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科文盲到化学诗人
2022-02-21卢虎成
卢虎成
“走神的孩子也是在思考的,要想让他们在你的课上来点儿‘化学反应’,那就得想办法调整好‘反应条件’。”梁燚老师就是这样一位能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教师,他会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个性化定制学习目标和任务,让每位学生都将学习变成自己主动的需要,而不是被动的负担。在他看来,要做全人教育,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这样才能搞好教育,而不能被割裂的学科和单一的评价束缚,更不能盲目地在追求分数中苦苦挣扎。
用兴趣换成绩
在梁老师眼中,有些学生学习不自信是因为使用的学习方法不对,从而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学生没有自信就多给他点自信,学生对学科没有兴趣就培养兴趣。”梁老师简单又严肃地解释着:“自信和兴趣都有了,學生总会想尝试一下,教师如果能够把握好学生这次尝试的机会,让学生体会到成功,领悟正确的学习方法,那么这个学生就‘得救’了。”
梁老师为我们讲述了他遇到的一位“数学文盲”Z同学,Z同学到了九年级连简单的X+1=0都解不对,答案只能靠背。但是这位Z同学身体特别好,是班里的体育委员,又非常热爱打篮球。梁老师发现了他的这个闪光点,就在全班讲自己打篮球的故事:“要是Z同学防守我,我肯定得摔一个大跟头。”梁老师的话引得全班大笑,Z同学也不再伏桌睡觉,抬头听老师讲课:“梁老师投篮也不准,但是每次投进一球,都会感到特别快乐,哪怕防守Z同学让我摔跟头,我也依然很快乐,同学们有没有过这种感受,你们知道是什么物质让我们感到快乐吗?”
梁老师的例子吸引了学生,随着他的讲解,Z同学也一直频频点头。“同样都是跑步,刚跑几分钟,一部分同学就怨声载道,感觉自己跑不动了,但是当大家追着篮球比赛时,跑一节课都不累!这就是多巴胺对人体的影响。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以后耐久跑时多产生点多巴胺,让自己变得快乐呀?”这个提问将班级气氛推向了高潮,自然地,学生就想做做看跑步不累的实验。梁老师给大家的答案是,要想在耐久跑中感受到快乐,就要“让自己成为操场上最亮的仔”。于是,学生领取了任务,即为班级集体耐久跑想一个带有化学风格的口号,并交给体育委员Z同学审核。
于是,学生们准备了很多口号交给Z同学。出于对班级的负责,Z同学搞清楚了所有口号所表达的意思,最后Z同学发现大家编写或摘录的口号都很不错,既然难以取舍,那干脆一不做,二不休,这些口号跑步时全喊。于是,校园里出现这样的场面,每天全校耐久跑时,在各个班级都喊着“一、二、三、四”的时候,总有一个班会齐刷刷地喊着各种化学口诀。有关于铁丝燃烧的实验现象的:铁丝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产物黑色;有关于电解水的:负氢正氧,氢二氧一;有关于制备氧气的:高锰酸钾制氧气,查装定点收离熄……站在前面的体育课代表还总会回头鼓劲:“下一圈让老师听听咱们班的新口号!”
就这样在一次又一次的熏陶下,学生对化学的常用知识滚瓜烂熟。半个学期后,全班化学成绩通通及格,Z同学不仅化学成绩从低分到了良好,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
以单科带全科
随着考试的深化改革,化学从原来的必考科目变成现在和生物“2选1”的选考科目。这就令一些原本生物考了高分的学生在开始学习化学之前就有所怠慢,甚至有个别学生把用于学习化学的时间完全留给了其他学科。梁老师认为,可以理解学生的心情,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和家长为了中考做出的决策,但同时也需要杜绝学生盲目追求中考成绩而舍弃接触化学、学好化学的机会。因为这样做后学生虽然可能会赢下中考,但是初中毕业后会成为一个“化学文盲”。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触动这些目标明确、誓要“赢下”中考的学生吗?怎样才能让他们重视化学呢?面对这样的疑问,梁老师笑着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学生心里都清楚化学很重要,当然他们更清楚中考也很重要,靠说教可以转化一部分盲目的学生,让他们了解到所有学科的知识在今后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对于那些目的特别坚决,不能通过言语分析转化的学生,我们要把握好学生热爱学习、重视中考的特点,想办法让这类学生意识到学习化学不仅和中考两不耽误,更能通过化学促进自己思维水平的提升和中考学科的发展。”
