华北、西北各地,如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陕西、甘肃等地。如流传在东北民间祭祀“烧香”活动以及满族等“跳神”活动中的单鼓。清人杨宾《柳边纪略》形容单鼓为:“鼓以单牛皮冒铁圈,有环数枚在柄,且击且摇,其声索索然。”单鼓,满族亦称太平鼓,多用于一年一岁祭祀。以铁圈为框,鼓单面蒙以羊皮、驴皮或马皮,鼓端持柄之处设大铁环,大铁环中复套小铁环。以柄击鼓并配以铁环作响,以变换不同的节奏。《清稗类钞》:“年鼓者,铁为圈,木为柄,柄系铁环,圈冒以皮,击之冬冬,名太平鼓。京师腊月有之,儿童之所乐也。”《民国吉林农安县志》:“农安有最奇一种风俗,每年禾稼登场后烧太平香,曰挞祖宗。先时有持单鼓者,沿门敲之,其声冬冬然,名曰揽香”。

《民国黑龙江志稿》:“萨玛,俗名跳单鼓神,三、四人或四、五人,晚间于龛前击环鼓、唱歌词约二三小时,次日,鸡初鸣即起,主祭者率家人子弟,谒土地祠请神像。主祭者背负马鞍,手执短木杖,伏身立,将画像置于鞍上,匍匐而归,萨玛击鼓唱歌随行。至家,将旧像请出焚之,另悬新轴,设供焚香,昼夜不绝。……晚间,萨玛有一人带(戴)神帽、披云笺、系腰铃,手持单环鼓,随舞随击,随击随唱,左右盘旋,其余二、三人依声和之。舞毕,将神前所供之猪首不用刀匕,以手掰开。开毕,唱送神歌,焚香化帛而退”。

(4)单鼗(图7):高脚摇击膜鸣乐器,八音革之属。

单柄单鼓,即单枚数量之鼗鼓,亦即单体鼗①,常用之于武舞礼乐之。《金史·乐志》:“文舞所执籥、翟各六十四,武舞所执朱干、玉戚各六十四,引舞所执旌二,纛二,牙杖二,单鼗二……”。《元史》卷七三《祭祀》:“又设武舞,俟立位于东西县(悬)外。导武舞执衙仗舞师二员,执纛二人,执器二十人内,单鼗二……分立于东西县(悬)外”。《新元史》卷八三《礼志三》亦有同载:“执蠹二人,执器二十人内,单鼗二”。

《元史》卷七三《祭祀》又载:“设晋鼓于悬内通街之东,稍南,北向。置雷鼓、单鼗、双鼗各二柄于北悬之内,通街之左右”。

(5)单竹箫:单管边棱气鸣乐器。八音竹之属。

单竹箫,亦名洞箫。其材竹制,单管,竖吹。名单竹箫者,为区别古代箫有指多管排箫者。明末清初张尔岐《蒿菴闲话》:“洞箫,即今所吹单竹箫,古人正名为笛。今所谓笛,则横吹耳。”

(清)俞樾《茶香室续钞》卷二十“今之箫为古之笛”条载:“国朝张尔岐《蒿庵闲话》云:‘洞箫卽今人所吹单竹箫,古人正名为笛,今所谓笛则横吹耳”。

(宋)王应麟《荆川稗编》:“箫,八音属竹,截紫竹为之,长一尺九寸五分,前五孔后一孔,通六孔,各径二分,口开半窍,直而吹之。

(清)纳兰容若《渌水亭杂识》:“古之箫,即律管也,三十六律管,长短作一排,形如凤翅”。故可以看出,单竹箫之名为区分古之编管一体箫,即今所谓排箫也,单竹箫实为竖吹、单管、无底之洞箫。

注释:

①多鼓体鼗鼓有两个鼓体、四个鼓面之“路鼗”;三个鼓体、六个鼓面之“雷鼗”;四个鼓体、八个鼓面之“灵鼗”。

猜你喜欢

铁环单打乐器
奔跑的铁环
点燃思维火花,优化解题策略
乐器
篮球单打冠军
滚铁环 等
乐器也疯狂
奇妙乐器
奇妙乐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