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乡土资源 培育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022-02-21范善慧
范善慧
[摘 要]地理学科中培育核心素养必须有一个凭借和抓手,其中,恰到好处地渗透“乡土资源”对地理课堂意义重大。本文试从基于核心素养的教材重组和基于乡土地理的华丽转身两个方面论述一些具体策略和做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乡土地理;资源盘活
基于教材而超越教材,基于国家课程而建构乡土课程,应该成为地理课改中一个鲜明的风向标。如何实现由知识到素养、由理论到实践、由沿袭到创新的华丽转身,离不开“乡土地理”的高效介入。鲜活的乡土地理以及由此衍生出来的生态道德教育,能够真正强化学生的忧患意识、大局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教材重组
(一)综合思维与乡土地理
核心素养需要综合思维。因为“地理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单个的知识不足以构成核心素养,零散的技能学习不足以担负核心素养的落地生根。唯有整体把握,才能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让核心素养有效落地。“乡土地理”表面上看,集中于一时一地,但同样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如,学习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水资源”时,总体上把握“时空分布不均”这个特点,而从乡土地理的角度,亦可以从甘肃永昌这个角度印证“时空分布不均”,因为大西北缺水恰恰印证了水资源“东多西少”这个特征,所以“兴修水利”成为当地政府的必然举措。教师引领学生搜集当地兴修水利的鲜活案例,不但印证了教材的中心观点,而且在行动中培养“自主发展与社会参与”等核心素养。
(二)区域认知与乡土地理
乡土地理本身就是区域认知的视角。区域是个模糊词,但具体到学生所在的地方,就是所谓的“乡土”。能够从身边的乡土出发,进而认识更大范围内的地理奥秘、神奇与真相,符合螺旋上升的思维认知特点,更符合核心素养落地生根的规律。在“自然资源概况”的学习中,不妨把祁连山生态方面的相关资料引入课堂教学:第一,多媒体制作“祁连山森林减少”的对比图(1949年和2020年),从22.4%到14.4%的对比中意识到问题的严峻性;第二,利用教育云平台制作“祁连山草场退化和土地沙化”的微课,主要了解离永昌最近的南面肃南县皇城镇周边的草场情况;第三,多媒体动态呈现“祁连山生物多样性减少、冰川等水资源减少、水污染及大气污染”等情况。实践证明,这样的学习资源重组,基于乡土和核心素养的角度,意蕴十足又指向明确。
(三)地理实践力与乡土地理
核心素养最终要落实到实践中。作为地理教师,不妨利用乡土资源提升学生的实践力。在“中国的水资源”的学习中,与其在理论的圈子打转,不如引领学生到实践的天地中亲力亲为。如,引领学生到最近的北海子国家级湿地公园进行水资源与湿地情况的调查活动。关于此类调查,最常见的莫过于对湿地内动植物、水源以及人们乱扔白色垃圾等的调查,以此从环保的角度教育学生,播撒下一颗保护湿地的种子。当学生的思维因为“不乱扔废纸”这样的惯常而停滞时,或者因“不污染水源”等这样的太简单而呈现出某种“趋向性”时,我们需要变一变思路、换一换切入点,需要设计创新的、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实践活动来重构初中生的地理探究框架与路径。
二、基于乡土地理的华丽转身
(一)由“文本”到“生活”的转身
现实或乡土资源中不乏这样的例子,离学生更近,更能帮助学生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体系。就“中国的民族”而言,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情,引领学生深入欣赏其绚丽多姿,或能敞开学生的心胸,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然而,中国有56个民族,我们不可能去了解每一个民族。身处在大西北的永昌县及其周边恰恰有不少少数民族,有些事例就发生在身边。此时,由“文本”到“乡土”的转身就显得不可或缺。
“同学们,谁能说说身边的少数民族风情?”稍许的沉默或思考后,大家纷纷发言,有的说:“去年,我跟着爸爸去皇城参加了回族的赛马节活动,他们每年秋天都要举办一次,可热闹了。”有的说:“回族还有一个习俗,那就是不吃猪肉,要尊重這种习俗。”还有的说:“回族招待尊贵客人时给泡‘八宝盖碗茶’。”