梁老师经常会遇到将“中考成绩”看得比学习知识更重的学生,但是这样的学生依然不会降低学习化学的热情,因为他们不仅切实感受到了学习化学的乐趣,而且真正体验到了化学对自己思维提升的促进和其他学科的联动发展。例如,有一届学生是典型的文科学生,但是大家为了能去更好的高中,在中考时取得更好的成绩,九月份一开始很多学生就表现出对化学学习的不关心。为了让学生感受学好化学和学好其他学科是一致的,梁老师特地利用学生语文成绩较好的优势,带领大家用化学知识写诗词。
江城子·元素梦
昭昭旧事不可求,元素梦,试管偷。何言多情,誓如水空流。倔强如铁亦可溶,金铂泪,王水收。鸳鸯不羡凤凰游,两性铝,不知愁。学道无情,氟在氙难酬。豆蔻携手耄相依,周期表,岁月修。
在用PPT呈现这首《江城子·元素梦》时,原本趴在课桌上写作文的几个学生开始躁动了:“梁老师,试管怎么偷了元素梦啊?是因为在里面发生了化学反应吗?”“老师,铁那么硬怎么会溶呢?我要倒入特殊的溶液才能溶解吗?”……因为这首诗,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了起来,学生们都来了精神,要么提问,要么起哄,大家嚷嚷着让梁老师解释这首词是什么意思。
梁老师当然不会错过这样的机会,他带领学生查字典,翻元素周期表,班级气氛瞬间沸腾了。学生们为了搞懂梁老师到底在写些什么,纷纷掏出藏在桌子里“崭新”的化学书,有些学生跑到教室图书角去查看上届学生留下来的“学霸笔记”和化学杂志,教室里几人一组热烈地讨论了起来。每当一位学生找到了诗词中对应的化学知识,梁老师都会带领全班同学鼓掌,这也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认为,要求学生去背实验现象,很多学生都会觉得这是枯燥的负担,但是创作就不同了,创作是一种乐趣,而且自己创作的化学诗词才是学生自身核心素养的真实呈现,更适合学生自主学习。
这点在学“化合价”时就有了充分体现,在梁老师讲课之前,很多学生都发现了书上的“作业”:自己编写“化合价口诀”。于是,这些曾经的“化学文盲”竟然一直认真地从头听到尾,通过将化学式分类寻找规律,希望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化合价口诀。尤其是那个不会解方程的Z同学,当他得知算化合价需要数学知识时,竟然主动开始去复习乘法口诀了,最后,梁老師的课上诞生了只属于本班学生的化合价口诀。
一价氢锂钾钠银,二价钙镁钡铜锌。正二亚铁正三铁,正三还有铝与金。
氟氯溴碘右负一,氧是负二单质零。碳硫酸根皆负二,硝根铵根负正一。
当学生给出上面的口诀时,有的学生表示赞成,有的学生表示不满,纷纷质疑:“你这个是把网上的口诀改编的,不算原创!我们学过五氧化二磷,还学过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你这里面没有磷、硫、碳的化合价。”编写口诀的学生也一一作了解释:“老师的口诀中有好多元素都是好几个化合价,背下来也不知道用哪个,我整理了咱们学过的化学式,这些有好多化合价的元素都可以设X,然后根据我的口诀计算出来,不信你们就出个化学式考考我。”于是,不服气的学生纷纷挑战,甚至还有学生从杂志里找到碱式碳酸铜这种对初学者来说难度不小的化学式来难为他,这节课热闹非凡,下课铃响了学生也不愿下课。
客串语文课
有一次,语文教师在开展学科教研时发现,学生普遍愿意尝试在考试中选择完成想象类作文,但是在实际创作过程中,学生暴露出了作文缺少主题、故事逻辑漏洞太大以及思想痕迹受网络游戏、日本漫画、美国电影等影响的问题。为了通过作文课的练习让学生了解如何用好高阶思维,充分发挥想象力将正能量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融合输出,语文教研组特意请梁老师帮个忙:和学生一起听一节作文课,并写一篇现场想象类作文。同时,梁老师的现场作文还要公开展示,如果梁老师的作文写得好,那么学生就要去赏析,并作为例子丰富自己的写作技巧;如果梁老师的作文写得不好,也会被当作“反面教材”供大家分析找出问题所在,避免将来自己重蹈覆辙。
梁老师欣然接受了这次邀请,学生也产生很大的兴趣,大家和梁老师一起在课上认真听语文老师讲解,严肃地完成现场作文。最后,梁老师将初中历史、道德与法治、化学等学科的内容加以整合后发挥巧妙的想象,以《未来学校》为题出色完成了语文老师布置的任务,并和其他优秀学生的作品一起进行了展示。同学们看到作品后恍然大悟:原来作文不能凭空想象,未来生活中依然包含很多现在已经学习过的科学道理。活动后,梁老师在介绍这次写作心得时提到,想象类作文的素材其实就在同学们的身边,我们应该先确定好想要表达的主题,并围绕主题,基于自己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进行想象。
梁老师就这样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教师,他用诙谐的语言、生动的举例将一位“理科文盲”转化成为“化学诗人”,我们从其事迹中认识到梁老师不仅是一位热爱生活、喜欢尝试的乐天派,而且是一位善于观察、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点的有趣教师。梁燚经常说,他享受讲课时看到学生眼中闪耀的光芒。
(作者单位:北京市石景山区第二实验学校)
责任编辑: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