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屠宰场猪圆环病毒的检疫要点及流行趋势分析
2022-02-21林伟
林伟
摘要:笔者对某屠宰场近3年在屠宰检疫中检出的1113例猪圆环病毒病分析,总结出了屠宰场猪圆环病毒在屠宰场的检疫要点,以方便检疫人员更好的分辨,守好食品安全关。
关键词:屠宰场;猪圆环病毒;检疫
猪圆环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圆环病毒属,病毒粒子为二十面体对称结构,无囊膜,单股负链DNA,基因大小约2000bp,是现在已知最小的动物病毒之一[1]。先后被发现有PCV1、PCV2、PCV3、PCV4这4个基因型,屠宰检疫中,主要是对猪圆环病毒2型(PCV2)所致出现的猪皮炎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或紫色出血点;肾病综合征,检疫中可见肾脏肿大、表面出现针尖大小出血点或坏死点;坏死性间质肺炎,检疫可见肺充血、水肿或气肿坏死,肾脏肿大、苍白等。
1宰前检疫
生猪屠宰检疫分为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宰前检疫一般在巡检过程中能发现猪皮炎症状明显的病猪,能看到猪只全身皮肤可见红色或紫色出血点或出血斑。但相对于宰后检疫,因猪只的移动、被毛覆盖、物体遮挡等因素干扰猪只皮肤上的出血点或出血斑相对不明显。
2宰后检疫
2.1胴体检疫
胴体检疫主要以肉眼观察为主,对皮肤出现明显出血点、出血斑的可以通过视检的方法检出,但在实际检疫过程中对皮肤症状不够明显的容易漏诊。完整的视检应该从左到右、从上往下巡视,同时要做到重点观察如会阴部及四肢皮肤出现的红紫色出血点或出血斑。
2.2内脏检疫
屠宰检疫过程中,内脏检疫能发现明显的病理变化,剖检肾脏时可见肾脏肿大、苍白或表面有针尖大小出血点或坏死;浅表淋巴结肿大、出血呈大理石样病变;肺脏充血、肿大或坏死等病理变化。完整的内脏检疫应该观察肾脏有无肿大,切开内脏分离包膜,观察内脏表面有无出血点、坏死灶;切开浅表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支气管淋巴结等)观察有无病理变化,观察肺脏有无充血、肿大、坏死、实变等病理变化。
2.3实验室荧光定量PCR检测
对检疫过程初诊为猪圆环病毒的生猪进行采样送往实验室做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样品选择有明显病变的皮肤组织、肾脏、病变的淋巴结等进行采集,样品采集后用装样管冷冻保存,对采集的病料进行研磨,使用组织匀浆仪,添加PBS液对组织进行研磨,采用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对研磨液提取DNA;提取DNA完成后使用核酸检测试剂盒,避免繁琐的引物和探针设计工作,利用实时荧光PCR技术对目的基因進行扩增,此方法特异性强、高效、简便,对于大量临床样品的快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结果表明:通过实验室荧光定量PCR检测后发现与检疫初诊符合率高达96.8%,其中以肾脏、皮肤、淋巴结病料检出率高,说明我们实际检疫工作中通过宰前检疫、酮体检疫、内脏检疫能基本上检出猪圆环病毒,为以后我们的检疫工作指明了方向,也能在今后的检疫过程中更清晰分辨出猪圆环病毒与其它疾病的区别。
3流行趋势分析
近三年检出猪圆环病毒1113例,占检出病猪的31.2%,查看该生猪屠宰场近三年生猪来源主要为广东、湖南、江西,由图可知5-8月份检出数量显著升高,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流行趋势异常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一是产地在5-8月多为高温高湿,气候为疫病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二是5-8月气温高,生猪运输途中应激反应大,导致一些生猪出现症状;三是目前监管部门对于兽药抗生素和饲料添加剂监管严格,可能部分散户没有合适的防治导致该病的发生。
4结论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在5-8月份猪圆环病毒检出量大,检疫监管部门在这几个月应加大力度监管,宰前检疫应重点加强对群体健康的观察,巡栏过程中重点查看猪只群体健康与个体皮肤的观察,宰后应重视酮体检疫、内脏检疫,发现有疑似病例要及时采样送实验室确诊;屠宰场应做好栏舍定期消毒制度,防止猪只在栏舍内发生感染,应减少长途调运生猪,运输过程中做好相关防暑降温措施;视诊与实验室相结合的结果分析可知,在检疫中若看到全身皮肤出现红色或紫色出血点或出血斑;浅表淋巴结中大、出血、呈大理石样病变;肾脏肿大、表面出现针尖大小出血点或坏死点等变化就应初步判定为猪圆环病毒,同时可以采集肾脏、皮肤、淋巴结等病料进行PCR检测。检疫人员了解猪圆环病毒的检疫要点,方便检疫人员在平常检疫过程中更好的分辨出猪圆环病毒,为广大市民守好食品安全关。
参考文献:
[1]何小莉,梁海英,曾智勇,汤德元,王彬,黄涛,徐国,叶百川,咸文,张爱琼,陈娟,吴好叶.猪圆环病毒研究进展[J].猪业科学,2018,35(09):103-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