引领学生紧扣乡土生活中鲜活的案例学习地理,在学生“触手可及”的地方建构经验,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是一种可喜的走向;而对于教师而言,是对当下固守教材的一种可喜的突破和有力的回应。是呀!与其抽象地理解“独特的民族风情”,不如从身边的细节中触摸当地乡土文化的特色。这样的“印证”和“触摸”隐含着我们对初中地理课堂的一种美好期盼,相对于静止的文本解读而言,这样的动态“转身”彰显着生活化地理学习观的建立,其间,地理视野的扩大、生活经验的印证、人文思想的浸润、核心素养的落地,才是初中地理学习中更为重要的境界。
(二)由“沿袭”到“创新”的转身
如何把乡土地理与“核心素养”结合起来,需要创新,需要从一个狭隘的圈子中“跳脱”出来,需要从一个单轨道上“移步”出来,进入科技与生态深度对接的多轨道上。初次萌生“带领学生去探索永昌的水资源”的想法后,一个思路渐渐浮上心头:引领学生近距离触摸水源,触摸湿地,在领略湿地自然风光的同时,了解湿地的特点、作用、文化、民俗及其在生态文明进程中的作用,应该成为时下“德育、生态教育和地理学习创新中的一个重要视点”。但是具体如何创新呢?如何把“生态”与“乡土地理”糅合在一起呢?如何找到环保与地理科学的最佳结合点呢?
就在笔者苦思冥想之时,一个搞美术的朋友对我说:“何必舍近求远?创新点也罢,结合点也罢,就在我们的身边……”我说:“身边哪有啊?”他说:“你去智能步道上走走,会发现很多地理科的因子。”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带着朋友对我的启迪,笔者设计了实践活动中关于“步道、健身器材、环境监测仪器、宣传标语、企业、民俗”等的调查表。
这个调查表本身就是由“沿袭”到“创新”的华丽转身,与其拘囿在动植物和水源的调查中,不如转移目光,调查与湿地公园相关的健身产业、大数据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等。而这,对于师生而言是一个华丽的转身;而对于传统科技活动而言,则正是对当下一些热闹、浮躁、华而不实的实践活动的一种有力的回应。
(三)由“知识”到“素养”的转身
《中国的民族》教材最后设计了一个辩论题:“利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旅游业究竟孰好孰坏?”很多教师对此轻描淡写,认为这是一个可有可无的环节,与重点知识和中考关系不大。实际上,恰恰这一环节是滋生学生大局意识、发展意识、环保意识和可持续意识的极好契机。当然,组织学生进行空洞的辩论是不行的,必须有一定的抓手。这个“抓手”就是凭借具体的、活生生的乡土地理案例,引领学生入境、入脑、入心,进而思考、顿悟、明理。
“同学们,你们知道永昌‘四月八’庙会吗?”在学生充分谈论的基础上,利用多媒体出示动态视频,正当大家欣赏得津津有味时,教师话锋一转:“同学们,如此盛会只是在十几年前出现过,现在没有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因为要保护湿地。”“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保护水资源不可或缺。”“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应该成为一体。”
原来北海子周围区域已经成为国家级湿地公园,其中的庙宇、湖泊、古树已成为省级保护对象,不能因为经济的发展就任意破坏。但是也不能因此而彻底让永昌“四月八庙会”永远消失,可以转移地点,减少或杜绝如“烧烤”这样污染性强的小摊,可以引导市民合理使用水源。教师组织学生“一对一”辩论、或小组讨论,或进行情景剧排演,或给湿地周边的标语牌更换内容,或给当地政府部门写建议书。
“好的教育一定要对孩子产生第一推动力。”上述环节中的很多引领建立在具体的案例中,与当地的乡土生活紧密相连,与发展人文素养相挂钩,真正对学生产生了“第一推动力”。地理课堂不仅仅是“原地踏步”,也应该是“推动向前”;不仅仅是“知道课”,也应该是“开悟课”;不仅仅是开心场,也是人格栖居室;不仅与知识技能对话,也与精神品格对话。这样的“多轨道”需要师生由“知识”到“素养”的华丽转身。“转身”之后,师生都会有改变,核心素养的高效落地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吴岱峰.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审思[J].地理教学,2019(1):11.
[2]张强,闫桂红,李文君.案例教学法在地理核心素养培养中的应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4):53.
(责任编辑:吕研)