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状况调研

2022-02-21徐晓琴

科技信息·学术版 2022年3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校

徐晓琴

摘要:为加强专业建设办出专业特色按照学院统一部署社会体育专业,于2021年10年-2021年12月期间,采用访谈与实地调研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理工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高校社会体育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状况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1)各大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国家标准为主,部分高校结合学校特色和当地经济发展等因素设置人才培养目标。(2)高校社体专业的课程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开设,其次应综合考虑学校自身特色、地理环境、外部条件等开设课程。(3)高校社体专业学生的职业选择和性别有着较大的关联,并且学生的就业方向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种情况对高校社体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高校;现状调研

1.前言

为加强专业建设办出专业特色按照学院统一部署社会体育专业,于2021年10年-2021年12月期间,采用访谈与实地调研法相结合的方式对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理工学院、广州体育学院、武汉体育学院等高校社会体育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状况进行了调研。以期能够为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教学大纲的修订提供参考。

2.各大高校社会体育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调查与分析

2.1各大高校社体专业培养目标设置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根据国家学科评估结果,在评价为ABC三个等级程度中选取了开设社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的院校的培养方案进行调查分析。通过对各大院校的培养方案中对学生的培养目标、能力培养、课程开设等现状进行了解和分析,为我校体育学院的社体专业的办学提供一定的经验借鉴(本研究采用的培养方案均来自各大院校官网最新公布)。

湖南师范大学社体专业培养目标:培养能够从事体育产业管理工作的创业型人才或能够从事健身娱乐行业中的健身教练、健康管理与服务的专门性人才。本专业的培养总目标是: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与经济发展需求的社会体育专门人才。具体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文化素养和运动能力,具有扎实的社会体育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够胜任体育产业与市场策划、营销、管理以及健身体闲娱乐活动的指导、咨询、项目开发等工作,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

湖南工业大学社体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较好的科学和文化素养,具备现代教育、健康理念,系统的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基本方法,富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备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创业能力,具有较强的科学健身指导、全民健身活动策划组织、健身产业经营与管理能力,能够胜任社会体育方面相关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湖南理工学院社体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掌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技术与技能,能在社会体育活动中从事健身咨询、技术指导、组织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

广州体育学院社体专业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一专多能,掌握社会体育工作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社会体育健身指导、技能传授、组织管理和经营开发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武汉体育学院社体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备扎实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基础知识与技能,能从事大众健身与服务,体育活动策划、组织与管理,市场营销工作的应用型人才。

2.2各大高校社体专业培养目标的综合分析

把院校分为体育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三种类别进行分析:

(1)体育类院校培养目标总结出以下几点: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社会体育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知识,能够从事社会体育健身指导、体育活动组织与策划、运动技能教学、市场营销和经营开发和体育综合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在培养人才类型方面又分为专业人才、应用型人才和应用型专门人才之分。

(2)师范类院校培养目标总结出以下几点: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养,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从事社会体育健身指导与管理实际工作、健身休闲活动、体育市场开发营销、策划、管理、咨询等相关工作。在人才培养类型上分为专门人才和应用型人才。

(3)综合类院校培养目标总结出以下几点: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掌握社会体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知识和技能,具有科学健康理念,能够从事大众健身运动指导、体育产业经营开发、体育活动组织策划、咨询、教学科研等方面工作。

综上所述,开设社体专业的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第一,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第二,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第三,能够从事社会体育健身指導相关工作、体育活动组织与策划、大众健身指导、体育产业经营与开发、体育训练与教学、体育咨询等方面的工作;且根据每个培养方向的不同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也各有侧重,都是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当地的经济发展优势来培养学生。从人才培养类型定位来看,各大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专业型和专门人才。这与国家标准中对体育类人才的培养标准基本对应。可以看出各大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国家标准为主,部分高校结合学校特色和当地经济发展等因素来培养学生。

3.各大高校社会体育与管理专业的课程开设情况

学校课程的开设决定了对字生的墙养万间和字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内容,对将来学生就业和工作的方向有着重要的影响。而学生对课程、专业的选择也是自身学习、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对各大院校社体专业的课程开设情况来看,课程开设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学科基础课程、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综合实践类课程。专业课程和学科基础则又分成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部分高校另开设专业拓展、自我发展等课程对学生进行培养,从各大高校课程设置情况来看,都符合国家教育部的课程要求。从各大院校的学分设置、课程开设、实践要求等方面来看,课程开设情况大致相同,专业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比例情况都高于50%,通识类课程占比都在20%以上,其中湖南理工学院超过了30%。综合实践类课程占比普遍在20%以下,主要包括对学生们在校期间的社会实践、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能力拓展等综合素质的锻炼与培养。对各大学院的专家访谈中了解到,在课程课程开设中,各大高校开设的课程除了按照国家标准上要求的之外,学校也是想尽办法开设课程。主要从以四个方面考虑:

第一,开设社会热门专业,从社会聘请或教师掌握相关技能或知识后开设“热门专业”。从访谈中有专家介绍到首都体院曾专门开设了动课课程,所谓动课,就是没有特定的老师,专门开设社会的热门专业,请社会上的优秀教练和专家进行教学指导。湖南师范大学辜德宏教授认为,要培养学生体育专业知识和利用体育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产业经营管理和俱乐部经营管理的能力,对社会上新兴体育动态进行及时的了解,防止学生信息落后。在社会动态方面,很多学校采用经常请社会体育项目经营者和管理者到学校内进行讲座和教学。

第二,根据学校特殊地理位置和学校特色开设课程,大专业类课程共修。湖南工业大学社体专业主要开设以小球类为主的专项供学生们选择,同时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可以和体教等专业的学生一起选专项课程,选择的课程计算在有效学习学分之内。

第三,与企业共同开设专业课程。同时也支持学生们的自我发展,方便了学生们的实习和就业。

综上所述,学校的课程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开设,其次应综合考虑学校自身特色、地理环境、外部条件等开设课程。

4各大高校社会体育与管理专业学生的就業岗位和就业意向

学生性别的不同对未来意向职业的选择有着较大的影响。在对近三年社体毕业生就业现状的调查中发现(。男生和女生毕业就业最多的两个行业是学校教师与和体育有关俱乐部公司。从在读研究生比例来看女生明显高于男生,而进入其他企业公司的学生男生比例多于女生,可见职业的选择和性别有着较大的关联。从自主创业率看,男生创业率远远高于女生,选择自由职业和踏入政府部门的学生也是男性多于女性。在对己毕业学生的就业现象调查中显示,学生的就业方向朝着多元化发展,在就业方向上对学校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校应在就业指导课程中面对学生不同的就业需求,开设相对应的课程指导,在就业方面给学生更多的帮助。学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意向对学习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较大的影响。

对于学院专业而言,充分的了解学生们未来的就业意向,帮助学生们了解不同职业之间的能力需求的差异,让学生在校期间对自身意向职业有所了解,这有利于学生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更好的积累自身的专业知识,为以后的就业做好准备。

5.调研结论

(1)各大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以国家标准为主,部分高校结合学校特色和当地经济发展等因素设置人才培养目标。

(2)高校社体专业的课程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开设,其次应综合考虑学校自身特色、地理环境、外部条件等开设课程。

(3)高校社体专业学生的职业选择和性别有着较大的关联,并且学生的就业方向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种情况对高校社体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张虹.德国、英国、荷兰群众体育发展比较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17,39(1):85-88

项目名称:建设特色鲜明的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实践路径研究

项目来源:2021年度校级科学研究项目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高校
速录专业 “三个一” 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提升高校官方微信公众平台传播效果的几点思考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试论高校党建工作中的党史教育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